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上坟祭祖,春节为什么祭祖

2021-02-02 09:51:36 字数 6100 阅读 7354

1楼:西西快节奏

中国人有慎终

来追远的传统自,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死去的先人,春节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中国普遍采用的仪式,

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家庭祭祀活动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按照民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所以,按照传统,祭祀时烧香尤为重要,烧香是一种通道:

就是人们在顶拜之前跟谁(也就是拜谁)先接通的一根如**线一样的一种形式。香点着之后的烟是向上去的,就是与你要拜的魂接通,这样你就可以与你所要拜的魂或佛沟通。

所以香是一种沟通凡圣的媒介,好的香可以将你的意愿更好的传达到幽域,向先人传递你的孝道,所以,请一款好香是必不可少的,有心的话,

建议你可以到无相铜炉一对一定制一款祈福香,既然是定制,可以按照先人的喜好的花草进行制作,这样岂不是更能表达你的诚心。

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地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尘世的人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春节时必须祭祖,缅怀自己的祖先,激励后人。

春节为什么祭祖

2楼:匿名用户

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死去的先人,春节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中国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家庭祭祀活动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按照民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地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尘世的人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春节时必须祭祖,缅怀自己的祖先,激励后人。

但因各地习俗不一,所以有的地方在年夜饭之前祭拜;有的地方在除夕夜子时前后祭拜;有的地方在初一早上开家门前祭拜;而台湾地区是在除夕午后,进行一年中最后一次祭拜祖先。还有的地方初一在家里祭拜之后,还要去祠堂祭祖。也有上坟祭祖的,俗称墓祭,主要是在坟地烧香、上供、叩拜。

近代一般是到亲人的墓地祭拜。

祭祀先祖,是春节期间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除夕到来之前,家家户户都要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还有的地方还叩拜玉皇大帝(中国民间信仰中的最高之神)、王母娘娘(玉皇大帝的妻子)。

供品有羊、五碗菜、五色点心、五碗饭、一对枣糕、一个大馍馍,俗称"天地供"。由家长主祭,烧三炷香,叩拜后,祈求丰收,最后烧纸,俗称"送钱粮"。人们在春节期间祭祀祖先、叩拜神灵,其实就是给祖先、诸神拜年。

3楼:匿名用户

为了加强对外来儿媳妇的欺压和压榨!加强对儿媳妇的管理与束缚!

4楼:匿名用户

udw“his-ohxpfskkheckhwgidoh

5楼:匿名用户

笨蛋糕去了凯凯哥哥的英文要不用一样林老师是怎么怎样男朋友,[在一起],点击[ http://pinyin.**/e213052 ]查看表情[亲亲],点击[ http:

//pinyin.**/e215746 ]查看表情[想你],点击[ http://pinyin.

**/e218196 ]查看表情[肥宅],点击[ http://pinyin.**/e216478 ]查看表情大冒个**是什么地方啊杨老师是你世界杯|)っ

每年过年都要上坟(祭祖),这个时间有没有具体的?

6楼:mr荞

具体时间要看各地的情况来定。

过年上坟 俗称‘墓祭’,是祭奠先祖的形式之一。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死去的先人,春节更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中国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

家庭祭祀活动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按照民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的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尘世的人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春节时必须祭祖,缅怀自己的祖先,激励后人。但因各地习俗不一,所以有的地方在年夜饭之前祭拜;有的地方在除夕夜子时前后祭拜;有的地方在初一早上开家门前祭拜;而台湾地区是在除夕午后,进行一年中最后一次祭拜祖先。还有的地方初一在家里祭拜之后,还要去祠堂祭祖。

也有上坟祭祖的,俗称墓祭,主要是在坟地烧香、上供、叩拜。近代一般是到亲人的墓地祭拜。

7楼:匿名用户

你好,楼上两位朋友说的都差不多正确。我这里再补充几点:首先要区别上坟跟祭祖,上坟更侧重于自家的亲戚,而祭祖则侧重于祭拜一个姓氏(或一个宗室)共同的祖先。

然后上坟时间就是二楼朋友说的,而祭祖时间随意性较大,我们这边的祭祖就是在十五。这主要看大家是否都在家有空。

8楼:匿名用户

北方一般是大年三十下午四 、五点左右(夜饭前)上坟祭祖。

9楼:匿名用户

上坟根据每个地区风俗尔来,讲下我们这里的是除夕,正月十五,清明节,都是每天的下午一点去上坟拜拜。我们这里的祭祖=上坟,上坟就是祭祖,一样一样的,就是看看拜拜已故老祖。

10楼:雪悦悦

我也不太懂也想学习呢

这个一般都有规矩——都是上一代口口相传

每年都什么时候上坟?

11楼:匿名用户

1、中国有许多地方上坟都有讲究,通常是在忌日、清明节、农历七月十

五、农历十月一日以及大年三十或者正月初三。

2、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3、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4、晚辈们需要准备祭祀的用品(包括烟酒、馍、香、纸钱、鞭炮、花圈等)在上坟的时候烧给死去的亲人进行祭祀,以表晚辈们对上辈人的思念之情。

扩展资料

(一)简介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扫墓祭祖的日子。

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经历史的发展演变,清明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各地都发展出了不同习俗,而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气象物侯的特点有关,据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

《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历书》: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2006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俗;编号:ⅹ-2)。

12楼:瑾

1、忌日

2、清明节

3、农历七月十五

4、农历十月一日

5、大年三十

6、正月初三

晚辈要准备祭死者用的日常用品(包括烟酒、馍、香、纸钱、鞭炮、花圈等),到死者坟前进行祭祀,以表后人对上辈人的思念之情。

13楼:匿名用户

在整个华人社会清明节都要给先人上坟烧纸的,而且要在前一天重新培土以示家族兴旺;

在每年的忌日都要上坟烧纸,但不培土。一般最隆重的是周年与三周年;

在每年的除夕下午要把先人请回家过年,初五送先人回去;

在每年的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也要给先人烧纸。

14楼:叫我大丽水手

每年上坟的时间是清明节。

上坟介绍: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中国有许多地方上坟都有讲究,通常是在忌日、清明节、农历七月十

五、农历十月一日以及大年三十或者正月初三,晚辈要准备祭死者用的日常用品(包括烟酒、馍、香、纸钱、鞭炮、小花圈等),到死者坟前进行祭祀,以表后人对上辈人的思念及尊敬之情。

上坟仪式:

祭祖的形式大致有三种:

一是较为普遍的方式,即在祖宗葬地(一般在本村的坟地)举行,俗称“上坟”,时间主要是忌日和传统重大节日(中秋除外),如除夕、清明、中元节(七月十五)、十月一日、六月初一等。由家里的男人携祭品香纸到坟前,摆放祭品、水酒,然后烧纸、焚香、奠酒、行礼,其间还压坟头纸。上坟习俗尤以清明上坟最为隆重,前一天早上还要去给祖先坟上“添土”,以示家族人丁兴旺。

大多数农村家族,儿子结婚,也要去上坟,含义是告诉祖宗,儿子成家,人口又多了。另外, 人死后第7天黎明,家人到坟前祭奠致哀,称“垒七”。此后每7天一次,一般“五七”而毕,也有垒到“七七”的。

人死第100天时亲属儿女备供品祭奠,叫百餮,旧时有的扎上摇钱树,纸箱,纸柜焚化坟前,现在只是烧些纸钱。

第二种方式是家祭,即不到坟上去,或与上坟同时进行,把写有直系宗祖的牌位或谱系图供在正堂或“家庙”,全家或全族人一齐祭祀,在家祭的称“请家堂”,仪式十分庄重。我们村子祭谱,由家族里辈分最高的老人主持,一般过年的时候跟续谱同时进行。近几十年来,由于推行火葬,公墓已成普遍,上坟也有在公墓进行的。

还有另一种形式是“遥祭”,也叫“请”,因天气不佳,不能出门,或是离乡客居外地,不能亲临墓地祭祀,便在家中或附近野外设祭,向着故乡祖先墓地方向,举香作揖恭请先祖享祭。

15楼:啊往事知多少

上坟有两个时间段分别是: 1.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

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2.七月十五 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节,现民间俗称为鬼节。

七月十五的复杂履历导致它的文化内涵比别的节日更加丰富。完颜绍元认为,七月十五最重要的文化核心是报本反始,也就是祖先崇拜。

16楼:匿名用户

通常是在忌日、清明节、农历七月十

五、农历十月一日以及大年三十或者正月初三,晚辈要准备祭死者用的日常用品,到死者坟前进行祭祀,以表后人对上辈人的思念及尊敬之情。具体时间根据当地的情况而定。

扫墓,即祭扫坟墓,对死者表示悼念。其习俗由来已久,《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历史记载:

清明扫墓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时才时开始盛行,一直流传至今。

据民俗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扫墓祭祖是中国古代一种相沿已久的传统习俗。在先秦时期已有祭墓活动,但并未限定在寒食、清明之际。汉代魏

时上坟之礼已经得到重视,但当时尚未成为正式礼仪。清明扫墓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时才开始盛行,一直流传至今。

唐明皇在开元二十年下令: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世相传,已成习俗,应该允许,使之永为常式。

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在古代,清明节这一天,“**士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可见,清明出郊上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尽思时之敬”。

到了宋代,大家都在清明日扫墓,京都人倾城出郊,四野如市。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赵之珩表示,这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担心自己先人的坟茔长满荒草或塌陷,所以要去察看修葺,给坟墓添土除草,同时摆上些供品,烧些纸钱,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和追悼之情。

扫墓禁忌:

一、孕妇避免扫墓:孕妇最好避免清明的扫墓活动,这不仅仅是阴气重的影响。

二、不可在墓地照相:大家扫墓的目都是为了祭祀祖宗,而非玩乐。举头三尺有神明

三、忌穿大红大紫:不过总有人会疏忽大意,在佩戴或是内衣上不经意使用了红色。当然本命年是例外,内衣可穿红色。

四、外人不要参与他人的扫墓:清明的时候作为外人的身份去参与扫墓是比较忌讳的,容易招至麻烦,导致不协调而走霉运。

五、身体不佳,时运不济者避免扫墓:晦之物最喜气运低迷的人,这种人缺乏人气,容易侵犯。

六、坟头长草必需修整:坟墓上长植物的,必需要清除,万万不可使其长出气候。坟头的草木会对家族的成员造成伤害,

七、发不遮额忌买鞋:头发不能遮住额头,是人身体的神灯所在,是不可盖住的。同时鞋子也不要在当天购买,因为鞋同邪,以免不吉利。

八、忌嬉骂,非议先人:这是要注意的,要知道坟地毕竟是阴灵沉睡之所,嬉笑怒骂会滋扰阴灵,是大不敬,可能会招致报复

春节祭祖简介左右,春节祭祖简介20字左右

1楼 匿名用户 祭祀先祖,是春节期间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每当除夕到来时,家家户户都要把家谱家规 遗像 神牌灵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 供品。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 土地神,还有的地方还叩拜玉皇大帝 中国民间信仰中的最高神 。 供品有羊 五碗菜 五色点心 五碗饭 一对枣糕 一个大馍...

清明节为什么要祭祖扫墓,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

1楼 清明扫墓的习惯 其实 于寒食扫墓。 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 墓而不坟 ,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 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 严 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 2楼 匿名用户 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

清明节除了扫墓祭祖还有哪些习俗,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习俗是什么时候有的

1楼 面朝大海路途 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 踏青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放风筝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