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臣参见时为什么抖衣服袖子,以前臣子叩见皇上为什么要拍袖子?

2021-01-28 13:09:54 字数 2153 阅读 5748

1楼:匿名用户

这是个传统礼节

最早源于秦汉,是看臣子袖子里有没有匕首,后来就成了一个礼仪!表示自己对皇上的忠心!

以前臣子叩见皇上为什么要拍袖子?

2楼:逆袭的大豆

那个袖子叫做马蹄袖

叩见前拍袖子表示的是【愿效犬马之劳】的意思

3楼:匿名用户

只是清朝才有,是放下马蹄袖请安之意,是满州人习俗。

4楼:改三

表示袖中无暗器,无刺杀的念头,对皇帝的尊敬~~~

为啥古代大臣参见皇帝的时候要拍袖子啊?

5楼:冷侃娱文

一、那不是拍袖子,而是在把马蹄袖翻下来。因为动作要快,所以会被误认为是拍袖子。

二、翻下马蹄袖的原因:这是清朝特有的一种程序礼节。同时也是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是为了在皇帝面前显示自己清白做人。

三、马蹄袖简介:

清初衣袍式样有几大特点:无领、箭袖、左衽、四开衩、束腰,是窄袖口。

清朝服饰的“袖”。袖是满族服饰特有的一种袖子,就是在本来就比较狭窄的袖口的前边,再接一个半圆形的“袖头”,因为形状像“马蹄”,所以人们都习惯地叫它“马蹄袖”,满族人则称它为“哇哈”。

6楼:手机用户

楼主看清宫戏看多了吧?可不是所有的古代大臣参见皇帝都像你说的那样。只有清朝大臣参见皇帝时有你说的那种现象,不过,那不是拍袖子,而是在把箭袖翻下来。

因为动作要快,所以被楼主误认作是拍袖子了。 箭袖是满族传统服装上的一个组成。袖口的最前端那个马蹄形的东西就是箭袖。

满族服饰的袖口是收口的,也就是袖口是紧紧包裹着手腕的,为了在骑马射箭时加强对手背的保护而设计了一个形似马蹄的“袖头”,因此箭袖又称“马蹄袖”。平时挽起来,射箭时放下来。入关后虽然失去实际作用,但“卸箭袖”却作为满族行君臣大礼的行礼动作得以保留。

行礼之时,职位或地位低的一方必须敏捷地将“马蹄袖”翻下来,然后行叩头礼或行打千礼。这种礼节在清朝定都北京以后,通过强制推行,已不限于满人,汉人也以此为礼。

7楼:手机用户

只有清朝时才拍袖子,清代服饰与其他方面相比,满族特点保存的较多。如长袍、箭袖的服装不仅得到保留,还将其定为象征国家最尊贵的礼服,载入清代典章制度中。在隆重的典礼上,皇帝视朝、臣属入朝时所穿的礼服,即为朝觐之服,成为名副其实的朝服了。

特别是满族传统服装的箭袖,入关后虽然失去实际作用,但箭袖却作为满族行“君臣大礼”的行礼动作得以保留。箭袖又称马蹄袖,平时挽起成马蹄形;一遇到行礼之时,敏捷地将“袖头”翻下来,然后或行半礼或行全礼。这种礼节在清朝定都北京以后,已不限于满族,汉族也以此为礼,以示注重守礼。

因箭袖的这一特殊功能,清代的吉服、便服也都设计了箭袖。即使是平袖口的服装,还要特意单做几副质料较好的箭袖“套袖”,以备需要时套在平袖之上,用过之后脱下。这种灵活、方便的“套袖”还有个美好的名称——“龙吞口”。

8楼:温柔件

过去古人的袖子里是可以放东西的,两手拂袖子,就是表示要告诉皇帝,我的袖子里面没有藏什么暗器,不会刺杀皇帝。处于安全考虑,类似于现在的安检!!!我感觉这个答案最有说服力,你说呢?

9楼:半醉

鸭子: 这很简单,因为皇帝牛逼,大臣见他时得甩摔自己的袖子,以显示自己袖子里啥也没有的,其实袖子里都是****得来的!!!

10楼:奴家贤狼

这是表示对皇帝的尊敬,也就是说在皇帝面前每个人都要干干净净的做人!

11楼:手机用户

因為長得太nb了,所以要擋著臉,以免嚇到皇帝....

古装剧里参见皇上下跪时为何要先抖袖子

12楼:漂浮的云彩

臣子面圣时“啪啪”两声拍打双袖原意是要将袖口翻下来(但并不打膝盖),此为清朝特有的一种程序礼节。

在现代影视剧中也可看到,清朝礼服、祭服等宫廷服饰袖口上均缝有袖头,称箭袖,因形似马蹄,故又名马蹄袖。

它在正式官服上——包括皇帝、皇后等朝服上都有(可参考清帝王朝服像)。

马蹄袖平时是翻上去的,在朝见皇帝时再将两个袖头放下来,下跪的同时将前肢搭在地上,行磕头礼。

这种马蹄袖当时只用于正式的官服或宫廷服饰,平民百姓是不能穿带有马蹄袖的服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