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汽车之家
#电影海报
文|章丽娟
编辑|袁桂远
经常有听到别人说,三个女人一台戏。
当我在二刷《极速车王》之后,特别在好奇心驱使之下搜刮一遍资料之后,我想说:这三个男人,也是一台戏,而且是一台大戏,一台世纪之戏。
《极速车王》是导演詹姆斯·曼高德(jamesmangold)的作品,相信不少人都看过他执导的《金刚狼3》。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呈现了超跑赛车史上最重要的一战:福特决战法拉利,重现了1966年紧张刺激的“勒芒24小时接力赛”,最终福特gt40成功击败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法拉利并蝉联了1967和1968年的冠军。
在福特与法拉利的大标题下,本片毋庸置疑的两位真正主角,是由马特·达蒙饰演的赛车设计师卡罗尔·谢尔比,和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车手肯·迈尔斯。两人在电影中的造型,轮廓分明,粗粝写在脸上。
不同于许多其他体育类型片着重刻画选手与对手之间的竞争关系,《极速车王》将重点放在了这一对惺惺相惜、互相成就的同队友人身上。
肯·迈尔斯,美国赛车界最伟大的英雄之一,年少的他就展现出了超人的勇气,11岁的迈尔斯在驾驶一辆350cc的凯旋摩托时出了车祸,鼻子受伤,失去了三颗牙齿,但他未被吓退,改换为一辆1100cc的salmson摩托继续练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担任过坦克指挥官,参加过诺曼底登陆。据说这段经历激发了迈尔斯对汽车高性能工程学的热爱。
战争结束后,迈尔斯于1952年搬到了美国加州,开始全职从事赛车运动。
迈尔斯在一次阿尔卑斯山为rootes做测试工作时,也在帮助开发一款海豚方程式青年赛车,他的工作深深的吸引了汽车界传奇人物卡罗尔·谢尔比(carrollshelby)的注意。没错,就是本片的另一个主角——卡罗尔·谢尔比,是美国赛车史上难得一见的奇才,不仅赢取了f1、勒芒等大赛的各项大奖,还刷新了16项美国和世界速度。
谢尔比,七岁时被查出患有心脏瓣膜疾病,被迫在床上度过整个童年。1990年,接受心脏移植手术,随后又从儿子那里移植了一个肾脏。1992年,谢尔比入选美国汽车名人堂,然后用借来的心脏和肾脏,参加了人生最后一场赛车,而且这次赛车差点破掉viper的圈速记录。
因为心脏长时间的超负荷运作,必须暂时告别属于自己的舞台。他换种身份继续发光发热,开一家驾驶学校和一家赛车制造作坊,身居幕后做起了汽车&赛车设计师,继续为汽车行业和赛车行业做出大量贡献。
谢尔比一生设计的经典跑车无数,对福特这个品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没有谢尔比,就没有今天的福特。
影片极力还原了1966年那场引起轰动的赛车政策丑闻。正如片中所演,历史上的确发生了亨利·福特二世收购法拉利被拒绝的事,而且还被恩佐·法拉利羞辱,正因为如此他才决定组建自己的车队参加勒芒比赛。1966年的勒芒,福特的确包揽了前三名。
原本肯·迈尔斯夺冠是毋庸置疑的事,但是他为了响应福特高层提出的三车同时压线的要求在冲刺时降低速度,完赛后却被赛车组委会因为他起点靠前,而剥夺了他并列第一的名次。这件丑闻轰动了整个赛车界,一度成为赛车界最著名的事件之一。
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那一年因为肯放慢了速度而意外获得冠军的车手,叫布鲁斯·迈凯伦,他也是后来迈凯伦跑车的创始人。
爱车的人一定不陌生这个名字,迈凯伦现如今也成为了一个屹立于世界汽车和跑车制造业象牙塔尖端的汽车品牌。而这位写下了迈凯伦最伟大故事的开篇的英雄,最后在古德伍德赛道测试测试新车m8d时不幸身亡。
人的命运总是难以捉摸,其实肯·迈尔斯除了是个天才车手,本身也是个天才赛车设计师。如果没有那一连串的意外,说不定和迈凯伦跑车一样,今天我们走在大街上,有可能也会看到一个叫肯·迈尔斯的超跑品牌。(可惜没如果啊~)
不疯魔,不成活。在勒芒比赛结束2个月后,肯就在测试赛车的过程中失控遇难,他消失在他热爱的赛道上,消失在7000转的时速里。
观影过程中,我多次为肯·迈尔斯的结局唏嘘不已,一个无限热爱并且倾尽所有而去追寻梦想的人,一个追求卓越和极致速度的“疯子”。与其说是肯·迈尔斯让赛车注入了灵魂,倒不如说是赛车成就了他传奇的一生。
当然,电影剧情在勾心斗角的商业竞争下,可能会让我们把太多的目光聚集到影片中呈现的理想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对抗,或者说是精神世界和俗世法则的博弈中去,而忽略了影片的主体之一——车,确切的来说是赛车。
因而,我有必要再补充下那段特殊时期中同样不能忘却的主角:品牌赛车。
跑车:内燃机时代的独特产物
从影片发生的背景来看,故事起于20世纪60年代。在婴儿潮一代成长起来后,美国人的购买习惯改变了。史上第一次,年轻人而不是他们的父母对美国商业体更为重要。
他们的父母经历过大萧条和二战,还秉持着“省下一分便是赚了一分”的理念。而他们则更愿意在车、衣服和房屋上花费自己的收入。在新车上,他们正寻求一些独一无二的特质。
他们想要更曼妙更个性的车,更看重速度和性能而不是舒适性和可靠性。
福特瞄准这一点,开始了跑车研究。1963年7月福特成立了它的前沿汽车部门,同时启动了研发赛车的工作。为了缩短研发时间,福特决定购入成熟的技术来打造它们的初代勒芒赛车。
也就有了后来的gt40,有了当下如雷贯耳的的经典跑车福特野马。
法拉利,成立于1929年,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赛车和运动跑车的生产厂家,其创始人恩佐·法拉利是世界赛车冠军,一个划时代的汽车设计师,他十分享受赛车场上发动机的轰鸣声,比赛的惊险和刺激。这也许就是恩佐看到条约上干涉他组建车队参赛后毅然拒绝的原因吧。
有人说,如果法拉利不造汽油超跑了,也许几代人的内燃机记忆将就此终结。没错,可能喜欢它和不喜欢它的人一样多,但是自它成立起,就在各大赛事中打破一串一串难以企及的记录,击败一个一个不可战胜的对手——16次f1车队总冠军,15次f1车手总冠军,9次称雄勒芒,8次在1000英里拉力赛折桂,7次在targaflorio耐力赛夺冠,法拉利用赛道证明自己金灿灿的荣誉背后是孜孜不倦的技术更新,f1赛道上留下的缠斗胎痕是强者如法拉利最深刻的见证。
车赛:“秀肌肉”的舞台
影片中反复提到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耐力赛事。它同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1)、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wrc)并称为世界最著名和最艰苦的三大汽车赛事。自从首届比赛于1923年举行以来,除了二战前后的几年以外(1936年,1940-1948年未举行),勒芒耐力赛从未间断过。
勒芒24小时耐力赛之所以成为全世界瞩目的顶尖赛事,正是因为它的残酷性,不光考验车手的耐力,更加考验赛车的可靠性。也有人说它是大规模组织起来的赌博,以牺牲许多人的生命为代价来提高几个汽车制造厂家的名气。一些汽车厂家不惜耗资数百万美元,想在这项大赛中取胜,谁也不肯轻易放过利用这项大赛来提高公司声誉的机会,宾利、保时捷、奔驰和丰田等车企都曾想在f1的舞台上一展拳脚。
为什么在国际赛场上,中国车企的声音总是那么微弱呢?首先,中国汽车发展的非常晚,要掌握前沿的技术那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60年代,是西方国家****发展的**年代,而彼时的中国志不在此啊。
其次,就算我们熟知f1是车企的必争之地,可是对国内的厂家来说,f1这个“商业计划”的预期回报率太低了。说人话就是,又累又捞不到便宜。所谓饭要一口一口吃,步子要一步一步地迈。
其实,国内的厂家已经开始参加国际性的比赛了,领克参加了wtcr(国际汽联世界房车锦标赛),蔚来参加了fomulae(电动方程式比赛)。
车企:福特和法拉利的后续恩怨
自1969年福特勒芒24小时耐力赛四连冠之后,两家博弈还是有来有回的,其实早在1964年福特就参赛了,阿斯顿·马丁负责运营,只不过一直被法拉利吊打,而1966年,当福特把车队交给谢尔运营才夺冠。1967年戴通纳24h就是法拉利330垄断前三,也是并排充线的。
福特与法拉利的战争促成了1968年菲亚特对法拉利的收购,因为法拉利真的没钱再跟福特斗下去了。而福特能够四连冠的一部分原因来自勒芒改制,1968年勒芒取消了原型车参赛的规定,要求必须将赛车量产超过50台才能够参加勒芒最高组别的比赛。这项新规使得法拉利的原型车放弃了1968年的勒芒比赛,继续全力投身f1赛场。
这场围绕福特与法拉利的世纪大战,最终以法拉利的退出告一段落。福特呢?它们没能以1600万美金收购法拉利,却用了3.
6亿英镑打败它。果然大佬的逻辑就是,不能买下它,那就打败他。
不过,虽然表面看上去福特的做法有些“剑走偏锋”,但是从商业价值的角度看,福特也因为打败了法拉利而名声大噪,其品牌商业价值远远超过1600万美金。福特后期研发的跑车在各大赛场一骑绝尘后,大大提升福特品牌的知名度。其代表了美系车的强势崛起,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也代表了性能车。
终究这钱,还是花的值!
最后的话
如果只是谈车,这部电影就不足以称之为伟大了,导演詹姆斯·曼高德究竟想通过本片传达什么呢?
有人说这部电影中带观众回到那个****的**时代,重温了福特和法拉利的经典大战,在速度和激情中理解了主人公纯粹的热爱和对竞技道德的幻想。更多人将影片的主题归纳为对抗与妥协。
这种对抗,不只是赛道上车手间火花四溅的对峙,更多的是赛场之外,两位汽车巨头的理念之争,商业世界与理想主义的博弈,纯粹与不纯粹、尊严与妥协之间的对立。还有人说这是好莱坞出品的“美国主旋律电影”,无论是影片的立意和人物的诠释都是“美国精神”和“美国梦”的体现,一个是因病无法上场的前车手,一个是破产的汽车技师,永远的小人物的,最后冲破层层阻碍为自己,为团队,为国家赢得荣光。
当我们从不同的侧面出发去看这部电影,总能解读出不同的含义。你可以把他当做是以肾上腺素为第一主角的竞技电影,也可以是人物为先的传记片和细节丰富的年代电影,甚至是充满幽默和转折的剧情片。仁者见仁,这也是本片的高明之处。
人生如赛场,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被命运推着向前奔跑。影片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除了在赛场上纯感官的刺激和拥抱胜利的喜悦,更多的则是**提出的一个哲学追问——我是谁?是什么让我成为我?
而答案,在每一个人心里。
第一次看的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要以“肯·迈尔斯的死”结尾,不理解是什么力量让片中的车手们以命相搏。后来我慢慢理解,也许对于肯·迈尔斯而言,只有如此的“壮烈”才能诠释他的“热爱”吧。毕竟,我们难以用大众的眼光去理解他人小众的热爱。
迈尔斯是传奇的,谢尔比也是,还有迈凯伦同样也是传奇人物。对性能车的执着,对赛车的纯粹,对梦想的忠诚,让这三个男人上演了一场真实的世纪大戏,为全球的汽车文化注入灿烂的一笔。
“如果不去做的话,那他们的大脑就无法思考任何以外的事情”,谢尔比在剧中如此说。这何尝不是这三个男人对梦想执着的某种投射。
人因为有梦想,才让生活得以忍受。是的,这三个男人即使生命短暂,但谁又活得比他们长呢?直到如今,他们仍被记着,他们的事被拍成电影、在汽车文化长河中流淌不息。
赛车对于这三个男人来说是梦想,也是生命,也许我们也可以问问自己有没有为什么事拼尽全力?是否愿意为热爱的事情付出一切,甚至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