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会昌话方言:南挖地是什么意思,最好会昌人来答

2021-03-03 10:57:30 字数 4689 阅读 1466

1楼:申曜长和

你好!估计听的有出入吧,是否是“南挖佢”还是“南挖噶”?如果前者就是“不说他(她)了”的意思,后者是“谁说的”的意思,更多疑问可以到会昌人社区hcr8.***发帖咨询。

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江西赣州地区讲的属于什么方言

2楼:匿名用户

只有寻乌县才是讲的客家话,跟梅州、武平那边是一样的!南康根本不是,信丰县可能有点接近客家话的!

3楼:匿名用户

非正统客家话,与客家话有一定的区别

老城区说西南官话(据传是广西柳州一带所用的),其他地方(就是以前常说的乡下人)讲的是客家话

但是学客家话倒是挺容易的,毕竟是有一定的渊源的

江西赣州人讲什么方言啊

4楼:匿名用户

:海德堡罗兰小森 什么叫非正统? 叼你啊

5楼:武宁湖

赣南方言,客家话的一种。

6楼:海德堡罗兰小森

非正统客家话,与客家话有一定的区别

江西赣州方言外欧斯什么意思啊

7楼:狼当

你说的太不标准了 我理解“会饿死 ”

8楼:思绪走了光

去死。 应该是。

江西赣州话方言“牙贼”什么意思?

9楼:匿名用户

就是骂人的意思。一般会说“压差种”!

10楼:匿名用户

是牙仔,意思就是小孩子!

赣州市章贡区人口有多少?方言?概况?

11楼:匿名用户

章贡区地处江西南部,是赣州市委、市**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2623363所在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信息中心。全区国土总面积425.5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50平方公里;总人口55.

6万,其中,城市人口52.1万。辖6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66个行政村、10个镇居委会、43个社区居委会。

章贡区区位优势好。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这里“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这里交通便利,四省通衢,是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的直接腹地和内地通往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也是沟通长江三角洲与华南经济区的纽带。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1996年,京九线(境内全长15.38公里)开通,结束了辖区内无铁路的历史;2004年,赣粤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赣州至南昌、赣州至广州只需4小时车程;2005年,赣州至龙岩铁路建成通车,进一步密切了与闽南地区的联系;105、323两条国道贯穿境内;4c级**机场,可直飞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水运1500吨级船舶可通过赣江直达长江各港口及沿海。

昆厦高速公路和赣韶铁路的即将建成,章贡区作为江西“南大门”中心城区和“长珠闽”地区共同腹地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并在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中发挥“桥头堡”作用。

章贡区资源丰富。一是自然资源丰富。这里属**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均气温19.

4°c,年均日照1889小时,年均降水量1466毫米,年均无霜期286天。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繁殖和栖息,森林覆盖率达54.4%。

全区水资源丰富,章、贡、赣三江在境内总长55.7公里,河流年径流量280.25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5.

7万千瓦。矿藏资源丰富,有钨、稀土等。二是名胜古迹丰富。

这里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有开城市“八景文化”之先河的八境台,名闻遐迩的郁孤台,迄今为止我国仅存的保护最好的宋代砖城墙、福寿沟,被誉为“江南第一石窟”的艺术宝库通天岩,有绝对年限可考的宋代慈云塔,江南形制等级最高的古代县学遗址文庙和宋代江南四大名窑之一的七里窑遗址,被誉为“宋城博物馆”。一处处古迹,一座座名胜,犹如群星,把章贡区点缀得绚丽璀灿。赣南小炒鱼、炒东坡、客家点心、擂茶等独具特色的客家风味小吃更是让游客留恋忘返。

三是文化底蕴深厚。北宋时,苏轼二至赣州,留下许多诗文佳话;周敦颐在赣州首开讲学之风,与**程颢、程颐在赣州奠定理学根基,影响深远。南宋时,文天祥任赣州知州,曾在此组织新军抗元;辛弃疾游赣州,写下千古绝唱《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诗人黄庭坚、杨万里都曾驻足赣州,留下诗词墨迹。

明时,解缙游寿量寺,写下《寿量寺中兴碑词》;王阳明在通天岩问难答辩,使赣州理学之风更盛,对赣州文化影响颇大。抗日战争时期,蒋经国先生任赣南专员六年(1939—1945年),大力推行所谓的“赣南新政”。深厚的文化哺育造就了大批出类拨萃的本籍人才,宋代有名士阳孝本、诗人曾几、状元池梦鲤,明、清代有刘丞直、谢诏、邓元昌,**时期有阳立垣、陈协、陈锐等。

章贡区低成本优势明显。一是水电成本较低。工业用水0.

9元/吨,生活用水0.9元/吨,商业用水1.25元/吨;居民生活用电0.

6元/度,非居民照明、商业用电:1千伏以下为0.98元/度、1千伏以上为0.

95元/度,非工业、普通工业用电:1千伏以下为0.669元/度、1千伏以上为0.

639元/度,大工业用电0.555元/度。二是人力资源充足。

目前,全区拥有3所本科院校,5所大专院校,5所中专学校,每年能培养各类人才2万多名,为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和发展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章贡区环境优势明显。一是民风淳朴。客家先民荜路褴褛,拓路垦荒;苏轼、辛弃疾、文天祥等历史文化名人求仁取义,光照青史;郁孤台、通天岩等文化遗存名扬四海,“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商业文明。

尤其是章贡区有着光明的革命历史和优良的革命传统。二是治安良好。具有较为完善的防控体系,城区治安体系建设、社区警务、群防群治和治安巡防等工作,得到**和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是市民素质较高。举止文明,注重礼仪,习惯良好,与人为善。先后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卫生城市等。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展以来,章贡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快车道,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8年,撤市改区前的县级赣州市国内生产总值达40.1亿元,财政总收入4.

85亿元,为江西省第一个财政总收入超4亿元的县(市),综合实力列为全省县(市)前茅。1999年,原县级赣州市改为章贡区。确立了“依托主城区、建设新章贡”的发展战略,提出了“抓好园区建设、市场培育、市郊农业、生态旅游、城郊建设、社区建设等六大工程建设”的基本思路,相继作了开发建设沙河工业园、水西有色冶金基地、深层次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等重大举措,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时代要求和章贡区特点的发展路子。

开放型经济发展迅速。2006年,全区实进外资5020万美元,外贸出口13431万美元,外贸实绩在全市继续保持领先水平;引进内联企业317家,实进内资15.9亿元,其中,引进5000万元以上大工业项目11个,实进内资10.

9亿元。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利用外资、利用内资、外贸出口和招商引资项目开发先进单位。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现拥有冶金、机械、造纸、化工、医药、食品、电子等29个工业门类。形成了有色金属冶炼、机电制造和现代轻化纺等三大主导产业,培育了华劲纸业、逸豪优美科、虔东实业、赣发集团等一批优秀重点工业企业。

稀土冶金产品、钨化工产品、钨丝、气压机、胶印机、机制纸、皮革制品、精细化工产品等远销海外。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在2003年实现三年翻番的基础上,2005年再实现两年翻番,工业经济已成为推动全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连续多年获全省工业崛起奖和全省十强工业县(市、区)称号。

园区建设稳步务实推进。2001年,举全区之力打造工业发展新平台——江西赣州沙河工业园区。经过几年的不断发展,沙河工业园区已发展成为省级工业园区、省级民营科技园、省机电工业城和市级重点工业园,目前已接纳72户企业落户。

2006年4月,在赣州市委、市**的大力支持下,由市、区两家共同投资兴建了赣州水西有色冶金基地,规划建设面积10平方公里,该基地的建成必将成为全市有色工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的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06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4.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50元。

农业产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全区已形成蔬菜、畜禽两大农业主导产业和花卉苗木、芋头、食用菌、无籽西瓜、特种养殖五大区域特色产业,培植年产值3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多家。以宝葫芦农庄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农业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商贸物流活跃。已形成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现有各类批发**市场50多个,市场总面积70多万平方米,人均占有市场面积居江西省首位,市场年成交额达100多亿元,成为辐射赣、粤、闽、湘边际30多个县(市)的商品物资集散地。

科教事业协调发展。科教兴区战略深入实施,被确立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称号。文化事业不断繁荣,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

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全区体育人口比例达到40%。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列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成绩突出,评为全国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和全省人口与计划生育科技工作先进单位。

12楼:匿名用户

总人口55.6万 人口52.1万

章贡区区位优势好 章贡区环境优势明显 章贡区低成本优势明显

语言都是打土话

13楼:匿名用户

全区国土总面积425.5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50平方公里;总人口55.6万,其中,城市人口52.1万

和赣州话差不多,但是又些读音上有点区别

基本上是互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