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枣园的历史沿革,枣园的历史文化

2021-02-26 08:42:12 字数 5121 阅读 3154

1楼:小北

枣园又bai名“延园”,du原是陕北军阀高zhi双成的庄园,土dao地革命时期

归人民所有。中专共**来延安后

属,于1941年开始修建,至1943年竣工。共修窑洞二十余孔,平瓦房八十余间,礼堂一座。1943年,***、张闻天、***等先后迁居枣园,这里成为中共*****所在地。

1944年至1947年3月,这里是中共*****所在地。1945年8月,***由这里赴重庆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任弼时、***、张闻天、***等领导人先后在这里居住,领导中国革命。

中共**在这里领导抗日战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筹备并召开“七大”,领导解放战争。1947年3月,中共*****从这里撤离,转战陕北。 1996年,第五届全国大****会“世纪之火”火炬传递活动采集“革命之火”火种的仪式在枣园隆重举行。

枣园已成为全国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枣园的历史文化

2楼:111222333咪

我......不知道工作~~~~~~~~~xa≈

3楼:侵略地球0祝

延安革命旧址的陕西省延安市。1937年至1947年,延安一直是中共**所在地和陕甘宁边区首府,是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总后方,是革命圣地。延安革命旧址包括凤凰山中共**旧址,杨家岭中共**旧址,枣园中共*****旧址,王家坪中共**军事委员会、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陕甘宁边区**旧址等。

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凤凰山革命旧址在延安北门内凤凰山麓。1937年1月,中共**由保安(今志丹县)迁到这里。

中共**在此先后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中国代表大会、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等重要会议。凤凰山麓有***旧居,***曾在这里会见白求恩大夫。这里还有红军总参谋部旧址、**旧居、***旧居等。

1938年11月,日军飞机轰炸延安城,中共**机关由此迁往杨家岭。

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由杨家岭迁驻此地。中共*****在此居住期间,继续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领导中**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枣园是一个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春、夏、秋、冬景色秀丽,环境清幽,交通方便,终年游客不断。

1996年,第五届中国大****会“世纪之火”火炬传递活动采集“革命之火”火种的仪式在枣园隆重举行。枣园已成为中国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陕西延安中学的历史沿革

4楼:ta001be染

延安中学是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党和国家领导同志亲切关怀和精心培育下成长起来的,是从陕甘宁边区时期至今从未间断办学的一所学校。延安中学由陕甘宁边区中学沿革而来,先后15次易名,14次搬迁校址 。

初创时期(1938.8-1939.6)

1938年夏,根据陕甘宁边区**决定,蔡子伟为陕甘宁边区中学(今延安中学)第一任校长,暂以延安鲁迅小学(城内城隍庙)一部分为校址,筹设边区中学;

1938年11月中旬,因日本飞机轰炸延安,边区中学迁至安塞吊儿沟。

边区师范时期(1939.7-1943.2)

1939年6月,边区**决定将边区中学与鲁迅师范合并,更名为陕甘宁边区师范学校。边区**明令教育厅厅长周扬兼校长,董纯才为副校长。并决定以安塞边区中学校址,为边区师范校址。

延安师范时期(1943.2-1944.8)

1943年2月,边区教育厅实行教育调整,以1个分区设1所中等学校为原则,将边区师范与富县师范合并,成立延安师范,划归中共延属地委、延安专署直接领导。校址仍在原边师校址阳崖(今张崖)。教育厅任命原绥德师范校长霍仲年任延安师范校长、刘端芬为副校长;

1943年,边区机构缩编,延安大学撤销,校部迁往桥儿沟同鲁艺等几所院校合并成立综合性的延安大学,校长周扬。中学部合并到南门外杜甫川自然科学院中学部。院长徐特立。

10月,**决定自然科学院东迁桥儿沟,中学部随之迁至鲁艺后沟半山上,改为延大中学部。

延安中学时期(1944.8-1946.8)

1944年6月,边区**命令,延大迁到南门外同行政学院合并,中学部则与延安师范合并为陕甘宁边区延安中学,校址仍在桥儿沟原中学部校址。

行知中学时期(1946.9-1948.1)

1946年7月25日,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上海逝世,为了纪念陶行知先生,经边区**第九次政务会议通过,决定陕甘宁边区延安中学自8月19目起改名为“行知中学”。校址设在三个地方:桥儿沟、罗家坪、吊儿沟。

1947年3月,胡宗南进犯延安,学校一分为二。一部分师生组建成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兵团第四后方医院”,在安塞吊儿沟正式成立,院长卢勤良;其余师生仍按学校建制,按照边区**统一番号,编为第六大队,改名“工学团”,跟随边区**转战陕北。

1947年8月,决定将子长中学并入行知中学;米脂中学,绥德师范、行中部分师生组成延大附中,并入延大。

延属分区党校时期(1948年2月~6月)

1948年1月,陕北局势根本好转,行知中学从山西白文镇(郝家堡)返回陕北。经临子长县瓦窑堡,在此又与分区地干班合并,成立延属分区党校;

1948年4月月22日,延安守敌弃城南逃,解放军收复延安。延属分区党校奉命从瓦窑堡迁回延安,住东关清凉山下火柴厂;

1948年6月,延属分区党校结束。

过渡时期的延安中学(1948年7月~1949年8月)

1948年4月22日,延安光复。5月初,党校从瓦窑堡(子长)返回延安,陕甘宁边区**命令“恢复老区中等教育,重建行知中学”。6月初,中共延属地委决定:

以延属分区党校原行知中学青年班及其教职工为基础,于延安刘万家沟恢复重建行知中学。

陕西省立延安中学(1949年9月~1950年12月)

1949年7月,陕北行署决定行中、延中合并,校名为延安中学,校址在延安王家坪原女大旧址。9月,陕西省教育厅下达通知,定延安中学为省属中学,受省教育厅领导,由陕北行署代管。校名为陕西省立延安中学,简称省立延安中学,校长丁子文。

延中、行中两校合并后,校址迁往延安枣园(即今延园);

1950年1月19日,西北军政委员会在西安宣告成立,陕甘宁边区结束。5月,延安中学由枣园迁到延安市北关。

陕西省延安中学(1951年初至今)

1951年初,延中更名为“陕西省延安中学”。学校由培养提**部转化为普通中学性质,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及普及中学文化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从此,延安中学走向正轨化。

1951年,学校被确定为陕西省8所重点中学之一,校长马润之;

1957年10月,学校由延安专署交给延安县管理,更名为“延安县第一中学”,副校长路克主持工作;

1957年,李善英任校长兼党总支书记;

1958年11月,延安中学和延安农业机械厂合为一家,工人、学生开始实行半工半读;

1961年11月,学校改名为延安县中学;

1962年1月,根据延安专署中等学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将延中收回延安专署管理,并恢复“陕西省延安中学”校名。总支书记王守培,校长薛承良;

1977年1月,学校交延安市管理,更名为延安市延安中学;

1978年7月,延安地委常委会决定,延安中学由地区行署直接领导和管理,更名为陕西延安中学,校长李善英;

1982年,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书记李善英,校长李纯华;

1984年,党委书记李纯华,校长高世好;

1993年,张忠义担任校长;

1997年,张忠义续聘为校长,苏富忠为书记。1998年3月,张忠义调往西安中学任校长,苏富忠主持工作;

1998年8月,延安地区教育局任命董延生为延中校长;

2002年,在市委、市**的支持下,依托延中创办了民办性质的延园中学;

2004年,李思温担任校长;

2007年,学校征地200亩,建筑面积8.28万平方米,投资1.4亿元,扩建延园中学;

2010年7月起,兰爱平担任校长。

延安的历史?

5楼:北岛无梦丷

延安市,简称“延”,陕西省地级市,是

天下第一陵——中华民族始祖黄帝陵寝黄帝陵所在地 ,是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

秦汉时,延安属上郡(郡治肤施,今榆林市南)。秦昭王时期,秦在延安一带置高奴县,县治在今延安城东尹家沟。这是延安筑城之始,其城垣迄今犹存。

**二年(1913年),延安属榆林道。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05月,撤销陕北行政公署,成立陕西省延安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同年10月,改称陕西省人民**延安专员公署。1996年11月05日,***批准撤销延安地区,设立地级延安市。

6楼:小草的心闯天涯

延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之

一、轩辕黄帝的陵寝就安卧在延安境内的桥山之巅,被炎黄 子孙尊称为“人文初祖”。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延安以其“边陲之郡”、“五路襟喉”的特殊战略地位,吴起、蒙恬、范仲淹、沈括等许多中国古代名将在此大展文韬武略,上演了一幕幕金戈铁马的悲壮史剧。

二十世纪上半叶,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民族英雄刘志丹、谢子长创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红军长途征战的落脚点。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十三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特别是***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培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1982年延安市被***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11月,***批准撤销延安地区,设立地级延安市。

扩展资料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革命精神。因在革命圣地延安诞生,故名。主要内容包括:

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本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

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和***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诞生了***思想,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延安孕育的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的精神动力。

弘扬延安精神就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活的灵魂,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无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艰苦奋斗、执政为民也好,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也好,关键都要靠实事求是。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党员干部只有坚持了实事求是,才能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

郑州的历史沿革,河南的历史沿革

1楼 美亭 夏商两朝先后在郑州地区建都,周朝春秋战国时期 管国 郑国 韩国也先后建都郑州地区。约公元前2070年至前1600年,夏朝的元老人物禹建都于登封阳城王城岗,以嵩山为中心的伊洛河和颍河上游一带以及山西南部是夏人的活动中心。 商部落从君主契开始至商汤共迁徙8次,公元前1675年,商汤以 吊民伐...

曼谷的历史沿革,清迈的历史沿革

1楼 手机用户 曼谷原先是渔村,吞武里王朝兴起时,曼谷逐渐形成了一些小集市和居民点。 1767年,旧都大城被缅甸军攻陷并彻底破坏,吞武里王朝于河西吞武里建都。 1782年,曼谷王朝帝王昭 披耶 却里克 拉玛一世 把都城从湄南河以西的吞武里迁至河东的曼谷。拉玛一世在此造宫殿 修城墙,大王宫和玉佛寺是其...

兴安县的历史沿革

1楼 良山伯 兴安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春秋战国时期今县境属楚国疆土。 兴安古属百越。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凿成灵渠后的第三年,即平定岭南,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在今全州县咸水乡设立了零陵县,由长沙郡管辖。 当时,兴安境内东北部的湘江流域,全属零陵县治。而西南的漓江流域,则属桂林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