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的中华之民族

2021-03-07 08:43:22 字数 6079 阅读 7299

1楼:匿名用户

首先区分民族和种族的区别: 种族是指生理基因的显著差异(如:肤色、五官特征、体毛等) 民族是指文化上的区分,非指人种区别。

中华各民族从“人种”上来讲基本上都属于“东亚人”,只有西北部分民族混入了极为少量的高加索基因

所以中华民族内的:汉、满、蒙、回、藏等民族皆是指文化概念,绝非是指基因上差异,不可混淆 中华民族暂为“国族”概念,非“单一民族”概念。就如同曾经的汉朝人→汉人,本来也为国族概念,事实上汉朝有很多民族(如:

戎狄、东夷、南方诸越等等),很多民族后来都被算作了汉人,也逐渐由国族概念转化为了民族概念。**时期,为了实现各民族平等、进步的现代民族平等主义、文化接近的特征,孙中山提出求同存异、淡化汉族的说法,凡属于中华文化圈范围内的现代中国人皆属于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包含所有中华文化圈、中国境内的一切民族(即现代56个民族),使得中华各民族真正平等互爱,不再有民族歧视、对立。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300年清朝君主**、结束了单一民族统治所有中华民族的状况,中华各民族获得了真正的平等。

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有三次称呼转换:华夏族、汉族、中华民族,而这三次转换从制度上正好对应:奴隶—封建—现代。

这三次称呼都是一开始为国族概念,而后转化为民族概念。每次从国族概念转化为民族概念都涉及到大量的民族整合,可以说是三次最为宏观的整合。以下为各自整合的内容:

华夏族:

(1)黄帝灭蚩尤

黄帝源自西北,史学界有很多看法为:出自农耕化的羌人,被定义为:华羌集团。

而羌人则源自昆仑山,这也就是为何昆仑山在中国史上、本土宗教(道教)上如此神圣的原因。黄帝联合炎帝战败本土的蚩尤之后,文化、民族、政治开始像东进发,可以说是中国上古传说时期第一次文政、民族大洗牌。

(注:昆仑山亦称昆仑虚、玉虚,道教圣地;被誉为中华第一圣山、龙脉之祖 )

(2)齐拓东夷、晋和北狄、楚启群蛮、秦霸西戎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能够拓展自己的疆土、人口,不断向四周进发;尤其是齐、晋、楚、秦四个位于东南西北四方的诸侯国就更有条件和必要向周边拓展。在拓展的过程中不断吸纳周边“蛮夷”以扩充自己的人口,同时也与周边各“戎狄”在文化上进一步融合。秦国封西戎人官职、晋嫁娶骊戎的骊姬、楚国大启群蛮,都是标志性事件。

而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 ,更是以宽大的胸怀容纳周边各民族文化,以拓展自己的人口、实力。燕国人则向朝鲜半岛进发,至今《史记》都记载着:“朝鲜王满者,故燕人也” ,朝鲜人为燕国遗民。

如火如荼的春秋战国将中华的人口、疆域进一步整合,中华主体文明的版图又扩大了数倍,而融合进来的各民族为秦汉的民族主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秦统一中华之后,夷狄戎蛮的四方概念逐步淡出了天下视野,更远的其他四方的各民族虽说有时仍被中原以古称称呼,但已然今非昔比了。

汉族:(1)汉朝人→汉人→汉族

西汉是首个将西域(今新疆)纳入中华文化圈的朝代,史上的典故举不胜举。自西汉开始西域各民族内迁的例子也同样从无间断。匈奴的呼衍氏(即:

呼延氏、呼氏、延氏祖先)、金日磾、就更是汉化典型;南方的东瓯、南越王赵佗臣服汉朝也同时促进了西南各民族与华夏族的融合。而两汉时期融入中华的各民族,在两汉结束之后,都被定义为了汉人。由于汉朝是中华农牧时期首个将国族成功转化民族的朝代。

所以至今为止,汉族仍为主族之称呼,而没有称唐族。

(2)五胡乱中原、鲜卑定中原

“黄巾起义”之前汉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75年),东汉人口5647万余;至“夷陵之战”后三国人口总合仅有1000余万,死亡超80%。当然,死亡原因不仅仅是战争原因、还有各种自然灾害及其他间接原因。自三国之后中国人口一蹶不振,直到隋文帝方有所恢复。

而三国时期造成的人口衰减必然要得到补充,这就是“五胡乱华”的根本原因。从西晋开始,北方各民族纷纷内迁中原;西晋灭亡后又在北方各自为政,整个中国从三国至隋朝统一,几乎得不到喘息。而原本中原的汉朝遗民纷纷南下,如:

鲁肃、诸葛瑾、吕蒙、张昭及徐盛等人就是南渡的中原士族,魏晋南北朝期间南下的汉人建立侨州郡县 ,这便是“客家人”的**。

中原自五胡混战之后,中原汉人十不存一,死的死、南下的南下。中原便成了空旷无人烟之地,各国为了补充人口,大量掳掠人口以充实本国,而这些迁居中原的各族在经历了孝文改制、 隋唐一统之后便成为了中原汉人的主体,这种整合出来的新汉人直到今日仍然是现代中国汉族的主体**并且构成绝大多数比例的人口。换言之,唐人才是今之汉族,古汉人非今汉族。

北魏孝文帝的改制,可谓民族大融合第一美谈。鲜卑人汉化之彻底令人乍舌,以至于不要说鲜卑姓氏荡然无存,连鲜卑语都几乎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而鲜卑的汉化又捎带其他民族一同汉化,这其中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各民族改汉姓。

南北朝→隋唐,是史学界公认的中华民族大融合的最高潮,在这一过程之下,一切的民族恩怨、仇杀在汉化这一过程之下得到了和解、平息,而鲜卑也可谓是中华史上汉化最成功、程度最彻底的古代民族。

中国史上鲜有民族灭绝性**的例子,作为文明程度最高的中原人最多只是消灭其他民族政权,很少**其他民族。如果卫青、霍去病真正彻底灭了匈奴,又怎会有十六国匈奴人刘渊的前赵呢?包括曹操灭乌桓,事实上只是灭政权,不是灭族。

如果乌桓灭了,哪儿来的鲜卑呢?除了“冉闵屠胡”、“蒙古灭西夏”,灭绝性**的例子鲜有实例。故而史上消失的各民族都是以各种情况与它族融合了。

(3)乾元一统,汉人再次扩员

蒙古入中原立国初期虽产生大量人口**(尤以金朝、西夏为厉,西夏党项人近乎绝迹),但由于元朝的四等人制度,间接造成汉人进一步扩员。第二等的色目人就是各色各目人,事实上主旨西北各少数民族,包括与蒙古亲源关系较近的一些民族。这些民族之后部分汉化、部分满洲化,最后又形成今天的维吾尔、回等族。

而第三等的汉人指的是淮河—秦岭以北(含巴蜀地区)各族,这其中就包含:汉化较高的女真人、部分避难的党项人、朝鲜人等等。也就是说,大量的契丹人、女真人、朝鲜人都被算做了汉人,更别提两宋前后的各种民族,毫无疑问也被算作了汉人。

元朝这种粗犷的四等人制度,事实上把很多原为其他民族的人口划归到汉人名下,一下子又扩充了汉人的“成员”。

(4)满洲建政,奠定中华疆域

满族现今为中华民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之一,其构成也是极其多样。辽金时期,就曾将河北、山东人口大肆掳掠至东北,以充实户口;辽灭之后,很多契丹人女真化,转为女真人;在金朝至元朝期间,女真贵族主体大量迁入中原汉化。到了清朝为了充实国本,将其他民族“抬旗”满洲化的例子就更多了,所以满族也并非全部源自通古斯,其中也整合了其他各族。

而满洲贵族反而更愿意汉化,这种你来我往,汉人胡化、胡人汉化在历史上本就频繁(如:年羹尧胡化、北齐高氏家族胡化等等)。

从清朝建政至新中国崛起,总体上来讲还是在汉化,各种改汉姓的例子比比皆是,爱新觉罗氏后代还多为书画名家,简直比汉人还汉人。而中华疆域就是以清朝为根基奠定的,这不得不说是不幸中的万幸。因为中国史上版图最大的三大政权:

唐(鲜卑)、元(蒙古)、清(满洲)都和游牧民族有关系,游牧民族将自己的“老家”与中原合为一体,才成就了今天辽阔的版图。 中华民族总体上讲就是融合的历史,中原地区就如同聚宝盆一样招揽四方英雄逐鹿中原。在辽金宋之前,中国的人口、民族、文化、政治都是从西北向东南不断刷新;而到了辽金宋之后就是从东北到西南不断刷新。

直截了当的说:谁占据中原谁就是中华正统;成王败寇的道理不需赘述。而占据中原者最终都免不了中原化(汉化),最后再以汉人的身份自居抵抗挑战擂台的人。

正所谓:入华则华,入夷则夷

史上部分古代民族汉化改姓情况,详见下表:

民族源于汉化后戎狄晋北诸狄狄姓(山西狄仁杰)杂胡各类杂胡王姓、张姓、刘姓、胡姓、令狐姓等(百家各姓皆有胡人改之)匈奴休屠王祭天金人汉武帝赐姓金(甘肃武威金日磾)匈奴呼衍氏(匈奴三贵种之首)呼延姓、呼姓、延姓(山西呼延赞、陕北延艺云、陕北延艺)匈奴匈奴首领称号单于姓、单姓、于姓(山东单雄信、河北单田芳)匈奴冒顿单于后裔(山西刘渊、山西刘曜) 刘姓、赵姓等

(因匈奴长期与汉朝和亲通婚,母系多源自刘氏宗族)

(而匈奴又无男尊女卑之法度,故常常整个部落一起改姓刘)

(所以有“匈奴内附遍地刘”一说) 匈奴赫连氏(赫连勃勃)赫姓、连姓、夏姓等(山东赫保真、赫兴中、赫建华、连战)匈奴蓝氏(匈奴三贵种之一,现简体常写作“兰”)蓝姓、兰姓(蓝玉、蓝燕)匈奴须卜氏(匈奴三贵种之一)卜姓匈奴董氏(南匈奴内附凉州支)董姓(甘肃凉州董卓)匈奴破六韩氏(南匈奴内附河套支)  韩姓(陕**世忠)龟兹白山氏源于西域龟兹(qiū cí)

(白山旧指新疆天山,例白亚栗斯) 白姓 (卢发曾云“十姓胡中第六胡,也曾金阙掌洪炉”)

(第六胡指的就是白居易之弟白敏,故而白居易之弟应是胡人) 丁零高车丁零翟氏(翟辽)翟姓疏勒裴氏裴姓(山西裴行俭、山西裴寂)氐族凉州吕氏(后凉吕光)吕姓氐族前秦苻氏(苻坚、后世“付”、“傅”、“符”等同源)付姓、傅姓、秦姓等(山西傅作义、河北付笛声、傅艺伟)羌族后秦姚氏(甘肃姚苌)姚姓羌族党氏(源于党项羌)党姓羯族石周曷朱(后赵石勒、石虎)石姓、赵姓(今赵地石家庄亦或与后赵石氏有关)鲜卑莫胡卢氏杨姓(多分布于陕西关中)鲜卑费连氏费姓鲜卑鲜卑贺葛氏葛姓(内蒙葛荣)鲜卑鲜卑万俟氏(南宋词人万俟咏)  万俟姓、万姓(万家宝、万籁鸣)鲜卑鲜卑尔朱氏(山西尔朱荣、尔朱洞)朱姓鲜卑鲜卑化羯族侯姓(内蒙侯景)鲜卑鲜卑化匈奴宇文氏宇文姓、周姓、文姓等(内蒙宇文泰、西安宇文恺)鲜卑鲜卑化匈奴独孤氏刘姓(山西独孤信、独孤皇后,子孙为政治避难改姓刘氏)鲜卑拓跋氏(很大部分“元”姓后写作“袁”,系同源)元姓、袁姓、魏姓等(元宏、元宝炬、河南袁世凯)鲜卑因拓跋氏为北魏宗室长门,故以此为姓。

(长孙晟、长孙无忌、长孙皇后) 长孙姓、张姓、孙姓、魏姓等。长孙氏之后拆分为张姓、孙姓,

部分后裔以国为姓,改为“魏”姓,隋唐以后就完全融入汉人之中 鲜卑鲜卑段部(段氏鲜卑亦是辽西鲜卑大族)段姓(河北段丽阳、西北段永基)鲜卑鲜卑慕容部(慕容垂、慕容冲)

慕容氏为鲜卑大族,繁衍后裔众多 慕容姓、慕姓、容姓、燕姓等。慕容氏拆分为慕姓、容姓,

也有一部分宗室近支以国号“燕”为姓(陕西慕生忠、山东慕湘) 鲜卑鲜卑尉迟部(尉迟恭、河北尉迟琳嘉)尉迟姓、尉姓、迟姓(河北迟重瑞、***)鲜卑纥豆陵氏(李世民生母窦皇后)窦姓(山东窦文涛)鲜卑步六孤氏陆姓鲜卑叱干氏薛姓(山西薛仁贵,必是叱干氏改姓而来)鲜卑纥骨氏胡姓鲜卑丘敦氏丘姓鲜卑扈地于氏扈姓鲜卑莫那娄氏莫姓鲜卑素黎氏黎姓鲜卑阿鹿桓氏鹿姓(河北鹿晗)鲜卑纥干氏干姓(河南干露露)鲜卑屋引氏(西安房玄龄)房姓(陕西房峰辉)鲜卑侯莫陈氏(西魏八柱国侯莫陈崇)陈姓鲜卑伊娄氏伊姓鲜卑丘穆陵氏穆姓鲜卑贺兰氏(贺兰祥、贺兰敏之、魏国夫人)贺兰姓、贺姓突厥阿史那氏(阿史那思摩)李姓(李思摩,唐太宗李世民赐姓李)突厥阿史那氏史姓(史思明)突厥康轧荦山,即大名鼎鼎的安禄山安姓沙陀朱邪氏(朱邪赤心)因战功被唐朝赐名:李国昌,子孙:李克用、李存勖等沙陀后晋高祖石敬瑭石姓蛛鞘茹常因战功赐姓李氏,改名:

李嘉庆粟特米氏(粟特米国人)米姓(山西米芾)契丹丹巴哩、伊苏济勒、部噜三氏萧姓(辽朝萧太后萧绰)契丹耶律氏刘姓、耶姓等。因耶律之“律”与“刘”古音相近,

耶律宗室后裔为避祸被杀,大部分汉化为刘姓。

西安耶柿村有大量耶姓村民,系辽朝耶律氏部分后裔 女真完颜氏王姓、汪姓、金姓、颜姓等(正黄旗汪小菲)

“汪”、“王”即满语“wanggiya”的另一种音译 女真纳兰氏(纳兰明珠、纳兰性德)出自叶赫那拉,后改为纳兰姓及其他改姓满族爱新觉罗氏(金溥聪、金毓嶂、启功)金姓、傅姓等多种改性满族佟佳氏(胡化汉人,祖父佟养真为汉人降将)佟姓(汉军镶黄旗佟国维、汉八旗佟大为)满族瓜尔佳氏关姓、白姓(镶蓝旗关之琳、革命先烈关向应)满族舒穆禄氏舒姓(老舍先生舒庆春)满族赫舍里氏高、赫、张、康、英(英达)满族叶赫那拉氏叶、那、南(那英、那威)满族马佳氏马姓蒙古包尔之金氏(成吉思汗家族)

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家族)

博尔济吉特氏(成吉思汗家族) 包姓、金姓、铁姓等(包文发、包祥、包热)

蒙古裔包姓是汉人包姓的两倍多;

现代很大一部分汉人包姓祖先原为蒙古包尔之金氏。

明朝为避免被汉人**,学习汉语融入汉文化。

冒认包拯为始祖,事实上大部分都是成吉思汗后裔 以上仅为史上改姓例子的冰山一角。改姓的情况多种多样:有主动改姓、皇帝赐姓、避祸改姓等。

像刘、李、张、王四大姓氏虽说刘、李二姓为皇姓,但史上各种皇帝赐姓的情况也极其多见,尤其以隋唐时期赐姓更为普遍。唐朝大规模赐姓,是李氏宗族庞大的转折点。

受唐朝赐姓者,见诸史籍之人颇多。据《路史》 及《唐书·宰相世系表》 所载:徐氏、邴氏、安氏、杜氏、胡氏、弘氏、郭氏、麻氏、鲜于氏、张氏、阿布氏、阿跌氏、舍利氏、董氏、罗氏、朱邪氏,皆以立功被赐国姓李氏。

三国时,诸葛亮平哀劳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

古代各民族通过改姓融入其他文化圈在今天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就如同移民美国以后,取个英文名字一样简单。即使不移民外国,也会因各种文化崇拜给自己取外国名字。当今中国普及英语教育,起英文名亦是司空见惯。

改汉姓之后,不论种族、文化都与汉人无异,这就是古代民族在现代几乎毫无踪迹的根本性原因。本来中原就是个大染缸,华夏人也是海纳百川方能壮大;除了历史研究,现代社会已然没必要再对每个汉人追根溯源了。

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根,什么是中华民族的魂

1楼 景田不是百岁山 1 中华民族文化是根 2 中华民族精神是魂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不仅是我们的 根 与 魂 ,同时也是世界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之源。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有这样的自信。当然,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也面临着发展困境。 近代以降,伴随着西方列强入侵,中华文化的优越感不...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10

1楼 龙卷风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铸造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2楼 匿名用户 楼上回答的那么仔细啊!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重...

写两位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

1楼 匿名用户 气节这个词不适合是描述毛 和谐 主 和谐 席的,气势倒还是很合适。 气节的话,比较出名的有,南宋军事家文天祥,他的著名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清末的谭嗣同也是这样的人,他的著名诗句,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都是很有气节的表现。 历史上的这种名人太多了,很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