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攻守的战车,它为什么会从古代战场霸主地位退下来

2021-03-08 11:37:11 字数 4971 阅读 1973

1楼:活宝果

战车退位的主要原因是

骑兵的崛起慢慢代替了战车,并且战场适用于平地作战,环境复杂的地段作用不大,战争思想的改变以及**的慢慢升级,导致慢慢从霸主的位置上退下来

在古代,战车是一种可以攻守两用的**装备,可以比作现在的坦克、步战车,有“陆地之王”、“战场霸主”的称号。战车在春秋以前是国力强盛的象征,战车的动力是**于战马,靠着战马拉动车,战车需要配四匹马以及三个士兵作战,车子的右边一般是最勇猛的士兵负责车上进攻的部分,车的左边是用弓弩射杀敌军的士兵。一般能在战车工作的人员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战车的最大作用就是攻击并破坏敌方阵营。

但是战车一般都需要沉重的铠甲,因此机动性会变差显得不灵活,如果停下来就会失去威胁。战车第一次受到威胁是因为铜铁的发明,这种材质比铁轻便很多,这种材质解放了骑兵,使得骑兵的作用逐步提升,马不需要穿这么笨重的铠甲了,因此骑兵越战越勇,骑兵的冲击力和速度加快,灵活性更是高于战车。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骑兵适应环境能力比较强,几乎所有战场骑兵都能胜任,而战车只能用于平地,如果遇到坑洼的地形,会使得战车的战斗力大打折扣,几乎就没有什么用了。骑兵的机动性是战车无法比拟的,后来骑兵有的还可以侦查以及传递信息,慢慢战车就被骑兵代替,消失在战场上。

2楼:笨笨的杨宇

因为战车随着时代的改变,也会被慢慢没落,虽然威力大,但是缓慢的行军让他的作用日渐消退,同时新的**也随着出现,它就被替代了,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

3楼:小张带你看历史

战车攻守确实容易,但是也不方便,去到远一点的地方打仗,还要推着它日行千里,真的很不方便

4楼:爱吃冰的猫咪

因为战争思想的改变、新式**的出现以及骑兵的出现,使战车逐渐转战幕后,做后勤服务。

5楼:jjppppp啊

用于攻守的“战车”大多承担后勤服务,像唐朝的军队,行军大多是靠战车

6楼:芯芯向荣

战车的退位会退下来并不奇怪,随着经常的战争人们发现相比战车战马更方便。

7楼:小茜

自春秋开始,战车并不是完全消失,除了清朝完全摒弃外,以后的历朝都有,但功能很少在参与作战,大多承担后勤服务,像唐朝的军队,行军大多是靠战车,只有到达战场才下车结阵作战,不再像隋朝那样步兵需要背负粮食行军,大大提高了行军效率,兵贵神速得到了体现,有了一点现代摩托化步兵的味道。

8楼:不喜欢吃烤包子

第一,是因为战争思想的改变,第二,新式的**的出现,第三,对战车影响最大的是骑兵的出现。

9楼:super臭屁桐

各朝各代都有,战车移动太过缓慢,而且需要多匹马才能拉动,战斗力也不是特别强,所以慢慢就都不使用了。

古代战争中战车为什么有很高的地位 有什么优势

10楼:匿名用户

你说的这都2000年前了。战车都退出历史舞台多少年了。

因为在2000年前还没有系统的骑兵战术,骑兵战。后来渐渐的发现战车缺点很多,相比较骑兵性价比要比战车高太多

不如战车在不平坦的地形上就很难有发挥作用甚至成为累赘。而且机动力低于骑兵,攻击力也不如骑兵集群的冲锋,而且战车故障率要高,花费也要高于骑兵~

古代战车有什么讲究吗?

11楼:匿名用户

中国古代战车及配备兵器

中国古代在战争中用于攻守的车辆。攻车直接对敌作战,守车用于屯守并载运辎重。一般文献中习惯将攻车称为战车,或称兵车、革车、武车、轻车和长毂。

夏朝已有战车和小规模的车战。从商经西周至春秋,战车一直是军队的主要装备,车战是主要作战方式。

商周时期战车的形制,在《考工记》中有较详细的记述。1936年,在河南省安阳市殷墟车马坑中,首次出土一辆商朝战车。坑中南端并排着器具、马骨,车内外分布着 3套兵器。

从出土于商、西周、春秋和战国时期古墓中的战车可以看出,商周时期战车的形制基本相同,均为:独辕(輈),两轮,长毂;横宽竖短的长方形车厢(舆),车厢门开在后方;车辕后端压置在车厢与车轴之间,辕尾稍露出厢后,辕前端横置车衡,衡上缚两轭用以驾马(图1商朝战车结构图)。 商朝战车轮径较大,约在 130~140厘米之间,春秋时期缩小为124厘米左右;辐条18~24根;车厢宽度一般在130~160厘米之间(山东省胶县西庵出土的西周战车车厢宽达 164厘米),进深80~100厘米。

由于轮径大,车厢宽而进深短,而且又是单辕,为了加大稳定性及保护舆侧不被敌车迫近,战车的车毂一般均远比民用车的车毂长。如西庵出土的西周战车,车毂长40厘米,轴头铜軎(音wei4,车轴头)长13.5厘米,总长度达 53.

5厘米(图2西周战车复原图)。根据对有关出土车辆主要部位尺寸的测定和比较可知,商周时期战车结构的变化是:轨宽逐渐减小,车辕逐渐缩短,而轮上辐条的数目则逐渐增多。

其目的显然是为了提高战车的速度和灵活性。

战车为木质结构,一般在重要部位装有青铜件,通称车器,用以加固和装饰。

西周中期以前,一般采用长型軎饰,其长度为17厘米左右;西周以后则通行短型軎饰,其长度在 8~10厘米之间。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 1件矛状车軎,通长37.5厘米,它不仅用于保护和装饰轴头,而且也是带有攻击性质的装置。

车轴是战车驰骋时急剧转动的关键部件,为防损坏,战国时期已开始在轴毂之间装置铁锏,以减少轴毂的摩擦。据河南省洛阳市中州路战国车马坑出土实物可知,铁锏为半筒形瓦状,每轮 4块,均以铁钉固定在轴杆上。枒饰是包在车轮辋上的铜片,纵断面呈 u形,固定在轮辋上的接缝处。

轮辋为双层结构,每层均由两个半圆形木圈拼成,里外两面的接缝错开,互成直角,造成每一轮辋有4个接缝处,用4个枒饰加以紧固。

战车每车驾2匹或4匹马。4匹驾马中间的2匹称“两服”,用缚在衡上的轭驾在车辕两侧。左右的2匹称“两骖”,以皮条系在车前。

合称为“驷”。马具有铜制的马衔和马笼嘴,这是御马的关键用具。马体亦有铜饰,主要有马镳、当庐、马冠、月题、马脊背饰、马鞍饰、环、铃等。

战车每车载甲士 3名,按左、中、右排列。左方甲士持弓,主射,是一车之首,称“车左”,又称“甲首”;右方甲士执戈(或矛),主击刺,并有为战车排除障碍之责,称“车右”,又称“参乘”;居中的是驾驭战车的御者,只随身佩带卫体兵器短剑。这种乘法可以追溯到商朝。

如在殷墟车马坑中,3名甲士分布两处,车后2人,舆侧1人;3套兵器,第一套华贵精美,余两套仅为一般的铜质,有明显的等级差别,兵器的品种也明显地有射御之分。据《左传》等中国古代文献记载,西周和春秋时期的乘法也与此相同。此外,还有4人共乘之法,称为“驷

乘”,但这是临时搭载性质,并非通例。除3名甲士随身佩持的兵器外,车上还备有若干有柄格斗兵器。据《考工记·庐人》记载,这些兵器是戈、殳、戟、酋矛、夷矛,合称“车之五兵”,这些兵器插放在战车舆侧,供甲士在作战中使用。

西周青铜......中国古代战车及配备兵器

中国古代在战争中用于攻守的车辆。攻车直接对敌作战,守车用于屯守并载运辎重。一般文献中习惯将攻车称为战车,或称兵车、革车、武车、轻车和长毂。

夏朝已有战车和小规模的车战。从商经西周至春秋,战车一直是军队的主要装备,车战是主要作战方式。

商周时期战车的形制,在《考工记》中有较详细的记述。1936年,在河南省安阳市殷墟车马坑中,首次出土一辆商朝战车。坑中南端并排着器具、马骨,车内外分布着 3套兵器。

从出土于商、西周、春秋和战国时期古墓中的战车可以看出,商周时期战车的形制基本相同,均为:独辕(輈),两轮,长毂;横宽竖短的长方形车厢(舆),车厢门开在后方;车辕后端压置在车厢与车轴之间,辕尾稍露出厢后,辕前端横置车衡,衡上缚两轭用以驾马(图1商朝战车结构图)。 商朝战车轮径较大,约在 130~140厘米之间,春秋时期缩小为124厘米左右;辐条18~24根;车厢宽度一般在130~160厘米之间(山东省胶县西庵出土的西周战车车厢宽达 164厘米),进深80~100厘米。

由于轮径大,车厢宽而进深短,而且又是单辕,为了加大稳定性及保护舆侧不被敌车迫近,战车的车毂一般均远比民用车的车毂长。如西庵出土的西周战车,车毂长40厘米,轴头铜軎(音wei4,车轴头)长13.5厘米,总长度达 53.

5厘米(图2西周战车复原图)。根据对有关出土车辆主要部位尺寸的测定和比较可知,商周时期战车结构的变化是:轨宽逐渐减小,车辕逐渐缩短,而轮上辐条的数目则逐渐增多。

其目的显然是为了提高战车的速度和灵活性。

战车为木质结构,一般在重要部位装有青铜件,通称车器,用以加固和装饰。

西周中期以前,一般采用长型軎饰,其长度为17厘米左右;西周以后则通行短型軎饰,其长度在 8~10厘米之间。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 1件矛状车軎,通长37.5厘米,它不仅用于保护和装饰轴头,而且也是带有攻击性质的装置。

车轴是战车驰骋时急剧转动的关键部件,为防损坏,战国时期已开始在轴毂之间装置铁锏,以减少轴毂的摩擦。据河南省洛阳市中州路战国车马坑出土实物可知,铁锏为半筒形瓦状,每轮 4块,均以铁钉固定在轴杆上。枒饰是包在车轮辋上的铜片,纵断面呈 u形,固定在轮辋上的接缝处。

轮辋为双层结构,每层均由两个半圆形木圈拼成,里外两面的接缝错开,互成直角,造成每一轮辋有4个接缝处,用4个枒饰加以紧固。

战车每车驾2匹或4匹马。4匹驾马中间的2匹称“两服”,用缚在衡上的轭驾在车辕两侧。左右的2匹称“两骖”,以皮条系在车前。

合称为“驷”。马具有铜制的马衔和马笼嘴,这是御马的关键用具。马体亦有铜饰,主要有马镳、当庐、马冠、月题、马脊背饰、马鞍饰、环、铃等。

战车每车载甲士 3名,按左、中、右排列。左方甲士持弓,主射,是一车之首,称“车左”,又称“甲首”;右方甲士执戈(或矛),主击刺,并有为战车排除障碍之责,称“车右”,又称“参乘”;居中的是驾驭战车的御者,只随身佩带卫体兵器短剑。这种乘法可以追溯到商朝。

如在殷墟车马坑中,3名甲士分布两处,车后2人,舆侧1人;3套兵器,第一套华贵精美,余两套仅为一般的铜质,有明显的等级差别,兵器的品种也明显地有射御之分。据《左传》等中国古代文献记载,西周和春秋时期的乘法也与此相同。此外,还有4人共乘之法,称为“驷

乘”,但这是临时搭载性质,并非通例。除3名甲士随身佩持的兵器外,车上还备有若干有柄格斗兵器。据《考工记·庐人》记载,这些兵器是戈、殳、戟、酋矛、夷矛,合称“车之五兵”,这些兵器插放在战车舆侧,供甲士在作战中使用。

西周青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