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张玄操
不是。看历史,不应该只看到偶然性的一面,还要看到必然性的一面。士族地主阶级得天下是大势所趋,不会因为诸葛亮、魏延的一个行动而改变。
1、《三国志魏延传》说,每次出征(每随亮出),魏延总是要向诸葛亮请兵(辄欲请兵万人),让他单独率领一支队伍走不同的路线,两路出击,会师潼关(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就像当年韩信替刘邦打天下那样(如韩信故事),而诸葛亮也总是不答应他(制而不许)。于是魏延便认为诸葛亮胆小怕事(谓亮为怯),因怀才不遇而愤愤不平(叹恨己才用之不尽)。魏延与诸葛亮存在分歧还有一个实例,那就是所谓“子午谷奇谋”。
我们知道,蜀军从汉中进中原,必经秦岭,而跨越秦岭的路线则有三条。一条是东面的子午谷通道,全长600多里,出口即长安;一条是中间的驻谷通道,全长400多里,出口即武功;还有一条是西面的斜谷通道,全长近500里,出口即郧国(郡县)。斜谷道中段有一条西北向的支道,叫箕谷。
从箕谷出散关,就到了陈仓。建兴6年(公元228年)春,早已抵达汉中的诸葛亮决定发起进攻,开始他的第一次北伐,走哪条路,就成了问题。
据《三国志魏延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当时诸葛亮是召开了军事会议的,会议地点是在南郑。在会上,魏延第一次提出了兵分两路的主张。具体地说,就是由他自己率领五千精兵,再加搬运粮草的5000人,从褒中出发,沿秦岭而东向子午谷而北。
不用10天、就可以到达长安。与此同时,诸葛亮也亲率大军走斜谷,挺进郧国、陈仓。魏延说,镇守长安的,是曹操的女婿夏侯茂(音茂)。
这是一个没有用的公子哥儿(怯而无谋)。听说末将神兵天降,肯定吓得掉头就跑(必乘船逃走)。长安城里并没有什么像样的**(惟有御吏、京兆大守耳),钱粮却很充足,末将足可抵挡一阵。
等丞相兵到,两军会合,咸阳以西不就搞定了吗(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诸葛亮不听。这就是所谓“子午谷奇谋”。
2、这是“诸葛亮时代”的一段有名的公案,也是史学家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很多人都想不通诸葛亮为什么不采纳魏延的建议,出奇兵走子午谷打曹魏一个措手不及。
子午谷,是历史上争论颇多的一个问题。争论的焦点,多半在魏延的奇谋是否可行。
一派认为,诸葛亮不用魏延之计,实在可惜。众所周知,对于诸葛亮的这次北伐,曹魏方面是毫无思想准备的(略无备预)。等到蜀军出现在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就同时“叛魏应亮”,结果“关中响震”,曹魏集团“朝野恐惧”。
这个时候,如果魏延的5000精兵也出现在长安,那将是何等情况?惜乎孔明太过谨慎,以至于坐失良机。这当然很在理。
不过,反对派的意见也不容忽视。他们认为,魏延的方案,未知数太多。 比方说,魏延料定夏侯茂会弃城逃跑,万一不跑呢,或者夏侯茂跑了,其他将领固守呢?
何况魏国名将郭淮等人近在咫尺。一旦长安死守,郭淮来援,并无太多粮草的魏延军队岂不就被包了饺子?魏延说诸葛亮的大军从斜谷北上随后就到。
那么,赶不到呢?要知道,无论子午,还是斜谷,所经都是崇山峻岭,道路艰险,气候多变,行程算不了那么准的。远道袭人,事机难测。
故千里用兵,必须慎之又慎。何况魏延之军跋山涉水千辛万苦,走到长安已是强弩之末,怎么敌得过夏侯茂守株待兔以逸待劳?所以,诸葛亮不用魏延之计,显然是对的。
这些说法当然都有道理,但我以为,也都没有说到根本。根本是什么呢?是政治。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何况诸葛亮首先是政治家。政治家在进行战争的时候,首先要算的是政治账,其次才是军事账。诸葛亮在决定是否采纳魏延建议时,也如此。
诸葛亮的北伐是注定不可能成功的。这当然不是因为他没能力,更不是因为他不努力,而是势所必然。这里说的“势”,也有二点。
第一,曹魏非速亡之国。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时就说,人们都认为诸葛亮不用魏延之计是胆小怕事(皆以亮不用延计为怯),其实不然。打仗,必须弄清楚对方是什么君什么将(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诸葛亮之所以“不用延计”,就因为他很清楚“魏主之明略,而司马懿辈不可轻也”。
曹魏,并不是一推就倒,可以摧枯拉朽的。
第二,益州非进取之地。
众所周知,蜀汉虽以正统自居,实际情况却不过据守一州,偏霸一隅。原因就在于蜀这个地方,避难可以,守成可以,作为“北定中原” 的根据地和策源地不可以。看看地图就知道,益州北有汉中,东有三峡,剑阁之守,夔门之险,再加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既挡住了别人,也关闭了自己。
所以, 据有蜀地者,关起门来过日子、奔小康,没问题。冲出门去图天下,难。
换句话说,刘备入蜀,就既是进了保险箱,也是进了死胡同。如此看来,从刘璋手里夺得益州,对于刘备、诸葛亮来说,就既是幸运,也是不幸。幸运的是他们从此有了一片安身建国的土地,不用再害怕被敌人围追堵截;不幸的是《隆中对》规划的事业也就到了极限和顶峰。
正如田余庆先生的《隆中对再认识》所说:“历史决定了刘备是一个奔窜求存的角色,历史只给了诸葛亮一个小国寡民的政治舞台。”当然,小国也要偏霸,入蜀亦应图强。
但是,“北定中原,还于旧都”云云,只能是虚张声势、以攻为守,当不得真。事实上,亦如田余庆先生所言:“刘备出峡,全军覆灭;诸葛北伐,积年无成。
”这无关于他们的个人素质和才能,而是条件所限命中注定。或者用温庭筠的话说,是“中原得鹿不由人”。
第三,诸葛亮非将略之才。曹魏非速亡之国,此为不得天时;益州非进取之地,此为不得地利。蜀汉方面能有的优势,也就只剩下“人和”。可惜,就连这个优势,也要打折扣。
毫无疑问,诸葛亮执政以后,由于他的以身作则和依法治国,蜀国没有发生刘焉、刘璋父子时代的那种动乱。不过,第一次北伐时,李严的势力还在,不服和不满诸葛亮的人还有。直到诸葛亮杀了马谡,废了李严,局势才算基本上平静。
但是,蜀汉政权内部矛盾的问题仍然存在。而且,正是这个矛盾,最终导致了蜀汉的灭亡。此其一。
其二,诸葛亮本人并不具备统领三军夺取天下的条件。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却未必是杰出的军事家。关于这一点,原本是有定论的。
陈寿说 得很清楚,诸葛亮的特点,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也就是说,诸葛亮的政治才能忧于他的军事才能。军事才能当中,治军又优于用兵。
所以,让他治国,绝对一流;让他治军,也没有问题。但要说设奇谋、出奇兵,那就不是他的强项了(应变将略,非其所长)。这原本是实事求是评价,然而后世却徒起纠纷。
反对派的依据,主要是据《三国志诸葛亮传》的记载,司马懿在巡视诸葛亮军营时,曾经佩服地说一句“天下奇才也”的话。其实,司马懿赞叹的,正是诸葛亮的治军之才。对于他的用兵,则另有评价。
这个评价记载在《晋书宣帝纪》中,原文是“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这话翻译过来就是:诸葛亮这个人,志向很大却不识机微,谋划很多却缺少决断,喜欢用兵却不知权变,简直就等于说他志大才疏,不是打仗的料。
所以司马懿说,别看诸葛亮人多势众来势汹汹,消灭他却是指日可待(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至于诸葛亮北伐战争中用兵之误,许多历史学家都己说到,此处不再赘言。以上三点,就是诸葛亮的北伐注定不可能成功的主要原因。
至于宋**学家责备诸葛亮“于道不纯,于理未尽”,纯粹一派胡言,不值一驳。
诸葛亮北伐都是注定失败的,更不要说一个“子午谷奇谋”了。
2楼:孙老师在不见天
子午谷奇谋,其实就是冒险。冒险成功,夺关中以觑东都,平陇西以联西羌,蜀魏大局一举逆转。
但是发动以后,关中即便无良将镇守,曹魏势必发良将到潼关与蜀汉相持。坚守祁山大道的魏军多守一日,蜀军便可能因为乏粮自溃,一旦战事失利,子午谷绝非退兵的好去路,届时退路断绝,未必不发生大规模投降的事情。全军覆没的危险是绝对存在的。
蜀汉本钱太小,经此一败,大概就得亡国了。
诸葛亮毕竟不是后世的东条英机,敢以国运相赌,但就算赌赢了一把,又**扭转得了历史大势呢?
当时蜀汉人才匮乏,诸葛亮去世时,交代**人,至费袆而亡。对比曹魏的人才库,真的有天壤之别。
3楼:
各有各论
诸葛亮是采取以攻代守的策略,是希望全面占领祁山,成为进入中原的前进基地。
即使能用“子午谷奇谋”占领长安,以当时蜀国的力量,也不能长期占领,还得放弃。
为长久计,故不采用“子午谷奇谋”
4楼:移行换影
以当日的情形,拿下长安也成不了大事。
1. 此时的长安,已不是韩信暗渡陈仓时的长安,长安经过董卓、李傕之乱,已经破坏得不成样子,已经不适合建都,所以曹操顺便把首都搬到了许昌,也是曹魏集团的大本营。当时的长安经济、战略地位已大不如前。
2. 关中百姓已经习惯了曹魏集团的统治(曹操的政策还是比较好的),出兵长安,已经不会像刘邦当年那么受到百姓拥戴。赤壁之战后,三足鼎立形成,已经安定了好多年,天下百姓都已经习惯了当时的局面。
人心思汉不再像董卓之乱时那么强烈,盼望统一那一代人都死得差不多了。人心散了,再谈统一就难了(想想海峡两岸,得到何年何月呀)。
3. 就算攻占长安,一路顺利,兵锋直指中原。但这样的话,东吴肯定又坐不住了,肯定要从后面狠狠咬一口,天下肯定大乱,对谁都没有好处,更谈不上统一了。而天下大乱,人民终究受苦。
4. 统一的时机早已不再,诸葛亮北伐是不得已而为之,统一也是一个英雄人物在**时代的最高理想。诸葛是曹操、刘备之后,仍然怀有统一之心的为数不多的代表之首。
当时蜀汉全国人口只有100万出头,东吴200万,曹魏400万,真正的地大物博。你想,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人少地多,家家有做不完的活计,谁还想打仗呀,打个大西瓜。
5. 至于后来三国归晋,不是谁厉害,而是蜀汉、东吴的富二代更窝囊而已。
6. 历史没有假设,没有遗憾,历史只会前进,前面是鲜花也好,是荆棘也好,是坦途也罢,是悬崖也罢,他总不会停步。要说遗憾,赤壁的曹操更加遗憾,一百多年后肥水边的苻坚才是遗憾到了姥姥家了。
总之,历史没有遗憾,但历史可以作为后人的镜子,帮助后人少犯错误,这就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