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梨涡印
上次我大舅去钓,说鲤鱼和鲫鱼挺多的
2楼:匿名用户
鲫鱼,鲶鱼,鲤鱼,嘎鱼,黄嘎呀子,泥鳅,川丁子,柳根,老头鱼,其中属鲫鱼最多,最便宜,柳根,川丁,老头鱼都比较贵,有的时候花钱买不到,黄嘎鱼在我小的时候非常多,现在基本吃不起,,
3楼:匿名用户
主要鲫鱼,鲇鱼。鲤鱼
4楼:雪夜啸月孤狼
鲫鱼,鲤鱼,草鱼,鲶鱼
5楼:匿名用户
大凌河<。)#)))≦
本人辽宁朝阳,请问各位专家这是什么石头,从大凌河捡来的。
6楼:匿名用户
这石头大凌河有的事。就属于黄蜡石的一种
7楼:浣溪沙丶
石头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8楼:匿名用户
普通石头,只不过外型经过河水冲刷变光滑而已。
辽宁省朝阳市十大特色以及介绍
9楼:匿名用户
朝阳丰富的文物古迹,使历史文化形成了独有的优势。目前,全市已有40多处文物古迹列为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有55个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363处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尚有更多的文物古迹正在挖掘整理和维修保护之中,蕴藏于朝阳这片被称为“神秘土地”上的巨大财富,将日益显示出更为深远的意义。
自东晋以来,朝阳一直是东北地区佛教圣地和佛教文化传播中心。现存朝阳境内的古刹宝塔数以百计,佛教文化遗存遍及各地。始建于“三燕”时期的朝阳北塔是全国唯一的集燕、北魏、隋、唐、辽五代于一身的佛塔。
在塔中天宫发现的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和大批精美文物堪物佛家至宝。
“三燕”时期的遗迹集中分布在今朝阳地区中北部、方圆约650平方公里的大凌河流域内,形成一个由宫城址、皇苑址、墓地、墓葬组成的、具有多民族特色的历史文化区域。
位于建平和凌源两县交界处丘陵地带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方圆达50平方公里,属于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部族时期的遗迹,距今约5500年。考古发现大量的彩陶、玉器和大规模的祭坛、庙宇和墓冢遗址。从积石冢群出土的大量精美彩陶和以玉猪龙为代表的玉器看,当时社会已经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社会生产力已发展的较高程度,生产技术、工艺水平以及审美意识都达到相应的文明标准,社会生活已具中国文明传统“礼”的雏形和规范。
研究表明这是五千年前存在过的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牛河当“红山文化”大型坛、庙、冢遗址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民族早在5000多年前就已经进入了古代文明社会,从而使朝阳地区成为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朝阳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矿产品种比较齐全。境内已发现各种有益矿藏67种,产地570余处,已探明储量占全省的70%。
多样的地貌特征和适量的降水适于多种植物和农作物生长,盛产高梁、玉米、小麦、杂粮杂豆、棉花、油料、蔬菜、干鲜果品等农副土物产品
10楼:左利韦春冬
大连的美女,
沈阳的汉,
阜新的傻子满街转;
锦州的花,
本溪的草,
葫芦岛的光棍遍地跑;
鞍山的淑女,
辽阳的狼,
盘锦的男人是流氓;
营口的风,
兴城的浪,
新民的打仗一块上;
北票的鸡,
绥中的床,
铁岭的女人吓死狼。...
朝阳的葱,
凌源的蒜,
建平的姑娘最好看
描写朝阳大凌河的文章
11楼:匿名用户
我可爱的家乡——大凌河
一年四季,或清晨或傍晚,或驱车或漫步,常到城东大凌河。
朝阳城区东,大凌河淙淙流淌,凤凰山巍巍高耸。凌凤大桥如虹卧波,人工湖水碧波荡漾。沿岸有红山女神、万人广场、化石公园、体育馆等景观。
春夏秋冬,景致不同。春有绿树如烟,可携友踏春,春衫轻薄,迎风抒情。秋有色彩斑斓,可采摘果实,果香正浓,感悟人生。
草垫如茵漫卷无边,秋千如燕荡入云天。看鸥鸟翔集,赏凤山景色。可解忧愁,可畅胸怀,休闲游览之佳境也。
2005年朝阳市大凌河朝阳城区段整治工程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称号,其景观规划设计构思充分体现了生态及文化理念,风景区以一轴(历史文化轴)、一线(时代发展线)、一河(大凌河)、一带(公园绿化带)为主题,形成了5大功能区的景观格局,即:植物景观区、动物景观区、滨水休闲景观区、人文景观区、体育运动景观区,在布局结构上强调了三条主脉,即:水景线——水脉;生态线——绿脉;文化线——文脉。
朝阳市大凌河风景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充分挖掘了地方文化特性,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城市建设中,创造出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城市滨水景观。
大凌河是辽宁西部最大的河流,也是全省的第三大河流,也是中国东北独流入海的较大河流之一。古称渝水、龙川,汉唐时称白狼水,辽称灵河,金改凌河。明代以后,为了与小凌河相区别,才称为大凌河。
大凌河又是古代沟通东北与中原的交通枢纽,齐国北伐山戎、曹操征讨乌桓、前燕入主中原、北齐攻打契丹、隋唐平定高丽,均以大凌河谷为行军主道。自古以来,大凌河流域就是一道风景长廊,河流经过地,山川秀美,物产丰饶。
大凌河有北、西、南三个方向的源头之水。北源出于朝阳凌源万元店乡热水汤村,由此向南至凌源南辛杖子汇入西源;大凌河西源,出自河北省平泉县宋营子乡水泉沟,进入凌源市流向东北转东至辛杖子与北源汇合,而后折向东南纳入**带河,再向东南进入喀左县境汇入南源;大凌河南源,出自朝阳建昌县要路沟乡吴坤杖子的水泉沟,由西南流向东北,初为潜流,陆续见有明水。继之方见明显明水,常年不断。
再因陆续有川水注入,河流形成回水,建有水库。3条源头汇合后,呈西南—东北流向,在朝阳市境内流经凌源、建昌、喀左、朝阳、北票,另外还流经锦州的义县、凌海等县市。
大凌河总长397公里(一说435公里),流域面积23263平方公里,境内共有大凌河支流22条,主要支流有大凌河西支、老虎山河、牤牛河等。大凌河流域主要水利工程有宫山嘴水库、菩萨庙水库、瓦房店水库、龙潭水库等。大凌河流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从山地、丘陵过渡到山前倾斜平原,至渤海西岸,呈阶梯式降低。
流经碎屑岩、火山岩和黄土地区。
滔滔大凌河,孕育了灿烂的大凌河文化。沿河两岸殷实富足,在古代就开发较早。朝阳喀左县的鸽子洞旧石器时代人类洞穴的遗址,兴隆庄乡山嘴村外的东山嘴红山文化祭祀遗址……都在大凌河岸边。
唐代诗人沈全期在《古意呈补阙乔知之》一诗中提到了大凌河:“白浪河水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白浪河就是白狼水,指的就是今天的大凌河。
而白狼水的得名,是因秦汉时期右北平郡下设有白狼县。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率大军走青龙河谷的这条“卢龙道”,曾“登白狼,望柳城”。一场鏖战,从此安定了北方地区,为北方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