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
1.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名叫《题李凝幽居》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但他又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觉得第二句中的“僧敲月下门”的“敲”应换成“推”。可他又觉着“推”不太合适,不如“敲”好。不知是“敲”还是“推”好。
嘴里就推敲推敲地念叨着。不知不觉地,就骑着驴闯进了大官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仪仗队里。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乱闯。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对贾岛说:
“我看还是用‘敲’好,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
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2.郑谷住在袁州,齐己于是带着自己的诗作前去拜见他。诗作中有一首《早梅诗》写道: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看了笑着说:“数枝不能表现出早意来,不如用一枝好。
”齐己惊讶不已,不由得提衣整装,举手加额长跪而拜。从此,文人间把郑谷看作齐己的一字之师。
3. 王安石《泊船瓜州》中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诗人曾反复推敲过 ,先后选用了“到”、“过”、“入”、“满”等,最后选顶为“绿”。“绿”字描述了江南绿草茸茸、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
2楼:匿名用户
这个太多了~
要知道,从来不修改自己文章的作家,这是不存在滴~
比如本人,每篇**,小修天天有,大修最起码两三遍吧:)
好多作家的作品都被多次修改过,举一两个例子。
3楼:守望相依
巴尔扎克修改作品
……印刷所的信差把他两夜以前所写的头一天付印的校样,以及更早交出去的二校三校的校样一起带来了;整迭的新的校样和大批刚从打印机上拿下来的油墨未干的校样铺满了他的小桌,要他修改。
巴尔扎克对工作中每一件事都是苛刻而迂执的。他坚持一定得按照他定下的规则打样:纸张必须特别长特别宽,这样印出来的本文看去就像纸牌的一张“a”,上下左右都有广大的空白让他修改……
巴尔扎克又在他的小桌前坐下……他觉得很不满意。在头一天,以及早几天他所写的一切都要不得,必须整个的改动,使它更清楚些,更简练些,笨重处少一些。像一个骑兵向敌人巩固的方阵冲击一样,他向那块排印好的文章进攻,进攻时的狂暴情形,能充分地从他墨水四溅的笔下那些横穿纸面的凶猛的戳点和笔画看出来。
他的笔像佩刀一样一挥,一个句子便从上下文中隔开,被抛向右方;一个单字被刺中了猛掷于左方;整整一段被拉了出来,另一段填了进去,通常给排字工人作指导用的那些符号是不够用的,巴尔扎克要用他自己发明的符号。不一会儿,校样四周便没有空隙来让他修改了,修改部分现在比印成的本文都多了。在四边上他改写的文字上,又做了许多记号,以引起排字工人的注意。
最后,一块本来是白色的沙漠和中间印了文章的绿洲上,都被蛛网般的交叉线条盖满。他必须翻过篇去的背面修改了。然而即使这样还是不够。
当纸上再也没有空间容纳符号与惹得排字工人极不愉快的十字交叉线时,巴尔扎克就借助于他的剪子。不要的章节被肢解、挪开,空缺上粘了新的纸。一个段落原先的起头被埋入文中,另一个新的起头写成了……。
这一大堆混乱的原样、校正、符号、线条,以及涂抹的墨点等等,在一种无比难读无比难解的情形下送回印刷所了。
可是这还是第一个阶段。当巴尔扎克收到第二次印就的校样时,他又用同样的猛劲儿投身进去修改。他再度把这整个辛苦筑成的大厦拆散,把每一页从顶到底布满了更多的删改与墨渍,直到其复杂与难读不减前身。
这种情形要继续六七次光景。对于若干部作品,巴尔扎克重新修改校样多至十五六次。而二十年中,他不仅写了七十四部**、许多短篇和别的文章,并且在这些作品最后印成问世以前,他还一次又一次地重新修改。
……他把每一部作品的原稿和各次修改稿合在一起,订成了厚厚的一册。假如这本**出版时有二百多页,这本稿子有时竟长达两千页。他把这些册子当作他最贵重的礼品赠送给朋友们……
斯蒂芬·茨威格 《巴尔扎克传》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好多作家的作品都多次修改过,举个例子?
4楼:★撒比
1、曹雪芹在艰难困苦的境遇中,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不朽的现实主义巨著《红楼梦》。 2、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其中“绿”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富于表现力。洪迈《容斋续笔卷八》云:“吴中士人家藏其草。
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而改为‘入’。
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作者认为“到”、“过”、“入”、“满”等字都不理想,只有“绿”字最为精警。
好多作家的作品都曾修改过,你能举一两个例子吗
5楼:跳跃全垒打
老舍的骆驼祥子在建国后为了避祸修改了结局,也是为了防和谐啊
曹禺的雷雨 这部戏剧因为曹禺不愿修改,至今为止,序幕和第三幕都没能搬上荧幕。
6楼:樱花的思想
最著名的应该是唐朝诗人贾岛,他的《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诗中的两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和“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拿不定主意,是“推门”好还是“敲门”好,他骑在驴上,反复考虑,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竟然冲撞了韩愈的官轿,韩愈没有怪罪他,还告诉他“敲门比推门好”,一时传为佳话。后来,人们就把反复权衡、决定取舍的思考过程,称为“推敲”。
7楼:匿名用户
巴尔扎克修改作品
……印刷所的信差把他两夜以前所写的头一天付印的校样,以及更早交出去的二校三校的校样一起带来了;整迭的新的校样和大批刚从打印机上拿下来的油墨未干的校样铺满了他的小桌,要他修改。
巴尔扎克对工作中每一件事都是苛刻而迂执的。他坚持一定得按照他定下的规则打样:纸张必须特别长特别宽,这样印出来的本文看去就像纸牌的一张“a”,上下左右都有广大的空白让他修改……
巴尔扎克又在他的小桌前坐下……他觉得很不满意。在头一天,以及早几天他所写的一切都要不得,必须整个的改动,使它更清楚些,更简练些,笨重处少一些。像一个骑兵向敌人巩固的方阵冲击一样,他向那块排印好的文章进攻,进攻时的狂暴情形,能充分地从他墨水四溅的笔下那些横穿纸面的凶猛的戳点和笔画看出来。
他的笔像佩刀一样一挥,一个句子便从上下文中隔开,被抛向右方;一个单字被刺中了猛掷于左方;整整一段被拉了出来,另一段填了进去,通常给排字工人作指导用的那些符号是不够用的,巴尔扎克要用他自己发明的符号。不一会儿,校样四周便没有空隙来让他修改了,修改部分现在比印成的本文都多了。在四边上他改写的文字上,又做了许多记号,以引起排字工人的注意。
最后,一块本来是白色的沙漠和中间印了文章的绿洲上,都被蛛网般的交叉线条盖满。他必须翻过篇去的背面修改了。然而即使这样还是不够。
当纸上再也没有空间容纳符号与惹得排字工人极不愉快的十字交叉线时,巴尔扎克就借助于他的剪子。不要的章节被肢解、挪开,空缺上粘了新的纸。一个段落原先的起头被埋入文中,另一个新的起头写成了……。
这一大堆混乱的原样、校正、符号、线条,以及涂抹的墨点等等,在一种无比难读无比难解的情形下送回印刷所了。
可是这还是第一个阶段。当巴尔扎克收到第二次印就的校样时,他又用同样的猛劲儿投身进去修改。他再度把这整个辛苦筑成的大厦拆散,把每一页从顶到底布满了更多的删改与墨渍,直到其复杂与难读不减前身。
这种情形要继续六七次光景。对于若干部作品,巴尔扎克重新修改校样多至十五六次。而二十年中,他不仅写了七十四部**、许多短篇和别的文章,并且在这些作品最后印成问世以前,他还一次又一次地重新修改。
……他把每一部作品的原稿和各次修改稿合在一起,订成了厚厚的一册。假如这本**出版时有二百多页,这本稿子有时竟长达两千页。他把这些册子当作他最贵重的礼品赠送给朋友们……
斯蒂芬·茨威格 《巴尔扎克传》
8楼:匿名用户
上了学生课本的文多少有改动。像曹禺之类的。
关于一些作家写作的小故事!!!! 30
9楼:wuli都灵
1、晏殊的写作故事
晏殊,字同叔,幼聪慧,七岁能文,被誉为神童。宋真宗召见他时,让他和进士们一起在朝廷接受面试。晏殊作文,援笔立就。
据说,晏殊在会试中看了题目后,向皇上奏道:“臣十天前已做过这篇文章,草稿尚在,请圣上另命一题。”皇上赞其诚实,当众赐同叔进士出身。
几年之后,晏殊赴杭州做官,途经扬州时,住在大明寺,他看到墙上有许多题诗,就叫侍者诵读,但不许念诗的作者的姓名,让他先体味诗意再说。侍者诵读了一首诗:水调隋宫曲,当年亦九成。
哀音已亡国,废沼尚留春。仪凤终陈迹,鸣蛙只沸声。
凄凉不可问,落日下芜城。晏殊听到此,说:“别念了,作者是谁?
”侍者说:“江都县尉王琪。”“快请他来吃饭,我要向他请教。
”晏殊认为王琪是个才子。王琪来了,在吃饭中两人谈得很投机。
晏殊决心向他请教,说:“我的小词有‘无可奈何花落去’句,但对句写不出来了,几年来可谓无计可施,无可奈何!”王琪道:“何不用‘似曾相识燕归来’句?”
晏殊听了,拍手叫绝,说:“我写完‘无可奈何花落去时’时,进入了死胡同,那叫‘山重水复疑无路’,现在你帮我写出后续句,我眼前一片光明,这叫‘柳暗花明又一村’。”
晏殊慕王琪诗才,请他当了幕僚,后来又请王琪的好友张亢做幕僚。这两个人一肥一瘦,就像一副对联。
胖子张亢,被王琪称为“牛”,瘦子王琪被张亢称为“猴”,他们戏作对句云:张亢触墙成八字,王琪望月叫三更。前一句说的是“牛”,后一句说的是“猴”,晏殊大笑,并为这两个才子击掌叫好。
2、 文不厌精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十分重视文章的修改。他在安徽滁县任太守时,曾写过一篇散文《醉翁亭记》。据说,他把这篇文章写好后,清清楚楚地誊抄了好几遍,叫人张贴到当时的六个城门口,请过往行人阅读修改。
一天,有个担柴的老人经过一个城门前,见围着不少人,出于好奇,就放下柴担挤了进去。这时有人正在读墙壁上贴着的《醉翁亭记》:“滁州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未山。
其西南诸峰……”老人一听,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太守的文章虽好,就是太啰嗦。”
此时,欧阳修也正好在旁边。一听这话,恍然大悟。他连忙赶回家中的书房,提笔凝思,将这段文字改了又改,反复锤炼,最终,这几十个字的开头只剩下“环滁皆山也”这极精炼的一句了。
3、锦囊·诗袋·瓦罐
唐代诗人李贺,为了把诗写好,每天起得很早,背上饭兜、锦囊,骑上一匹瘦马,沿着一条小溪漫游。一路上,他细心观察和了解自然风物,即景吟诗,每逢想出佳句就写在纸条上,放入锦囊之中。就这样从早到晚坚持积累生活素材,勤奋地进行诗歌创作。
李贺的妈妈看着儿子那装满记有诗句纸条的锦囊,十分心疼地说:“唉呀!孩子啊,早晚得把你的心呕出来才罢休吗?”正因为李贺不辞辛劳,精雕细琢,才使得他的诗篇千年传颂。
无独有偶,宋代的著名诗人梅尧臣,凡外出游玩或访亲会友时,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号称“诗袋”的布袋,看到什么新鲜的事或美丽的风景,有的得句,有的成诗,立即用笔在纸上记下,把它投入袋中。长此以往,梅尧臣的诗作获得了很高的成就。
4、钱钟书-代父写序
钱钟书18岁时考入美国圣公会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他常为父亲钱基博代笔写信,由口授而**,由**信而代做文章。
一次钱钟书代父亲为乡下一家大户代作墓志铭。偶然间,他听见父亲对母亲称赞那篇文章,这是钱钟书第一次听到父亲称赞他,高兴得简直要跳起来。
杨绛晚年回忆,钱穆的《国学概论》193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他请钱基博为之作序。钱基博就让钱钟书代笔。序写好后,父亲一个字也没有改动。
《国学概论》出版时,没有人看出这篇序是一个刚满20岁的年轻人**的。
5、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
”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