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知道药中的夏瑜暗喻谁鲁迅药中夏瑜原型是谁秋瑾,文中有何暗示?

2021-03-05 14:02:18 字数 2946 阅读 5875

1楼:白菜道士

作者把革命牺牲者夏瑜暗喻清末女革命党人秋瑾,把他们就义的地方都定在绍兴轩亭口,这个巧妙的配搭使读者把文章一起联系到当时现实的社会动荡和混乱中去.

秋瑾于1907年7月15日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至今整整七十五周年了。最近无意间发现了短篇**《轩亭复活记》。 《轩亭复活记》,无生著,1907年作为《女子世界》的增刊印行。

值得注意的是,**的主人公名为夏瑜。**写革命者夏瑜在轩亭口牺牲后竟又复活了。这内容虽然有点荒诞,但它多少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烈士不死的心愿。

同年,竞存书局出版了《秋瑾再生记》,黄民编,**内容和《轩亭复活记》完全一样,而主人公的名字由夏瑜干脆改为秋瑾了。这“黄民”也很可能是**的真正作者。1912年上海复社出版《黄剑血》,又把《轩亭复活记》收入集内。

鲁迅当时很可能接触到《轩亭复活记》。《女子世界》是当时有影响的革命刊物。它不仅鼓吹争取女权,而且宣传反清的革命思想。

它创刊于1903年12月,稍迟于《浙江潮》的问世;停刊于1907年,前后共出版18期。《女子世界》及其增刊引起鲁迅的注意,是很自然的。再者,《轩亭复活记》的记者黄民,曾编有《秋雨秋风》一书,1907年由鸿文书局出版,该书共两编,第一编为传记、遗文、遗诗、公论、哀悼诗文、讽刺游戏文等六部分,第二编为遗稿、公论、哀祭诗文及评林、事迹、供词。

这是一本内容充实的秋案文献集子兼纪念册。在秋瑾牺牲后短短几个月内就收集材料、编辑付印而成书问世,如果不是接近秋瑾的人是不大可能的。鲁迅很可能注意到他的著述。

据周作人《彷徨衍义》中说,鲁迅是十分关注徐锡麟、秋瑾一案的,他曾特地赶到留学生会馆趁人少时查阅报纸的有关记载。 以上推测如果可以成立的话,那么鲁迅在《药》中以夏瑜暗喻秋瑾,是受了《轩亭复活记》的影响。当然,也不能排斥鲁迅可能根本就没有看到这本印了几次的**。

那么,他的以夏瑜暗喻秋瑾,和黄民便是不谋而合了。

2楼:匿名用户

是当时的一个女性,大概也是走改革路线的吧,记不清了,名叫秋瑾

鲁迅药中夏瑜原型是谁秋瑾,文中有何暗示?

3楼:匿名用户

《药》里的夏瑜

1、“夏”和“秋”都是季节,“瑜”和“瑾”都是美玉。

2、**里夏瑜就义在“古某亭口”,秋瑾就义在古轩亭口。

4楼:白羽

鲁迅先生对这两个名字的寓意很直接,“夏瑜”谐音“夏逾”,“秋瑾”语拼“秋近”。夏天过了,秋天临近,所以“夏瑜”即为“秋瑾”,这里即不是用“夏瑜”来影射“秋瑾”,也不是什么暗指,而是直白,是素描,是让人们一目了然,是让人们心神领会。

5楼:匿名用户

名字就是!夏对秋,瑜对瑾!

6楼:匿名用户

夏--秋

瑜--瑾

这需要文中暗示么……

分析《药》中夏瑜这个人物形象

7楼:匿名用户

他是革命烈士,鲁迅先生写的老栓用他的血来做血馒头,完全不知革命为何物,体现了当时对革命的无知,暗喻出了革命的艰辛。 尽管对夏瑜这个人没有正面描写,但通过一系类的侧面描写,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愚弄人民的罪行,同时颂扬了革命者夏瑜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惋惜的指出了辛亥革命未能贴近群众的局限性。 再就是,本篇最初发表於一九一九年五月《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

按:篇中人物夏瑜隐喻清末女革命党人秋瑾。秋瑾在徐锡麟被害後不久,也於一九○七年七月十五日遭清**杀害,就义。

你可再分析一下。

8楼:匿名用户

这个人物没有正面现身,只在别人的口中,鲁迅的原意是把他当成革命烈士秋瑾的暗喻。要分析这个形象,恐怕还要多去了解秋瑾吧。

分析一下鲁迅<<药>>中的"夏瑜"这个人物形象

9楼:sc瘦脸**

“夏瑜”是作品中另一个重要人物,他是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是一位勇敢的革命战士,他有一定的觉悟及政治理想,他知道“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

他有革命热情和大无畏精神,“关在牢里,还劝牢头造反。”作者对这个革命战士予以肯定,没有丝毫的批判。作者写夏瑜主要是为了表现群众怎样对待革命和革命者,以此来揭示当时的社会现实。

《药》是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创作的一篇**。这篇**通过对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揭露了长期的封建统治给人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

10楼:匿名用户

夏瑜是鲁迅先生著名**《药》中的主人公

。他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他家境贫寒,以致使贪婪的牢头从他身上“榨不出一点油水”;他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明确的认识,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我们大家”的天下是他的斗争纲领;他意志坚定,在狱中坚持宣传革命道理,甚至劝牢头造反;在对敌斗争中“不要命”,不怕打,英勇无畏,毫不动摇。

最后,在敌人的屠刀下慷慨就义,表现出革命者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夏瑜的革命斗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鲁迅先生热情赞扬了他为革命献身的精神,但同时也描写了他的斗争的悲剧性。他的革命主张不为广大群众所理解,他的革命行动没有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甚至连他的牺牲也没有赢得群众的同情。他讲的革命道理,人们听了“感到气愤”;他挨牢头打,人们幸灾乐祸;他说阿义“可怜”,人们说他“疯了”;他被封建王朝杀害,人们“潮加一般地去看热闹;甚至他母亲对他的英勇献身也不以为荣,反而感到“羞愧”。

更可悲的是他为革命所喷洒的热血,竟成了华老栓给儿子治病的“药”。总之,夏瑜的死并没有在社会上引起什么反响,只给自己的母亲带来了悲哀和羞愧,给愚昧的群众带来了一剂假药,给健壮的看客鉴赏了一次“杀人的壮举”,给无聊的茶客增添了茶余饭后的谈资,给贪婪的刽子手提供了一次诈骗的机会。所以,夏瑜的死是寂寞的、悲凉的。

但是夏瑜的牺牲,也并非毫无影响,第二年清明时节坟头出现的花环,正是对这位“寂寞奔驰的猛土”的慰藉,说明革命者仍在怀念他,革命火种还没有——也不会被扑灭。它在黑暗中给人以希望。

夏瑜在**中始终没有出场,作者是用侧面描写,通过刽子手和茶客们的谈话刻画他的形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