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对服饰的影响,藏族人民在衣食住行和娱乐宗教方面有哪些风俗习惯

2021-02-05 08:49:58 字数 5761 阅读 6274

1楼:现在塞北牧羊

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由于长期的封闭性生存,藏族服饰发展的纵向差异并不大,其基调变化亦小。藏族服饰的形制与质地较大程度地取决于藏族人民所处生态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

目前关于藏族服饰最久远、现存的实物资料是昌都卡若遗址出土的少量装饰品,有片饰簪、璜、珠、项饰、牌饰、贝饰等,反映了距今

四、五千年前的青藏高原土著居民已有了较高的审美情趣,不仅有了缝织衣物的骨针,还具备了需一定审美意识方能创造出的璜、珠等,这也许是藏族服饰文化的先声吧!

公元八世纪,**出现了第一批僧人,服饰由赞普府库供给,后由百姓、**共同供养。佛教服饰亦形成等级区别,并有节日与平时的不同装束,自成体系。不少上层僧侣生活奢侈,衣着华丽,"下坐重裀,上张伞盖,身衣锦缎……"。

早期**僧侣服饰受印度影响甚大。据传说贝霞帽最早则是由印度国王赠给宁玛法王莲花生而流传下来,成为**僧帽中的一种,但后来**僧服衍变发展较快,极具地方色彩。朗达玛灭佛后二百余年,佛教重新兴起,并且形成众多的派别,各派不仅在佛经教义的诠释上不同,而且在服饰穿着上也不相同。

古老的宁玛派僧侣着红色袈裟,故又被称为红教。而噶举派则以戴红帽或黑帽以示各支派的区别。这种以服饰表征身份、信仰的现象正是**服饰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服饰史上颇具特色之处。

地理气候(降水,温度,地理位置)、文化(历史,社会,宗教)对藏族服饰有什么影响? 急急急 !

2楼:田地

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壮大都遵循着一定的特殊规律。一种文化的最初形成,它所在的地域环境对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时也孕育了一方文化。

今天,我们就从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出发,谈谈它对藏文化的形成的特殊作用。

藏文化主要是指青藏高原的地域范围内,从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成员之一的藏族为主体所创造的一种文化形态,因此,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孕育藏文化的襁褓。首先,藏文化不仅仅是指藏传佛教文化,但藏传佛教却是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作为一种宗教信仰,是民族文化的灵魂。

在**,藏传佛教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的宗教基础是藏传佛教种种文化现象的背后往往是宗教因素,然而又是什么塑造了藏传佛教呢?藏文化具有自身特有的地域性、民族性,藏传佛教作为藏文化的一个重要因子其形成和发展与其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辐射强,以及降水量从东南至西北逐渐递减等因素的作用,是青藏高原在植被上表现为高原荒漠或半荒漠,高原草甸,高原草原三种类型,成为特殊的自然带这样的自然环境使得青藏高原经常发生雷暴、冰雹、风灾、雪灾、霜灾、旱灾、涝灾、蝗灾等自然灾害藏族鲜明在生活和实践中靠自身的力量难以战胜这些灾害,一时又难以认识这些灾害发生的原因。于是推向自然界本身存在着某种神秘力量。这是高原人以万物有灵论为特征的原始宗教信仰以及后来的苯教信仰得以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藏传佛教的葬仪也体现了自然环境对藏文化中宗教方面的影响。在青藏高原,**是一种较为流行的葬俗虽然在外人看来有所不解,甚至会产生误会、歪曲,但它为当地的一种宗教习俗被人们信、接纳和推崇。“正是世界屋脊特殊的、直观的、变化多端的自然环境,启发了藏人的灵智,加深了对物质自然属性的了解。

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孕育了藏族丧葬文化的物质意识。”他们认为“人是物质的,和其他生物一样有生老病死。人是有灵魂的,生命的核心是灵魂,所谓的死亡只不过是灵魂的载体枯竭了,灵魂不会死亡。

躯体可以完全淡薄;躯体是生命的附属物,犹如衣服和包装品,是可以更换的,对肉体不可特别看重。”(摘自《中国藏传佛教》)

除宗教之外,藏族人们的饮食文化、生活习惯等也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密切的联系。青藏高原是典型的高原气候,这里低压缺氧,寒冷干燥,不适合其他农作物的生长。青稞是青藏高原的典型农作物,也是人们的主食。

在藏式餐饮文化中,糌粑、酥油茶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酥油、糌粑、茶叶、羊肉被称为是藏族饮食文化中的四宝)。除此之外,在一些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水草略丰的地带,人们还适当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在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实施草甸雪域,因此这里的游牧业发达,这也适应了人们在高原上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青藏高原高寒天气,使人体需要的热量大大超过温带、热带地域,没有高蛋白的食品就难能度过漫长的寒冷岁月,就难能维持生命的存在延续。”游牧业的发达不仅仅给藏人们带来了丰美的食品,也为藏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由于青藏高原地势复杂,地势崎岖不平,不方便汽车运行,因此马匹便成为高原人们常用的日常交通工,牦牛还被称作为“高原之舟”。

在青藏高原,你还会发现大大小小或长或短或窄或宽的各式各样的铁索桥、藤桥、木桥、溜索等,这也是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所孕育的交通文化吧。然而勤劳智慧的人们在今天仍在克服着严酷的雪域高原的自然环境,青藏铁路如今已经修建成功,这已大大改善了**地区的交通条件。

青藏高原独特的高原气候,影响这一地区人们特有的衣着打扮。虽然在藏区藏族服饰因各地气候及物产的差异各不相同、特色鲜明、层次清晰,但仍有共同之处。藏袍是藏族的主要衣着,它宽体长身,用带束腰间。

藏北牧民穿的藏袍用羊皮制作,白天可以衣穿,夜晚可当被盖,可以用来抵御藏别高原上严酷的高寒气候。另外牧民们的腰间配挂着制作精美的火镰,它既可以用来做饰品,又可以用来做餐具,甚至是捕获动物的工具,还可以体现自己的财富地位。氆氇粘袍,长筒皮靴,羊毛帽等服饰都是人们适应青藏高原特殊环境所具有的衣着打扮。

藏区人们的别具风味的住房文化也是一种别样的风景线。为适应高原上的游牧生活,牧民们大都选择草原牧帐,这即可抵御风寒,又可随放牧的需求随意拆迁由于藏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群体,所以寺庙建筑颇为丰富。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的地质地貌环境,所以人们森林木屋、园林别墅,另外拉萨地区多碉房。

自然地理环境不仅对藏文化中的生活习惯(衣、食、住、行)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至对于藏文化的对外传播、扩散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藏文化形成并出具规模之后它开始扩大自己的影响范围,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这是文化皆具有的传播、渗透并吞并其他文化的客观功能。

不以人的意志和情感所左右。然而“文化的传播常以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对方的强势文化所阻碍”。藏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就受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限制。

在青藏高原的地域内受地势地貌的影响。其西部相对封闭,而中国独具的阶梯状地势分布状况使得青藏高原东部相对开放。所以东部借助相对便利的交通条件,比较容易和中原文化达成相互交流之势。

而高远西部则相对滞后,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时藏区可以说是“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风”。在这两个例子可以说明“历史上越过折多山的藏区,其民风在建筑上,衣着上都受汉族影响,悬山顶的房屋大门上还粘着春联。儿翻越折多山,便能看到藏族密檐式碉楼和牛羊成群的山坡。

”“金沙江南段也是藏文化与云南民族文化的界河,过了河的藏民族文化很难保持其原民族文化生态。而隐没在其他民族文化的海洋中。”

由此可见,一个民族,一个区域文化的形态其原始的出发点是他们所生活、实践的生他养他的一方水,自然地理环境对藏文化的酝酿形成起了襁褓摇篮的作用。

3楼:

影响为:藏族人处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天气时常变化,所以**服饰是宽大亿脱下的。

藏族人民在衣食住行和娱乐宗教方面有哪些风俗习惯

4楼:小胖子不爱洗澡

1,饮食

藏族有着自己独特的食品结构和饮食习惯,其中酥油、茶叶、糌粑、牛羊肉被称为**饮食的“四宝”,此外,还有青稞酒和各式奶制品。

2,服饰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雄健豪放;**典雅潇洒,尤以珠宝金玉作为佩饰,形成高原妇女特有的风格。藏族服饰的基本特征是长袖、宽腰、长裙、长靴。

3,歌舞

藏族民间歌舞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歌舞曲的唱词内容广泛,如歌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赞美妇女的容貌服饰,思念亲人,祝福相会,祝颂吉祥如意以及宗教信仰等内容。从50年代起,群众又编唱了许多反映新生活的歌词。

4,宗教

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天竺传入吐蕃,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文学、**、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5,器乐

藏族民族乐器种类繁多,弹拨乐器有札木聂、扬琴;弓弦乐器有牛角胡、贴琴、根卡、胡琴、热玛琴等;吹管乐器有竖笛、骨笛、大号、号、唢呐、铜笛、海螺、口弦、竹笛、泥笛等。

5楼:缘湾天守

宗教信仰

藏族信仰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吸收了藏族土著信仰本教的某些仪式和内容,形成具有藏族色彩的“藏传佛教”。藏族对活佛高僧尊为上人,藏语称为喇嘛,故藏传佛教又被称为喇嘛教。

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公元13至16世纪中叶,佛教日益盛行,佛事活动频繁,佛教寺庙遍及**各地。著名的寺庙有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和布达拉宫。

藏传佛教主要教派:公元10世纪后,随着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开始,陆续出现了许多教派,早期的有宁玛派(俗称“红教”),萨迦派(俗称“花教”),嘎当派(俗称“黑教”),噶举派(俗称“白教”)等。15世纪初,宗喀巴实施宗教改革,创建格鲁派(俗称“黄教”)。

此外藏传佛教还有一些独立的教派有:息学派,希解派,觉宇派,觉囊派,廓扎派,夏鲁派等。

名族文化

藏族有自已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方、安多三种方言。现行藏文是7世纪初根据古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字。

藏文的使用加强了藏族与祖国中原地区经济的联系。

10世纪到16世纪,是藏族文化兴盛时期。几百年间,藏族文化大放异彩。结构宏伟、卷帙浩繁的世界最长史诗《格萨尔王传》,多少世纪以来,就一直在**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的藏族地区广为流传。

还有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以及有关于韵律、文学、哲理、史地、天文、历算、医药等专著。

藏族人民最喜爱白色,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天祝草原四周为雪山环绕,一片银白,地上的羊群和牦牛,以及喝的羊奶、穿的皮袄、戴的毡帽,也都是白色。所以藏区人民视白色为理想、吉祥、胜利、昌盛的象征。

饮食习惯

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但在农忙或劳动强度较大时有日食四餐、五餐、六餐的习惯。绝大部分藏族以糌粑(汉语:炒面)为主食,即把青稞炒熟磨成细粉。

特别是在牧区,除糌粑外,很少食用其他粮食制品。食用糌粑时,要拌上浓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一起食用;糌粑既便于储藏又便于携带,食用时也很方便。在藏族地区,随时可见身上带有羊皮糌粑口袋的人,饿了随时皆可食用。

藏族过去很少食用蔬菜,副食以牛、羊肉为主,猪肉次之。四川、云南等地的藏族多将猪肉用来制成猪膘,便于保存。肉类的储存多用风干法。

一般在入冬后宰杀的牛、羊肉一时食用不了,多切成条块,挂在通风之处,使其风干。冬季制作风干肉既可防腐,又可使肉中的血水冻附,能保持风干肉的新鲜色味。

最常见的是从牛、羊奶中提炼的酥油,除饭菜都用酥油外,还大量用于制作酥油茶。酸奶、奶酪、奶疙瘩和奶渣等也是经常制作的奶制品,作为小吃或其他食品搭配食用。

在藏族民间,无论男女老幼,都把酥油茶当作必须的饮料,此外也饮奶。酥油茶和奶茶都用茯茶熬制。茯茶含有维生素和茶碱,可以补充由于食蔬菜少而引起的维生素不足,帮助消化。

藏族普遍喜欢饮用青稞制成的青稞酒。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尤甚。

藏族的炊餐灶具自成一体。在藏族地区,家家都备有酥油茶筒、奶茶壶。大部分地区的藏族都以干牛粪为燃料,以铁三角架为灶。

云南藏族茶具、酒具、餐具喜用铜制。牧区的藏族都要随身配带一把精制的藏刀,主要用来切割食物,还用于宰羊、剥皮、削帐房厥子等劳动,藏刀的制作历史悠久,工艺精湛。

典型食品:藏族的典型食品除糌粑、青稞酒、酥油茶外,还有很多,例如:足玛米饭,藏族传统宴席食品,用足玛、大米、酥油等煮制而成。

血肠,藏族传统菜肴,用牛(羊)血为主要原料制成。奶酪,藏族传统菜肴,用牛、羊奶发酵后制成。 酥油茶是藏族群众每日不离的饮料。

一般藏族群众早上定要喝上几杯酥油茶,才去劳动或工作。到藏族群众家中作客,一般都会得到酥油茶的款待。

藏族喝酥油茶,还有一套规矩。一般是边喝边添,不一口喝完,但对客人的茶杯总要添满;假如你不想喝,就不要动它;假如喝了一半,再喝不下了,主人把杯里的茶添满,客人就摆着,告辞时再一饮而尽,这是藏族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