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面具绅士泪
我觉得此题答案为: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因为第一句只是写自己被贬,远涉边塞而已,顶多只是因为被贬而哭的。
但第二句,他对亲人家乡的思念已经无法忍受,急于写家信回家,但没有纸笔,只能捎口信了。
2楼:加家笔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3楼:匿名用户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逢入京使》表达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
4楼:匿名用户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作品原文
逢入京使
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白话译文
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的泪沾湿双袖模糊面容。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托你给我的家人报个平安。
创作背景
根据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上任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
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不免有些感伤,同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安慰家人,报个平安。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5楼:胡火林
绝对是后两句,因为它感
情真挚而强烈,相关信息如下:
【原作】
逢入京使——[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释】
故园:长安,指作者在京城长安的家。
漫漫:漫长,遥远。
双袖龙钟泪不干:以袖拭泪,双袖沾湿而泪不止。龙钟,淋漓貌,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凭:托,拜托。
君:指入京使者。
【古诗今译】
东望故乡路途遥远,两支袖子都已经擦湿了,泪水依然止不住。今日途中有幸与您相遇,本想修封家书却无纸笔,只好托你捎个口信,代我回家报个平安。
【赏析】
岑参(715-770),唐代诗人。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江陵县)人,先祖世居河南棘阳(今河南新野县东北)。出身于官僚贵族家庭,天宝三年(744)进士,天宝八年(749)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中掌书记。
天宝十三年(754)封常清任安西节度使,岑参摄监察御史,充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肃宗在凤翔时,任右补阙,后出为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长史。五十五岁左右升为嘉州(今四川省乐山县)刺史,罢官后客死成都旅舍。
岑参曾两度出赛任职,对戎马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对边塞异域的风光有着细致的观察,所以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边塞诗佳作。他的边塞诗,表达了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反映了战士的英勇而又艰苦的征战生活,描绘了边塞的绮丽风光。岑参的诗继承并发扬了汉乐府的传统,擅长于七言歌行体的创作。
他的诗想象丰富,色彩辩分,情感热烈,气势磅礴,且有奇峭的艺术魅力、独特的艺术风格。有《岑嘉州集》,存诗三百六十首。
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是在天宝八年,也就是公元七百四十九年,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入朝,岑参被奏请为右威卫录事参军,到节度使幕掌书记。本篇即作于此次赴边疆的中途。写的是旅途中遇见回长安的使者所引起的思乡之情。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
“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情是复杂的。
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如同随口而出,特别是后两句写马上相逢的情景,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镜头集中清晰,如影视特写一般,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道,清新明快,余味深长。
6楼:招银号
诗人远离故乡,对故乡的思念深切,幼儿版唐诗《逢入京使》
7楼:我想起看看
此句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8楼:匿名用户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9楼:匿名用户
前两句!!!
中原北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中原北望路漫漫是说他远涉边寨的路上回望故乡双袖龙钟泪不干是说因为要远离亲人才流泪的
一楼说后两句,你们老师是不是小学毕业的
希望采纳
10楼:匿名用户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1楼:蜜甜娃娃
前两句 后两句是家国情怀
12楼:x代纲吉
你们这帮孩纸,到底是哪句啊,我是前两句,后两句应该是抒情吧!
13楼:匿名用户
绝对是后两句,我们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