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历史名人和故事与大明湖有关的历史名人和故事?

2021-03-08 11:42:40 字数 5258 阅读 3312

1楼:白衣太史

大明湖传说为李清照与赵明诚初识之所,为电视剧《还珠格格》里的紫薇格格的出生地。有朱棣攻济南时所杀建文帝忠臣铁铉之庙

2楼:匿名用户

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著名诗人杜甫曾与北海太守李邕饮宴于历下亭,并写下《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诗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一句被人广为传诵,历下亭也因此名扬天下。不过,当时的历下亭在五龙潭一带,唐朝末年就倾塌了。

北宋以后,历下亭移建于今大明湖南岸,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才在湖心岛上重建。现在的历下亭虽几经整修,但基本上保持了清代原貌。亭中匾额“历下亭”三字,为清乾隆皇帝手书。

亭北名士轩中,墙上嵌有杜甫、李邕的石刻画像及济南历代名人的画像,门前抱柱上刻有郭沫若撰写的对联:“杨柳春风万方极乐,芙渠秋月一片大明。”

大明湖历史悠久,湖名见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北魏年间,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济水注》中便有记载:“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面则湖。”文中所指大明湖位置在今五龙潭一带,而现今大明湖一带水域则名“历水陂”。

另有史料记载,那时的大明湖称历下波或历水波,南至濯缨湖,北至鹊山和华不注山,也就是说现在的大明湖、五龙潭和北园是相连的一个大湖,湖阔数十里,平吞济泺。六朝时,因湖内多生莲荷,曾名“莲子湖”,隋唐时它既名“莲子湖”(见段成式《酉阳杂俎》)又名“历水陂”。宋代时又有“西湖”之称。

大明湖胜景自唐代起就名扬四海,宋时曾巩曾有诗道:“问吾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可知当时此处已是消暑游憩之地。

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曾巩任齐州(即今济南)知州时,为防御水患,修建了北水门,引湖水入小清河,使得湖水经年水位恒定,并在沿湖修建亭、台、堤、桥,使之渐成游览景观。古时湖面甚阔,今五龙潭一带也包括在内。后历经变迁,至金代起,大明湖专指城内湖区。

至金代,诗人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始称大明湖。明代重修城墙,大明湖遂初成今日形貌。经过历代清淤整治,植荷栽柳,至清代已形成“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出色半城湖”的秀丽景色。

1958 年市**将大明湖一带正式辟建为大明湖公园,并疏浚湖底,修砌湖岸,维修古建,广植花木。经过疏浚清淤、修缮扩建,砌筑了湖岸,美化了园容,恢复重建了名胜古迹,增添了茶社饭店、游船和游乐设施,使之旧貌变新颜,姿容胜往昔,成为济南著名风景游览区之一。

〖园中之园-铁公祠〗

铁公祠坐落在大明湖北岸西端,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是为纪念明代兵部尚书、山东参政铁铉而建。明建文帝时,燕王朱棣南下夺权,攻至济南,铁铉率军民坚守,屡挫燕王。朱棣攻下南京,自立为帝后,铁铉终因兵微将寡,被俘牺牲。

后人敬其英烈,立祠祀之。铁公祠是一民族式庭院,占地6000余平方米,由曲廊、三间祠堂和一座“湖山一览楼”组成。园内杨柳垂荫,藤萝攀缘,院外南临一湖碧水,北枕幽密松林,环境清幽旷远,建筑古朴典雅,其中小沧浪亭更是独具秀色。

著名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就镶嵌在这里。刘鹗《老残游记》中曾写道,在铁公祠前看大明湖,可见千佛山之倒影。

但近几十年来,由于空气和湖水受到污染,这一奇景一直没有再现。直到最近两年,经过市**坚持不懈地治理大气、湖水污染,佛山倒影才又得以重现。游人如果在风和日丽的日子游览大明湖,偶尔能欣赏到这一奇观。

在济南民间,对于大明湖的蛙不鸣蛇不现的奇怪现象,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但已被证明系后人杜撰。大约是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济南,游览了趵突泉、千佛山等名胜后,于中午来到了大明湖畔的历下亭休息。真龙天子降临大明湖,自然也就惊动了大明湖里的各路神仙,于是百蛙齐鸣,众蛇会聚,大明湖上空更是鸟飞虫跑,一众生灵都希望能够一睹天子龙颜。

但已经非常疲惫的乾隆皇帝此刻正想休息,偏偏窗外的蛇啊、蛙啊、鸟啊的不知趣的在这里凑热闹,于是龙颜大怒,一拍桌子,颁下一道圣旨,命令:“蛇归洞,蛙不鸣。”众生灵见龙颜大怒,于是立刻慌慌张张的溜掉了。

从那以后,大明湖里就再也见不到蛇了,也听不到蛙鸣了。

当然,这个所谓的民间说法自然是人为杜撰而成,要知道早在明朝万历年间,王象春就曾经对大明湖四怪进行了记载,因此这个说法,也仅仅是清朝人为了讨好乾隆后者后人牵强附会所做的杜撰罢了。

与大明湖有关的历史名人和故事?

3楼:钟艳茹

铁公祠在bai大明湖西北岸,du为民族形式的庭院,呈长zhi方形,占地6386平方米。四

dao周环以曲廊,南临湖回岸。院内有铁公答祠、佛公祠、得月亭、湖山一览楼、小沧浪等建筑,是大明湖公园的园中之园。铁公祠是为纪念铁铉而建的祠堂。

铁铉(公元1366~1402年),邓州(今河南邓县)人。他深受明太祖朱元璋赏识,赐字为“鼎石”,任都督府断事。朱元璋死后,长孙朱允炆登基,任铁弦为山东参政。

燕王朱棣为与侄子争夺帝王,以讨伐主张削藩的大臣齐泰等人为借口,从北京发兵南下“靖难”。兵至济南时,铁铉在大明湖南岸水面亭誓师,抵抗燕军南下,几次挫败燕军,并焚毁他们的攻城器械。当燕军炮火攻城时,铁铉令人在城上竖起朱元璋的牌位,使燕军不能开炮,还设计诈降,在城门上预设铁板,待朱棣领军进城,铁板骤落,差点把朱棣砸死。

朱棣久攻不下,只好撤兵,建文帝朱允炆闻报,擢升铁铉为兵部尚书。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朱棣再次兴兵,绕过济南,攻下南京,自立为明成祖。然后发兵复取济南。

铁铉兵败被俘,朱棣亲审铁铉,铁铉坐在地上,大骂朱棣叛逆。朱棣先后割下他的舌头、耳朵、鼻子,然后投入油锅,死时年仅37岁。

4楼:匿名用户

济南的来众多泉水,大部分流向城源北,汇成了一个大bai湖,这就是名闻四du方的大明湖zhi。大明湖北岸的小dao沧浪亭西洞门的两旁,挂着清代大书法家铁保书写的一副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副对联道出了济南柳、荷、湖、山辉映一体的独特风貌,成为游览济南的人争相欣赏的名句。

5楼:邱德先

乱说,明明是:皇上,乃还记得当年大明湖畔的容嬷嬷吗。。。

大明湖有关的历史名人和故事

6楼:闲掷葡萄

一、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著名诗人杜甫曾与北海太守李邕饮宴于大明湖历下亭,并写下《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诗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一句被人广为传诵,历下亭也因此名扬天下。

二、明末的左诗坛巨擘王象春,就曾经在自己所写的《齐音·大明湖》中有过详细的记载——“湖在城中,宇内所无,异在恒雨不涨,久旱不涸;至于蛇不现,蛙不鸣,则又诞异矣。”后该文又被清朝人收录在《历城县志》中,应该是较早对明湖四怪提出的文字记载。

三、清代书法家铁保留下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

四、大明湖,位于济南市中心偏东北处、旧城区北部,由济南众多泉水汇流而成,湖面58公顷,公园面积103.4公顷,平均水深2米左右,最深处4.5米,是繁华都市中一处难得的天然湖泊,济南三大名胜之一(《还珠格格》中夏雨荷与皇上邂逅的地方),也是泉城重要风景名胜、开放窗口和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有“泉城明珠”的美誉。

大明湖景色优美秀丽,湖水水色澄碧,拥有历下亭、铁公祠、南丰祠等著名景点,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约两百万人次,是5a级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其著名景点有历下亭、北极阁、铁公祠、超然楼等。

7楼:匿名用户

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著名诗人杜甫曾与北海太守李邕饮宴于历下亭,并写下《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诗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一句被人广为传诵,历下亭也因此名扬天下。不过,当时的历下亭在五龙潭一带,唐朝末年就倾塌了。

北宋以后,历下亭移建于今大明湖南岸,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才在湖心岛上重建。现在的历下亭虽几经整修,但基本上保持了清代原貌。亭中匾额“历下亭”三字,为清乾隆皇帝手书。

亭北名士轩中,墙上嵌有杜甫、李邕的石刻画像及济南历代名人的画像,门前抱柱上刻有郭沫若撰写的对联:“杨柳春风万方极乐,芙渠秋月一片大明。”

大明湖历史悠久,湖名见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北魏年间,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济水注》中便有记载:“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面则湖。”文中所指大明湖位置在今五龙潭一带,而现今大明湖一带水域则名“历水陂”。

另有史料记载,那时的大明湖称历下波或历水波,南至濯缨湖,北至鹊山和华不注山,也就是说现在的大明湖、五龙潭和北园是相连的一个大湖,湖阔数十里,平吞济泺。六朝时,因湖内多生莲荷,曾名“莲子湖”,隋唐时它既名“莲子湖”(见段成式《酉阳杂俎》)又名“历水陂”。宋代时又有“西湖”之称。

大明湖胜景自唐代起就名扬四海,宋时曾巩曾有诗道:“问吾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可知当时此处已是消暑游憩之地。

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曾巩任齐州(即今济南)知州时,为防御水患,修建了北水门,引湖水入小清河,使得湖水经年水位恒定,并在沿湖修建亭、台、堤、桥,使之渐成游览景观。古时湖面甚阔,今五龙潭一带也包括在内。后历经变迁,至金代起,大明湖专指城内湖区。

至金代,诗人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始称大明湖。明代重修城墙,大明湖遂初成今日形貌。经过历代清淤整治,植荷栽柳,至清代已形成“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出色半城湖”的秀丽景色。

1958 年市**将大明湖一带正式辟建为大明湖公园,并疏浚湖底,修砌湖岸,维修古建,广植花木。经过疏浚清淤、修缮扩建,砌筑了湖岸,美化了园容,恢复重建了名胜古迹,增添了茶社饭店、游船和游乐设施,使之旧貌变新颜,姿容胜往昔,成为济南著名风景游览区之一。

〖园中之园-铁公祠〗

铁公祠坐落在大明湖北岸西端,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是为纪念明代兵部尚书、山东参政铁铉而建。明建文帝时,燕王朱棣南下夺权,攻至济南,铁铉率军民坚守,屡挫燕王。朱棣攻下南京,自立为帝后,铁铉终因兵微将寡,被俘牺牲。

后人敬其英烈,立祠祀之。铁公祠是一民族式庭院,占地6000余平方米,由曲廊、三间祠堂和一座“湖山一览楼”组成。园内杨柳垂荫,藤萝攀缘,院外南临一湖碧水,北枕幽密松林,环境清幽旷远,建筑古朴典雅,其中小沧浪亭更是独具秀色。

著名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就镶嵌在这里。刘鹗《老残游记》中曾写道,在铁公祠前看大明湖,可见千佛山之倒影。

但近几十年来,由于空气和湖水受到污染,这一奇景一直没有再现。直到最近两年,经过市**坚持不懈地治理大气、湖水污染,佛山倒影才又得以重现。游人如果在风和日丽的日子游览大明湖,偶尔能欣赏到这一奇观。

在济南民间,对于大明湖的蛙不鸣蛇不现的奇怪现象,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但已被证明系后人杜撰。大约是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济南,游览了趵突泉、千佛山等名胜后,于中午来到了大明湖畔的历下亭休息。真龙天子降临大明湖,自然也就惊动了大明湖里的各路神仙,于是百蛙齐鸣,众蛇会聚,大明湖上空更是鸟飞虫跑,一众生灵都希望能够一睹天子龙颜。

但已经非常疲惫的乾隆皇帝此刻正想休息,偏偏窗外的蛇啊、蛙啊、鸟啊的不知趣的在这里凑热闹,于是龙颜大怒,一拍桌子,颁下一道圣旨,命令:“蛇归洞,蛙不鸣。”众生灵见龙颜大怒,于是立刻慌慌张张的溜掉了。

从那以后,大明湖里就再也见不到蛇了,也听不到蛙鸣了。

当然,这个所谓的民间说法自然是人为杜撰而成,要知道早在明朝万历年间,王象春就曾经对大明湖四怪进行了记载,因此这个说法,也仅仅是清朝人为了讨好乾隆后者后人牵强附会所做

春节元素与历史相关的故事,春节有关的历史名故事

1楼 匿名用户 放鞭炮 打鼓 年在古代汉民族传说中是消灭了凶 猛怪兽夕的神仙。夕在腊月三十的晚上来伤害人,神仙年与人们齐心协力,通过放鞭炮敲脸盆和木梆赶走了 夕 。 花灯 花灯是汉民族数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它酬神娱人,既有 傩戏 酬神的功能,又有娱人娱乐的价值,现代社会多于春节 元宵等节日悬挂。 ...

中国历史军事故事有哪些,我国历史军事名人故事

1楼 望你一世容颜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故事有纸上谈兵,退避三舍,横扫八荒。 我国历史军事名人故事 2楼 我的团长是柠檬 1 项羽 项羽 公元前232年 公元前202年 ,名籍,字羽,秦下相 今江苏宿迁西南 人,故都彭城 今江苏徐州 ,他是中 事思想 勇战派 代表人物, 与 谋战派 孙武 韩信等人齐...

有关文明礼仪的历史故事

1楼 北梓维楼婵 程门立雪的典故 程门立雪 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 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 程朱学派 。杨时 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 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