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miss雪域的情郎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名“鞅”,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为表明商鞅拥有卫国国君的血统,又称公孙鞅;后秦王将商地封给他,后人称之商鞅。
1、公孙鞅的由来
《资治通鉴·第二卷·周显王八年》记载:“于是卫公孙鞅闻是令下,乃西入秦。”商鞅在《资治通鉴》中出场时的名字是“卫公孙鞅”。根据《广韵》的记载:“封公之后,皆自称公孙”。
在春秋时期,许多诸侯国君的儿子,被称为“公子xx”。如公子虔、公子卬等,这些“公子”的儿子,被称为“公孙xx”。也就是说,“公孙”既不是商鞅的姓、也不是商鞅的氏,而是表明商鞅拥有卫国国君的血统。
2、卫鞅的由来
按《资治通鉴》记载:“公孙鞅者,卫之庶孙也。”换言之,商鞅是某一个卫国国君的后代。
庶孙是相对于嫡孙而言,指国君妾媵所生之子及其后裔。那么,商鞅的姓、氏应该和卫国的国君相同。
卫国第一代国君是康叔封,姬姓,卫氏,名封,又名康叔、卫叔封。按照“以国为氏”的惯例,姬封最初应为康氏,改封为卫国国君后,应该改为卫氏。
商鞅作为卫国国君的后裔,应该是姬姓、卫氏。因此,称呼商鞅为卫鞅、姬鞅都都可以。
2楼:空中楼阁
现在而言,我们常说姓氏,在古代其实是两样东西。姓标志着一个人的血缘,氏标志着他居住的地方。而古人一般是不称姓的,说人名的话,往往是用氏加名,比如:
黄帝叫姬轩,姬是因为他住在姬水,所以以姬为氏,但其实他姓公孙。后来,古人时候的姓就渐渐地被人淡忘了,人们只说氏,现在我们说的姓氏也都是由这个氏演变而来的。于是渐渐就混淆了姓和氏的概念。
商鞅的商和卫都是战国时期的国名,商鞅曾经在这两个地方住过,所以以商和卫为氏,又称卫鞅。而公孙是他的姓。从现在人角度来说,叫公孙鞅也无可厚非,但要明白古人肯定是不会这么叫的。
3楼:匿名用户
叫卫鞅是由于他是卫国人。
叫他公孙鞅是因为他是卫国国君的后代(一般国君的继承人称为太子,其他儿子称为公子,其他儿子公子的儿子称为公孙,公孙是高级贵族才享有的姓)。
叫他商鞅是因为他的封地在商(在今河南境内)。
4楼:匿名用户
姓与氏是不同的,姓是不变的,而氏是经常随着地位与权力不同而变更。列国时期的商鞅,是卫国公孙后代,叫卫鞅和公孙鞅,秦国封他为商君,故姓氏为商鞅。
5楼:匿名用户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
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在位执政十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
但最后还是死于自己的法。
6楼:断勒の弦
商鞅是卫国人,本性公孙,变法后受到重任,封地在商
7楼:匿名用户
商鞅原名公孙鞅,因为他来自卫国,所以又叫卫鞅,后来到秦国被封于商地,所以秦人叫他商君,后人就叫他商鞅
8楼:髪道美业
水水猫和木木熊一起向犀牛先生学习关于姓氏的知识。他们不仅学到了姓氏的起源,还认识了许多历史人物。
商鞅为什么又叫卫鞅,公孙鞅
9楼:
商鞅出生在卫国,古人以国为姓,所以叫他卫鞅,又因为他是卫国公族之后,叫公孙鞅,也是没错的!后来他被封为商君,所以人们就称他为商鞅了。 古人把姓氏是区分的,一姓之下有很多氏,皇帝姓姬,叫轩辕氏,皇帝的孙子颛顼叫高阳氏,帝喾为高辛氏,但他们都是姬姓,但是后来,华夏人口过多了,就姓氏混淆了。求采纳
10楼:匿名用户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
卫鞅为什么叫商鞅?
11楼:匿名用户
卫鞅从没有“商鞅”这个名字,他在秦孝公时期在秦国变法成功后,被秦孝公封为“商君”,后人就称卫鞅的这次变法为“商鞅变法”,历史上一般没叫他“商鞅”,只是会把他的变法叫“商鞅变法”
12楼:欧阳六一
鞅本为卫国公族之后,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地(今陕西商洛市一带),后人称之商鞅。
13楼:人间祁连境
卫鞅,卫国国君后裔,姬姓公孙氏,正确的叫法应该是公孙鞅。后辗转到秦国,所以一般称作卫鞅。卫鞅因功封商君,所以现在人们称作商鞅。其实不管是商鞅卫鞅公孙鞅都是可以的
14楼:李
卫鞅从没有商鞅这个名字啊
商鞅原名叫什么?
15楼:暮夏浅眠
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商鞅(前390年-前338年),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政治家、统帅,法家法派代表人物。
商鞅早年学习法家、兵家、杂家思想,后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秦孝公在秦国国内颁布求贤令后由魏入秦,通过变法改革将秦国改造成富裕强大之国,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的户籍、法律、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
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军收复了河西地区(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部分失地。但商鞅在变法改革过程中制定了严酷的刑法打击旧贵族,招致极大的怨恨,商鞅本人也遭到旧贵族势力的报复,最终身亡。
16楼:正康三年
商鞅原名叫公孙鞅。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
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领秦军收复了河西。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其子秦惠文王继位。秦孝公去世的同年,商鞅因被公子虔诬陷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
17楼:匿名用户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汉族。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
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在位执政十九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
商鞅“少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受李悝、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后为魏国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病重时对魏惠王说:“公孙鞅年少有奇才,可任用为相。
”又对惠王说“王既不用公孙鞅,必杀之,勿令出境。”公叔痤死后,商鞅听说秦孝公雄才大略,便携同李悝的《法经》到秦国去。通过秦孝公近臣景监三见孝公,商鞅畅谈变法治国之策,孝公大喜。
前359年任左庶长,开始变法,后升大良造。 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变法内容为“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这时太子犯法,商鞅曰: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刑其太傅公子虔与老师公孙贾。秦孝公十六年(公元前346年),太傅公子虔复犯法,商鞅施以割鼻之刑。
变法日久,秦民大悦。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前340年,率秦赵军败魏国公子昂将军,魏割河西之地与秦,将人民迁居至大梁,此时魏惠王大忿:
“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商鞅因功封于商十五邑。 商君之法太过刻薄寡恩,设连坐之法,制定严厉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
秦国贵族多怨。赵良劝说商君积怨太深,宜“归十五都,灌园于鄙”、“不贪商、于之富,不宠秦国之教”,商鞅不听。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嬴驷即位,公子虔告商鞅谋反,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结果因未出示证件,店家害怕“连坐”不敢留宿,自是“作法自毙”;欲逃往魏国,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破魏帅,亦不愿收留。
后来商鞅回到商邑,发邑兵北出击郑国,秦国发兵讨之,杀鞅于郑国黾池,死后被秦惠王处“车裂之刑”于彤,灭商君之族。 公元前359年,正当商鞅辅佐秦孝公酝酿变法时,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
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商君书·更法篇》《史记·商君列传》)。这是以历史进化的思想驳斥了旧贵族所谓“法古”“循礼”的复古主张,为实行变法作了**准备。课本上“商鞅舌战图”插图,是当时这次大辩论的写照。
18楼:爱绍锦
商鞅画像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汉族,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姬姓,卫氏,全名为卫鞅。
因卫鞅本为卫国公族之后,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
孝公死后,受到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车裂而死。其在秦执政二十余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并使秦国长期凌驾于山东六国之上。但最后还是死于自己的法。
商鞅“少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受李悝、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后为魏国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病重时对魏惠王说:“公孙鞅年少有奇才,可任用为相。
”又对惠王说“王既不用公孙鞅,必杀之,勿令出境。”公叔痤死后,魏惠王对公叔痤嘱托不以为然,也就没有照做了。公孙鞅听说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欲收复秦之失地,便携同李悝的《法经》到秦国去。
通过秦孝公宠臣景监,商鞅三见秦孝公,提出了帝道、王道、霸道三种君主之策。只有霸道得到秦王的赞许,并成为秦国强盛的根基。前359年任左庶长,开始变法,后升大良造。
公元前359年,正当商鞅辅佐秦孝公酝酿变法时,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商君书·更法篇》《史记·商君列传》)。
这是以历史进化的思想驳斥了旧贵族所谓“法古”“循礼”的复古主张,为实行变法作了**准备。
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变法内容为“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这时太子犯法,商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刑其太傅公子虔与老师公孙贾。秦孝公十六年(公元前346年),太傅公子虔复犯法,商鞅施以割鼻之刑。变法日久,秦民大悦。
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前340年,率秦赵军败魏国公子昂将军,魏割河西之地与秦,将人民迁居至大梁,此时魏惠王大忿:“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
”卫鞅因功封于商十五邑。
商君之法太过刻薄寡恩,设连坐之法,制定严厉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尤其是军功爵制度,造成秦国贵族多怨。秦国公族赵良劝说商君积怨太深,宜“归十五都,灌园于鄙”、“不贪商、于之富,不宠秦国之教”,商鞅不听。
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即位,公子虔告商鞅谋反,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结果因未出示证件,店家害怕“连坐”不敢留宿,自是“作法自毙”;欲逃往魏国,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破魏帅,亦不愿收留。后来商鞅回到商邑,发邑兵北出击郑国,秦国发兵讨之,杀鞅于郑国黾池,死后被秦惠王处“车裂之刑”于彤,灭商君之族。
“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1楼 最出名的刺客 商鞅变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崩溃 封建制确立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导致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逐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地主和农民两大对立的阶级的产生。 新兴军功地主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从而引起了社会秩...
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推广,与商鞅变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1楼 匿名用户 生产力的提高,使每个人能够耕种的土地大增,从而导致对土地的需求。争夺土地的结果,就是废井田,开阡陌。从而导致贵族奴隶主的衰落和工商奴隶主的兴起。 商鞅变法就是一例。贾谊《过秦论》说 当时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总之一句话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原有...
中国”这个名字的由来是什么?为什么叫“中国
1楼 沉默军团 我国古代, 国 字的含义是 城 或 邦 。 中国 就是 之城 或 之邦 。周代文献中, 中国 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 一指京师,即首都 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着的王国 三指中原地区 四指国内 内地 五指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 自汉代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 中国 ,兄弟民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