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这句话出自来魏征(我国历史源上著名的敢于犯颜直谏的政治家)的《谏太宗十思疏》!写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疏!意思是:
考虑到帝位高随时会有危险,就想到要谦虚,并且加强自我修养;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江海是居于百川的下游
2楼:匿名用户
谦虚谨慎,自我克制。不要锋芒毕露,不要骄傲自满
谦冲自牧的含义
3楼:59蚊子
谦冲:谦虚;自牧:自我修养,克制。比喻谦虚谨慎,自我克制。
“谦冲而自牧”是什么意思?
4楼:之那年青春正好
比喻谦虚谨慎,自我克制:自我修养,克制:谦虚;自牧谦冲
一.谦冲
读音:qiān chōng
二.基本内容
解释:谦虚谨慎,自我控制。
出处:杨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因心孝友,宜于自然;率志谦冲,得乎所性。”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三.例句
1、敬行,当你谦冲自牧并且开放你的心,你就会在行为中自然展现出对一切众生的尊敬。
2、 唯一有价值的创意会议是,参与的每个人都以相同的事实开始为讨论的基准,不论点子乍听之下有多狂野,也都有雅量相待,并表现出谦冲的尊重。
四.“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这两条是戒骄躁,劝皇帝要恪守职分,不骄不躁,虚怀若谷,从谏如流。
原文: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得。
出自《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疏。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一般用于对上。疏,奏疏,是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文章分三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第一段作者先打了两个比方,使主要观点更加显豁,得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接下来,从反面论证,如果国君不积德义,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那么就像“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一样,国家是不会安定的。
第二自然段从历史的角度来证明中心论点。作者以概述的方法,列举史实,告诫太宗“谒诚以待下”,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分析了“竭诚待下”的两种结果。第三段从正面回答如何居安思危。
开头直接分条列出十条建议,最后指出,总结“十思”,发扬“九德”,选拔人才,从谏如流,文武并用,则可垂拱而治。
念高危,则思谦冲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慧律禅师 请问这句话的含义
5楼:匿名用户
想到自己的君位高而危险 就不要忘谦虚 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害怕骄傲自满就要有江海容纳众水的度量 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什么意思?谢谢
6楼:么么茶
意思是: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
1、原文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而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2、译文
做国君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
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
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
3、出处
出自唐朝的《全唐文》
1、创作背景
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亲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颇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借鉴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
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
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贞观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
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写了《答魏征手诏》,表示从谏改过。这篇文章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贞观十三年,魏征又上《十渐不克终疏》,直指太宗十个方面行为不如初期谨慎,被太宗书于屏风之上。
2、《全唐文》简介
《全唐文》编次为:“首诸帝,次后妃,次宗室诸王,次公主;五代亦依此序次,十国主附五代后;次臣工,次释道,次闺秀。至宦官四裔,各文无可类从,附编卷末。”
清宫原藏有《唐文》稿本一百六十册(据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卷一,其编者为陈邦彦),清仁宗认为它“体例未协,选择不精”,于是下令重编。
该书即在这一稿本基础上,用《文苑英华》、《唐文粹》等总集补其缺略,又从《永乐大典》辑录了唐文的单篇残段,并旁采他书和金石资料编校而成。它汇集了唐朝及五代的文章,为学者查阅使用这些资料提供了方便。
但该书在编纂、考订上还有不少缺点,包括文章漏收、误收、重出,作者弄错,题目和正文的讹脱,小传记事不确,采用的书不注出处等等。清劳格和现代学者岑仲勉在读本书的《札记》中(见劳著《读书杂识》、岑著《唐人行第录》)曾举出上述问题约四五百条。
3、《全唐文》编纂经过
《全唐文》是唐代(包括五代)文章的总集,也是迄今唯一最大的唐文总集。
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清仁宗取得内府旧藏《唐文》一百六十册,认为该书“体例未协,选择不精”,遂命儒臣重加厘定。
《全唐文》正式辑纂始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敕令开设“全唐文馆”,由文华殿大学士董诰领衔,由廷臣学者共107人入馆编校,董氏曾任《四库全书》副总裁,有主编巨书的经验,故非徒以位高而领衔,具体规划皆有裁定。
《全唐文》以《唐文》为基础,取《四库全书》内的唐人别集,以及《文苑英华》、《唐文粹》、《唐大诏令集》、《古文苑》、《崇古文诀》、《文章辨体汇选》等总集,并搜罗《永乐大典》所载之残篇,“散见于史子杂家记载、志乘金石碑版者”。
作为《全唐文》底本的内府旧籍《唐文》原书今已不存,当时学者对其检视描述如下 :
《唐文》收录唐、五代文一万数千篇,分十六函,每函十册。
《唐文》无序文、凡例,页首有“梅谷”钤印,当时不知编者,传说为海宁陈氏或玲珑山馆、传是楼之遗藏。
《唐文》将诰制特别分为一类。
《唐文》中唐太宗文章内有《晋书》赞文。
《唐文》收有《会真记》等传奇作品。
《唐文》将史书中唐人对话误以为该人之文章。
《唐文》误收隋代以前之文。
《唐文》中采自《文苑英华》之文章因据明刻本所辑,极多讹误脱漏之处。
清仁宗所批评“体例未协,选择不精”主要指后六项,于是《全唐文》编辑时修改了体例,也不收录**作品。
全书凡六易寒暑,至嘉庆十九年(1814年)闰二月成书进呈钦定、御制序文后即交由内府、督理两淮盐政阿克当阿等负责刊刻,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刊成,即所谓扬州官本。光绪年间又有广州重刻本。
和《全唐诗》相比,《全唐文》投入了更多的编撰力量。先后参与其事者近百人,其中既有词章之士法式善、周之琦、秦恩复辈,又有渊博学者阮元、徐松、胡承珙等。这一人员组合,对本书的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保证作用。
加上时当乾嘉朴学鼎盛之时,编者又可以充分利用内府图书,文章本身也不像诗歌那样流传多歧而容易以讹传讹,所以《全唐文》的质量较之《全唐诗》要好得多。
7楼:叶凝觉罗
想到自己的地位高,就要谦虚谨慎自我约束;害怕自己骄傲自满,就想一想江海在百川之下(虚心接纳来自百川的流水),就是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
8楼:匿名用户
语出唐代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意思是说,想到(自己的君位)高,就要谦虚谨慎自我约束;害怕自己骄傲自满,就想一想江海在百川之下(虚心接纳来自百川的流水),就是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 是虽说的啊
9楼:匿名用户
想到自己的君位高而危险 就不要忘谦虚 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害怕骄傲自满就要有江海容纳众水的度量 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10楼:蓝汐音
语出唐代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意思是说,想到(自己的君位)高,就要谦虚谨慎自我约束;害怕自己骄傲自满,就想一想江海在百川之下(虚心接纳来自百川的流水),就是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用。”它是什么意思啊?求大神帮助
11楼:百度用户
它的意思应该指:考虑到自己处高位,就应该想着谦虚待人来自我约束;担心自满,就应该学习海纳百川的精神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用。”它是什么
1楼 百度用户 它的意思应该指 考虑到自己处高位,就应该想着谦虚待人来自我约束 担心自满,就应该学习海纳百川的精神 念高危 则思谦冲而自牧 惧满盈 则思江海下百川是什么意思? 2楼 邃眼神 在高位,要想到谦虚谨慎来约束自己 怕自满,应该学西海纳百川的精神。 语出自魏徵的《荐太宗十思疏》一文 3楼 大...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的“而”的用法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1楼 蓝媚儿 用法 而,用作连词,这里连接 谦冲 和 自牧 两个词组。 意义 谦冲 谦虚谨慎的意思。 自牧 倒装,实际是 牧自 。牧,管理 自,自己。 自牧,管住自己,略同于 自制 自律 都是倒装 。谦冲 和 自牧 ,也就是在谦虚谨慎的基础上,管控好自己。后面的意思显然比前面的意思更深入一层,两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