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羁旅思乡诗常用意象,并举例2.羁旅思乡诗的意境3.羁

2021-03-03 19:51:42 字数 6445 阅读 7225

1楼:晓寒秋枫

一,常见意象

月亮[见月怀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以幻作真,为突出对故乡的思念;

月亮:对月引发思亲,思乡之愁,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

梧桐:民间传说,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古书上说,梧桐能知秋,"梧桐一叶落,天下皆知秋"。

诗人体察梧桐叶落的飘零景象,咏叹身世的孤苦凄凉,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杜鹃:又叫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口角鲜红,故有"杜娟啼血" 之说。常与哀怨、思归有关,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沙鸥:往往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的形象。

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借人在楼、倚栏或登楼远眺表现思念之情,如范仲淹的《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鸿雁[候鸟,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愁]"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浮云[因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落日意在爱惜,如"故人";

其他如寒山、烟、暝色、高楼、宿鸟、烟、日暮等。特别是暝色、日暮时分,妻独守空房,当会思念远方的游子;漂泊的旅人停泊休憩,羁旅愁思也会蓦然而生。与日暮、暝色相近的意象还有暮霭、落日、夕阳也可表现游子思乡。

重点留心四种意象: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1"望月怀远",如2001年春季上海卷杜甫的《月夜忆舍弟》;2"鸿雁传书",如2003年春季北京卷比较鉴赏韦应物《闻雁》和赵嘏的《寒塘》;3"折柳送别",如2002年全国卷李白《春夜洛城闻笛》;4"杜鹃啼血",如2004年全国卷丙卷晏几道的《鹧鸪天》等。

二,1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思》等。

2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3抒发独居它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4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2004年江苏卷柳中庸《征人怨》。

常见思想情感:

1.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2.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

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月、雁、笛、柳。因梦寄情;1、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妙喻传情:乡愁。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

三,手法方面

常用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事、渲染烘托;抒情角度从已入笔、从对方入笔。

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等表达技巧外,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1乐景衬哀情。如杜甫的《绝句》,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

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2侧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如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画面,忆之深,故望之久,将老妻写得娇美动人,也衬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读来格外凄恻动人。另外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都是想象家中的亲人在思念谈论自己,而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2楼:帅哥哥的啦

1落叶、归雁、浊酒、明月成为羁旅思乡诗中的四大常见意象。

落叶:“萧萧梧叶送寒声"

归雁:"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浊酒:"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明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1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思》等。

2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3抒发独居它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4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2004年江苏卷柳中庸《征人怨》。

3.常用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事、渲染烘托;抒情角度从已入笔、从对方入笔。

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等表达技巧外,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1乐景衬哀情。如杜甫的《绝句》,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

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2侧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如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画面,忆之深,故望之久,将老妻写得娇美动人,也衬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读来格外凄恻动人。另外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都是想象家中的亲人在思念谈论自己,而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羁旅思乡诗中常见的意象及其内涵

3楼:永远醒着

月亮[见月怀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以幻作真,为突出对故乡的思念;

月亮:对月引发思亲,思乡之愁,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

梧桐:民间传说,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古书上说,梧桐能知秋,"梧桐一叶落,天下皆知秋"。

诗人体察梧桐叶落的飘零景象,咏叹身世的孤苦凄凉,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杜鹃:又叫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口角鲜红,故有"杜娟啼血" 之说。常与哀怨、思归有关,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沙鸥:往往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的形象。

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借人在楼、倚栏或登楼远眺表现思念之情,如范仲淹的《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鸿雁[候鸟,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愁]"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浮云[因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落日意在爱惜,如"故人";

其他如寒山、烟、暝色、高楼、宿鸟、烟、日暮等。特别是暝色、日暮时分,妻独守空房,当会思念远方的游子;漂泊的旅人停泊休憩,羁旅愁思也会蓦然而生。与日暮、暝色相近的意象还有暮霭、落日、夕阳也可表现游子思乡。

古诗常用意象分析

4楼:匿名用户

简单嘛《锦瑟》里的很多啦

像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一、要掌握古诗的基本类型

古诗浩如烟海,但从内容上看,大体上可分为五种类型。

1、怀古诗

怀古诗主要是借古代来抒发某种情感。它可以分成二类:1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借古讽今。

2通过赞扬古人建功立业,表达自己希望能够建功立业的心情,或者抒发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委婉地批评现实,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苏轼的《水调歌头·赤壁怀古》,刘禹锡的《乌衣巷》,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2、边塞诗

边塞诗大多以描写战争为主题,表现壮士们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的精神,或者表现壮士们在戍边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或者表现壮士们对战争的厌恶之情。如高适的《燕歌行》,王昌龄的《从军行六首》,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3、送别诗

送别诗一般是叮嘱对方,赞扬对方,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意深长的勉励,或者是坦陈心志的告白。题目中常常有“赠”、“别”、“送”之类的字眼,点明性质、题材。如柳永的《雨霖铃》,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等。

4、羁旅思乡诗

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凉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5、写景咏物诗(包括田园诗)

写景咏物诗主要通过描写山水田园景物抒发自己归隐田园,寄情山水,恬淡自然、闲适自得等情感,或者表达自己的抱负、志向,或者表达自己的品质。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贺知章的《咏柳》等。

只要我们能够把握好不同类型古诗的特点,鉴赏古诗时先从内容切入,分析区别清楚诗歌是属于哪种类型,就可以基本把握古诗的思想内容和感情,为鉴赏领悟古诗打开成功之门。

二、要掌握鉴赏的方法

1、整体感知,抓住诗眼

古诗所抒发的情感主要有亲情、乡情、友情、爱情和闲情等,而这些情感的表现经常会聚焦在某一句或某一个字上,此时这一句或一字就成为全诗的“眼睛”,即“诗眼”。鉴赏时如果能筛选并抓住“诗眼”,将大大有助于准确把握诗的主旨和诗人的情感。例如2004年高考福建卷的第16题,选用了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的一首绝句《秋夜》: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其“诗眼”就是第三句中的“凉”字,一个“凉”字既写出了天凉,更写出了诗人心境的孤寂(心凉)。

2、感受意象,品味寓意

古诗中的意象,就是诗歌中的形象。大凡诗中涉及的人、物、景观、花、鸟、虫、鱼等都可称之为“意象”。古诗中的意象是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的,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承载着诗人的强烈的主观色彩。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意象已被赋予了鲜明的民族特色而具有了特殊的含义,如用“风霜”、“雨雪”、“长烟”、“落日”、“孤城”、“角鸣”等表达征戍之难;用“杨柳”、“笛声”、“落花”、“孤蓬”、“浮云”等表达离愁别绪;用“月”表达思乡,用“星”传恨,用“水”喻愁多,用“梅”“莲”“菊”表达高洁品行,用“松”表达凌云之志。如2004年高考广东卷第16题,选用了杜甫的《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只要抓住“片云”“孤月”“落日”“秋风”等几个意象,就可以悟出诗既表现了诗人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又体现了诗人那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3、推敲语言,传达效果

推敲语言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比较,即品味语言的效果时,运用换字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突显优劣,可以准确理解诗意。比较的字要把着重点放在动词上,如“微风燕子斜”,“斜”如换成“飞”就没有了“斜”字所蕴含的形态美。还要重视表示色彩的形容词,如“山青花欲燃”,“燃”如换成“红”,就不能突出艳丽、景物如花的动态美。

2005年高考福建卷第10题,选用了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引”比“别”用得好,它写出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起愁心,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4、表达技巧,鉴赏之重

近年来,表达技巧的考查已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理应成为我们鉴赏古诗的重点。

(1)从修辞手法切入

古诗在表情达意时很少平铺直叙,总要借助一些修辞手法,委婉地表达出来。所以,鉴赏古诗,只要抓住诗中的修辞手法深入研究,就可以事半功倍。如2005年高考福建卷的第10题,选用的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就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出诗**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而“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又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

(2)从表达方式切入

表达方式有抒情,包括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以乐景衬哀情等)和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描写,包括正面描写(写景:形、色、声、态,视角:俯、仰、远、近)和侧面描写;叙述和议论。

(3)从表现手法切入

表现手法主要包括烘托、渲染、象征、想象、联想、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虚实结合、以虚衬实等。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人通过“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反衬出青山月夜无人声的幽寂。

此外,古诗鉴赏时,还要注意结合作者、标题和注解等,整体感知诗歌。因为作者创作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象李白浪漫,杜甫现实,苏轼豪放,柳永婉约;而标题有的本身就有提示性,如李白的《越中览古》,杜甫的《春夜喜雨》,王维的《田园乐》;注释则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注释虽短短几字,但往往是给人的暗示提示,如2005年高考福建卷10题的注释“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对于理解诗意是至关重要的。

古诗鉴赏的设题大多是从某个角度切入,但解题的基础则是理解全诗。结合以上多个因素读诗,会有助于整体把握理解。此外,还要注意答题的规范,看清题目的要求,是直接回答还是要说明理由,说明理由时是否还要举例说明等。

如果设置的题目是开放性的,还要注意是从正面回答还是从反面回答,思想清楚自己从哪方面回答理由比较充分,然后再作出选择,力争自圆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