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亥周苗富
首先介绍一下业内的一些领域:书籍装帧多数是印刷后期的制作方式,并非全面行业,用一本杂志为例,如果从开始筹划到最后出版需要很多环节。
1.如果正规出版公司出版需要有发行刊号,一旦成为流通刊物必须有。
2.定位杂志的领域,属于那种类型的,时尚、工业、专访、农业等等。
3.划分栏目,制定杂志结构,如属于dm类则以广告宣传为主。
4.组织文字材料,需要具有我文字功底的编辑人员参与,一般模式是主编定方向,编辑做细节。如有专访形式的文章则需要记者辅助,以问答形式记录专访内容,编辑最终完稿。
5.版面设计,在杂志的板块、内容问世后,就要设计了。首先按照设计师的设计习惯制定用什么软件设计,设计软件无非集中,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pagemaker\方正飞腾\indesign这些,基本上就全了,不同软件设计最后文件出来的格式不同,这个领域里面涉及到设计和编辑的结合,编辑负责字数删减,和主编的沟通;设计的任务就是把整个杂志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好,最后符合印刷要求。
6.校对,这个环节似乎只是编辑的任务,其实不是,设计也有很多东西要做,检查印刷规矩,版序,最后算页数,核对好才能到下一个环节。校对工作需要重复操作3次以上,错误率要保证在万分之三一下,很难搞定吧。
7.连版、发片,到印刷厂就要制作成品了,首先的环节就是连版和发片,这个环节需要编辑、设计、排版工三个人去核实。编辑主要是最后看看样片有没有乱码、少字、串行等文字细节,另外还要看看前后顺序是否正确;设计和排版工两个人的主要任务就是看文件是否有问题,能不能发出完美的菲林片。
8.印刷,设计与印刷师傅的工作,印刷师傅要通过自己的经验去搞定印刷,设计则要观察印刷的色彩和套印准确度,保证印刷的完美。
9.后期,也就是书籍装帧这个步骤,这里包括覆膜、折页、装订、裁切、装包、发货这些很重要的环节。很多书籍都是在前面环节都正确后在最后的环节出现严重错误,导致印刷品出错。
最后,我向大家说一下自己的一些经历,本人做设计已经5年了,接触很多印刷品,书籍则是多数我能经手的,可能我不够权威,但是确实有一些经验。我的任务是负责到印刷完毕,后期我没有跟过,因为我觉得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只要细心、认真的完成就好,但多数是在装订后期的工作上出现失误。现在的也能印刷厂多数外委书籍装帧的工作,导致问题的不转出现,所以我认为这个行业要想做好就是:
细心+耐心=事业心!
2楼:良弘壮符宜
1.社会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还是很大的。我曾经面试过很多家关于书籍装帧的工作岗位。这说明这个行业还是比较好找工作的。
2.专业能力的需求:熟悉书本的结构,作重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现在的书本都很漂亮精美,不拘一格。这说明当代社会对视觉的要求越老越高了。
关于书籍装帧的**选题最好是什么,题目应该怎么写?
3楼:匿名用户
三、**的写作
(一)作好准备--收集资料
选题确定之后,**有了中心思想,在写作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是,要写好一篇**,作者还必须占有丰富、准确、全面、典型、生动具体的材料。从中研究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用具有说服力的题材(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这些材料必须是有根有据的,而不是主观臆断的。它们或是通过自己亲身实践研究的出的,或是他人以前研究总结的可靠成果。因此,资料的收集对**的写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收集资料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1、阅读有关的理论书籍。
参加教育教学研究,撰写**,必须掌握必要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科研方法。对于教育、教学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要理解掌握。
2、调查研究,收集有关的论据。
**的中心思想确定后,作者明确了所要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就要着手拟订调查提纲。列出调查研究从何入手,了解哪些方面的情况,每个方面包括哪些项目和具体内容,需要哪些典型的材料和数据,取材的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应达到的深度和广度,等等。
3、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
作者不仅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对于与教育、教学相关
4楼:匿名用户
从这些辽代北京的印刷品来看,多数为卷轴装,也有蝴蝶装和经折装。有的书籍还经过染潢防虫处理。其中《契丹藏》是最具代表性的辽代北京印刷品,纸墨、刻工、装帧都十分考究。
每卷卷首都有图画,代表了我国古代书籍重视插图的优良传统。从辽代现存书籍的刻印、装帧水平来看,北京的书籍出版印刷的历史,似应再向前推移。
在应县木塔中,还发现几件雕版印刷着彩佛像,它是采用雕版方法印刷线条轮廓后,再用手工涂染成彩色。这是距今发现最早的印刷涂彩张贴挂图。
公元ll27年,金灭辽,定燕京(今北京)为中都,这里成为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海陵王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金**设立秘书监和国子监,专门从事书籍的收集、出版、印刷。金军占领汴京后,又将那里的大批书籍、印版运到北京,汴京的一批刻版、印刷、装订工匠也来到北京,使北京的刻印装力量又进一步扩大,由于金**的重视,北京出书的品种大大超过辽代。
据统计,金代北京出版刻印的书籍有经史子集。医学、道藏和佛藏,总计超过200种。
金代北京的书籍装帧形制,大约与南宋相同,北京的印刷品中卷轴装已很少使用,佛藏和道藏多用经折装,一般书籍多用蝴蝶装。
蝴蝶装是印刷术发明后新出现的书籍装帧形式。有人推断,五代冯道组织刻印儒家经典,使用的就是蝴蝶装,但无实物留传,还难以确定。北宋初年,所印经、史著作,都用蝴蝶装,并很快在全国通行。
从辽代开始,北京也使用蝴蝶装,其进程大体和中原一带相当。蝴蝶装的应用,是书籍装帧形制的一大改革。是书籍从卷轴、经折向册页的转变,从而确定了一直延用至今的书籍基本装帧形制。
7、包背装(元代、明代的书籍装帧)
公元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迁都燕京,改名为大都,此后近百年间,北京成为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元朝在出版,印刷等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例如,印书的品种超过前代;木活字的首创和应用,朱墨双色套印书籍以及包背装的推行和广泛应用等。
元**十分重视书籍的收藏、出版和印刷,编修所、秘书监、经籍所主要从事书籍的出版、印刷和收藏,兴文署、艺文监、广成局、国子监等机构,也从事书籍的出版印刷。**还设立专门的历书编印机构、每年出版印刷大历、小历、回回历三种,印量达300多万册。由于**的提倡,京城民间的印刷业也十分繁荣,他们编印的多为戏曲、话本、诗词等书。
元代北京出版书籍的装帧形式,以蝴蝶装、经折装为主,蝴蝶装多用于一般书籍,如**编印的经史类书籍。经折装则多用于佛经。在字体方面则多选用赵体,民间出现的话本中,使用了较多的简化字。
元代的蝴蝶装书籍中,出现了一种开本较大、版芯较小的书籍装帧形式,这是前代所少见的。如元大德年间刻印的《梦溪笔谈》一书,开本为高416毫米,宽280毫米,而整版版芯的尺寸只有高152毫米,宽200毫米,版面的四边留有很大的空白。两空白面之间垫一张白纸,并与两白面粘连在一起,克服厂一般蝴蝶装在阅读时需翻过一空白页的缺点。
封皮用硬纸裱以织物。这种装帧形式在古代是很少有的。
元代中期开始,书籍多用包背装。色背装的工艺特点是:本页齐中缝文字向外折叠,配页后,撞齐,订口在书页空白边,用纸捻穿订扎平,订口外裁切,书背刷糨糊,贴上封皮后,裁切上下书口。
一般书籍多用厚纸作封皮,宫廷用书,则用纸裱以黄绫。元代北京印刷的《秘书监志》一书中,记有表背匠焦庆安的打面糊物料配方:黄蜡、明胶、白矾、白芨、藜篓、皂角、茅香各一钱,藿香半钱,白面五钱,硬柴半斤,木炭二两。
这个配方中,包括了粘合剂、防腐剂和芳香剂三大部分,可见当时书籍装帧的用料是很科学的,它可以使书籍长久保存。
包背装较蝴蝶装有很多优点,一是阅读方便,二是书籍更为坚固耐用。也是书籍装帧形式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更接近于今天书籍的装帧形式。
明代是我国古代出版印刷业最为辉煌的时代,而只有到了明代,北京才真正成为全国出版印刷的中心。
明代的**很多机构,都从事出版印书活动,而印书的内容按其职能各有侧重,北京国子监主要印刷教育用书(如经史类书),钦天监以印历书为主,礼部主管地方**的印刷,此外如都察院、太医院、史局、兵部、工部、顺天府等机构,也都从事过印书活动。有的部门还设有印刷所。
明代在北京设立的司礼监经厂,是一所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印刷厂,其总人数为120o人。其中从事书籍装帧的工匠就有700多人。明代北京的民间印刷业也很繁荣,分布在京城的印刷作坊有十几家。
明代北京的书籍装帧,是历代集大成者。书籍的开本大小、开本比例形式多种多样,历代的书籍装帧形式,都有使用,而工艺则更为考究。
明代北京所印书籍的装帧形制,以经厂本最有代表性。它所印的经史类书籍,版面行格疏朗,字体楷书端正,大黑口、双鱼尾、注释用双行小字,多采用包背装。藏书家多称“监书天下第一”。
经厂印刷的《大统历》,有两种装帧形式,一种是包背装,一种是经折装,印刷有墨印和蓝印两种。凡经厂所印的各种书籍,封皮用料有几种不同的档次,以黄绫裱纸包皮者,多供宫廷使用;以素色绫绢裱皮者,多供**使用;以厚纸包皮者,可供一般**使用或向民间**。经厂印装的《大藏经》(北藏),为经折装,长度约一尺,封皮用硬纸裱以黄绫及各色彩绫,其装潢十分考究。
明代北京的巨帖写本书《永乐大典》,共11095册,书高一尺七寸,宽一尺,为历代开本最大的书,也近似于**比例。该书为包背装,封皮裱以黄绫,是历代书籍装帧中最为壮观者。
线装是明代兴起的一种新型书籍装帧形制,也是我国古代最完美的一种书籍装帧形式。线装书的加工流程为:折页、配页、撞齐、订纸捻、配
封皮、三面裁切、打眼、穿线、包书角等。明代线装书的封皮,多数为纸面,选用较厚的纸,或几层纸滚贴而成。较为考究的书皮,则在厚纸上滚
以布、绫、锦、绢等织物,包角是在书的订口上下两角裁切边处贴以细绢,以使其美观坚固。有的书还有书根,即在书的下切口靠订口处写上书名
及卷次,以便于阅读时查找。线装的订眼是为了穿线,随书的开本大小和设计要求,有四眼、六眼、八眼不等。订线多用白丝线穿双道,书要压
实,线要拉紧。明代孙从添在《藏书纪要》中说:“订线用清水白绢线双眼订结,要订得牢揪得深,方能不脱而紧,如此订书乃为善也。”
8、线装书(明清时代的书籍装帧)
线装书的封皮文字称书笺,只有书名和卷次,印或写在长条纸上,贴于封面的左上角。扉页所载内容较详细,有书名、出版印刷者名、出版年代等。更详细的出版情况,多印于书后。
有些**出版的书籍,还在书的第一页或封面盖有印章。最有代表性的是经厂印刷的《大统历》,不但盖有**公章,并有**文告,申明不得私自翻印。
明代北京的书籍装帧还包括函套,以便将一部书的各册包装为一个整体。函套多用厚纸板外裱以蓝布(也有用绫锦者),随书的大小、厚度而制。函套的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四面包裹,露出书的上下口,称半包式;另一种是将书的六面全部包裹,称全包式。除厚纸布面函套外,还有夹板和木匣两种外包装,夹板式是用两片与书同大小的木板,夹于书的上下,再用布带捆牢。木匣则是按一部书的大小,制成木匣,将书装入。
明代北京的版本中,还有一种书页内衬纸的装帧形式,这多用于较薄的纸张,有一种罗纹纸,薄如蝉翼,透印严重,衬纸后不但克服了透印现象,也增加了书页的强度。
由于刻版和印刷技术的发展,为书籍的装帧艺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其中包括版面艺术、字体艺术,插图艺术和文字的多色印刷。明以前的印书字体,多选用颜、欧、赵等名家书体。明初开始,书籍用字一改传统风气,改用横平竖直,横轻竖重的匠体字,这就是现在书籍常用的宋体字。
宋体字萌芽于宋,由还不成熟而未能推广。成化年间,国子监、经厂的版本中,开始使用宋体字,从而很快在全国推广,字体的风格也有粗体、中粗体和细体几种。这种印刷专用字体的广泛应用,标志着古代书籍版面艺术的新发展。
我国古代书籍的插图艺术,有着优良的传统。唐代的佛经印刷中,就配有卷首图,宋代有插图的书籍就更多了。到了明代,书籍的插图艺术达到很高水平,在民间刻印的戏曲、话本中,使用较多的雕刻精美的插图;官方出版的科技书、医学书、方志书中,也使用了较多的插图,特别是宫廷使用的启蒙读物中,出现了短版彩色印刷的插图。
出于书籍产量的大增,使社会的中下层人士也有读书机会,从书籍的装帧形式来看,也分成不同的档次。就是经厂本,也分为不同的装帧档次,既有供上层使用的豪华本,也有供中下层人士使用的普通本。民间作坊的印本,主要供社会一般人士需要,从刻印到装帧,也力求简朴实用,成本较低,在开本上,既有较大的开本,也有中小开本。
明代孙从添在《藏书纪要》中说:“装订书籍不在华美饰观,而要护帙有道,款式古雅,厚薄得宜,精致端正,方为第一。这代表了明代人对书籍装帧的一般要求。
公元1644年,清**在北京建都,这里仍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清**十分重视书籍的出版印刷,并设立了专门从事书籍出版印刷的机构--武英殿。
康熙年间,集中了一批知识分子,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并制造铜活字25万个,印刷了这一大部头丛书。乾隆年间,武英殿在金简主持下,又刻制枣木活字大小各一副,共计253500个,乾隆皇帝亲自将活字版定名为“聚珍版”。除用这套木活字排印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外,还印了其他一些书籍。
清**除用活宇版印书外,也用雕版印刷了较多的书籍,以《耕织图》、《南巡图》等质量最高。
求类似《翻开》的书籍装帧设计欣赏的书
1楼 曉嶶 《书戏》 《中国最美的书》 《书艺问道》 有关书籍装帧设计的优秀书籍有哪些 2楼 真情爱不悔 书籍生产过程中的装潢设计工 作。又称书籍艺术。书籍装帧是在书籍生产过程中将材料和工艺 思想和艺术 外观和内容 局部和整体等组成和谐 美观的整体艺术。 定义编辑 书籍装帧设计是书籍造型设计的总称。...
求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求社会心理学的书籍
1楼 安子杨 美国科学家兼心理学家的罗伯特 l索尔所的《认知心理学》 它里面的内容很全面 且易懂 适合不同水平的人看 如学生 教师 博士 一般人都可以看 书中集合了如语言 思维 注意 记忆 意识等的形成 很多的 自己看了才知道我的推荐是对的 书店有卖 中文版的 每本58元 希望能对你朋友有所帮助。 ...
谈中国传统元素在当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
1楼 匿名用户 http art article bzsj bzll 200507 5428 html 2楼 sdjfhasdjk fjdhue aweufhluiwefh 谈中国传统元素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 3楼 匿名用户 在书籍装帧中的运用常规方案有很多就不一一举例了书籍装帧选色必须要符合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