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易书科技
建安时期的著名作家,除“三曹”以外,还有孔融、陈琳、王粲、徐斡、阮瑀、应场、刘桢等七人,世称“建安七子”。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邺中,又号“邺中七子。”“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
孔融(153~208),字文举,汉末鲁国人,孔子的二十世孙,建安七子之首。因曾出任北海(东汉郡国名)相颇有政声,时人又称他为“孔北海”。现存诗歌5首。
陈琳(?~217),字孔璋,广陵(今江苏江都)人,《饮马长城窟》为他的诗歌代表作。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在七子中成就最高。他的《七哀诗》和《登楼赋》最能代表建安文学的精神。
徐干(171~217),字伟长,北海(今山东潍坊市)人。主要著作是《中论》。
阮璃(?~212),字符瑜,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所作章表书记很出色,名作有《为曹公作书与孙权》。诗有《驾出北郭门行》,描写孤儿受后母虐待的苦难遭遇,比较生动形象。
应场(?~217),字德琏,汝南(今河南汝南县东南)人。擅长作赋,有文赋数十篇,代表性诗作《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音调悲切。
刘桢(?~217),字公干,东平(今山东东平县)人。今存诗15首,《赠从弟》三首为其代表作。
2楼:谏幼仪羿邃
“建安七子”指汉末建安年间颇有代表性的七位文人: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瑒和刘桢。因曹丕在《典论·**》中曾七人并举,故以此名称之.孔
融(153--208),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的二十世孙。好学有异才。汉献帝时任北海(山东境内)相,世称孔北海。
曹操时又任少府、大中大夫等职。性格刚正,为人恃才负气,后因屡次触怒曹操,在政治上与曹对抗被杀。所作散文词藻华美,议论尖锐,笔调犀利简洁,以气盛见长。
如《荐祢衡表》、《与曹公论盛孝章书》。其诗流传不多,代表作有《临终诗》,抒写忠悃孤愤之情。陈琳
(?--217),字孔璋,广陵(今江苏江都县)人。曾为何进主簿,后依袁绍掌书记。
绍败之后,又归附曹操,任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草拟书檄公文,后为门下督。擅长撰写章表书檄,所作甚多,与阮禹齐名。代表作如诗伐曹操的《为袁绍檄豫州》,运用骈偶句式,铺张扬厉。
亦长于写诗,其诗仅存四首。其代表作为《饮马长城窟行》,以乐府旧题写人民劳役之痛苦,诗风朴实、生动,富有民歌特色,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为后世诗评家所称道。王粲
(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出身大家,童年时得到蔡邕的赏识,被称为"有异才"。17岁时因战乱避难荆州,依附刘表,不得重用。
后归附曹操,任承相掾,后转迁军谋祭酒,位至魏国侍中。在"七子"中,其文学成就最高,被刘勰称为"七子之冠冕"(《文心雕龙·才略》)。其诗赋感时伤乱,激昂慷慨,情调悲凉。
诗作如《七哀诗》,描写了军阀混战所造成的悲惨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同情。《登楼赋》抒写怀乡之情与怀才不遇的沉痛,感情真挚感人,是古代抒情小赋的名篇。徐干
(177--217),字伟长,北海(今山东昌乐)人。曾任曹操司空军谋祭酒掾属,后官至五官中郎将文学。蔑视官禄,著书自娱,所作《中论》,为时人所推重。
又善辞赋,能诗。诗代表作《室思》六章,抒写女子对丈夫的哀婉情思,真挚动人,对后世闺怨诗颇有影响。原诗文集已佚。
阮禹(约165--212),字元瑜,陈留尉氏(今属河南尉氏县)人。少时曾从蔡邕学习,后为曹操司空军谋祭酒,与陈琳共同掌管记室,草拟军国檄书,又转为仓曹掾属。能诗善文。
散文《为曹公作书与孙权》。诗歌以《驾出北郭门行》为代表,写后母虐待孤儿,有一定进步意义,其风格很接近汉乐府古辞。在建安七子中,他的诗比较凄凉低沉。
应瑒(?--217),字德琏,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人。应劭之侄,曾为曹操丞相掾属,转任平原侯庶子,后为五官中郎将文学。
与弟应璩、侄应贞皆以文章称世。曹丕曾称其"常斐然有述作意,其才学足以著书"(《与吴质书》)。惜传世之作不多。
刘桢(?--217),。字公干,东平(今山东东平)人。
曾为曹操丞相掾属。其诗刚劲挺拔,注重气势,不尚雕琢。后人以他与曹植并称,谓"曹刘",声誉甚高。
但其诗作流传甚少,多为酬赠亲友之作。代表作《赠从弟》三首,以比兴手法抒写情怀,其中"亭亭山上松"一首尤为著名,为后人所赞赏。诗中歌颂了松柏不罹凝寒的本性,表现出诗人"真骨凌霜,高风跨俗"(钟嵘《诗品》)的高尚品质。
3楼:让忆雪藩职
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期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录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七子中除了孔融与曹操政见不合外,其余六家虽然各自经历不同,但都亲身受过汉末离乱之苦,后来投奔曹操,地位发生了变化,才有了安定、富贵的生活。他们多视曹操为知己,想依赖他干一番事业。
故尔他们的诗与曹氏父子有许多共同之处。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邺(今安阳北)中,又号“邺中七子”。
4楼:自治区区
建安七子,是指东汉末年汉献帝年间的七位文学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同时代曹丕的《典论·**》首次将他们相提并论,七子与“三曹”往往被视作三国时期文学成就的代表。
孔融(153年-208年),字文举,东汉末文学家,鲁国曲阜人,建安七子之一,孔子二十代孙,孔 宙之子。由于曾任北海相,亦称孔北海,后因得罪相国曹操,遭处死,夷灭全家。
陈琳(?-217年),字孔璋,广陵(今江苏扬州东北)人。东汉时期文学家。
“建安七子”之一,最 著名的是《为袁绍檄豫州文》,文中历数曹操的罪状,诋斥及其父祖,极富煽动力。
王粲(177年-217年),字仲宣,东汉山阳高平(今山东省微山县)人。擅长辞赋,建安七子之 一,被誉为“七子之冠冕”。
有一次和友人同行,停下来读路边碑文,友人问他能背诵吗?王粲说:“可以。
”当即表演,一字不差。又有一次,王粲看人下棋,棋局被人碰乱了,王粲凭著记忆,把棋子重新摆好。下棋的人不信,以为他乱排,用手巾帕盖在棋盘上,请王粲在另一个棋盘上重摆一遍。
王粲摆出来后,一模一样,一个子都没错,令人惊叹。
徐干(170年-218年),字伟长,三国时期文学家,琅琊剧(今属山东省胶洲市)人,建安七子之 一。
徐干本人擅长辞赋,能作诗,其七言诗妙绝当时,有"五琳(陈琳)七干"之称。其主要著作是《中论》,当时曹丕称赞此书“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与曹休书》)。
其《轩猿赋》、《漏卮词》、《枳橘赋》、《团扇赋》……等,曾被曹丕评为“虽张(张衡)、蔡(蔡邕)不过也”(《典论·**》)建安七子中只有徐干以《中论》数卷跳脱建安七子的泥泞,成一家言。
阮瑀(2世纪?-212年),字符瑜。陈留尉氏(今属河南开封市)人,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 一。阮瑀的儿子阮籍位列“竹林七贤”之一,孙阮咸亦是当时名士。
应玚(2世纪?-217年),字德琏,东汉汝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县)人,建安七子之一。有文 赋数十篇,代表性诗作《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音调悲切,多写离居飘零之感,曹 丕说他“和而不壮”。
曹丕称赞他“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又与吴质书》),平易通俗,长于比兴。刘桢创作的弱点是辞藻不够丰富,所以钟嵘在《诗品》说他“气过其文,雕润恨少”。诗作传世不多,今存诗十五首,《赠从弟》三首为代表作。
刘桢(2世纪?-217年),字公干,东平(今属山东)人。东汉时期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七人当中,除被曹操处死的孔融外,其他六人都依附于曹操父子旗下。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冬天,北方发生疫病,当时为魏王世子的曹丕,在第二年给吴质的信中说:“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
除孔融、阮瑀早死外,建安七子之中剩下的五人竟然全部死于这次传染病。曹植《说疫气》描述当时疫病流行的惨状说:“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
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建安时期五言诗大盛。曹氏父子以政治领袖的身分,大量写作五言诗;文士中有建安七子等人,经常唱和,尤其在宫廷宴会的场合,往往有即席赋诗的习惯。现今流传下来的公宴诗,多是五言之作。
建安的五言诗在文学史上评价非常高,建安诗歌从乐府出来逐渐文人化,到曹植手中就明显具有文人诗的面目。内容主要有游仙以及反映当时社会现状两大类,后一类特多优异之作,如曹操的《薤露行》、《蒿里行》、王粲《七哀诗》等。
5楼:匿名用户
【孔融】
东汉文学家,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字文举,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
誉为建安七子之首;存《孔融集》;
【陈琳】
陈琳,广陵洪邑人,三国时曹魏文臣,著名文学家;
建安二十二年,陈琳逝世。今有《陈记室集》。
【王粲】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三国时曹魏名臣,著名文学家。
王粲强记默识,善算术行文;着诗、赋、论、议垂六十篇,有《王侍中集》。
与鲁国孔融、北海徐干、广陵陈琳、陈留阮瑀、汝南应玚、东平刘桢,合称「建安七子」。
王粲文学成就最高。他以诗赋见长,《初征》、《登楼赋》、《槐赋》、《七哀诗》等是其作品的精华,也是建安时代抒情小赋和诗的代表作。
建安二十二年卒,享年四十一岁。
【徐干】
徐干(170~217),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伟长。
徐干的著作,除《中论》外已散佚,后人辑有《徐伟长集》。
徐干一生,以“清玄体道”著称。
在创作方面,则以诗、赋、散文见长。
【阮瑀】
阮瑀(约165——212年),字元瑜,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汉魏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所作章表书记很出色,名作有《为曹公作书与孙权》,《驾出北郭门行》等;
明人辑有《阮元瑜集》。
【应玚】
应玚(?--217年),东汉末文学家,字德琏,东汉南顿县(今项城)人。建安七子之一。擅长作赋,有文赋数十篇,代表诗作《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
其传世之作不多,原有集,今散佚。明人辑有《应德琏集》。
【刘桢】
刘桢(?~217)
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公干。东平(今属山东)人。
建安二十二年 (217),与陈琳、徐瑀、应玚等同染疾疫而亡。
刘桢作品:《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4卷、《毛诗义问》10卷,皆已佚。明代张溥辑有《刘公□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建安七子是指的哪些人,建安七子指哪几人?
1楼 匿名用户 建安时期的比较有成就的七位作家 孔融 陈琳 王粲 徐擀 阮寓 应饧 刘侦 建安七子之称处于曹呸的《典论 》 2楼 匿名用户 孔融 陈琳 王粲 徐干 阮瑀 应玚 刘桢。 建安七子指哪几人? 3楼 三杨开泰 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 196 220年 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 陈琳 王粲...
《七颗钻石》是什么书里的,《七颗钻石》的作者是谁,及作者是谁?
1楼 匿名用户 这篇精读课文是 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 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 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 爱心是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 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 无私广博的...
敦煌石窟是谁建造的,敦煌莫高窟的是谁建造的
1楼 漫阅科技 古代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繁荣的经济和文化,特别是敦煌,它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门,也是首先接触欧洲文化 经济的重镇。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运送蚕丝到欧洲的重要大道,而敦煌可以说是居于要塞的地位,因而为当时中西文化 交流中心,居住当地的百姓,在受到新思潮的冲击,无论在思想 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