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各位告诉我古琴调音,我要练湘妃怨1 c

2021-01-24 21:10:16 字数 2523 阅读 3193

1楼:流烟菲菲

是要看你调古琴什么调了,基本古琴要齐奏的话是采用f调,所以是从f开始,f调的5612345就是cdfgacd,你按照这个调就可以了~~

2楼:心应秋声

cdfgacd,自己调调看吧

3楼:匿名用户

你得买个古琴专用的校音器,第一到21玄的都有专门的校对。我买的是小天使牌子的,在琴行花了一百多买的。 建议你在**上划算了。 搜;小天使牌子 古琴专用的校音器

我的古琴现在是f调,弹的《酒狂》,想自己扒一下《湘妃怨》,这个去曲子用转调吗?怎样调弦?

4楼:匿名用户

酒狂、仙翁、长相思是正调,5612356。

湘妃怨、秋风词是借正调,1245612。每弦音高间距跟正调是完全一样的,所以不用调弦。

等你学到阳关,用到蕤宾调,就需要紧五弦了,呵呵~

古琴湘妃怨中这一句是怎么弹的呀?求高人指教

5楼:开小号练级

第一行:名指五弦九徽挑,名指四弦九徽勾,大指七弦七徽挑,从头再作

第二行:【湘】大指注七弦九徽挑,大指六弦九徽勾 上七九,大指六弦七九剔 下九徽,名指六弦十徽掐起 上九徽

第三行:大指六弦九徽抹挑,散四弦勾

求古琴乐曲 湘妃怨 的由来和解析

6楼:冶雯颖

一、赏析

《湘妃怨·夜来雨横与风狂》是元代文学家阿鲁威所作的一首散曲。这首曲写的是暮春的怨艾,以景述情。风雨落花,残蜂剩蝶,鹃声绿杨,都是古代诗词伤春的习见景象。

该曲兼收并蓄,却使人既不觉陈腐,又不嫌堆砌。该曲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意,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身处异乡不得遄归的苦闷。

二、由来

本曲出自1590年明代的《琴书大全》。吴宗汉传谱。乐曲描写了这样一个传说:

舜崩于野,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瑛非常悲痛,哭落的泪水滴在竹子上,在竹子上留下了一块块的泪斑,后人就称这种竹子为“湘妃竹”。

7楼:匿名用户

湘妃是尧的两个女儿,姐姐叫娥皇,妹妹叫女英。后嫁给舜做妻子了。舜去南方处理政治事务劳累而死,娥皇和女英就哭,泪滴到竹子上就成了现在的湘妃竹。

然后悲极操琴而歌唱出了湘妃怨。 当然也可能后人根据这个故事而编的

古琴曲湘妃怨介绍

8楼:blackpink_罗捷

作品名称:湘妃怨

作品别名:双调湘妃怨

创作年代:元

作品出处:今存小令十九首

文学体裁:古琴曲

整理:琴之界

扩展资料:原文:[双调]湘妃怨

夜来雨横与风狂,断送西园满地香①。

晓来峰蝶空游荡,苦难寻红锦妆②。

问东君归计何忙③?

尽叫得鹃声碎④,却教人空断肠。

漫劳动送客垂杨⑤!

注释:①“断送”句:断送了满园鲜花。西园:泛指幽雅华美的园林、花园。

②红锦妆:原指妇女华美的盛妆,这里比喻艳丽的鲜花。

③东君:春之神。

④“尽叫”句:杜鹃的啼鸣叫得人心都碎了。

⑤“漫劳动”句:枉自劳驾你专事送别的垂杨柳。我国古代诗词中,杨与柳常通用,故垂柳亦称垂杨。

9楼:匿名用户

湘江怨古琴曲。又名《湘妃怨》(不同于元曲的《湘妃怨》)。其曲调为黄钟调(c大调),但不慢三弦,直接可借中吕调(f调)弹

本曲出自1590年明代的《琴书大全》。吴宗汉传谱。乐曲描写了这样一个传说:

舜崩于野,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瑛非常悲痛,哭落的泪水滴在竹子上,在竹子上留下了一块块的泪斑,后人就称这种竹子为“湘妃竹”。

我们可以借《琴书大全》(王迪定谱)中琴歌“二妃思舜”(湘妃怨)的歌词来理解曲意:“落花落叶乱纷纷,终日思君不见君。肠断断肠肠欲断,泪痕痕上更添痕……。”

《湘江怨》现为中国古琴考级一级的曲目,适合初学古琴的学生练习和演奏。

此曲难度不高,练完《仙翁操》、《秋风词》即可学而弹之。

歌词:落花落叶落纷纷,终日思君不见君.肠断断肠肠欲断,泪珠痕上更添痕.

一片白云青山内,一片白云青山外.青山内外有白云,白云飞去青山在.

我有一片心,无人共我说,愿风吹散云,诉于天边月.携琴上高楼,

楼高月华满.相思弦未终,泪滴冰弦断.人道湘江深,未抵相思半,

海深终有底,相思无边岸.君在湘江头,妾在湘江尾,相思不相见,

同饮湘江水.梦魂飞不到,所欠惟一死,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尽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不当处莫相识.

湘江湘水碧澄澄,未抵相思一半深,每向梦中相见后,令人不觉痛伤心.

10楼:匿名用户

湘妃是舜的两位妻子,也是尧的女儿——娥皇和女英

舜死了,她们想念舜时唱的琴歌 但是不是他们当时唱的已经无法考证了 这曲子很简单 很多重复 不太难 可以边弹边唱 就是 肠断断肠肠欲断,泪珠痕上更添痕.的感觉。。。。。。。。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