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陌颜迷尘
托尔斯泰主义:道德的自我完善,不以暴力抗恶,博爱。
1. 道德的自我完善
在俄罗斯,其世界观所倡导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道主义,而是**教人道主义,神人性和上帝的内在性。在托尔斯泰主义中,表现为“道德的自我完善”。
在《复活》中他写道:“一个是精神的人,他为自己所寻求的仅仅是对别人也是幸福的那种幸福;另一个是兽性的人,他所寻求的仅仅是他自己的幸福,为此不惜牺牲世界上一切人的幸福。”
在托尔斯泰看来,道德的自我完善便是抛弃利己主义,投身到利他主义中来。一个人,如果仅仅为自己而活,为了自己而不惜牺牲其它人幸福的权利,那就是一个不道德的人,还没有找到生命的意义的人,而生命的真正意义就是在于为了他人牺牲自己。
如果想做一个道德完善的人,需要经受很多考验,因为在人心中那个兽性的人会不断站出来试图掩盖每个人温良的本质,**人要及时享乐。所以,当我们认识到自己内心的这种二重性,就不得不经常要进行道德的自我完善。
在这里,我们会注意到“自我”两个字,也就是说,道德的完善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自我”,《马太福音》的条条框框不足以约束我们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因为《圣经》中的所有箴言必须与我们内心的神,或者说“精神的人”相对话,相联系,才能得到呼应,才能使我们由内而发的改变。对心中的神的触发,往往只在一瞬间,爱情能让人看到内心的神的可贵,悔恨也能让人看到内心的神的可贵,甚至是罪恶也同样可以,只是在看到之时人们强迫自己把眼睛闭上,而纵身于罪恶给人们带来的片刻快感之中。
“我要过人的生活。”托尔斯泰认为,真正的人是永远根据自己的良知做事,时时刻刻进行自我反省,以避免自己掉入堕落的深渊,即使曾经有过可鄙的生活,浑身罪孽深重,只要敢于呼唤自己的心中的上帝,勇敢面对以前和以后所有的时光,让“精神的人”永远站在“兽性的人”之上,那么就能拯救自己。
“住在他心里的上帝,已经在他的思想感情里醒过来。他感到了上帝的存在,因此不但感到自由、勇气、生活的快乐,而且感到了善的全部威力。”在俄罗斯宗教哲学中,上帝不是至高无上的外在权威,而是在人的内心深处揭示出来的,或者说是在人生的痛苦与悲剧中找到的。
不经历痛苦,甚至不经历罪恶,或许未必能发现人们心中的那个沉睡的上帝。只有沉入到自己灵魂的最深处,才能“与活的上帝相遇”。所以,在俄罗斯观念中,“拯救”与“恩典”也不是来自外部,而是在人的生命之中对上帝的内在把握,是对生命的精神改造。
也许这种“拯救”不能带来任何外部利益,但对人的精神世界,对人的内部醒悟,有着不可磨灭的力量。
但如果认为忏悔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得以净化,那么也就不是托尔斯泰的本意了。一个正直而善良的人,只能是一个利他主义者,对自己的拯救是不能够抱着欣赏的态度,因为一旦如此,人就成为利用别人而使自己精神获益的人,况且这样一来,自己的内心也未必能够完全的净化了。
人的忏悔不能让人死后**堂,避免下地狱。因为人的心里本来是一个无边无际的空间,它不仅包含着上帝和魔鬼,甚至是包含着天堂与地狱。在这里,天堂和地狱不是死后才能经历的地方,而是在人的这一生,在人的现实生活中,就必定要经历的,是人的精神生命的不同状况的表现。
别尔嘉耶夫精彩地表达了这一思想,他说:“地狱之悲剧不在于上帝不能为有罪者洗清罪孽,而在于有罪者自己不能给自己洗清罪孽;地狱不是有罪者在其中受苦的外在环境,而正是一种绝对的孤独,在这里,生命中被压低的良知的呼声,用可怕的不灭之火焚烧着罪孽者。”
2. 不以暴力抗恶
这里或许可以看作利他主义的另一个表现: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
看起来,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似乎比利他主义降低一个级别,其实这一点恰恰更难以达到,这不仅表明,我们不能牺牲他人的幸福,甚至还表明,我们不能以某种崇高的理由为前提,以牺牲自我为前提,以未来的天国降临为前提而牺牲他人的幸福。
从统治者角度看,运用暴力是错误的,托尔斯泰在他的《复活》中反复强调:“要克服使人们饱受苦难的骇人听闻的罪恶,唯一可靠的办法,就是在上帝面前承认自己总是有罪的,因此既不应该惩罚别人,也无法纠正别人。”“腐化堕落的人想去纠正腐化堕落的人,并想用生硬的方法达到目的,结果是缺钱而贪财的人就以这种武力惩罚人和纠正人作为职业,自己却极度腐化堕落,同时又不断腐蚀受尽折磨的人。
”“要永远饶恕一切人,要无数次地饶恕人,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无罪的人,可以惩罚或者纠正别人”。
从革命者的角度看,以暴力抗恶也是不可取的。因为,暴力革命的关于遥远将来的绝对幸福的抽象理想扼杀了人对人的具体道德关系,扼杀了对切近的当代人的关怀,也扼杀了当前世界中需要的爱这种活的情感。可以从各国的历史中看到,革命者不仅勇于自我牺牲,还要求自己的朋友、家人,从更广的意义上说是要求他人也要自我牺牲,如果不勇于牺牲的,就是怯懦,是对强权的惧怕。
这样,革命者就演变成为不尊重他人生命的人,以牺牲他人利益来达到革命目标的人。革命者当然也追求人类幸福,但他所爱的以非活生生的人,而是思想,亦即全人类幸福的思想。
在托尔斯泰的心中,上帝和天国是在人的心中的,妨碍人间天堂的仍旧是人的心中难以摆脱的魔鬼,而暴力革命者认为,妨碍人间天堂之建立的原因不在人的内部,而在人之外——在于他的社会状况,在于社会机制的不完善。由于这个外部原因,因此只能用外部的、机械的手段来消除。那么魔鬼从“自我”的内部被移植到外部社会机构,人与人本应努力创造的爱被改写**们对社会机制的恨。
这样,革命就从本来意义上的建设性或创造性的事业,变异成为消除和消灭障碍,也就是破坏。
因此,从对未来人类的巨大的爱中产生了对人的巨大的恨,建立人间天堂的激情变成了破坏现实世界的激情。革命者的破坏的心理动机和伴随物永远是恨。革命者认为他们有恨的责任,恨在他们生活中起着深刻的和充满激情的伦理动机的作用。
那么,从这一方面来说,托尔斯泰的不以暴力抗恶非但并不是所谓的反动说教,而相反是对人性的关爱,对人的善良和怜悯的催化。
3. 博爱
这一点和上一点是相连的。博爱是**教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托尔斯泰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复活》中,“博爱”几乎可以同“宽恕”等同,因为博爱的最大障碍就是人们不能对伤害过自己的人宽恕。
一个人如果不能宽恕别人,人的内心就很容易被“恨”的感情所占据,恶是世界无法和谐、无法共生的根源,恨也一样,而恨往往是因为人们遭受了恶的摧残而造成的。
托尔斯泰认为,既然人人心中都是有罪孽的,因此人是不能通过惩罚和报复别人来消灭恶从而寻求自己的安宁,人人都没有这个权力。但是愤恨占据的人的内心而无法使其平静,那么获得安宁的另一个手段只能反其道而行,那就是“宽恕”。一旦宽恕别人,人就可以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面对一切不平等和不公正。
我们也知道,虽然在很多时候,宽恕是不能让作恶的人醒悟,也不能使恶真正消除,也许还可能让作恶的人更加为所欲为,但至少,那些宽恕别人的人从此可以给世界带来更多更无私的爱,可以挽留住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友爱。反之,一旦开始报复,作恶方也不一定会善罢甘休,也会同样变本加厉报复,长此以往,所有的爱将会消失殆尽,那么地狱会降临在每个人的心中,那将是更为可怕的。
4.总结
毋庸置疑的是,人的精神的升华和人的成长,不仅意味着对现实恶的否定,也意味着对产生这种恶的社会根源的否定。**的这一思想是深刻而积极的。在作品中,作者对沙皇**时代的一切国家制度、社会制度、教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作了强烈的批判。
但是,如果我们仅仅认为作者的这些否定与批判思想是积极的,而托尔斯泰主义是消极的,那么在我看来,否定和批判却不是最有价值的,因为,这个世界只有否定和批判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在否定和批判中建构一种新的、值得肯定的东西,《复活》中的否定和批判让我们的思维明朗,而肯定和建构是让我们的灵魂感动。简单的宣称托尔斯泰主义是一种消极的说教是对作者的不恭敬,不论托尔斯泰主义是否太过理想化,毕竟那是作者一生思想的沉淀的精华。
2楼:匿名用户
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不是几个词语就可以概括的,要弄清楚它,唯一的途径就是阅读大量托尔斯泰作品.尤其是晚年的作品,从**到散文、日记等,还有同时代人的回忆录等。在做这些工作前,下任何结论都是片面的。
高尔基说得好,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伟人中最复杂的一个,要理解他并不容易。所以我建议楼主还是自己努力,别人写的不可靠。
3楼:匿名用户
我从来没有看过他的**。
但是我看过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史》
非常好的一部**。其中有一篇是说托尔斯泰的。
从中我了解到:托尔斯泰出生于自己所痛恨的那个阶级。在亲人和理想之间,他挣扎地非常痛苦。
最后选择抛弃亲人,彻底离开那个阶级。他反对暴力,但是在最后关头,他已无选择,不得不承认人类的世界只有用暴力、战争去推翻原来的暴力统治。但是他没有参与,不知道是因为不愿意还是没有机会,因为他彻底离开那个阶级的时候已经到了死亡的前夕。
最后,在一节破车厢中,幸福而又痛苦地死去。
什么叫托尔斯泰主义?
4楼:池墨清
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热切鼓吹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到的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5楼:碧罗天暮
其实就是一种含有宗教色彩的博爱的,以德报怨的思想。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有充分的体现,所以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列夫托尔斯泰的有名作品
6楼:锦瑟梦蝶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作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写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
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他的作品《七颗钻石》《跳水》《穷人》已被收入人教版小学语文书。
在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中是怎样体现的托尔斯泰主义
1楼 匿名用户 战争与和平》 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之一。 以康斯基 别素号夫 罗斯托夫 库拉金四个家庭的纪事为情节线索,从战争和和平两个方面来表现拿破仑侵略者 社会制度同人民意愿之间的矛盾,肯定了 人民在战争中的伟大作用。 主要通过对安德烈 彼埃尔和娜塔莎三个中心任务的描写,回答贵族的命运与前途的问题...
结合实际,谈一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1楼 司马铸剑 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发展进程中必然还要经历若干具体的发展阶段,不同时期会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从八个方面分析和概括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的新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概括。强调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
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认识,《窦娥冤》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特点是什么?
1楼 匿名用户 现实主义又译写实主义,一般定义为关于现实和实际 而排斥理想主义。不过,现实主义在博雅人文 liberal arts 范畴中可以有很多意思 特别是绘画 文学和哲学里 。它还可以用于国际关系。 在艺术上指对自然或当代生活做准确 详尽和不加修饰的描述。现实主义摒弃理想化的想像,而主张细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