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课文你来说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人们称伽利略为“辩论家”。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讲当时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的话。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讲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从来没有人怀疑过,而伽利略却表示了怀疑。
第四部分(第4—6自然段):伽利略经过公开试验,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主要内容
2楼:爱做作业的学生
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伽利略在人们的嘲讽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实验证实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故事引人入胜,叙述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在写法上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通过从质疑、求证到公开试验这样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二是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
在第2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通过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和对伽利略的嘲讽的描写,衬托出了伽利略追求真理的执著精神,说明了伽利略在双方力量对比极为悬殊的情况下,他在冒着多么大的风险!
扩展资料
背景介绍
1、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是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马克思、恩格斯称他为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
他将科学分为理论的科学、实践的科学、创造的科学。他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
2、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在意大利西部古城比萨城内。建于1174年。当整座塔体完工后,塔顶中心线已偏离塔体垂直中心线。由于该塔“斜而不塌”,名声大噪。
3楼:陈静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主要讲了:
意大利年轻科学家伽利略,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讽刺/嘲讽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实验证实了真理的事情。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4楼:就是嗳鉨
:《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5楼:匿名用户
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产生疑问,经过反复试验,证明了两个铁球会同时着地,并在比萨斜塔做一次公开实验,大家议论纷纷,后来才知道伽利略是对的。中心意思是:权威要尊重,但不要盲目跟从。
6楼:小丽丽18岁
本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
7楼:匿名用户
主要内容是研究科学家人都是士多德。
8楼:匿名用户
kkk咯啦咯啦咯啦咯啦咯来来啦母鸡套路他扣扣跳楼可怜经济区我饿啦来咯用我的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原理
9楼:小小芝麻大大梦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原理是自由落体运动,两铁球下落高度相同,同时落地,和质量无关。
在忽略空气阻力的前提下,物体只受重力作用,物体做自由落体的加速度是相同的,a=g
由h=1/2gt^2 t=(2h/g)^1/2。
两铁球下落高度相同,同时落地,和质量无关。
10楼:八里海岸
我用物理公式作一个解
释,设两个铁球的质量分别为m1,m2,下落的加速度分别为a1,a2,重力加速度为g,受到空气的阻力分别为f1,f2,下落的距离为s,根据物理知识,a1=(m1g-f1)/m1,a2=(m2g-f2)/m2,由于f1和f2可以忽略不计,所以a1=g,a2=g,也就是两铁球的加速度相同,由s=(gt*t)/2,可得两铁球下落的时间分别为t1=t2=(2s/g)的平方根.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在空气阻力忽略不计的情况下,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重量无关,只与下落距离和重力加速度有关。
这就是为什么在真空中羽毛和铁球下落速度会相同的原因,因为在真空中没有空气阻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比萨斜塔上落下的两个铁球是会同时着地的,至少在人眼看来会是同时着地的,除非其中的一个铁球的质量很小,以至空气阻力不能忽略,又或者下落的距离很长,又或者计时精确到毫秒级,人们才会发现两个铁球不会同时着地。
其他思路:
解释一下为什么羽毛和石头不会同时着地,大家知道我们生活在空气中,在空气中运动的物体都会受到空气的阻力,羽毛和石头在下落过程中会受到空气的阻力,既然羽毛和石头都会受到空气阻力,那为什么羽毛会比石头晚着地呢?是不是羽毛受到的空气的阻力比石头大呢?
当然不是,很显然一块大石头比一个小绒毛受的空气的阻力要大,但大石头比小绒毛的下落要快得多,既然与空气阻力大小无关,那是什么让原因羽毛和石头不会同时着地呢?,原因与物体的惯性有关,通过物理知识,我们知道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就越难改变,就象一个人很容易让一辆行驶的自行车停下来,却不能对一辆飞驰而来火车的速度有任何改变一样,这也是人们用螳臂当车来嘲笑别人自不量力的原因。
我们再来看看羽毛和石头下落的情况,羽毛和石头在空气中受到的阻力都是很小的,这种很小的阻力对质量很大的石头运动状态的改变的是微乎其微的,基本是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质量很小的羽毛的运动状态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很小空气阻力就能让羽毛下落的速度变慢很多,空气阻力就如同一个人的力量,羽毛就如自行车,石头就如火车,看到这里相信大家明白了为什么羽毛和石头为什么不会同时着地了吧。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很容易明白两个铁球为什么会同时着地了,因为两个都是铁球,质量相比空气阻力而言都是很大的,在较短的距离内(一座塔最高不过几百米),空气阻力对两个铁球的下落的时间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这就是为什么两个铁球会同时着地的原因。
11楼:匿名用户
来自科学教育类认证团队 2018-06-26
我用物理公式作一个解释,设两个铁球的质量分别为m1,m2,下落的加速度分别为a1,a2,重力加速度为g,受到空气的阻力分别为f1,f2,下落的距离为s,根据物理知识,a1=(m1g-f1)/m1,a2=(m2g-f2)/m2,由于f1和f2可以忽略不计,所以a1=g,a2=g,也就是两铁球的加速度相同,由s=(gt*t)/2,可得两铁球下落的时间分别为t1=t2=(2s/g)的平方根.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在空气阻力忽略不计的情况下,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重量无关,只与下落距离和重力加速度有关。
这就是为什么在真空中羽毛和铁球下落速度会相同的原因,因为在真空中没有空气阻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比萨斜塔上落下的两个铁球是会同时着地的,至少在人眼看来会是同时着地的,除非其中的一个铁球的质量很小,以至空气阻力不能忽略,又或者下落的距离很长,又或者计时精确到毫秒级,人们才会发现两个铁球不会同时着地。
其他思路:
解释一下为什么羽毛和石头不会同时着地,大家知道我们生活在空气中,在空气中运动的物体都会受到空气的阻力,羽毛和石头在下落过程中会受到空气的阻力,既然羽毛和石头都会受到空气阻力,那为什么羽毛会比石头晚着地呢?是不是羽毛受到的空气的阻力比石头大呢?
当然不是,很显然一块大石头比一个小绒毛受的空气的阻力要大,但大石头比小绒毛的下落要快得多,既然与空气阻力大小无关,那是什么让原因羽毛和石头不会同时着地呢?,原因与物体的惯性有关,通过物理知识,我们知道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就越难改变,就象一个人很容易让一辆行驶的自行车停下来,却不能对一辆飞驰而来火车的速度有任何改变一样,这也是人们用螳臂当车来嘲笑别人自不量力的原因。
我们再来看看羽毛和石头下落的情况,羽毛和石头在空气中受到的阻力都是很小的,这种很小的阻力对质量很大的石头运动状态的改变的是微乎其微的,基本是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质量很小的羽毛的运动状态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很小空气阻力就能让羽毛下落的速度变慢很多,空气阻力就如同一个人的力量,羽毛就如自行车,石头就如火车,看到这里相信大家明白了为什么羽毛和石头为什么不会同时着地了吧。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很容易明白两个铁球为什么会同时着地了,因为两个都是铁球,质量相比空气阻力而言都是很大的,在较短的距离内(一座塔最高不过几百米),空气阻力对两个铁球的下落的时间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这就是为什么两个铁球会同时着地的原因。
12楼:匿名用户
你可以想像,一辆车的速度是10m/s, 一个人的速度也是10m/s。
虽然他们的质量不一样,但是他们的速度是一样的。
同理,2个质量不一样的铁球,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他们的速度也是一样的。
所以他们落地的时间也是一样的。
13楼:匿名用户
两个铁球为什么会同时着地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4楼:乐为人师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在经过多次实验证明后,登上比萨斜塔验证了真理,赞扬了伽利略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15楼:匡立岩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文记述了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在青年时代向权威亚里士多德提出挑战。通过实验取得胜利的故事,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疑问,以认真科学的态度寻求真理的精神。
16楼:匿名用户
伽利略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真理的精神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词句解析,《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主要内容
1楼 百度用户 1 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 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这句话用假设关系的复句和连续两个反问,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科学界狂热崇拜二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将他的话奉为不容置疑的真理。 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伽利略善于思考,敢于向权威挑战,更表现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