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与卢梭思想的主要不同,并分析原因

2021-03-07 08:40:03 字数 5096 阅读 1447

1楼:黄礼施

黄宗羲的思想只是带有民主启蒙色彩,而卢梭的思想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民主思想了

原因的话,政治(黄宗羲处于君主**加强的年代,而卢梭所处的年代正在进行法国大革命)经济(一个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一个是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文化(在黄宗羲的年**学占据思想的主导地位,而此时法国正在进行,启蒙运动)

2楼:匿名用户

原因就是东西方的思想

所造成。

差异:。 1.对封建君主**制度的批判程度不同。

黄宗羲和卢梭在批判封建君主**制度时,深刻程度上黄宗羲不及卢梭。黄宗羲批判否定的仅仅是个别残暴的“恶”君,即把权力只掌握在自己一人手中的封建**君主。卢梭对封建君主**的批判是很彻底的,他不仅批判一切封建君主,而且否定的是整个封建社会的制度。

卢梭指出“国王的私人利益首先就在于人民是软弱的、贫困的,并且永远都不能够抗拒国王”。 2.所推崇的政体不同。

黄宗羲主张仍然实行君主制度虽然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是他的分权观念的提出已经是向近代民主迈出了一大步,是值得肯定的。卢梭极力反对封建君主制和贵族制,主张建立民主制,显然,卢梭的直接民主制是带有“乌托邦”的性质,对现代国家来说,是具有不可操作性的。 3.

对“民主”内容的阐释不同。黄宗羲虽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但他缺乏“主权在民”的观念,不像卢梭直接打出“主权在民”的鲜明旗帜。黄宗羲并不认为天下所有的人民都享有同等的权力,而只

把权力赋予那些“士大夫”身上,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黄宗羲的思想还是封建传统的民本思想,与卢梭的民主思想还是有差异的。 4.对“法治”的理解不同。

黄宗羲和卢梭都主张法治的思想,但二者对法治内涵的理解也是不相同的。黄宗羲的法治主要是一系列的统治方法,其主要内容是“为之授田以耕之,授地以桑麻之,为之学校以兴之,为之婚姻之礼以防其淫,为之卒乘之赋以防其乱”。这些思想中都蕴含有民主的因素。

卢梭的“法治”着重点并不在于强调法律的具体内容和条款,而是勾画了法治统治的一系列基本原则。他认为“法律乃是公意的体现”,也就是说法律是建立在“公意”的基础之上的,与卢梭相比,黄宗羲的法治思想的内涵比较浅显和具体。 5.

对后世的影响不同。黄宗羲与卢梭及他们的政治思想给各自国家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人类的思想宝库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二者对后世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黄宗羲仅仅是给中国后来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提供了推翻封建君主**的理论支持,并没有对推翻封建君主**制度后的中国应该寻求什么样的治国道路提供路径选择;而卢梭的思想在法国掀起了一场划时代的革命狂潮,把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推向了高潮,并为今后的民主共和国的发展制定了一套完整、精密的理论框架。

3楼:人间兵器

一个是国内的封建保守派

一个是国外的自由开放派

原因就是你上历史课别玩手机

黄宗羲和卢梭政治学说不同的原因分析

4楼:day当年明月

黄宗羲(1610.9.24-1695.8.12)

明末清初经学家

、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影响: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制度,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卢梭:(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

思想精华:人民主权

卢梭认为:人类最初处于原始的“自然状态”,在这个时间,不存在私有制和不平等,私有制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不平等,国家是因订立契约而产生,人民是制订契约的主体,由此他提出“人民主权”的思想,国家主权不能分割,也不能转让,一切人权的表现和运用必须表现人民的意志,法律是“公意”,

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君主不能高于法律。

5楼:易卜人生闯天涯

从时间上来讲是同时代,但当时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启蒙运动兴起,卢梭的学说是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和要求;而黄宗羲处于明亡清兴之季,君主**空前强化,封建社会各种矛盾尖锐,但资本主义萌芽刚产生,因此他的学说主要批判君主**,但不能体现资产阶级利益。

6楼:纯纯∑真真

时代背景,当时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启蒙运动兴起,卢梭的学说是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和要求;而黄宗羲处于明亡清兴之季,君主**空前强化,封建社会各种矛盾尖锐,他的学说主要批判君主**,虽是当时先进思想,却仍没逃脱儒学范围

黄宗羲与卢梭思想之异同

1.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相似.黄宗羲所处的明末清初之际,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开始走向衰败,君主**的弊端日益暴露,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开始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行业中出现,人们日益要求推翻君主**统治,各种思想讨论异常活跃,这种情形与卢梭所处的18世纪的法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18世纪大革命前的法国,封建**制度已经到了消亡的地步,整个社会处于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的社会变革期,思想界也是非常活跃,因此二者的思想都是在封建**制度没落、资本主义制度即将诞生以及学术讨论非常活跃的时期产生的.

2.思想的内容有相似之处.首先,二者在论述国家权力的起源时都设想有一个自然状态,认为在这个自然状态中的人都是有私利的,而且是平等自由的.

其次,二者都针对封建君主**制度提出“君权民授”的理论.黄宗羲在《原君》中动摇了封建君主**统治的合法性,对君主权力的**提出了质疑.卢梭也极力反对封建君主**,他认为:

“**制度之统治臣民并不是要为了他们的幸福,而是要使他们贫愁困苦以便统治他们.”①他以“主权在民说”取代“主权在君论”.第三,二者都崇尚法治,黄宗羲反对儒家学说中的人治观点,他认为现在的法乃“一家之法”,这种法是以维护君主的利益为前提的,只保护少数人的利益,他主张应该建立“天下之法”,这是他法治思想最先进的地方.

卢梭也是极力主张法治的,他认为人民主权具体体现为“公意”,就是绝大多数人的意志,而法律又是“公意”的外在表现,因此,要遵循人民主权的原则就必须实行法治.

1.对封建君主**制度的批判程度不同.黄宗羲和卢梭在批判封建君主**制度时,深刻程度上黄宗羲不及卢梭.

黄宗羲批判否定的仅仅是个别残暴的“恶”君,即把权力只掌握在自己一人手中的封建**君主;推翻的也仅仅是“恶”的政治,即封建君主**,他崇尚“善”君,也就是肯分权给臣民的君主,他对君主制度还抱有幻想,因此,黄宗羲是批判封建君主**,但不否定君主制;卢梭对封建君主**的批判是很彻底的,他不仅批判一切封建君主,而且否定的是整个封建社会的制度.卢梭指出,在封建君主**制度的国家里,国家的全部权力都掌握在国王一人手中,而这个权力永远是为国王一人的利益服务,而并不能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国王的私人利益首先就在于人民是软弱的、贫困的,并且永远都不能够抗拒国王”②.

2.所推崇的政体不同.正是由于黄宗羲和卢梭批判封建君主制制度的程度不同,也导致了二者所推崇的政体也产生了差别.

黄宗羲不否定封建制度本身,主张对封建**制度进行一系列的修补,以改变现状,因此他推崇的仍然是封建君主制度,即“善”的君主制,黄宗羲主张仍然实行君主制度虽然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是他的分权观念的提出已经是向近代民主迈出了一大步,是值得肯定的.卢梭极力反对封建君主制和贵族制,主张建立民主制,但他认为最理想的民主制就是古希腊雅典城邦那样的直接民主制,他认为人民的主权既不可以转让,也不可以分割,而只能由人民自己行使自己的权利.显然,卢梭的直接民主制是带有“乌托邦”的性质,对现代国家来说,是具有不可操作性的.

3.对“民主”内容的阐释不同.黄宗羲虽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但他缺乏“主权在民”的观念,不像卢梭直接打出“主权在民”的鲜明旗帜.

黄宗羲并不认为天下所有的人民都享有同等的权力,而只把权力赋予那些“士大夫”身上,他认为在封建经济的制约下,大部分人民都没有权利意识,因而也不会要求权力,他们只需要能保护他们仅有利益的“善”君,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黄宗羲的思想还是封建传统的民本思想,与卢梭的民主思想还是有差异的.

4.对“法治”的理解不同.黄宗羲和卢梭都主张法治的思想,但二者对法治内涵的理解也是不相同的.

黄宗羲的法治主要是一系列的统治方法,其主要内容是“为之授田以耕之,授地以桑麻之,为之学校以兴之,为之婚姻之礼以防其淫,为之卒乘之赋以防其乱”.这些思想中都蕴含有民主的因素.卢梭的“法治”着重点并不在于强调法律的具体内容和条款,而是勾画了法治统治的一系列基本原则.

他认为“法律乃是公意的体现”,也就是说法律是建立在“公意”的基础之上的,与卢梭相比,黄宗羲的法治思想的内涵比较浅显和具体.

5.对后世的影响不同.黄宗羲与卢梭及他们的政治思想给各自国家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人类的思想宝库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二者对后世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

黄宗羲仅仅是给中国后来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提供了推翻封建君主**的理论支持,并没有对推翻封建君主**制度后的中国应该寻求什么样的治国道路提供路径选择;而卢梭的思想在法国掀起了一场划时代的革命狂潮,把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推向了高潮,并为今后的民主共和国的发展制定了一套完整、精密的理论框架.

黄宗羲简介

黄宗羲(1610.9.24-1695.

8.12),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

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与陕西李颙、直隶容城孙奇逢并称“海内三大鸿儒”。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制度,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一生著述多至50余种,300多卷,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孟子师说》《葬制或问》《破邪论》《思旧录》《易学象数论》《明文海》《行朝录》《今水经》《大统历推法》《四明山志》等。

卢梭简介

让-雅克·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