1楼:匿名用户
反腐倡廉跟社会发展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必须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廉政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在反腐倡廉中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中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
一、概念:
反腐倡廉,亦称“惩腐倡廉”。即反对腐败,倡导廉政。政治伦理学术语,属政治道德范畴。
廉政建设的基本内容。思想道德建设的集中体现。要廉政就必须反腐,而反腐才能廉政,古今中西概莫能外。
中国共产党历来坚持“反腐倡廉”,尤其在经济体制转换的改革开放的时期,更是把“反腐倡廉”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行动纲领。
社会发展指以个体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出现从个体到社会总体的自由延伸,个体的自由延伸到社会整体关系面。包涵个体的物质及精神自由发展到社会层面,并取得社会化的一致。这其中包含经济、文化、政治、习俗、体制等一系列的社会存在的总体发展。
二、关系:
1.廉政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
廉政建设,一方面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极大地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增强了党政机关执政为民、勤政高效的意识,建立公开透明的行政运行机制,激发各类社会组织的活力,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
廉政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经济越发展,滋生腐败的温床、机会就越多。反过来,腐败现象又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以牺牲长远利益、败坏社会风气为代价的发展,是不足取的,不仅个人要付出政治、经济甚至法律上的代价,地方、部门更要付出重大的代价。要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就必然要有一个好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廉政建设。
廉政建设实践表明,廉政建设是确保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多年来,各级党政部门认真抓好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落实,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严惩腐败分子;深化纠风工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创新体制制度,推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健全制约监督机制,强化对党员领导干部监督;严格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切实加大工作落实的力度。这一系列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都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保证。
2.社会发展为反腐倡廉提供保障和支持。经济发展为反腐倡廉提供物质保障,文化发展为反腐倡廉提供智力支持,体制的完善为反腐倡廉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为廉政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廉政建设是一项系统社会工程,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这其中既包括在与腐败斗争的过程中耗费的代价,也包括惩治腐败后重建社会秩序的代价,还包括建设源头治腐工程的代价。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就能为廉政建设提供必需可能的物质保障,有效扼制腐败的滋生蔓延。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在得到了更多更大实惠的同时,管理国家的主人翁意识也日益增强,从而为廉政建设提供了广泛和坚强的社会力量。
廉政建设要为社会提供有力支持和坚强保证,就必须坚持正确的服务观。在反腐倡廉过程中,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经济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注意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把反腐倡廉同经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用行政的、组织的、法律的手段扫除不利于发展的一切障碍,营造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反腐倡廉环境,使反腐倡廉和社会发展相互折射,双向互动。
2楼:愤怒的小雨君
人类进入21世纪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形形色色的利益**,这就需要我们必须用坚定的信念、世界的眼光、睿智的头脑和科学的方法去面对、去鉴别、去思考、去行动。尤其是在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前,怎样实现反腐倡廉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正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突出问题,也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细致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落实。
一、 实现反腐倡廉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必须把握好思想教育环节首先,要帮助人们尤其是领导干部增强反腐倡廉意识特别是廉洁自律意识。反腐倡廉和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坚持“两手抓”的重要任务,理应抓紧、抓实、抓好。没有反腐倡廉作前提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不可能健康有序地进行。
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反腐倡廉也就失去了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反腐倡廉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及其良性互动方面存在模糊认识,甚至把两者割裂或对立起来。他们在抓反腐倡廉的时候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认识不到位,思想不解放,观念陈旧,不是持观望态度,就是起阻碍作用,前怕狼后怕虎,不敢进取,不会发展。
他们在抓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却又忽视反腐倡廉工作,甚至将其当作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来看待。比如在招商引资和一些经济活动中,就有人违规操作,闯红灯或绕道走、打擦边球,试图打破反腐倡廉的一些“清规戒律”。我们说反腐倡廉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催化剂,经济社会的发展又为推动反腐倡廉工作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氛围。
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早已被无数事实所佐证。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态势下,抓好反腐倡廉教育,增强全民反腐倡廉意识显得极为紧迫。
在严格自律的同时又不忘他律,形成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氛围。我们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目的是要从思想上为人们筑起一道防线。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社会是由无数个体的人所组成的。只有人们普遍增强了反腐倡廉意识,崇尚廉洁,厌恶腐败,经济社会才能朝着稳健的方向发展。俗话说: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地位、金钱、美女、利益等各种**无时无刻不在敲打着人们的灵魂,在激烈的竞争中,一些意志薄弱者陷入其中不能自拔,直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是需要警觉和防范的。
我们在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应该揭露和查找产生腐败现象的根源和危害,告诫人们如何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尤其是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一方面用勤廉兼优的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激励人们,另一方面用犯错误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反面典型的案例告诫人们,帮助人们不断增强自律意识、法纪观念和思想道德观念,在头脑中产生“抗菌素”,强化抵抗力,不留产生腐败病毒的土壤和氛围。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火墙”。
为什么有的人在各种**面前不动心,除了组织上的教育和同志们的帮助之外,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廉洁自律意识强。洁身自爱是扶正固本、增强免疫力的一剂良方。如果我们每一个体的人都能把握好自己,那么,全社会的风气好转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就好做多了。
这是我们所期盼已久的。其次,要帮助人们尤其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向我们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成为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没有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就不敢发展、不会发展,甚至要阻碍发展和破坏发展。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坚持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扎扎实实为党、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那种为了某种私利,不惜牺牲一切代价往自己脸上涂脂抹粉甚至贴金的做法是令人不齿的。最终将被人们所唾弃。
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就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就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按中国国情和本地区本单位实情办事,把规划制定好,把措施落实好,让效果充分显示出来。真正让国家得好处,人民得实惠,社会得进步。那种盲目行事、装腔作势的行为注定是要成为历史笑柄的。
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就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廉洁奉公,不谋私利。以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成败的标准。
二、实现反腐倡廉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必须把握好制度建设环节制度是落实政策的措施,是确保目标实现的“紧箍咒”。没有制度就没有约束力,最终会导致计划的落空和事业的失败。纵观古往今来许多腐败现象的产生,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腐败分子通过钻制度上的空子而越轨犯规,最终陷入囹圄。
现在,从**到地方,各级党政组织加快了制度建设的步伐,力求堵塞漏洞,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反腐倡廉正是从制度上为遏制腐败设立了“禁区”和“雷池”,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证。**制定的党政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系列“条例”,是反腐倡廉的大政方针,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近年来各地建立了对人、财、物等方面的一系列管理制度、监督制度、公示制度,比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内监督制度,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谈话制度、诫勉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公示制,建设工程施工监理和大件物品采购公开招投标制,政务(事务)公开制度等等,确实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为了防止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走样或落空,许多单位还制定了“关于执行制度的制度”,对此进行规范化操作,执行好的且取得成绩的予以褒扬,对执行不好甚至违规的给予惩戒。这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人们的行政行为,即有所为有所不为,真正做到令行禁止。
人们的思想支配他们的行动,而制度的执行要靠当事人的自觉意识去实现。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转型时期,法制还不健全,各项制度也还有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做遵纪守法的模范、执行制度的模范。许多勤廉兼优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事迹也在昭示我们,身教重于言教。
要想把本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做好,就必须领导干部带头,遵守纪律不动摇,执行制度不走样。反腐倡廉要靠制度,经济社会发展也要靠制度。
在所有制度中,群众最为关注的就是行政审批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颁布施行,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它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公务员是行政行为的主体,担负着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重要职责。当务之急,就是要使公务员学习、掌握行政许可法,提高其法律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
因此,我们必须弄清搞懂行政许可的基本涵义、基本原则、设定事项、设定依据、实施机关、一般程序、特别规定、费用、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严格依法办事,杜绝“吃、拿、卡、要、报”和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遏制****等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实现反腐倡廉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必须把握好多层监督环节监督是目标赖以实现的保障,是对制度有效性的控制。失去监督就会造成行为的失范、决策的失误。
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并非很多,而执行起来力度似乎挺大,那是因为检查考核有硬杠杠和指标,且与每个人的升迁进退和工资利益挂钩,弄不好是要伤筋动骨的,所以不敢掉以轻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从上到下,围绕反腐倡廉这个主题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有的单位将此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出口成章、耳熟能详,实际效果并不佳。甚至在有些制度成堆的单位,却出现了窝案、串案。
究其原因,还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以至于执行制度有偏差,甚至晾在一边做做样子,最终形成制度上的“真空”,这是极其危险的,也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与此相关联的是监督不到位或缺位的现象非常严重,值得警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经济社会的发展须臾离不开监督。监督是多方位和多层面的。
既有内外监督,又有上下监督;既有机构监督,又有制度监督;既有社会监督,又有**监督。但是相比较而言,监督的途径和监督的制度 较多,监督的效果还不尽人意。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监督体制不够顺畅、监督主体职权不大、监督工作没有完全到位。
虽然**一级纪检监察部门实行了统一的垂直管理,但省市及基层纪检监察部门仍然是双重领导,人、财、物大权仍属驻在部门掌管,使得监督主体不敢“越位”。
作为监督主体的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级别偏低,位置靠后,无形之中就给人们产生“配角”的印象,没有放在应有的位置,造成了“错位”。现在,派驻纪检组实际上只有一人专职,人少事多,监督工作难以完全到位。在有些单位,行政领导搞“一言堂 ”,有的甚至变着法儿玩游戏,大事不容监督、中事不让监督、小事不要监督,总而言之,叫你无法监督。
这种监督的真空一旦形成,腐败现象的产生就有了气候和条件,是极其危险的,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总之,要实现反腐倡廉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必须要摆正两者的位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有失偏颇。只有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用反腐倡廉的实际举措去保证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用反腐倡廉的成果促使经济社会发展的“增值”;用经济社会发展的事例验证反腐倡廉的重要,借鉴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促进反腐倡廉的不断深入。使二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良性互动和“双赢”。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1楼 love就是不明白 一 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1 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科技发展使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提高,使劳动者的智能迅速提高,大大地改变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使劳动力结构向着智能化趋势发展。 2 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微电子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智能机器代替了人的部分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