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5117用
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包括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教学案例描述的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盐怎么消失了
2楼:冰蓝泷桀
想要保持孩子们的好奇
心,就得给孩子们做一些科学实验,让孩子们在好奇的心态下表现出强烈的未知欲。
今天小鱼哥哥和大家分享幼儿小班观察课程:盐怎么消失了。
课程目标:
1,让小朋友发现盐能溶解到水中的现象,同时掌握溶解的速度与其他因素的有关系。
2,让小朋友理解,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溶解在水里。
3,培养小朋友的观察力,增进小朋友的好奇心,让小朋友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课程工具:
1,准备足够的小杯子。
2,准备足够的小盘子。
3,准备足够的筷子。
4,准备一袋盐,一袋细沙,温水一大杯。
课程过程:
1,讲故事。给孩子们讲一个能把盐溶解于水插入到的故事,建议老师可以把小马过河改一下。
故事大概:小马帮妈妈去买盐,要过一条河。回来的时候,小马依然快快乐乐地趟水过来了。
可是当他上岸后却发现,袋子里的盐没了。这可把小马吓坏了。他赶紧跑回家告诉妈妈说,河里有妖怪把它的盐抢走了。
妈妈听后,哈哈大笑。那么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盐没了呢?
2,引起小朋友的关注后,老师开始给孩子们做盐溶解于水的示范。
实验过程:
1,老师在小杯里倒入适量的水,然后用小勺把盐倒入,让孩子们观察盐在水里的状态。诱导孩子们讲出,盐跑**去了,让他们回答。
2,老师主要是要让孩子们观察倒入水里的盐的状态,颜色,以及多少。
3,老师再换小杯,同样的方法把细沙倒入,让孩子们再观察,并让孩子们说出两个实验的不同点。
4,老师把小朋友两两分组,然后让他们自己操作,并认真观察盐的溶解过程。
5,老师把水换成凉水,再让小朋友们观察一次,让他们明白水的温度是可以影响盐的溶解速度的。
课程总结:
这个课程的操作性强,需要投入的观察力也十足,其实是非常适合当成亲子游戏的。如果家长朋友们觉得好玩,可以在家里和孩子们一起玩这个游戏。当然,你也可以完全地发散你的想象力,更换或者是改变整个实验的过程。
小班科学教案:盐怎么消失了
3楼:冰蓝泷桀
想要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就得给孩子们做一些科学实验,让孩子们在好奇的心态下表现出强烈的未知欲。
今天小鱼哥哥和大家分享幼儿小班观察课程:盐怎么消失了。
课程目标:
1,让小朋友发现盐能溶解到水中的现象,同时掌握溶解的速度与其他因素的有关系。
2,让小朋友理解,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溶解在水里。
3,培养小朋友的观察力,增进小朋友的好奇心,让小朋友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课程工具:
1,准备足够的小杯子。
2,准备足够的小盘子。
3,准备足够的筷子。
4,准备一袋盐,一袋细沙,温水一大杯。
课程过程:
1,讲故事。给孩子们讲一个能把盐溶解于水插入到的故事,建议老师可以把小马过河改一下。
故事大概:小马帮妈妈去买盐,要过一条河。回来的时候,小马依然快快乐乐地趟水过来了。
可是当他上岸后却发现,袋子里的盐没了。这可把小马吓坏了。他赶紧跑回家告诉妈妈说,河里有妖怪把它的盐抢走了。
妈妈听后,哈哈大笑。那么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盐没了呢?
2,引起小朋友的关注后,老师开始给孩子们做盐溶解于水的示范。
实验过程:
1,老师在小杯里倒入适量的水,然后用小勺把盐倒入,让孩子们观察盐在水里的状态。诱导孩子们讲出,盐跑**去了,让他们回答。
2,老师主要是要让孩子们观察倒入水里的盐的状态,颜色,以及多少。
3,老师再换小杯,同样的方法把细沙倒入,让孩子们再观察,并让孩子们说出两个实验的不同点。
4,老师把小朋友两两分组,然后让他们自己操作,并认真观察盐的溶解过程。
5,老师把水换成凉水,再让小朋友们观察一次,让他们明白水的温度是可以影响盐的溶解速度的。
课程总结:
这个课程的操作性强,需要投入的观察力也十足,其实是非常适合当成亲子游戏的。如果家长朋友们觉得好玩,可以在家里和孩子们一起玩这个游戏。当然,你也可以完全地发散你的想象力,更换或者是改变整个实验的过程。
4楼:匿名用户
课程目标:
1,让小朋友发现盐能溶解到水中的现象,同时掌握溶解的速度与其他因素的有关系。
2,让小朋友理解,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溶解在水里。
3,培养小朋友的观察力,增进小朋友的好奇心,让小朋友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课程工具:
1,准备足够的小杯子。
2,准备足够的小盘子。
3,准备足够的筷子。
4,准备一袋盐,一袋细沙,温水一大杯。
课程过程:
1,讲故事。给孩子们讲一个能把盐溶解于水插入到的故事,建议老师可以把小马过河改一下。
故事大概:小马帮妈妈去买盐,要过一条河。回来的时候,小马依然快快乐乐地趟水过来了。
可是当他上岸后却发现,袋子里的盐没了。这可把小马吓坏了。他赶紧跑回家告诉妈妈说,河里有妖怪把它的盐抢走了。
妈妈听后,哈哈大笑。那么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盐没了呢?
2,引起小朋友的关注后,老师开始给孩子们做盐溶解于水的示范。
实验过程:
1,老师在小杯里倒入适量的水,然后用小勺把盐倒入,让孩子们观察盐在水里的状态。诱导孩子们讲出,盐跑**去了,让他们回答。
2,老师主要是要让孩子们观察倒入水里的盐的状态,颜色,以及多少。
3,老师再换小杯,同样的方法把细沙倒入,让孩子们再观察,并让孩子们说出两个实验的不同点。
4,老师把小朋友两两分组,然后让他们自己操作,并认真观察盐的溶解过程。
5,老师把水换成凉水,再让小朋友们观察一次,让他们明白水的温度是可以影响盐的溶解速度的。
课程总结:
这个课程的操作性强,需要投入的观察力也十足,其实是非常适合当成亲子游戏的。如果家长朋友们觉得好玩,可以在家里和孩子们一起玩这个游戏。当然,你也可以完全地发散你的想象力,更换或者是改变整个实验的过程。
小班科学教案《盐怎么不见了》
5楼:匿名用户
1.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的方法。
2.“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3.教学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这类案例的搜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在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
4.教学案例是指“由教师撰写,或由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撰写的叙述性的教学实践记录。”
小班科学活动《什么不见了》的教学活动与反思
6楼:啥名字好呢呢呢
小班幼儿年龄小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7613737,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都需锻炼。本班幼儿在平时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观察力差,为锻炼幼儿的注意力和观察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引导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
2、愿意参加科学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
3、通过玩玩、讲讲发展幼儿的思维,激发求知欲。
教学重点、难点
使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一个杯子,一只勺子。 2、白糖、果珍、黄豆、红豆等。
活动过程
1、告诉幼儿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东西,引起幼儿观察与学习的兴趣。 1)观察教师实验: 教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白糖,让幼儿观察白糖放进水里怎么样了?
(看不见了、溶化了) 2)教师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小石子,让幼儿观察小石子放进水里怎么样了? (还能看见、不溶化) 问:请小朋友想一想,你平时见到的什么东西放进水里也能溶化?
(盐、果珍、奶粉等) 教师小结:有的东西放进水里能溶化,变得看不见了,而有的东西放进水里不能溶化。
2、让幼儿做小实验(任选一种
1)介绍活动材料,让幼儿知道实验材料的名称。 白糖、果珍、黄豆、红豆等。 2)让每个幼儿试一试,选择一种材料放进水里,观察结果如何。
3)交流实验结果:知道有的东西放进水里看不见了,溶化了,有的东西不溶化能看得见。
3、提问个别幼儿 请个别幼儿说一说你把什么东西放在水里了?怎么样了? 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教学反思
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是通过使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并愿意主动地将自己的发现与老师小朋友分享。通过每位幼儿亲自动手做实验,并发现有的东西放在水里溶化了,看不见,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不能溶化,看得见。由于实验的操作过程充满乐趣,激发了幼儿的对活动的兴趣。
同时,在活动中,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材料的多样性,和工具的便捷性,在今后的活动将多注意这些不足之处,尽量做到完美
小班科学教案《糖怎么不见了》
7楼:快去学吧
一、活动目标:
1、观察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及水在口味上所发生的变化。
2、愿意思考并积极探索常见可溶物在水中溶解的现象。
3、对溶解的现象产生好奇,并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表现。
二、活动准备:
1、每人1杯水,一块放糖。
2.用于搅拌的汤匙、筷子、吸管。
3.咖啡、果珍粉等可溶解物。
三、活动重难点:
探索常见可溶物在水中溶解的现象
三、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说说方糖的样子,尝尝水的味道。
师:桌上有什么?糖是什么样子的?(白的,方的糖)
师:请你们喝一口杯子里的水,说说是什么味道的?(引导幼儿说出是没有味道的白开水,为下面品尝糖水做比较铺垫。)
师:今天白开水要和方糖一起变戏法,你们觉得它们会变什么戏法呢?(幼儿大胆讲述)
师:猜猜方糖放到水里会怎样?(幼儿大胆,激发幼儿观察方糖溶解的兴趣)
(分析:通过教师开放式的提问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讲述自己想出来的办法,发展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操作、讨论讲述方糖溶解的现象,并再次喝水验证自己的猜测。
师:现在我们把糖放入水中来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讲述:糖在水里冒出泡泡的溶解现象)
师:现在方糖在水里是慢慢的溶解还是很快地溶解呢?那怎样让方糖再快一点溶解呢?(鼓励幼儿大胆讲述:用汤匙、筷子、吸管搅拌可以让糖很快溶解。)
引导幼儿用汤匙、筷子、吸管进行搅拌,感知溶解的不同速度。
师:你们看到的糖放到水里怎么不见了?它真的没有了吗?
师:猜一猜方糖到**去了?水变成什么样子?尝尝看现在杯子里的水是什么味道的?
小结:方糖放在水里后会冒出很多泡泡,白开水变得有一点点浑浊,泡泡和浑浊就是方糖在水里溶解时产生的现象,用汤池河筷子等搅拌,可以使方糖溶解得更快。方糖全部溶解后水也就变成甜甜的糖水。
(分析:由于方糖放在水里会产生很多气泡,所以激发了幼儿观察的兴趣,也提高了幼儿对溶解现象的兴趣,了解到冒出的泡泡就像方糖在溶解,最后让幼儿再次品尝水的味道,使幼儿验证了自己的猜测。)
(三)、挖掘幼儿生活经验,拓展幼儿对可溶解物的了解。
师:你还知道有什么东西像方糖一样,在水里会"溶解"呢?(师根据幼儿的发言,将果珍和咖啡分别放入水杯进行溶解实验。)
(分析:在了解了溶解现象的基础上,通过抛出:除了方糖可以溶解在水里外,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在水里溶解?
这一问题,使幼儿回忆已有的生活经验,如:家里烧菜用的盐、妈妈洗衣服用的洗衣粉,等等,拓展了幼儿对溶解物的掌握,提升了幼儿的知识经验。)
幼儿园小班消防安全教案《着火了怎么办》
1楼 匿名用户 重点 难点部分的教学是一节课的关键,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水平主要体现在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上。一般说来,一节课中学生要把握的主要知识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生在理解和接受上存在困难的地方就是教学难点。 幼儿园小班消防安全教案《着火了怎么办》 2楼 匿名用户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 着火了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