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张涵宁
那是普bai通话中的轻声,“人”在
du这两个zhi字中读轻声。但“男”是第二dao声后专面加轻声,“人”就读3度;属“女”是第三声后面加轻声“人”就读4度。 我推荐你一本书“普通话培训指南”,15元一本。
里面都有你想知道的关于普通话方面的问题。
2楼:匿名用户
普通话有轻声和变音,还是找本普通话的教程好好看一下比较详细。
3楼:浓露香永
对,有二声三四声都行
谁知道普通话中,连续两个四声的发音规则?
4楼:e拍
在普通话中,连续两个四声的发音规则是:两个去声相连的音节,前一个音节如果不是重读音节,声调就变成半去声(53)。例如:“信念、变化、办事、快速、互助、大会”等。
去声是全降调,起音高,接着往下滑,用五度标记法表示,是从5降到1,写作51。声带从紧开始到完全松弛为止,声音从高到低,音长是最短的。例如:
下次注意、世界教育、报告胜利、创造利润。
扩展资料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声调不仅在现代汉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就连在古音中也一样,古时汉语的声调有多少类,自来言人人殊,纷纭无定。
中国传统音韵学上一向所谓的“四声”,都是声调分为把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类,这情形至少在五世纪前就已经存在。
现在记录汉语声调最实用的方法,当推赵元任先生的“五度制调值标记法”,这方法已经为国际语音学界正式采用。
“五度制”是先画一个纵坐标,表示音高,然后从最低到最高等分成五个音高标准点,每点为一度,自下而上分别用阿拉伯数字“1、2、3、4、5”标记。
各点名称依次为“低、次低、中、次高、高”五等。记载调值的方法是:最低的音记1度,次低音记2度,中度音记3度,次高音记4度,最高音记5度。
声调如果是直线的,只要记起头跟终点的度数,如果那个调子不是直线型的,除了必须记它的头尾的读书之外,还得记出它的曲折起落的度数。如北平话的四声调值就是:阴平:
55:,阳平:35:
,上声:214:,去声:
51:。
5楼:匿名用户
我认为,两个四声在一起,第二个则读轻声。例:刺猬……
6楼:东坡子
个人认为应该没有音变情况,普通话里音变基本都是因为上声而变化的。而四个去声连续应该就是原音,调值也应该没有大的变化。楼上所谓的半去,实际上还是去声。
“大话富贵”这个字连读应该与正常差异极少,基本不会属于音变情况。
7楼:苑玉斌
去声与去声音节相连,前一个去声又不是去声音节时,常常变为半去,调值是【53】
8楼:sky薛杰
请高人指点 字帖 这两个四声怎么读?
普通话中两个三声如何读
9楼:南瓜苹果
第一个字2声,第三个还是3声
例如:水果 了解 领导 演讲
保险 采取 产品 打扰 反感 改组 好转 简短 考古 老板 美好
变调,指汉语的音节在连续发出时,其中有一些音节的调值会受到后面的音调声调的影响,从而发生改变的现象。又称为连接变调,即是将声调变化之方法使用于字词音节并合上的处理。变调在梵文里意思为 "合并在一起"。
在所有的声调性语言里改变声调的程序是一种主动形态的作为,不过从某些方面看来也是一种语言上比较普遍性的声调并合运作形态。
扩展资料
普通话共有四种声调:音高分为五级,1,是最低值,5,是最高值。
每种声调都有固定的调值。那么:
一声阴平高平调,调值55;
二声阳平中升调,调值35;
三声上声降升调,调值214;
四声去声全降调,调值51。
在词语和句子中,音节与音节相连发音时,有些音节的调值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变调。
普通话的变调主要分为五种情况:
一、上声,即三声变调;
二、“一”“不”变调;
三、轻声变调;
四、儿化音变调;
五、“啊”等助词变调。
一、上声,即三声变调:
普通话上声音节在 ①单念;
②处于句尾;③在句中停顿并没被后音节影响,即可读原调。在其它情况下,一般要作变调处理,具体分为:
1.上声+非上声
(1)、上声+阴平(211+55)
首都、火车、礼花、雨衣、省心、警花、捕捞、老师、主编、把关、饼干、补充、打针、产生、取消、法规、反思、感激。
(2)、上声+阳平(211+35)
古人、祖国、补偿、乞求、可能、厂房、起床、品尝、旅行、举行、火柴、海洋、典型、导游、表达、狠毒、打球、改革、抢夺。
(3)、上声+去声(211+51)
本质、法律、北部、百货、小麦、讲话、美术、狡辩、稿件、保证、保护、宝贝、女士、尽量、理发、美丽、法院、跑步、野兔。
(4)、上声(211)+轻声。
奶奶、嫂嫂、马虎、打扮、本钱、耳朵、底下、里面、主子、影子、本事、姐姐、讲究、点心、暖和、骨头、伙计、买卖。
参考资料
10楼:匿名用户
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调值变35,这叫逆行异化;在原为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则有两种不同的变调,有的变35,有的变21。例如:
在上声前:水果 了解 领导 演讲 保险 采取 产品 打扰 反感 改组 好转 简短 考古 老板 美好(变35)
在轻声前:
(1)捧起 等等 讲讲 想起(变35)(2)嫂子 姐姐 毯子 奶奶(变21)
11楼:匿名用户
第一个字2声,第三个还是3声
关于普通话考试中“不”字的读音,“不必”“不用”中的“不”要读第四声还是第二声?
12楼:116贝贝爱
在普通话考试中若是笔试中,“不必”和“不用”中的“不”要写第四声。若是口语中,“不必”和“不用”中的“不”要说第二声。因为“必”和“用”都是第四声,而“不”本来发第四声,那么都读四声就没有办法发音了,所以“不”在第四声汉字前,应该变音为第二声。
不拼音:bù
释义: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去。~能。~多。~经济。~ 一定。~很好。
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法。~规则。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他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
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动。做~好。装~下。看~出。
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钱的,你喜欢就拿去。
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是看书,就是写文章。
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不,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象形。凡不之属皆从不。
白话版《说文解字》:不,鸟向上飞翔不降落。字形采用“一”作字根,“一”好比是天。字形像鸟在天上飞翔的样子。所有与不相关的字,都采用“不”作边旁。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不想[bù xiǎng]
不料;没想到:春天随便栽了几棵树,~全都活了。
2.不快[bù kuài]
(心情)不愉快:怏怏~。
3.不许[bù xǔ]
不允许:~说谎。
4.不要[bù yào]
表示禁止和劝阻:~大声喧哗。~麻痹大意。
5.不怕[bù pà]
不畏惧;不害怕。
13楼:薇薇采儿
这是“不”的音变,因为“必”和“用”都是四声,而“不”本来也发四声。那么都读四声就没有办法发音了,所以“不”在四声前,应该应该变音为类似于二声。即:
不+非四声: 读四声。
不+四声: 读二声
14楼:好丽友
不必[bù bì]
15楼:匿名用户
“不必”是第四声。
“不用”是第二声。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评分标准是什么?
16楼:宇宙一星沧海
评分标准有三个等级,当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少数难点音有时出现失误。词语、语法极少有误,这种情况是二甲的等级。
一 级 (标准的普通话)
一级甲等(测试得分:97分-100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一级乙等(测试得分:92分-96.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偶然有字音、字调失误。
二 级 (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二级甲等(测试得分:87分-91.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少数难点音有时出现失误。词语、语法极少有误。
二级乙等(测试得分:80分-86.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
难点音失误较多。方言语调不明显。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
**(一般水平的普通话)
**甲等(测试得分:70分-79.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方言语调较明显。词语、语法有失误。
**乙等(测试得分:60分-69.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失误多,方音特征突出。方言语调明显。词语、语法失误较多。外地人听其谈话有听不懂的情况。
扩展资料:
《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办法》同时指出:
第十一条 1946年1月1日以后出生至现年满18岁(个别可放宽到16岁) 之间的下列人员应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
1. 中小学教师;
2. 中等师范学校教师和高等院校文科教师;
3. 师范院校毕业生(高等师范里,首先是文科类毕业生);
4. 广播、电视、电影、戏剧,以及外语、旅游等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毕业生;
5. 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
6. 从事电影、电视剧、话剧表演和影视配音的专业人员;
7. 其他应当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和自愿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
第十二条 现阶段对一些岗位和专业人员的普通话等级要求:
1. 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应达到二级或一级水平,语文科教师应略高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水平。
2. 专门从事普通话语音教学的教师和从事播音、电影、电视剧、话剧表演。配音的专业人员,以及与此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应达到一级甲等或一级乙等水平。
17楼:匿名用户
普通话水平测试有具体的评分办法。其评分标准的具体内容有:
1、读单音节字词(10分)
读错一个字的声母、韵母或声调扣0.1分。
读音缺陷每个字扣0.05分。
一个字允许读两遍,即应试人发觉第一次读音有口误时可以改读,按第二次读 音评判。限时3分30秒。超时扣分(3-4分钟扣0.5分,4分钟以上扣0.8分)。
2、读双音节词语(20分)
读错一个字的声母、韵母或声调扣0.2分。
读音有明显缺陷每个字扣0.1分。
一个词允许读两遍,即应试人发觉第一次读音有口误时可以改读,按第二次读音评判。限时3分。超时扣分(3-4分钟扣1分,4分钟以上扣1.6分)。
3、朗读(30分)
对每篇材料的前400字(不包括标点)做累积计算,每次语音错误扣0.1分,漏读一个字扣0.1分,不同程度地存在方言语调一次性扣分(问题突出,扣3分;比较明显,扣2分,略有反映,扣1.5分)。
停顿、断句不当每次扣0.5分,语速过快或过慢一次性扣2分。
限时:4分钟。超过4分30秒以上扣1分。
4、说话(40分)
(1)语音面貌占25%,即25分。其中档次为:
一档 语音标准。
二档 语音失误在10次以下,有方音不明显,扣2-3分。
三档 语音失误在10次以下,但方音比较明显,或方音不明显,但语音失误
大致在10次一15次之间,扣4-5分。
四档 语音失误在10一15次之间,方音比较明显,扣6-8分。
五档 语音失误超过15次,方音明显,扣9-12分。
六档 语音失误多,方音重,扣13分。
语音面貌确定为二档(或二档以下)即使总积分在96分以上,也不能人一级甲等。语音面貌确定为五档的,即使总积分在87分以上,也不能人二级甲等,有以上情况的,都应在级内降等评定。
(2)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占10%,即10分。计分档次为:
一档 词汇、语法合乎规范;
二档 偶有词汇或语法不符合规范的情况;扣2分。
三档 词汇、语法屡有不符合规范的情况,扣4分。
(3)自然流畅程度占5%,即5分,计分档次为:
一档 自然流畅,
二档 基本流畅,口语化较差(有类似背稿子的表现),扣1分。
三档 语速不当,话语不连贯,说话时间不足,必须主试人用双向谈话加以弥补。扣 2分
”中国人“这个词的日语发音问题,中国人的日语发音存在哪些问题?
1楼 爱丽丝的审判 楼主说的mo是鼻音,是标准发音,go是直接的发音 具体叫什么忘了 日本年轻人比较喜欢用这个,两个都对 2楼 江户来客 这是鼻浊音,听着像mo,实际不是 3楼 匿名用户 日语的浊音 ,当它不再词首使发鼻浊音,听起来像 no 。 中国人的日语发音存在哪些问题? 4楼 匿名用户 不是很...
宝莲灯前传中有没有小玉和沉香呀,在宝莲灯前传中出现了两个终极神话人物女娲和原始天尊(在宝莲灯(及沉香版)中新天条都是女娲安排的,
1楼 匿名用户 有沉香在最后出现过,至于小玉还是个孩子让她姥姥抱走了 这话觉得别扭 主要说的是上一代人,沉香小玉是下一代的 2楼 匿名用户 有啊,小玉在37 38集有 婴儿 ,沉香在46集有。 在宝莲灯前传中出现了两个终极神话人物女娲和原始天尊 在宝莲灯 及沉香版 中新天条都是女娲安排的, 3楼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