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归园田居其三》为例谈谈陶渊明田园的艺术特征

2021-02-08 08:27:54 字数 5484 阅读 9109

1楼:墨菡夏

用浅易的文字,平缓的语调,表现深刻的思想,是陶渊明的特长回

。即使读者并不知答道诗中运用了什么典故,单是诗中的情调、气氛,也能把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传送到读者的内心深处。

诗人躬耕田亩,把劳动写得富有诗意。“种豆南山下”,多么平淡的口语;“带月荷锄归”,多么美的画面。语言平淡而意境醇美,这就是陶诗的独特风格。

以归园田居为例,说说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楼:妖道

楼主你好,总结了很多,希望能够帮到你。

《归园田居》一共5首,描写诗人归隐田园的新鲜感受和由衷喜悦。在诗人的笔 下,田园是与浊流纵横的官场相对立的 想洞天,寻常的农家景象无不是现出迷人的诗情书意。诗人在用白描的手法描绘田园风光的同时,也巧妙地在其间融入自己的生活理想和人格情操。

下面以分别以归园田居前三首(下文分别简称《其一》、《其二》和《其三》)为例简要概括。

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里就不做字句的翻译了,直接从思想内容入手。 这首诗全诗以抒情为基调,兼有农村景物的描绘,且以“羁鸟”、”池鱼”自比,充分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由淳朴的乡村生活、蔑视丑恶的官场生活的情怀。诗文情景交融,语言朴实无华,对仗亦十分自然,读者不仅能从诗中看到乡村的田园、房舍、榆柳和桃李,听到犬吠和鸡啼,而且能看到一位洒脱诗人对着这宁静的田园景物,在吟唱“久在樊 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心声,作者的情感在这一句被透彻地表达了出来。

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这首诗着意书写乡居生活的宁静。先是从正面写“静”。生活在偏僻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造访。

正因为没有俗事俗人打扰,所以“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那虚掩的柴门,那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喧嚣俗念都远远地隔绝了。诗人常与乡邻们共话桑麻,然而在诗人看来,共话桑麻,也不是 “杂言”,“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这是令人喜悦的,这单纯的喜惧表示着乡居劳作使诗人的心灵明净了,感情淳朴了。

——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

诗人或从正面说,或从旁说,让读者去领略乡村的幽静和自己心境的恬静。元好问曾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诗人在这衷正是描绘了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

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直接描写农事活动,“种豆”,“荷锄”,“戴月而归”,诗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生活,可刚刚开荒的土地是贫瘠的,即使是种上抗贫瘠抗旱能力强的豆类为无济于事,还是“草盛豆苗稀”,但诗人还是安于这种生活,于是,用“但使愿无违”道出了全诗的主旨,也就是作者的心志。

综合:这两首诗同样用浅易的文字,平缓的语调,表现深刻的思 想,这是陶渊明的特长。即使读者并不知道诗中运用了什么典故,单是诗中的情调、气氛,也能把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传送到读者的内心深处。

《归园田居》一共五首,这五首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整体,它们不仅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等几个方面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它们所抒发的感情都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其中的。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和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在艺术特色上,这几首《归园田居》相似之很多,尤其就艺术表现而言,大致可以总结为四个词:

1、景常:描写最常见的景物,无绮丽怪诞可言;

2、情真:情感真挚,非常贴近生活,字面上易于理解;

3、字易:无生僻字,字字常见,质朴非常;

4、理至:虽然景常,字易,但其中所蕴藏的理趣、意味却非常深厚,特别值得回味。

附《归园田居》另两首,便做参考:

其四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思想,艺术表现手法

3楼:匿名用户

《归园田居》其三的思想:

表达了作者不愿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追求自由,回归自然,归隐田园的思想。

《归园田居》其三的艺术表现手法:

本诗主要是采用白描和“赋”的铺陈手法,通过叙事来表现思想感情,其中既没有景物的描写、气氛的烘托,也没有比兴的运用,几乎全用叙述,寥寥几笔就为我们勾勒出了田园生活图景,只在未尾稍发议论,以点明其主旨。

原文:归园田居·其三

晋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

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作者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有什么艺术特色

4楼:匿名用户

《归园田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所作组诗,共五首,描写了诗人重归田园时的新鲜感受和由衷喜悦.在艺术特色上,这首诗同其他四首《归园田居》相似,可以总结为四个词:

1、景常:描写最常见的景物,无绮丽怪诞可言;

2、情真:情感真挚,非常贴近生活,字面上易于理解;

3、字易:无生僻字,字字常见,质朴非常;

4、理至:虽然景常,字易,但其中所蕴藏的理趣、意味却非常深厚,特别值得回味.

第二首全诗及简单赏析如下:

原诗:归园田居 其二

(晋)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赏析(有内容入手,最后到艺术性):

要详细的解读这首诗就不得不全面的了解一下其他四首,《归园田居》五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整体,它们不仅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等几个方面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它们所抒发的感情都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其中的.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和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归园田居 其二》着意书写乡居生活的宁静.先是从正面写“静”.生活在偏僻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造访.

正因为没有俗事俗人打扰,所以“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那虚掩的柴门,那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喧嚣俗念都远远地隔绝了.

不过,柴门也有敞开之时,诗人“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常与乡邻们共话桑麻.然而在诗人看来,与纯朴的农民披草来往,不是世俗的“人事”; 共话桑麻,也不是 “杂言”.与充满机巧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别有洞天.

 ——这是以外在的“动”写出内在的“静”.

乡村生活也有它的喜乐悲欢.“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令人喜悦;同时又“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然而这一喜一惧,并非“尘想”杂念.

 相反,这单纯的喜惧表示着乡居劳作使诗人的心灵明净了,感情淳朴了.——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

诗人或从正面说,或从旁说,让读者去领略乡村的幽静和自己心境的恬静. 元好问曾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诗人在这衷正是描绘了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

在艺术特色上,这首诗同其他四首《归园田居》相似,可以总结为四个词:

1、景常:描写最常见的景物,无绮丽怪诞可言;

2、情真:情感真挚,非常贴近生活,字面上易于理解;

3、字易:无生僻字,字字常见,质朴非常;

4、理至:虽然景常,字易,但其中所蕴藏的理趣、意味却非常深厚,特别值得回味.

这也是陶潜诗语言上最常见的艺术特点,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平淡而醇美.

附《归园田居》另四首,便做参考: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归园田居(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结合归园田居其三分析陶渊明诗的特点

5楼:我是龙的传人

陶渊明的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形成一种“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艺术特点。

这一点从《归园田居(其三)》可看出。“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 没有丝毫修饰,运用口语,平和亲切;“道狭草木长”“带月荷锄归”随口而出,平淡朴素,清新自然,和醇美的诗意和谐地统一起来。

附《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以《山居秋暝渭州田家》等作品为例,谈谈王维山水田园诗的

1楼 匿名用户 王维的诗歌描绘山水田园自然优美风景,如诗如画的诗篇。比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 诗中描写新下的雨之后,天气比晚来的秋天更爽。明月斜照在松树中间,清清的泉水在石板 石头上流过,照是从上到下,水从石...

试评述归园田居的思想内容和它的艺术特色

1楼 来自蓝晶城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常见的是第三首 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 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对比来看,作者的 愿 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这两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立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很平实,就像一个老农站在那里说话,让人觉得很亲切。 晨兴理荒秽,...

理解性默写。1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最能表现诗人摒弃尘俗

1楼 百度用户 1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4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5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8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9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10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