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独自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有没有人居住

2021-01-23 06:21:26 字数 3925 阅读 9323

1楼:匿名用户

到目前还没有人可能独自穿越,

原来彭加木在穿越时失踪之后就没有人敢独自穿越了。

2楼:匿名用户

走路肯定不行,要是骑摩托我觉得行,而且我准备去。

3楼:烈焰紅尘

建议你看看《雷殿生 生死罗布泊》 一个人 走了一个月 穿越罗布泊

塔克拉玛干沙漠有没有人居住

4楼:紫水晶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克里雅人的故乡,当然有人居住了。

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什么被称为“死亡之海”?

5楼:匿名用户

它。于是,“东方庞贝”,一个被大沙漠湮埋的古代文明构成了历史浪漫主义的新概念,一个世纪以来有关其传说和故事源源不断。

解放后,我国考古单位单独考察或与日本考古学术界联合考察尼雅近10次,1995年10月中日联合考古行动收获最大,考古发现震惊了中外考古学术界。

穿越塔克拉玛干的定义

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语意思为“走得进,出不来”,西方探险家斯坦因在100年前将其称为“死亡之海”。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我国为开发塔里木盆地的石油资源及推动南疆经济发展,修建了沙漠公路。但是,对旅行者来说,穿越塔克拉玛干的定义,不是坐车途经轮台到民丰的500公里沙漠公路,而是以于田或墨玉为起点(或终点),阿克苏为终点(或起点)的两条线路作为探险意义上的穿越,两条路线中以于田大河沿线路难度最大。

习惯上大多数人采用由南向北的线路安排,即顺着水的流向行进。

穿越塔克拉玛干的**季节

上述穿越线路被探险者们走了100年,他们曾在不同季节安排自己的行走计划,最后,一个观点被认同了,那就是和田河的枯水期为穿越的良好季节。从秋天到第二年春天,是塔克拉玛干沙尘暴较少的季节,各种蚊虫较少,枯河床成了行车大道。曾经有日本的电视**在春季汛期到来之际跟着水头行走、拍摄,将春汛水流灌入干枯河床的情景录下,从而生动地将“死亡之海”的生命复苏景象展现。

而从秋天到第二年春天间、每年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20天左右的时间,是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季节。这个时间除了有上述优点外,最重要的是塔里木盆地的胡杨树叶非常张扬地变成一片金黄,在美景如画的和田河行走,能获取更丰富多彩的体验。1999年10月,我带领一个旅游探险团进入塔克拉玛干,在行程行将结束时,队员们突然萌发不愿走出沙漠的情绪,要求在沙漠的边缘扎营,尽管当时还有两个小时就可到达阿克苏的宾馆。

塔克拉玛干穿越必读

一。穿越塔克拉玛干特种线路是费用比较大的活动项目,个人使用品也要专门准备。其次,要有向导、给养准备,个人要求不同也会导致出行开支水平的不同。

二。如果仅仅作和田河的穿越,新疆一些经营专项特种游业务的旅行社可以**或安排。广东组织该方面活动的机构很少,本文作者在1999年和2002年组织过两次类似活动。

要探访尼雅等地的古遗址,须向文管部门申办批文,费用也会增加。

三。个人携带的摄影器材要做好防沙、防土处理,在有缝隙的地方尽量用透明胶纸封好。

四。给养准备方面,多携带水果、蔬菜。秋天穿越塔克拉玛干要有保暖的准备,气温有时可达0℃。

6楼:匿名用户

沙漠太大了,走不出去,又缺水。所以根本无法生存。

从塔克拉玛干沙漠徒步去罗布泊

7楼:匿名用户

没有足够野外经验不建议徒步这条路线。

中国西部“百慕大”的** 罗布泊地区东抵北山,西连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南分别以阿尔金山前山带,库姆塔格和库鲁克塔格山为界。狭义的罗布洼地,指罗布泊湖盆及湖水曾漫及的地方,大致位置在东经88°-92°,北纬39°-41°之间。属塔里本盆地构造凹陷区,是塔里木盆地最低处,罗布泊是个封闭的盆地,它的表面主要为第四纪以来的冲积、洪积、湖积和风力堆积物质所覆盖。

过去它曾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漂移湖,是塔里木河、孔雀河的归宿。后因塔里木河改道,孔雀河下游断流,湖泊逐渐干涸。 奇特的雅丹地貌和别致的鱼鳞状盐壳,构成了罗布泊独特的自然景观。

然而,罗布泊气候恶劣,变幻无常,尤其春夏两季,持续高温,狂风肆虐,飞沙走石,天噬生灵,令人闻之生畏。 ——1981年6月,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此科学考察时神秘失踪; ——1985年,石油物探地调三处1832队在此被风暴围困4个昼夜,最后不得不求助空军实施空投援救才得以脱险; ——1996年6月,著名探险家余纯顺在此作孤身徒步穿越探险时不幸遇难。 独行大侠李永生的容貌和着装与众不同,惹人注目。

l米82的个子,一头披肩发,一把大胡须,再着一身迷彩服。迷彩服胸前“祖国,您好”几个白漆大字特别醒目,上面一行小字“骑车、徒步综合考察56个民族”,后背也是几个大字“走遍中国”。李永生今年34岁,毕业于**美术学院油画系。

1989年3月在家乡辽宁本溪告别家人和女友,开始骑车、徒步综合考察探险生涯,8年来,他先后考察了除台湾之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访问了55个少数民族。两次入藏,五进内蒙古,13次跨越黄河,17次横过长江,并走出国门,足迹到达东南亚等地。行程10万余公里,其中骑自行车6万多公里,徒步3万多公里。

作为“老资格”的旅行家、探险家,李永生在1992年4 月成功地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南北向之后,就立下徒步考察中国西部的“百慕大”--罗布泊的誓言。并对那里的地形地貌、生态环境、气候变化以及楼兰古城遗址等,都作了深入的了解和研究。而今,罗布泊之旅--一段令众多探险家魂牵梦萦的征程就要从他脚下开始了。

走向荒原 李永生5月17日离开库尔勒市,向罗布泊进发。 铁干里克,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一个普通的绿洲小镇。它地处罗布泊西侧,也是一个曾被废的古城,现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34团团部所在地。

李永生进入罗布泊以此地为起点。他于5月18日上路。他的双轮小车上装了20个馕饼、两塑料壶共20公斤淡水等。

他坚定地表示自己不但要闯进去,还要活着走出来。出发后第四天,他因手推车的轴断了,只得沿来路返回到就近的35团甘草霜场,农工朋友们七手八脚把他的手推车修好。5月22日 他重新踏上征途。

5月25日上午,当李永生独自走了3天后,竟幸运地遇上了石油物探地调三处233队的宿营地。当他到达此地时,该队班长周利和王继忠、郭云青三人也刚刚驾车由敦煌方向到达,并在架设营地。他们热情接待了这位“不速之客”。

此地位于罗布泊西北,东经89°40'27'',北纬40°42'46''。位于罗布泊西北岩的楼兰古城遗址就在东南方向38公里处;这儿离最近的罗布泊西岸也仅仅70公里。罗布泊、楼兰已不太遥远。

从此,地调三处233队营地成了李永生罗布泊探险考察的大本营。而营地的石油工人成了他的患难至交。 四闯“生命禁区” 5月26日早晨8点,李永生从石油朋友处补充给养,包括水、方便面、火腿肠和香烟等。

然后往东南方向进发罗布泊。走了约两小时,便走到胡杨、红柳等较多的孔雀河干河谷。接着进入土丘密布,沟壑纵横的雅丹地貌区。

这是一种风蚀地貌,“雅丹”,维吾尔语,意为高大的土丘。这一天他走得很轻松,步速也比较快。起初还见到有零星的野驼、野驴和黄羊出没。

越往里走,生命的踪迹也越少见,亘古荒原上,漫漫盐碱滩,新月形的沙丘,看不见生命的颜色,昭示这里是一片“生命的禁区”。 5月27日早晨7点半,李永生从沙窝里爬起来,抖落满身沙土,继续赶路。午时天气燥热,气温达到38°c,地表温度为56°c。

这里地势平坦,雅丹地貌稀疏。水仅有半壶了,他命令自己一定要坚持住。他边走边观察、拍摄,想尽可能多地留下一些资料。

途中他看到不少古遗迹。古时罗布泊是一个烟波浩渺的大湖泊,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西出阳关后其南北两道均由此地区通过。这里为丝绸之路中段要冲地带。

城廊村镇星罗棋布,商人僧侣东来西往。罗布泊地区众多的古丝路遗迹,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多民族融合的见证;不少文物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但李永生也发现文物遭到严重破坏的现象。

他看到不少古遗址旁留有沙漠卡车的车辙,也看到被盗掘的古墓以及抛出墓外的独木棺。他还痛心地看到大片枯死的胡杨林,风沙吞噬的片片草滩和红柳灌木丛。他甚至看到不少胡杨等植物,有过火烧的痕迹。

他终于看到了

8楼:你说叫啥名学生

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建议不要断然尝试。

可以查大鲸团建,从策划到执行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在团建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

有没有想去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人,没有任何经验,能一个人去塔克拉玛干沙漠吗?

1楼 匿名用户 我想去咯,但是现在 时机和条件都不允许的咯,需要强健的体魄,以及适合的时机和环境咯,等以后有时间再去,塔克拉玛干沙漠非常有趣,值得一去,但是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它。于是, 东方庞贝 ,一个被大沙漠湮埋的古代文明构成了历史浪漫主义的新概念,一个世纪以来有关其传说和故事源源不断。 解放后...

塔露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哪个盆地,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下列哪个盆地内?

1楼 513449543 号 位于中国新疆的塔里木盆地 2楼 hl雪之梦幻 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塔里木盆地。 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下列哪个盆地内? 3楼 匿名用户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时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