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听写大会对联运用对偶,学校将举办"汉字听写大赛",大赛现场要挂一副对联,请你根据比赛主题和学过的对偶知识,拟一副对联 25

2021-02-15 15:19:18 字数 3624 阅读 8864

1楼:

汉字结构精巧天下为大

听写声形复杂人云皆会

学校将举办"汉字听写大赛",大赛现场要挂一副对联,请你根据比赛主题和学过的对偶知识,拟一副对联 25

2楼:匿名用户

双耳聪敏听四海之音

单手轻快写一方之识

--原创

思路:既然是听写大赛,所以以听和写作为对联的主题。这种比赛类型就是比赛听和写的能力,对于听来说,参赛者希望能够听到任何位置的声音,写的话轻松写出答案。

3楼:残烛老翁

咬文嚼字弘扬华夏文化

正本清源展现炎黄精髓

4楼:李欣融

上联:做华夏人写好中国汉字,

下联:扬中华风展示神州风貌。

5楼:千帆过尽

1、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2、耳听手写象形意,胆识心赛中国风

3、执笔写好字,秀出民族魂。惟丹青妙笔,显中华之魄。

4、笔尖上的文字,白纸上的文化

6楼:果蹲蹲

汉语听写字字珠玑

文章看读句句宝贵

横批 辞藻华丽

7楼:匿名用户

上联:羊肉煎炒炖焖涮食皆无味, 烤(考)

下联:棋盘车马炮相兵路均直行。 士(试)

横批:鸣不藏拙

8楼:胆在左边颤

忠义廉孝品人物

兴盛衰亡鉴古今

忠义孝廉是古人行为做事的规范,影响了中国近几千年的社会人文和历史走向。兴盛衰亡是历史朝代经历的四个阶段,研究和分析每个朝代的兴衰,对我们现在的政治经济能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给汉字听写大会拟对联

9楼:我是龙的传人

上联:一风汉字千年魅

下联:百味华文万里香

分析:此对联无论在结构、词性、平仄等方面,均符合对联的要求,不但将大会主题巧妙镶嵌,而且将中国汉字与参赛选手的魅力生动展现在两行精美诗句中。

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陈韬先生创作感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刚刚赛程过半,就已超过众多娱乐选秀节目的收视率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那字正腔圆的报字、熟悉亲切的词组、一笔一划的听写既富有悬念又令人神往;小选手张张稚嫩可爱的面孔、紧张严肃的表情和横架鼻梁的眼镜既充满特点又散发魅力。

尤其是个别参赛队过早失利,剩下队员以一当

十、顽强拼搏的镜头扣人心弦!场内外激起的阵阵掌声相信飞过了千山万水,回荡在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和华人家庭......!这是一次未雨绸缪,提升普及汉文化的有益尝试;一场千年书法战胜现代电脑、百味汉字超越时尚娱乐的精神大餐”!

简介对联: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10楼:晓林清风

字正腔圆一风汉字千年魅,

流长源远百味华文万里香。

11楼:我本阿吉

趣味无穷中国字

教育有方少年人

12楼:tomboy不是

一风汉字千年魅,百味华文万里香

上联:耳听手写象形意 下联:胆识心赛中国风

听写会上 喜见新苗茁壮 同欢台前 释然顾虑怀肠

为汉字听写大赛拟一副对偶对联

13楼:的风格人格

师德崇高,默默无闻奉献,要叫桃李满天下;\r\n生员承恩,孜孜不倦勤学,定把书香遍乾坤。

用对偶写一副关于汉字的对联 很急 跪谢

14楼:谁的紫竹林

方方正正一笔一划

规规矩矩一撇一捺

行云若流水

狂草意奔放

15楼:匿名用户

结绳记事 开启文明社会

仓颉造字传承民族精华

16楼:芸芸众生

耳听手写象形意

胆识心赛中国风

横平竖直方正字

居中撇捺正直心

大笔写大字

17楼:槐花公社

会意如拆全体构

形声可念半边天

对偶和对联有什么区别?

18楼:9点说史

概念不同

1、对偶:是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叫对偶。对偶俗称对子,在诗词曲赋等韵文中称为对仗。

对偶独具艺术特色,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为人们喜闻乐见。

对偶通常是指文句中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对、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构成的修辞法。 对偶从意义上讲前后两部分密切关联,凝练集中,有很强的概括力;从形式上看,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音节和谐、具有戒律感。严格的对偶还讲究平仄,充分利用汉语的声调。

2、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它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扩展资料

对联的发展起源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明洪武年间(1368-1399年),在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238-250年)。

在铁十字架上又铸有艺术精美的对联云:“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观其形式与内容,与中国早期**徒有关联。

春节时挂的对联**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19楼:柯玉

对偶是修辞方式,对联是文学形式,对偶是工具,对联是产品,没有对偶的修辞手法写不成对联。

对偶: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叫对偶。对偶俗称对子,在诗词曲赋等韵文中称为对仗。

对偶独具艺术特色,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为人们喜闻乐见。

对偶通常是指文句中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对、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构成的修辞法。 对偶从意义上讲前后两部分密切关联,凝练集中,有很强的概括力;从形式上看,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音节和谐、具有戒律感。严格的对偶还讲究平仄,充分利用汉语的声调。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它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