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可爱的康康哥
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白居易的《草》,全诗名为《赋得古原草送别》。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原文如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如下:
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
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
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又送游子远行踏上古道,满怀离情望着萋萋芳草。
词语注释如下:
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2楼:皓凌
白居易的《草》,全诗名为《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8年(唐德宗贞元三年),作者当时实龄十六岁。此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全诗结构严紧,格调清新,通过对荒原野草的赞颂,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
《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3楼:热心网友
这是一曲野草颂,更是一曲生命颂。“草”,作为中心词,构成全诗意境的主体意象。全诗借景写情,蕴含深刻,刻画形象生动,用语自然流畅,意境浑然完整。
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一定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情,语语有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在“赋得体”中,为千古绝唱。按“赋得体”的标准,此诗的结构也堪称严谨妥当:前四句写“原上草”,后四句写“古道送别”。
然而,此诗佳处,远不止于此。其为名作,实因意胜,即赞美一种顽强向上的生命精神。
有人说此诗别有寓意,是喻小人去之不尽,或者是喻世道治乱循环等。这完全是一厢情愿的附会。这首诗正如清代屈复编选的《唐诗成法》所云:
“不必定有深意,一种宽然有余地气象,便不同啾啾细声,此大小家之别。”(陈才智)
4楼:匿名用户
赋得古原草送别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
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这首诗通过对荒原野草的赞颂,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
5楼:白銫黃昏
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6楼:我的佳佳家家
借顽强抗争的“原上草”,尽情抒发了抗争命运的强音
7楼:十月寒风骨
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韵译】: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
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
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
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评解这是一曲野草颂,更是一曲生命颂。“草”,作为中心词,构成全诗意境的主体意象。全诗借景写情,蕴含深刻,刻画形象生动,用语自然流畅,意境浑然完整。
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一定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情,语语有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在“赋得体”中,为千古绝唱。按“赋得体”的标准,此诗的结构也堪称严谨妥当:前四句写“原上草”,后四句写“古道送别”。
然而,此诗佳处,远不止于此。其为名作,实因意胜,即赞美一种顽强向上的生命精神。
有人说此诗别有寓意,是喻小人去之不尽,或者是喻世道治乱循环等。这完全是一厢情愿的附会。这首诗正如清代屈复编选的《唐诗成法》所云:
“不必定有深意,一种宽然有余地气象,便不同啾啾细声,此大小家之别。”(陈才智)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他生于“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生地郑州新郑(今河南新郑县)。11岁起,因战乱颠沛流离
五、六年。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立身行事,以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
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
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
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
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8楼:村田的故事
问当事人!他最清楚!
相见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楼:百利天下出国考试
开头一句,开门见山的将愁绪直接表达於无言独上楼的情绪中,以月如勾的景象,传述一种孤清与不圆满的遗憾意境,紧紧的扣住西楼独处的人,月如勾,人独悴;织就一幅凄凉的景色,此情此景,一个失败的君王何人不感到内心的惆怅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以寂寞描述所处的情境,用寂寞统领整个情绪,梧桐也寂寞、深院也寂寞,是寂寞锁住了秋,或是清秋锁住了寂寞,只因作者的情绪眼中所见皆是寂寞。
而在句法上简单的利用了梧桐孤立深院的景象,将寂寞与清秋紧密的扣在一起,更增添了秋的萧瑟与作者的孤独无言。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这样的情绪想要抛开不理,却是怎样也无法割舍,想要好好的梳理,却又更加的杂乱失序,是一种矛盾的对峙的情绪。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样恼人的情绪是因为离愁的发酵,有不同的觉受在心里头酝酿著。
在最后调侃自己,利用淡淡的口吻,思念着故国,却无能挽回,哀叹着这离愁。不过在这淡淡的背后,却隐藏著作者极深的哀痛,在离愁的煎熬下,痛极而无泪的感觉,后主只潇洒豁达的说出,又是另外一种滋味在心里头,是怎样的一种滋味就须读者慢慢的去体会了!
白居易的诗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0楼:疯狂的王老板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e69da5e6ba90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9656531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是咏物,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离离原上草
“离离”当以《易经》之离卦象之也,曰火,曰丽,曰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此喻草之生命力也。丽者,绚丽也,言其繁盛足以自赏也。
离者,依卦象乃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行于中道,是远离世俗尘嚣也。离离,离之再离,言其绝世之甚也,自清故得其成也。
“原上”,草原平坦、土壤肥沃之谓也。于此乃喻本源,离于世俗尘嚣,深深扎根于大地也,是以有其生命力与繁荣!欲修无上道,必当离尘绝俗,深达本源,方得自在神通也!
今众学人逐于知欲,是离源之行也,南辕北辙!故曰“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老子》。
“草”,于此当训为“早”(略去表象本意)。于本源上早,是谓深达本源法,善行本源行,是为众生之早(先)也。是以“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
——《鬼谷子》”,本源于古!故孔夫子有“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之自谓也。
一岁一枯荣
“一岁一”,此言其不易之恒常也。恒常之道乃常道,常道乃必历之途也,是以无喜怒挂怀于斯。一切简简单单,夫又何求?其有何欲?!自然之道也哉。
“枯荣”,枯则同古以察稽之,荣则同容以纳祥之,是行素朴之道也(可于《中庸》参之)。素朴之道乃合于大道也。
野火烧不尽
前有其火德之赞,于此用火攻之,乃明于其与火之异同也。火,釜底抽薪,则自息矣!草之胜火,乃其深根固砥于原上,是深达本源也!
土上可生木,木可当柴火非土无木,非木无火!此以明本也,得此方不妄作劳,祸害一方也!夫炎帝之受垢,其于此乎?!
“野火”,谓于无常。“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 ……”,皆必为无常所夺也。然无常夺去者何?!
真如自性,众生之本如也!故修于大道,当绝离尘嚣,深达法源法,斯为至实之相也!
众人可自省今日之自我所拥有之一切,何者惧乎无常?何者终归变灭?何者是常?依此了了,明而行于圣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春风吹又生
“春”,乃四时之一也,于此谓行乎正道应机接物,无所执止也,是为顺应自然,不逆天行事也。
“风”,风助火势,火借风威。此谓得此道之人,能得众之响应也,非唯得众之响应,亦得天地自然之助也,是谓天人合一。亦谓得此道之人,其造化之无尽善也。
“吹又生’,此当谓其生生不息,生生不息者自然之道也!
白居易的《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楼 森甜蹉飙 鸟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诗人在诗中发出劝戒之声,劝导人们爱惜鸟类,表现出诗人的善良 仁爱之心。文章白居易《鸟》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全诗赏析及翻译注释出自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2楼 吴欣欣 诗人在诗中发出劝戒...
《草原》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草原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楼 小小不点酱 文章叙述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 款待的情景,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情厚谊,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 热爱草原之情吧 首先描写了草原之美 以及作者和草原人民的感情 最后以 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 结尾 ...
青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青松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
1楼 泡泡 赞颂了人的坚韧不拔 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 和那个特定时代的不畏艰难 雄气勃发 愈挫弥坚 坚强的精神。 2楼 匿名用户 表达作者,孤独 寂寞。 青松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楼 深秋枯叶 赞颂了人的坚韧不拔 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和那个特定时代的不畏艰难 雄气勃发 愈挫弥坚 坚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