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工程施工监测中周围环境监测包括哪些内容

2021-03-07 18:12:05 字数 3745 阅读 5969

1楼:旁人

坑口各监测点的水平位移及沉降的观测的记录、整理及报警;与基坑相邻的地上建筑物的沉降、位移及地上、地下的构筑物的沉降、位移;与基坑相邻的各种地下管、线、缆的沉降、位移;基坑附近的架空杆塔基础的沉降、位移;基坑附近的河流洪水期的水位情况等等,以及凡是监测委托合同中约定的其它内容。

2楼:alone_树

基坑工程周围环境检测内容有:

1.临近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监测

2.坑外地形的变形监测

3.地下管线的沉降和位移监测

基坑工程安全管理知识。支护结构监测包括:对围护墙侧压力、弯曲应力和变形的监测;对支撑梁轴力、弯曲应力的检测;对腰梁轴力、弯曲应力的检测;对立柱沉降、抬起的检测。

基坑工程定义:

基坑工程是集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和岩土测试技术于一身的系统工程。其主要内容:工程勘察、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土方开挖与回填、地下水控制、信息化施工及周边环境保护等。

3楼:明路环境监测

主要是监测工地的扬尘和噪声,监测点设定在工地围墙外1米,高出墙面1米的地方

基坑降水地面沉降控制标准

4楼:中地数媒

在满足降水效果要求的前提下,基坑降水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基坑周边环境承受能力,基坑降水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基坑周边的地面沉降以及地面沉降引发的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的开裂破坏。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上海市标准《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dg/tj08-2001-2006)和《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j08-61-97)给出的基坑工程地面沉降设计允许值和监测报警值表明:地面沉降设计值和报警值的大小和不同的基坑等级相对应,而基坑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有基坑开挖深度、周边的建筑物管线类型以及离基坑的距离等环境因素,具体如下:

(1)gb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中基坑等级按下表类别及标准进行划分(表5.6)

表5.6 基坑工程类别

(摘自:gb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2)dbj08-61-97《基坑工程设计规程》中基坑等级按下表类别及标准进行划分(见表5.7)

表5.7 基坑工程类别

(摘自:dbj08-61-97《基坑工程设计规程》)

(3)dg-tj08-2001-2006《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中基坑监测等级按以下**进行划分(见表5.8、表5.9、表5.10和表5.11)

表5.8 基坑工程监测等级

注:(1)有两项(含两项)以上,最先符合该等级者,即可定为该等级。

(2)当符合两个等级时,宜按周边环境高一等级确定。

(摘自:dg-tj08-2001-2006《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

表5.9 基坑工程安全等级划分

(摘自:dg-tj08-2001-2006《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

表5.10 周边环境等级划分

注:h为基坑开挖深度(m)

(摘自:dg-tj08-2001-2006《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

表5.11 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划分

注:从复杂开始,有两项(含两项)以上,最先符合该等级标准者,即可定为该等级。

(摘自:dg-tj08-2001-2006《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

(4)上海地铁总公司基坑变形控制保护等级标准按下表进行划分

表5.12 基坑变形控制保护等级标准

注:h-基坑开挖深度

(摘自:上海地铁总公司按上海软土层特点提出的深基坑工程经验)

以上现有基坑等级、类别的划分只包括固有的环境因素,并未考虑降水方式、支护方式、开挖方式等基坑设计和施工因素对基坑等级、类别的影响;且考虑环境因素的方法较为简单。鉴于此,此项研究将基坑降水方式和固有环境因素一起作为基坑等级划分的依据,在总结现有国家规范、地区及企业经验的基础上,秉着安全性和适用性优先的原则,建立基坑降水方法和基坑地面沉降设计允许值和监测报警值的关系,提出以基坑环境影响评价为基础的基坑降水地面沉降控制方法(图5.7)和基坑降水地面沉降控制标准(表5.

13),其关系框图。

图5.7 基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基坑降水地面沉降控制标准流程图

表5.13 基坑降水地面沉降控制标准

注:基坑环境质量等级按第三章基坑降水环境影响等级评价的结果

施工图纸中集水坑标注hk是什么意思

5楼:月似当时

施工图纸中集水坑标注hk是基坑深度。

一般定义深基坑为:底面积在27平方米以内(不是20),且底长边小于三倍短边,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反之则为浅基坑)

基坑支护体系是临时结构,安全储备较小,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测,并应有应急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险情,需要及时抢救。

在开挖深基坑时候注意加强排水防灌措施,风险较大应该提前做好应急预案。

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如软粘土地基、黄土地基等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同的地基中基坑工程差异性很大。同一城市不同区域也有差异。

基坑工程的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都要因地制宜,根据本地情况进行,外地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简单搬用。

扩展资料

开挖深度超过5m、或开挖深度未超过5m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均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

建筑基坑工程设计阶段应由设计方根据工程现场及基坑设计的具体情况,提出基坑工程监测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监测项目、测点位置、监测频率和监测报警值等。

基坑工程施工前,应由建设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监测单位应编制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应经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认可,必要时还需与市政道路、地下管线、人防等有关部门协商一致后方可实施。

6楼:匿名用户

施工图纸中集水坑标注hk表示基坑深度。

建筑工程在基坑开挖时,如果地下水位比较高,且基底标高在地下水位之下时需要设置排水方式。

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

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

在附近建筑无影响者,可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采用放坡明挖;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天然冷气冻结法开挖等等。

扩展资料:

基坑分类

城市桥梁工程基坑主要用于承台、桥台和扩大基础施工,一般分为无支护和有支护两类。

一、无支护基坑

特点:1、基础埋置不深,施工期较短,挖基坑时不影响邻近建筑物的安全。

2、地下水位低于基底,或者渗透量小,不影响坑壁稳定性。

主要形式:无支护基坑的坑壁形式分为垂直坑壁、斜坡和阶梯形坑壁以及变坡度坑壁。

二、有支护基坑

特点:1、基坑壁土质不稳定,并且有地下水的影响。

2、放坡土方开挖工程量过大,不经济。

3、容易受到施工场地或邻近建筑物限制,不能采用放坡开挖。

基坑分级

一级: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做主体结构的一部分,开挖深度大于10米,与临近建筑物、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基坑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重要管线等需要严加保护的基坑。

二级:介于一级基坑、**以外的基坑。

**:开挖深度小于7米且周围环境无特殊要求的基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