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十六计》是一部佚名兵书。该书原是抄本,于1941年最先在邠州(今陕西邻县)一个书摊上发现。抄本前部“都系养生之谈,而末尾数十篇附抄《三十六计》”(1941年土纸翻印本前言)。
同年由成都兴华印刷所用土纸翻印。然而此本流传不广,已往公私藏书目录均未见著录。1961年9月16日《光明**》第四版发表了叔和的《关于“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文中说:
“十几年前,我在成都一个冷摊上无意中发现一本土纸印的小册子,……这本小册子是根据一个手抄本翻印的,封面书《三十六计》,旁注小字‘秘本兵法’。”1962年无谷作了译注,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图书资料馆印行,才使这部濒临失传的古兵书重现于世。
“三十六计”之称**于“三十六策”,最早见于《南齐书·王敬则传》:“东昏侯在东宫,议欲叛,使人上屋望,见征虏亭失火,谓敬则至,急装欲走。有告敬则者,敬则曰:
‘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之后,《南史》、《资治通鉴》均有此记载。
“三十六计”之名虽然出现很早,但是《三十六计》作为一部兵书却不会成书太早。由于缺乏可靠证据,具体成书年代不可详考。然从早期史籍均不见著录和其系统以《易》演兵的内容方面推测,估计约成书于明、清之际。
《三十六计》不分卷。全书共分六套三十六计,前冠一段总说文字,后附一段残缺的跋语。具走为上跋(残缺)六套计中,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是处于优势情况下使用的计谋;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是处于劣势情况下使用的计谋。
每计的名称多取之于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形象易记。每计的顺序是先出计名,次作解语,再加按语。解语前半部分多引自兵法,后半部分多引自《易经》,理性较强,比较难懂。
书中自称,“解语重数不重理”,认为,“理”只能说明设谋定计的一般规律,而“数”才能解决具体实际问题。按语又是对解语的阐释,一般先理论上阐述,后举实例相参证,较易理解。如第十六计“欲擒故纵”的按语,先解释“所谓‘纵’者,非放之也,随之,而稍松之耳。
‘穷寇勿追’,亦即此意。盖不追者,非不随也,不迫之而已”。然后引武侯擒孟获事参证,“武侯之七纵七擒,即纵而蹑之,故展转推进,至于不毛之地。
武侯之七纵,其意在拓地,在借孟获以服诸蛮,非兵法也。若论战,则擒者不可复纵”。
《三十六计》可以说是集古代兵家“诡道”之大成,专讲军事谋略的兵书。由于它以《易经》的阴阳燮理,推演兵法的奇正、刚柔、攻守、进退、主客、虚实等的相互转化,所以,全书含有丰富的朴素军事辩证法思想。如它在“总说”中就指出: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从“数”与“术”、“阴”与“阳”的辩证关系,推演出了计谋的运用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不可生搬硬套和预先凭空安排。这就为全书提供了一个思考问题的辩证方法。它在每一计的解语中都能注意到矛盾对立双方的相互转化,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转败为胜;还注意到了局部与全局的辩证关系,认为“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意思是当战争的形势发展到必然会有所损失的时候,要用局部的损失来换取全局的胜利。全书还贯穿一条战略战术原则,即形势不利不要冒进,敌人强大时不要硬攻。形势对敌有利时,要“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敌人“将多兵众,不可以敌”。
书中还谈到了战争的一般规律和计谋的关系,认为“战争之事,其道多端。强国、练兵、选将、择敌、战前、战后,一切施为,皆兵道也。惟比比者,大都有一定之规,有阵例可循,而其中变化万端,诙诡奇谲、光怪陆离、不可捉摸者,厥为对战之策”。
意思是关于战争之事,内容极其繁多,例如强国、练兵、选将等等,但战争有一定规律可循,作战的经验也可以取鉴,借以获得教训;然而战争中的对战之策,即阴谋奇计却变化多端、光怪陆离、不易掌握。所以它指出:“‘三十六计’者,对战之策也,诚大将之要略也。
”将帅需潜心研究,因时、因地、因敌制变,恰当运用“攻心夺气”等战场的一切诡诈奇变,以实现“胜之转机”的目的。
这里有两点需要指出:一是本书辑录三十六条计谋汇编成书,只是借用阴阳学说中的太阴六六之数,来安排它的所谓每套六条,一共六套,六六三十六条计谋。并非军事上的计谋只有三十六个。
实际上,正如本书跋语中指出的,战争中的计谋变化万端,光怪陆离,不可胜数。本书只是对古代部分计谋的概括归纳。二是关于“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是说当处于完全劣势,面临败亡的时候,“走”是上策,而不是说“走”是三十六计中最高明的一策。
这从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以避魏的战和本书的按语诠释中都能得到证明。它实际是一种“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战略。按语中说,当敌势全胜,我不能胜他时,出路只有三条,一是降,二是和,三是走。
投降是彻底失败;媾和是一半失败;退却不是失败,而是转败为胜的关键。
《三十六计》总结了以往战争中施计用诈的实践经验,包含有较为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至今不无参考价值。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封建糟粕,例如“借刀杀人”、“趁火打劫”、“笑里藏刀”、“混水摸鱼”、“偷梁换柱”、“美人计”、“苦肉计”等计中反映的封建割据战争中那些尔虞我诈、掠夺兼并一类落后、反动的思想内容。内容编排上也有许多牵强附会的地方。
《三十六计》现存版本有:成都兴华印刷所1941年土纸翻印本、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图书资料馆1962年内部印本、炮兵学院训练部1963年译注本、济南军区司令部1964年翻印政治学院印本、武汉军区司令部1973年和1978年抄本、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年译注本(社会科学丛书本)。解放军出版社1981年出版了李炳彦的《三十六计新编》,删去了原书的“按语”和“跋语”,每一计增加了“新解”,增补调整了一些古代战例,增加了一些近代或现代战例。
2楼:京城「老炮儿
三十六计共分六套,有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每套各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
3楼:匿名用户
三十六计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途伐虢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颠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4楼:阿雯耶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途伐虢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颠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5楼:匿名用户
第一次回答可获2分,答案被采纳可获得悬赏分和额外20分奖励。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途伐虢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颠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6楼:匿名用户
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途伐虢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颠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第一套〖胜战计〗
第01计 瞒天过海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第02计 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第03计 借刀杀人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第04计 以逸待劳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第05计 趁火打劫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第06计 声东击西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第二套〖敌战计〗
第07计 无中生有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第08计 暗渡陈仓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第09计 隔岸观火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第10计 笑里藏刀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第11计 李代桃僵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第12计 顺手牵羊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第三套〖攻战计〗
第13计 打草惊蛇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第14计 借尸还魂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第15计 调虎离山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第16计 欲擒姑纵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第17计 抛砖引玉 类以诱之,击蒙也。
第18计 擒贼擒王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第四套〖混战计〗
第19计 釜底抽薪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第20计 混水摸鱼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第21计 金蝉脱壳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第22计 关门捉贼 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第23计 远交近攻 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第24计 假道伐虢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第五套〖并战计〗
第25计 偷梁换柱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第26计 指桑骂槐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第27计 假痴不癫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第28计 上屋抽梯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第29计 树上开花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以为仪也。
第30计 反客为主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第六套〖败战计〗
第31计 美人计 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第32计 空城计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第33计 反间计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第34计 苦肉计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第35计 连环计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第36计 走为上 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请教:除了三十六计,还有什么计策
1楼 零度凡客 《孙子兵法》,《兵经百字》,《六韬三略》,《智囊》,《战国策》。 请教高人朋友 除了三十六计,还有什么计策? 2楼 解读心理学 所谓计策就是计谋与策略,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三十六计只不过是计谋与策略的具体的表现而已。 所以,除了三十六计之外,具体的计策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譬如,先声夺...
三十六计是什么生肖,三十六计打一生肖
1楼 侨中黄建成 答案 老鼠。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s n sh li j ,z u w i sh ng j 解释 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出处 《南齐书 王敬则传》 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结构 主谓式。 用法 用于在危难之际劝说...
三十六计指什么动物,三十六计是指什么动物
1楼 兵法大师 三十六计是明清时期洪帮创立的一套计谋,包括三十六计条计策,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至今仍然在使用。它不是指什么动物。 三十六计是指什么动物 2楼 匿名用户 猪 走为上是三十六计最后一计 猪排在十二生肖最后一位 三十六计中哪些与动物有关的计策 3楼 匿名用户 顺手牵羊 打草惊蛇 调虎离山 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