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出自《论语》,是孔子所言。
原文 子贡
问政。子曰:“足食,足兵①,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 子贡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备足粮食,充实军备,老百 姓对**就信任了。
”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在这 三项之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
“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这两项之中又去掉哪一项呢?
”孔子回答说:“去掉粮食。因为,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死,没有粮食不过是饿死罢了,但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读解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就是“备战,备荒,为人民。”就 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从古到今,粮食、国防、信义都 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问题。
粮食充足可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逐步进入小康社会。军备充足就不会有“落后就要挨打”的危险,使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取信于民就可以唤起人民大干快上的精神,为两个文明建设贡献力量,使社会进步而繁荣。
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实际上是密切联系而不可割裂的。一方面, 如孔子所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取信于民是最重要的。
但另一方面,也如孔子所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没有“足食.足兵”,也就不能取得老百姓的信任。
所以,一味高喊 “穷棒子精神”,要求人民“勒紧肚子闹革命”,的确是不能取信于 民的。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说到底,还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的问题。
儒学的观点是两个方面都不忽视而更倾向于精神文明方面,所谓“重义而轻利”。所以,当子贡提出二者必居其一的两难选择 时,孔子作出了“去食”的选择。这正如后来孟子那个著名的选择一样:
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孔子并非不重视“足食,足 兵”。正如孟子并非不喜欢吃鱼不想活命一样,都是“必不得已而去”。
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2楼:柯玉
”自古皆有死“后一句是”民无信不立“。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死,没有粮食不过是饿死罢了,但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是孔子所言。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①,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3楼:匿名用户
语出南朝·梁·江淹《恨赋》:“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4楼:箫雨霏霏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5楼:匿名用户
自古皆有死,死后多烧纸。
6楼:超人
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
7楼:泉山第2008代
出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有一首七言绝句的古诗叫什么闲,一首古诗,最后一句是什么什么不自由,应该是一首七言绝句。
1楼 草乙黄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白居易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闲。 刘著 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 朱熹 嗟尔自适天地间,将俦命侣意甚闲。 陆游 人生谁得老来闲。 元好问 乐在烟波钓是闲。 向子諲 一首古诗,最后一句是什么什么不自由,应该是一首七言绝句。 2楼 随风郁闷 ...
曲终人散皆是梦,的下一句是什么,曲终人散皆是梦,繁华落尽一场空下一句是
1楼 应新兰掌霜 曲终人散皆是梦,繁华落尽一场空,风往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是现代作者写的。 2楼 镇学岺卢培 曲终人散皆是梦下一句是繁华落尽一场空。 曲终人散皆是梦,的下一句是什么 3楼 弦音夜月 曲终人散皆是梦下一句是繁华落尽一场空。 这两句的意思是一曲弹尽,听曲...
古风哲理句以内,如“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有哪些
1楼 花花1和小白 知我者 谓我心忧 人而无仪 不死何为。 言者无罪 闻者足戒。 牵一发而动全身。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世事洞明皆学问。 假作真时真亦假 古风哲理句十字以内,如一着不慎 满盘皆输等。 2楼 幽夏的猫 逝者如斯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