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一、清理平整山坡。机械挖土后的山体土坡表面粗糙,平整度差,高差大,故应采用人工进行平整清理,使山坡表面没有太大起伏,然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二、搭设脚手架。由于山坡的高度超出自然地坪2米以上,应采用搭设脚手架的方法施工,脚手架的高度应和山坡的高度一致.脚手架的搭设应牢固,搭设检查后确保安全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三、钢筋绑扎和锚杆的预留。在清理山坡和搭设脚手架的工作完成之后进行钢筋的绑扎工序。在钢筋绑扎工程中钢筋的间距应符合设计的要求,根据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绑扎后的钢筋应牢固,无松动,间距均匀,同时要预留锚杆并和钢筋网绑扎在一起。预留锚杆应根据施工的设计要求,预留的部位应准确无误。钢筋绑扎使一定要采用合格的材料。
钢筋搭接长度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在绑扎和预留工作完成时经监理、甲方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四、边缘支模板。为使山体护坡美观及外围整体平整,边缘应采用模板挡齐,采用的材料有钢模和木模。由于山体护坡的面积过大,应根据施工规范采用留沉降缝的方法。
沉降处应采用支模板的措施进行隔离,支模板的高度不应低于浇筑的砼高度。
五、山体钢筋砼的浇筑。山体护坡根据设计要求采用c20商砼进行人工浇筑。浇筑砼时,现场必须有管理人员跟班作业,木工、钢筋工专人值班。
砼水灰比应随砼浇筑高度酌情递减。砼的自由下落高度不大于2米。浇筑时应用人工用铣拍实,并用拉板拖平。
浇筑时自下而上根据脚手架的高度一层一层进行施工。
六、钢筋砼的养护。砼浇筑完毕后,专人24小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使砼的质量达到最佳效果,钢筋砼山体护坡竣工后,坚固耐久,经的起雨水的冲刷。
七、各工序的衔接、验收及最终验收路基、路面排水工程时,注意安排好先后施工顺序,避免与主体工程发生冲突,避免工序遗漏,造成施工困难。施工过程中,施工员及时做好原始记录,写出详细的施工日志,确保施工中每一个环节都得到有效控制,每一工序在其完成后,书面或口头报告监理处,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每一分项、分部工程在其完成并自检合格后,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
质量保证措施:(1)正式施工前,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明确工程位置、结构形式、施工工艺等,使技术人员对施工技术标准及要求做到熟记于心。(2)加强测量、试验、检测等基础性技术工作。
装备先进的检测仪器,用科学的手段保证工程质量。(3)强化工地试验室检测力度,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坚决做到不合格材料不进场、不使用。(4)建立由项目经理负责,项目总工程师专门主持的质量自检体系。
①强化以第一管理者为首的质量自检、自控体系,完善内部检查制度,配齐质量管理人员,实行工程部门管理、安质部门监控的监督分离体制,立足自检、自控,责任落实到人,严格考核奖罚,对工程的重要结构和隐蔽工程建立预检和复检制度。②自检体系由项目部、施工队二级组成,项目部为自检核心。项目部安质部为实施单位,中心试验室配合,施工队设专职质检员,现场设工地试验室,按照“跟踪检查、复检、抽检”三个检测方法实施检测任务,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
③自检体系依据有关法规、标准规范、设计院文件、工程合同和施工工艺要求,细化分解质量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对重点部位、重要工序、关键环节指定专人负责,进行施工质量控制。自检人员须监控施工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随时进行放线测量、材质试验、工序和工艺检查、质量检测等工作,保证质量检查控制的及时性、准确性。④自检体系以建设单位质量奖罚管理机制为基础,制定和完善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及考核法,促使和激励企业强化质量管理,使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和质量挂钩。
实行项目挂牌、试件验收、测量复核、质量检查、奖金挂钩、质量否决等制度,明确岗位质量职责,层层落实质量责任。
护坡有哪几种形式?举例说明.
2楼:月似当时
1、直接防护是对河岸边坡直接进行加固,以抵抗水流的冲刷和淘刷。常用抛石、干砌片石、浆砌片石、石笼及梢捆等修筑。
2、间接防护适用于河床较宽或防护长度较大的河段,可修筑丁坝、顺坝和格坝等,将水流挑离河岸。
桥址所在河段,河岸的凹岸逐年迎受水流冲刷,会使河岸不断地坍塌。为保护桥梁和路堤安全,须在凹岸修筑防护建筑物。此外,因设桥引起河水流向变化,冲刷河岸而危及农田和村镇时,也须在河岸修建防护建筑物。
扩展资料
为了防止崩塌,直接在坡面修筑护坡工程进行加固,这比削坡节省投工,速度快。常见的护坡工程有:干砌片石和混凝土砌块护坡、浆砌片石和混凝土护坡、格状框条护坡、喷浆和混凝土护坡、锚固法护坡等。
防止没有涌水的软质岩石和密实土斜坡的岩石风化,可用浆砌片石和混凝土护坡。坡度小于1:1的用混凝土,坡度1:
0.5~1:1的用钢筋混凝土。
其中浆砌片石护坡可以防止岩石风化和水流冲刷,适用于较缓的坡。
格状框条护坡是用预制构件在现场装配或在现场直接浇制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修成格式建筑物,格内可进行植被防护。
有涌水的地方干砌片石。为防止滑动,应固定框格交叉点或深埋横向框条。
在基岩裂隙小,没有大崩塌发生的地方,为防止基岩风化剥落,进行喷浆或喷混凝土护坡。若能就地取材,用可塑胶泥喷涂则较为经济,可塑胶泥也可做喷浆的热层。注意不要在有涌水和冻胀严重的坡面喷浆或喷混凝土。
3楼:菲尔飘飘
4 护坡工程
4.1 一般规定
4.1.1 开发建设项目在基建施工和生产运行中由于开挖地面或堆置弃土、弃石、弃渣等形成的不稳定边坡,都应采取护坡工程。
4.1.2 根据边坡的高度和坡度等不同条件,分别采取不同的护坡工程。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对边坡高度大于4m、坡度大于1.0:1.5的,应采取削坡开级工程。
2 对边坡小于1.0:1.5的土质或沙质坡面,可采取植物护坡工程。
3 对堆置物或山体不稳定处形成的高陡边坡,或坡脚遭受水流淘刷的,应采取护坡工程。
4 对条件较复杂的不稳定边坡,应采取综合护坡工程。
5 对滑坡地段应采取滑坡治理工程。
4.2 削坡开级
4.2.1 土质坡面的削坡开级。主要有直线形、折线形、阶梯形、大平台形等4种形式。
1 直线形:
1)适用于高度小于20m、结构紧密的均质土坡,或高度小于12m的非均质土坡。
2)从上到下,削成同一坡度,削坡后比原坡度减缓,达到该类土质的稳定坡度。
3)对有松散夹层的土坡,其松散部分应采取加固措施。
2 折线形:
1)适用于高12m一20m、结构比较松散的土坡,特别适用于上部结构较松散,下部结构较紧密的土坡。
2)重点是削缓上部,削坡后保持上部较缓、下部较陡的折线形。
3)上下部的高度和坡比,根据土坡高度与土质情况,具体分析确定,以削坡后能保证稳定安全为原则。
3 阶梯形:
1)适用于高12m以上、结构较松散,或高20m以上、结构较紧密的均质土坡。
2)每一阶小平台的宽度和两平台间的高差,根据当地土质与暴雨迳流情况,具体研究确定。一般小平台宽1.5m~2.
0m,两台间高差6m~12m。干旱、半干旱地区,两台间高差大些;湿润、半湿润地区,两台间高差小些。
3)开级后应保证土坡稳定。
4 大平台形:
1)适用于高度大于30m,或在8度以上高烈度**区的土坡。
2)大平台一般开在土坡中部,宽4m以上。平台具体位置与尺寸,需根据《**区建筑技术规范》对土质边坡高度的限制,研究确定。
3)大平台尺寸基本确定后,需对边坡进行稳定性验算。
4.2.2 石质坡面的削坡开级,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坡度要求。除坡面石质坚硬、不易风化的外,削坡后的坡比一般应缓于1:1。
2 石质坡面削坡,应留出齿槽,齿槽间距3m~5m,齿槽宽度lm~2m。在齿槽上修筑排水明沟和渗沟,一般深10cm~30cm,宽20cm~50cm。
4.2.3 坡脚防护:
1 削坡后因土质疏松可能产生碎落或塌方的坡脚,应修筑挡土墙予以防护。具体技术参照本规范3.3.4 的规定执行。
2 无论土质削坡或石质削坡,都应在距坡脚1m处,开挖防洪排水渠,断面尺寸根据坡面来水情况计算确定。
4.2.4 坡面防护:
1 削坡开级后的坡面,应采取植物护坡措施。在阶梯形的小平台和大平台形的大平台中,宜种植乔木或果树,其余坡面可种植草类、灌木。
2 植物护坡有关技术,参照本规范4.3的要求执行。
4.3 植物护坡
4.3.1 种草护坡:
对坡比小于1.0:1.5,土层较薄的沙质或土质坡面,可采取种草护坡工程。
1 种草护坡应先将坡面进行整治,并选用生长快的低矮钢伏型草种。
2 种草护坡应根据不同的坡面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一般土质坡面采用直接播种法;密实的土质边坡上,采取坑植法;在风沙坡地,应先设沙障,固定流沙,再播种草籽。
3 种草后1年一2年内,进行必要的封禁和抚育措施。
4.3.2 造林护坡:
对坡度10°~20°,在南方坡面土层厚15cm以上、北方坡面土层厚40cm以上、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采用造林护坡。
1 护坡造林应采用深根性与浅根性相结合的乔灌木混交方式,同时选用适应当地条件、速生的乔木和灌木树种。
2 在坡面的坡度、坡向和土质较复杂的地方,将造林护坡与种草护坡结合起来,实行乔、灌、草相结合的植物或藤本植物护坡。
3 坡面采取植苗造林时,苗木宜带土栽植,并应适当密植。
4.4 工程护披
4.4.1 砌石护坡。有干砌石和浆砌石两种形式,根据不同需要分别采用。
1 干砌石护坡:
1)坡面较缓(1.0:2.5~1.0:3.0)、受水流冲刷较轻的坡面,采用单层干砌块石护坡或双层干砌块石护坡。
2)坡面有涌水现象时,应在护坡层下铺设15cm以上厚度的碎石、粗砂或砂砾作为反滤层。封顶用平整块石砌护。
3)干砌石护坡的坡度,根据土体的结构性质而定,土质坚实的砌石坡度可陡些,反之则应缓些。一般坡度1.0:
2.5~1.0:
3.0,个别可为1.0:
2.0。
2 浆砌石护坡:
1)坡度在1:1~1:2之间,或坡面位于沟岸、河岸,下部可能遭受水流冲刷,且洪水冲击力强的防护地段,宜采用浆砌石护坡。
2)浆砌石护坡由面层和起反滤层作用的垫层组成。面层铺砌厚度为25cm~35cm,垫层又分单层和双层两种,单层厚5cm~15cm,双层厚20cm~25cm。原坡面如为砂、砾、卵石,可不设垫层。
3)对长度较大的浆砌石护坡,应沿纵向每隔10m~15m设置一道宽约2cm的伸缩缝,并用沥青或木条填塞。
4.4.2 抛石护坡。
坡脚为沟岸、河岸,暴雨中可能遭受洪水淘刷的部分,对枯水位以下的坡脚应采取抛石护坡。有散抛块石、石笼抛石和草袋抛石3种方式,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用。其技术要求参见本规范6.
2.2。
4.4.3 混凝土护坡。在边坡坡脚可能遭受强烈洪水冲刷的陡坡段,采取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护坡,必要时需加锚固定。
1 边坡介于1.0:1.
0~1.0:0.
5之间的、高度小于3m的坡面,用一般混凝土砌块护坡,砌块长宽各30cm~50cm;边坡陡于1.0:0.
5的,用钢筋混凝土护坡。
2 坡面有涌水现象时,用粗砂、碎石或砂砾等设置反滤层。涌水量较大时,修筑盲沟排水。盲沟在涌水处下端水平设置,宽20cm~50cm,深20cm~40cm。
4.4.4 喷浆护坡。在基岩不太发育裂隙、无大崩塌的坡段,采用喷浆机进行喷浆或喷混凝土护坡,以防止基岩风化剥落。
1 喷涂水泥砂浆的砂石料最大粒径15mm,水泥和砂石的重量比1:4~1:5,砂率50%~60%,水灰比0.4~0.5。速凝剂的添加量为水泥重量的3%左右。
2 喷浆前必须清除坡面活动岩石、废渣、浮土、草根等杂物,填堵大缝隙、大坑洼。
3 破碎程度较轻的坡段,可根据当地土料情况,就地取材,用胶泥喷涂护坡,或用胶泥作为喷浆的垫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