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庙里求福给师傅钱,算是布施,请问去寺庙功德箱捐钱,算不算布施?

2021-01-22 19:09:16 字数 7039 阅读 7080

1楼:匿名用户

不要给僧人钱。居士于僧倘不知彼如不如法之前,当要四事供养(分别指饮食、衣服、卧具、汤药),不可用钱供僧

我们供给寺院东西叫供养。

布施是指:

一、财布施:以财物去救济疾病贫苦的人。

二、法布施:布施真理、智慧,以正法去劝人修善断恶,使人明白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自动发心修行、追求真理。

三、无畏布施:竭尽所能去解除别人的恐怖和畏惧;也就是布施信心、爱心。

请问去寺庙功德箱捐钱,算不算布施?

2楼:铅笔盒儿

以自己所富有的东西去帮助需要的人,都叫做布施。

不必一定拘泥于往寺院捐钱。

不吃肉不杀生,追本溯源也算布施。

只要尽力而为就行,不必强定标准。

佛**对寺院的供养都是乐捐。

3楼:匿名用户

去寺庙功德箱捐钱,算布施。而且算供养三宝。

供养三宝:

1.供养佛:我们现在不能见佛,只能供养佛像,在佛前像烧香礼拜、供果供花等就是供养佛。

2.供养法:我们礼拜佛经,读诵佛经,爱护佛经,流通佛经,等等都是对佛法的供养。

3.供养僧:我们到寺院捐香火钱,供斋给出家人,送衣服送医药给出家人等等,就是供养僧。

4楼:

算布施。算财布施,财布施得财富,放生是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报。

如果布施时心清净,则有功德,否则只有福德。

随喜赞叹长期放生布施。

阿弥陀佛

5楼:冀中闲客

去寺庙功德箱捐钱,算不算布施。算何种布施?---------------------------算布施。

至于算什么布施。要看钱用在什么地方。如果钱用在弘法利生,用在印经造像,就是法布施。

如果用在放生,就是无畏布施。但是,都是布施。

是不是就是人们说的僧供养?-----------------------如果用在僧众。就算是供养。

从佛法上讲有何意义?---------------------------有什么意义的话。其实意义很明显啊。就是有福报啊。这是很关键的啊。

我前几天去一个寺庙烧香,往功德箱捐了几十元,不知这样做的福报可否有放生一样殊胜,如果有,我打算以后每月拿出一部分本来我用于放生的钱捐给寺庙。-----------------------------------说到功德的殊胜的问题。我觉得一个凡人是没有办法计算的。

比如你捐了100元。你用来放生可能就是几十只鸟,几十条鱼,但是如果用在印经造像上,可能就可以度化无边的众生。如果你用来印经,有可能,就是需要你拯救的小鸟今生就没有办法得救。

所以。都是缘分的问题。你也不要执着。

因为你也没有大智慧。至于供养寺院的话,当然是好事情。但是要找需要你供养的寺院去供养。

钱很多的寺院,他们不缺钱,你就不如多帮一帮其他需要的人。当然也可以捐赠给希望工程。医院。

都是有福报的。

6楼:唯梅子

佛教是因果理论.佛教认为:

捐款可以发财.放生可以健康长寿.

最好2个都参加.

7楼:匿名用户

要慎选正信的佛教寺院...明知有些是敛财的~随便就捐了~功德会变少...

可以打听一下...

(ps:慈济功德会 目前应该是没问题...但是'如果要间接托付金钱~还是要小心一些)...

8楼:匿名用户

无所攀缘布施则功德无量。

9楼:匿名用户

算。财布施bai吧。

是你供养僧。du

意义就是增加福报zhi,少些罪业。

你布施dao给他们

内,他们要还债的,他们有一人成容佛或菩萨都要渡你出去,因为他用过你的钱。但如果都不出去,暂时就没效果。

放生功德当然大了,如能超渡走,哪功德更大了。

少吃肉和荤就是最大的功德,最大的放生。

可以印些佛经书、册,捐些香油、香火钱,可塑造佛相,这些功德都很大。

10楼:匿名用户

只要有善心就好了,没必要拘泥于布施,捐款,放生什么的,你每月版拿钱捐给寺庙还不如权每月买点东西去孤儿院看看呢,那里需要帮助的人更多,只有真心的帮助别人才对啊,你要是只想的怎么有福报什么的,估计把你捐了也没用,心态不正确

11楼:匿名用户

印经功德最殊胜,其次是塑佛像,盖庙.........最后是给僧人改善伙食。

捐给印经的钱,不能拿来作后面的事,这叫上物下用,有恶报

供僧的钱可以拿来印经,这叫下物上用,有善报

12楼:无求便是安心法

就是布施,有大福报.

此钱投入功德箱,随**安排,或供僧,或放生,或随缘救济,那都是善事,不要去计较功德,三轮体空的布施才是大布施,还有布施的意义在于使我们克服悭吝,而非一味的追求福报.

13楼:匿名用户

布施是施德

有心了,就是布施了

14楼:匿名用户

有心的就好,无心就没有用。

15楼:匿名用户

如果不算布施,你还捐吗?

去庙里面求福有什么讲究

16楼:匿名用户

去寺庙拜神注意事项----queenhong

我们要去寺庙拜菩萨的时候一定

要注意以下几项:

1心诚:首先心要诚,去的前一天要净身沐浴更衣。

2上香:买香的时候不能说买香要说请香,掏钱的时候一定是自己掏,不能借别人的香火钱,进寺庙只需烧一柱香(3根)即可,以免引**灾;上香时候香举得高度和额头一般高即可,香点燃后猛的向上一提火即可熄灭不可用嘴吹熄。先上香后拜、也就是上完香后就可以跪下磕头了。

3尊重佛祖菩萨:进门时候一般是男左女右,也就是说男的走左边女的走右边,进大厅时不可走大门正中间要走两侧,寺庙的门槛是不可踏的,听说门槛是佛的肩膀,一定要抬高自己的脚不要踩着门槛。另外不可对高大尊敬的神像指指点点,那是对神仙的不尊重,更不可以大声喧哗,与拜佛无关之事不要在神仙面前讨论;以表对菩萨的心诚及尊重(当然不知者不罪)。

4许愿:佛祖会满足每个人许下的愿望,许了愿一年实现后一定要还愿,感谢菩萨显灵。许愿可许保平安延寿之类的愿望千万切忌不可随便许发财的愿,(这一点上网查查就明白了)我也说不清楚。

还有就是不可随便乱许愿,许了又把它抛到脑后,如果你没把握还愿就千万别随便许愿。拜神的时候你想的是什么或者你身处何境那么你求的签也就印证了;也就是说你有难处佛祖会给你点化,不知所措会得到菩萨指点,你的为人及你的心理佛祖都会在签上显灵。许愿一般在上午的10:

00--11:00是最灵的。

5功德:也就是说只要你拜了就有功德,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在功德箱内丢些香火钱,钱不在多少自己自愿随便;如果没有、佛祖不会计较只要你来拜了就有功德。如果时间充足的话每位神仙都可以拜到,如果时间不多可以根据自己的安排拜。

6拜完菩萨后:拜完神仙后可以请些经书回来学习(经书则无价之宝)。还可以请些玉珠及护身符,还有人请观音菩萨,如来佛祖还有财神等......。

我们出门的时候一定要走偏门。我们回来后就要把我们请回来的神仙安置好,以及我们请的护身符玉珠都要找个干净的地方放好;佛祖喜欢清静。

17楼:匿名用户

去庙里求福

很多人只知道求福 报

,而不懂得求功德。实际上,功德能够消除你身上的孽障,而福德只能够加重你身上的业障,所以,求福的人,等到某一天他的福享尽了,等待他的就是业障。我们要求功德,要消除自己身上累世积累的恶业。

天天求孩子、财运等,求到了,也只会给你带来几年在人间的欢乐,接下来的就是无尽的烦恼。因为当你的孩子身 体好了,财运有了,你的烦恼就是你老了,等你要走的时候,你又舍不得他了,这些求来的东西不是长久的,对于我们学佛的人来说,求来了又有何用呢?

听众朋友们,台长很高兴在空中和大家说白话佛 法。实际上,佛法很深奥,但是用白话来解释,让人容易理解。台长就是用这种方法讲 法,使大家能够学佛。

今天台长给大家讲一讲功德。什么叫功德?有些人也要问了,功德和我们所做的善事有什么不同?

台长告诉大家,功德和善事确实不一样。善事是你在人间所做的好事情,然而功德是学佛的人开悟后所做的善事,这种善事已经转化为功德了。这里面有很大的讲究。

首先,台长给大家讲一讲,什么叫功?比如,你去做一件善事,是从内心发出的,是用心来做的善事,就是有功了。而且是用本性,是用佛菩萨的佛性来做这件事情,就称为功德了。

所以,人在做善事的时候,要有好的发心。虽然你在做一件善事,如果你的发心不好,你也是没有功德的。当你在帮助一个人的时候,你用的不是佛菩萨的慈悲心,而是有自己的私心,是想从中牟利,这样所做出来的就只能叫善事,而不能叫功德。

人在学佛之后,所做的事情都是经过大脑考虑的,做任何善事都能够从一个点出发,这个点就是你所理解的佛性。

台长经常跟大家讲一句话,就是有些人从小就不喜欢吃活鱼、活虾,这不算功德,但如果某一天原本吃活鱼活虾的人在佛菩萨面前许愿说,从现在开始再也不吃活的海鲜了,因为知道要做善事,要有慈悲心,这就是有功德了。从小就不爱吃海鲜的人,他不吃海鲜,因为那是他自然的习惯,是没有功德的。这和许愿不再吃活海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后者是有功德的。一个人的发心很重要。学佛的人发心好,就有功德。

如果发心不好,即便做善事,也得不到功德,只能够得到善报。

听众朋友们,佛法讲,念佛需甚发心者。学佛的人,首先要学你的良心啊。一个人的良心很善良,而且发心好,那才能够学佛啊。

一个人很恶,心又不善良,发心又不好,你说他能够学佛吗?实际上,心为修持之主。发心、念佛,心很重要。

你的心念一句佛,念一个经 文,行一件善事,因为你和菩萨的四宏愿合在一起了,功德无量无边。所以,我们做人、做事情要看这个人的主流意识。如果一个人的主流意识不好,就是说发心不好,你所做的善事是不能够成为功德的。

况且身口意三业,人的身 体会犯错,人的嘴巴会讲错,人的意念会犯罪,这三业很难让你把位置放在正宗的佛法上了。一个人的身口意三业是随着你自身在人间的恶业而成长的。你的恶业越多,你的身口意造业也越多。

你的恶业越少,你的身口意三业也越少。所以要学习佛菩萨,以念经 学佛利生为始乎哉。

我们学佛做人,发心是最重要的。发心,讲一讲容易,这个心是怎么发的呢?人的毛病是唯求自利。

因为每个人的心,不管求什么都是为自己的,不容易为他人着想。我们要学佛菩萨,做人做事情多为别人着想。人心若唯求自利,不愿利人,所行之事虽多,而所得之功德甚少。

如果我们求菩萨是为了自己,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即便每天做很多的善事,即便没有伤害到别人,也是没有功德的。有些人想到了帮助人家,但是意念中存在一些杂念,这叫有相布施,也是少功德。

现在很多人不但没有功德,经常还有害人之意。现在的人心已经到了一个什么地步呢?就是到了一个如果他不害人,他就无法忍耐心中所承受的压力的地步。

为什么丈夫在单位受了老板的气,回家就会拿自己的妻子出气呢?妻子和同事不开心了,回家就拿自己的孩子出气呢?现在的人,要舒缓他内心的孽障,只能够用侵人、害人来发 泄自己内心的那种不快之意。

学佛的人,应该杜绝这种思想和行为,因为任何事情都是因果所为。

听众朋友们,台长现在跟大家讲的是功德。要记住,我们做任何善事、做任何好事都要把心放在当中,否则我们所念的佛菩萨,我们所做的善事都会觉得没有完全的功德。所念之佛,所行之善,亦非全无功德,因为你有一颗善良的心。

但也不是全有功德。如果行善事、做功德时,没有佛心、没有善心,功德会很少很少的。然而,功德就像我们存钱一样,如果用出去的多,赚进来的少,功德就会慢慢地没有,取而代之的是你的孽障。

人的恶念,每天都在不断地重复并且增加。人的意念往往容易这样,今天做了这件事情,明天恨这件事情了,后天想起来又会恨,大后天想起来还会再恨。这些恨意恶念会不断地加深你的孽障啊。

所以,修心的人要善于发善心,用不停地念经,念经是有功德的,但是更要学习发心啊。发心正,一个人学修佛法也会正;发心邪 恶,一个人学修佛法也会邪 恶。任何一个人只要一边学佛,一边对别人的法 门进行攻击,他就没有功德,还会造口业,而且也不是一个真正的学佛之人。

一个人在经历如此一番的身口意造业之后,所学 法 门便会面目全非。慎之再慎之,此乃人之大患。

台长经常跟大家讲,做一个小时的佛,你所做的事情就是功德。你哪怕每天就用半小时的时间学着菩萨救 度众生,你所做的事情都是有功德的,因为你是在学佛菩萨啊。因为你是从内心觉得众生很可怜,真的想救 度他们。

然而,如果你在帮助别人时,对方是你的亲人、朋友,或者你带有私心杂念,即便你讲得很努力,这也只能够是善事,而不是功德。台长经常跟大家讲,见性是功,平等是德,要明 心见性。我们做人要学会看人的本性、人的出发点,这就是悟,这就是德。

因为有悟,才会有德。如果你悟不到,你就不会有真正人之本性的德能出来。不管你前世修了多少,你今世会得到多少回报,要记住,这只不过是你开始发心的一种平等。

然而,你真正理解平等是在证 悟 到佛性的基础上。

很多人只知道求福 报,而不懂得求功德。实际上,功德能够消除你身上的孽障,而福德只能够加重你身上的业障,所以,求福的人,等到某一天他的福享尽了,等待他的就是业障。我们要求功德,要消除自己身上累世积累的恶业。

天天求孩子、财运等,求到了,也只会给你带来几年在人间的欢乐,接下来的就是无尽的烦恼。因为当你的孩子身 体好了,财运有了,你的烦恼就是你老了,等你要走的时候,你又舍不得他了,这些求来的东西不是长久的,对于我们学佛的人来说,求来了又有何用呢?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一个人如果在监狱里,即便让他学了所有的佛 经,和一个本质很善良的人,学了一点点佛 经,是哪一个人更有功德呢?听众朋友们,大家要记住,学佛 学 法,要有正信、正念,如果把佛法作为一种武 器,作为一种工具去谩骂、去压 制、去贬说其他法 门,这个人就是没有学好佛法。

切忌之!我们要学佛菩萨的大慈大悲,要学佛菩萨能够原谅别人,碰到让自己不开心的事情时,要想想对方是很可怜的,自己就会生出慈悲心,这就是功德。

听众朋友们,台长今天和大家讲了功德。人要明白,一定要好好做功德。因为没有功德,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等于没有基本的要素。

这个基本要素就是人的本性,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的品质。一个人品质的好坏和境界的高低有赖于他的基础。有一句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说的就是造房子的基础很重要。

一个人要学好佛法,不在于他读了多少本佛 经,而是在于他前世、累世积累的福德和功德。一个人有了基础,他才能够把佛 学好。如果一个人的本质很坏,就算是进了佛 学院,就算是能够和菩萨接上气,但是给他带来的所有佛法的深奥的功能都是暂时的。

因为基础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