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出版社里谁有权决定出版一本书?及其发行量

2021-02-25 13:10:15 字数 5687 阅读 6780

1楼:

作者普通不知名作者有的选择一次性支付稿酬,没有分成;

略有声名或出版方对书抱有较高期待的,也许会达成按出版码洋(印量×定价)比例分成的方式,通常要在达到一定销量以后才能开始计算。比例各地不一,我经手过的多数是7-8%。

名气大的作者会从一开始就按比例提成,通常会在10%以上。具体情况很难说。同时,大牌作者会要求预先支付一定比例的稿酬。

设计:很遗憾,绝大多数设计者拿的都是定额的设计费(我经手的数额是每本书一两千块,有的会更高一些)。也许会有个别特种书出现设计者要求分成的情况。

其实,很多编辑认为设计就是封面和装帧(纸张、开本、腰封等等)之类的设计,所以根本不会考虑给设计者提成。

出版社:出版社在书印好后按一定的折扣发给销售渠道。这个折扣针对每一个渠道是不一样的,给新华书店这个主渠道的折扣一般会在四-五折左右,也就是每卖一本得到定价的一半,但各出版社情况不一样。

(这个折扣相差0.5就是很大一笔钱,所以是寸土必争。以前新华书店独大的时候,这个比例基本上由他们定。

)给网络销售的折扣要更高,有的能达到六折。由此可见新华书店还在喊着要**管制有多么可恶。另外,五六折对出版社来说也是很一般的分成,去掉印制、稿酬、版税、编辑费、员工薪水等成本,一本书销量在三四千册的话勉强保本。

印刷厂不存在分成问题,就是按印张数收费。

销售渠道:从前面的看下来差不多也可以判断出,目前过得最舒服的还是他们。新华书店跟中国邮政类似,在全国铺设了大量网点,再加上早年统购统销的政策,很长时间里一直是出版业的真正获利者。

近年网络销售对他们威胁很大,所以他们提出过要限制折扣。

(以下内容完全是道听途说,我可完全没见过、没做过哦。)书商:这是一个我国出版界不承认存在的群体,因为所有出版社都是「不卖书号」的。

但他们是存在的。一旦有他们参与,上面说的所有情况都会不一样了。书商的做法通常是,跟作者买断书稿;到出版社寻求「合作」;向出版社支付一定数额的管理费;出版社审稿(包括书商找人设计的封面等),获取一定数额的编辑费;书商取回书稿,拿到印刷厂;出书后,书商自行联系销售渠道,出版社也可以以较低折扣向书商进货。

书商的活跃度近年有所下降,不过曾经非常红火,我曾听说一位温州书商在大字不识一个的情况下做出千万身家,找选题一般是看看封面就拍板。

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史

2楼:匿名用户

远古神话——先秦散文——**——汉赋——魏晋骈文——唐诗——宋词——明清**——白话文学——先锋文学

大概其吧

3楼:匿名用户

我们的民族还是很需要文化内涵做支撑的。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成就

4楼:匿名用户

(一)古代根据人的社会地位,对“死亡”各有其名称。《礼记》谓天子死为“崩”;诸侯死为“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清代,对于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有官职,有名望的人死曰“卒”。

(二)根据人的年龄。不满20岁死亡的谓之“殇”。此又分为三类:

8~11岁死者为“下殇”;12~15岁死者为“中殇”;16~19岁死者为“上殇”。但男子已订婚,女子已许嫁者则不为“殇”。青壮年死者谓之“夭亡”,但于讣告上均写“疾终”,引魂幡、《荐亡文疏》上均写“云终”、“告终”。

老年死者谓之“寿终”。如系家族最高长辈,男加“正寝”,女加“内寝”字样。故后世“正寝”二字已成为死的代名词。

(三)根据人的死因。为某种事情舍命者谓之“殉”,如为职责因公而死谓之“殉职”;战争中死于阵地者谓之“阵亡”,现作“牺牲”。死于外地谓之“客死”。死于非命谓之“凶死”等等。

(四)根据人的宗教信仰。和尚死谓之“圆寂”、“示寂”;喇嘛死谓之“涅槃”;道士死谓之“羽化”;**教教徒死谓之“归主”;回民伊斯兰教教徒死谓之“无常”等等。

(五)民间对死的敬称(礼貌用语)。有借道家的“仙逝”、“返真”、“登遐”者;有引用阴阳家“就本”、“星殒”者;一般称人死为“辞世”(与世长辞)、“过世”、“去世”、“逝世”,“作古”;在吊唁时见之于书面的一律称“千古”;灵牌、引魂幡上一律写“已故”。

(六)北京民间土语、俏皮话(非礼貌用语)称死者有不同说法。如“见阎王爷去了”;“撂挑子了(言已放下人生重担)”,“听蛐蛐儿叫唤去了(言已人土与秋虫为伴了)”,“嗝儿屁着凉了”、“翘辫子”、“踹腿”、“蹬腿儿”等等。但多具有贬义,不能用在丧礼和其他正式场合上。

5楼:达ˉ芬奇

元代诗坛四大家:杨载(1271~1323)

03-15

元代诗坛四大家:范椁(1272~1330) 03-15

元代诗坛四大家:揭傒斯(1274~1344) 03-15

元代诗坛四大家:虞集(1272~1348) 03-14

清初文学四公子:侯方域(1618~1655) 03-14

清初文学四公子:冒襄(1611~1693) 03-13

清初文学四公子:陈贞慧(1604~1656) 03-13

清初文学四公子:方以智(1611~1671) 03-13

古诗词鉴赏十“注意” 01-26

老子是理解先秦诸子和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 01-26

高中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初探 01-26

**古诗词鉴赏中的意象和意境 01-26

中国古典诗词的鉴赏 01-26

怎样鉴赏中国古典诗词 01-26

唐宋八大家,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1007~1072) 01-26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1021-1086) 09-16

唐宋八大家,北宋散文家:曾巩(1019-1083) 09-16

唐代大文学家,大思想家,大教育家:韩愈(768--824) 09-16

唐宋八大家,著名的思想家:柳宗元(773-819) 09-16

唐宋八大家,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1007~1072) 09-16

唐宋八大家,北宋散文家:苏洵(1009--1066) 09-16

唐宋八大家,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1036-1101) 09-16

唐宋八大家,北宋散文家:苏辙(1039~1112) 09-16

汉赋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为哪三个阶段? 09-16

元曲的人文精神 08-20

帝王诗、帝王气象及**情结 08-20

李清照词中的淑女情怀 08-17

谈李煜词的宗教色彩 08-16

竹简《唐虞之道》“孝之杀”的思想史意义

子思《缁衣》、《表记》、《坊记》思想试探 08-15

李煜词集 04-08

中国古典名言百句实录浅译(下) 04-08

中国古典名言百句实录浅译(上) 04-08

什么是【对仗】? 04-02

什么是【拗救】? 04-02

什么是【粘对】? 04-02

什么是【律句】? 04-02

什么是【四声】? 04-02

什么是【用韵】? 04-02

什么是【近体、古体】? 04-02

如何理解宋词? 04-02

王羲之:《兰亭集序》 09-19

《上下五千年》241 五人墓 08-04

《上下五千年》242 袁崇焕大战宁远 08-04

《上下五千年》243 皇太极施反间计 08-04

《上下五千年》244 徐霞客远游探险 08-04

《上下五千年》245 闯王李自成 08-04

《上下五千年》246 卢象升战死巨鹿 08-04

《上下五千年》247 张献忠奇袭襄阳 08-04

《上下五千年》248 李岩和红娘子 08-04

《上下五千年》249 吴三桂借清兵 08-04

《上下五千年》250 史可法死守扬州 08-04

《上下五千年》251 夏完淳怒斥洪承畴 08-04

《上下五千年》252 郑成功收复台湾 08-04

《上下五千年》253 李定国转战西南 08-04

《上下五千年》254 康熙帝平定三藩 08-04

《上下五千年》255 雅克萨的胜利 08-04

《上下五千年》256 三征噶尔丹

《上下五千年》257 顾炎武著书立说 08-04

《上下五千年》258 *** 08-04

《上下五千年》259 乾隆帝**修书 08-04

《上下五千年》260 曹雪芹写《红楼梦》 08-04

《上下五千年》261大**和珅 08-04

《上下五千年》262女英雄王聪儿 08-04

论语(全集) 08-04

鲁迅:中国人身上那根最敏感的神经 07-22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07-12

吴敬梓和他的《儒林外史》 07-12

曹雪芹与《红楼梦》 07-12

《金瓶梅》 07-12

《西游记》 07-12

《水浒传》 07-12

《三国演义》 07-12

辛弃疾 07-12

陆游 07-12

李清照 07-12

柳永 07-12

苏轼 07-12

李商隐 07-12

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715--770)简介 07-12

高适 07-12

孟浩然 07-12

王维 07-12

白居易 07-12

杜甫 07-12

李白 07-12

陶渊明的诗

屈原的诗 07-12

《诗经》 07-12

诗歌概述 07-12

中国经典启蒙教材:小儿语(明朝·吕得胜) 05-11

中国经典启蒙教材:**规(清朝·李毓秀) 05-11

中国经典启蒙教材:重订增广(清朝·周希陶) 05-11

中国经典启蒙教材:增广贤文(佚名) 05-11

中国经典启蒙教材:千字文(粱敕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撰) 05-11

中国经典启蒙教材:三字经(佚名) 05-11

中国经典启蒙教材:百家姓 05-11

中国经典启蒙教材:朱子治家格言(清朝·朱柏庐) 05-11

班婕妤:《怨歌行》 05-11

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05-11

司马相如:《琴歌二首》 05-11

虞姬:《和项王歌》 05-11

项羽:《垓下歌》 05-11

刘邦:《大风歌》 05-11

诸葛亮最终败给了谁? 05-11

中国经典辞赋:汉赋·神女赋·宋玉 04-21

中国经典辞赋:汉赋·东征赋·班昭 04-21

中国经典辞赋:汉赋·酒箴·扬雄 04-21

中国经典辞赋:汉赋·归田赋·张衡 04-21

中国经典辞赋:汉赋·登楼赋·王粲 04-21

中国经典辞赋:汉赋·洛神赋·曹植 04-21

中国经典辞赋:汉赋·思旧赋·向秀 04-21

中国经典辞赋:汉赋·叹逝赋 ·陆机 04-21

中国经典辞赋:汉赋·文赋·陆机 04-21

中国经典辞赋:三都赋·左思 04-21

中国经典辞赋:月赋·谢庄

中国经典辞赋:雪赋·谢惠连 04-21

中国经典辞赋:舞鹤赋·鲍照 04-21

中国经典辞赋:别赋·江淹 04-21

中国经典辞赋:小园赋·庾信 04-21

中国经典辞赋:滕王阁序·王勃 04-21

李贺诗的艺术特色 04-12

二十世纪元曲研究刍议 04-12

道德形而上主义与百年中国新文学 04-12

中国诗学的百年历程 04-12

古典文学:论语

http://****art**.**/art/wenxue/guodai/list_5.html太多了弄不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