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2)喜马拉雅山印度洋(2分)
(3)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强烈挤压,地壳不断隆升;(2分)外力作用主要表现流水的侵蚀和切割作用。(2分)
(4) 该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小,因而日照强烈;(2分)由于大气稀薄、水汽和二氧化碳含量少,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少,(2分)大气逆辐射较弱,大气保温效果差,(2分)导致气温低。略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a、b两地的地形部位名称:a______,b______.(2
2楼:匿名用户
(1)读图可得:a是山顶,b是陡崖.
(2)甲、乙两村的图上距离是4.2厘米,实地距离是21千米,该图的比例尺是4.2厘米÷21千米=4.2÷2100000=1:500000;
(3)图中适合开展攀岩运动的是b地,陡崖部位适宜攀岩.据图中的指向标可得,丙河的大致流向是自西向东.
(4)甲村位于盆地中,若要将河流水引向乙村,那么①线路最合适,理由是①路线河水由海拔高处引向低处,②路线河水由海拔低处引向高处.
故答案为:
(1)山顶;陡崖;
(2)1:500000;
(3)b;自西向东;
(4)甲村;①;①路线河水由海拔高处引向低处,②路线河水由海拔低处引向高处.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
3楼:放弃嘏牟
(1)据图中字母的诶之可得:a是鞍部,b是陡崖,c是山顶,d是山脊,e是山谷;
(2)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可得:图中小河f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流;
(3)据图中比例尺可得:两个小山顶的距离是1500米;
(4)图中的等高距是100米;
(5)山顶甲在山顶乙的东北方向;
(6)甲乙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58米.
故答案为:
(1)鞍部;陡崖;山顶;山脊;山谷;
(2)自西北向东南流;
(3)1500米;
(4)100米;
(5)东北;
(6)58米.
(2013?钦州)读图“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a、b两处中坡度较缓的是______处;若图示
4楼:匿名用户
(1)图中a、b两处中b处等高线稀疏,所以坡度较缓的是b处;若图示地区位于广西沿海,则该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2)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河流流经的地方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①处小河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因此可判断,四幅图中小河的支流画错的是①处.
(3)c地海拔为200米,d地的海拔为1000米,两点的相对高度为800米;图中公路的延伸方向是东北-西南.
故答案为:
(1)b;水稻;(2)①;①处是山脊;
(3)800;东北-西南.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6分) (1)图中a、b两处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
5楼:加菲5日
(1)山顶陡崖
(2)2.5
(3)从西北流向东南图例和注记
(4)西北高,东南低
6楼:匿名用户
(1)山地 陡崖
(2)2.5千米
(3)自西北向东南 注记
(4)西北高东南低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a点所在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nbs...
7楼:浮生梦魇
(1)山脊
(2)100
(3)①线坡度和缓
(4)d
(5)地势平坦开阔,距河流较近,水资源丰富.
试题分析: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就可以看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从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看出,a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
(2)从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看出,a点的海拔为400米,b点的海拔为300米,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100米.
(3)从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看出,①线路处等高线稀疏,所标示的地形坡度和缓,容易施工,可以修建公路.
(4)从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看出,c处等高线稀疏坡缓,d处等高线密集坡陡,因此d河的流速较快.
(5)从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看出,丙村所在地地势平坦开阔,距河流较近,水资源丰富,可能发展成为小城镇.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该地区地形
1楼 匿名用户 1 主要为低山丘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 a河比b河流量大,水量稳定。原因 a河流域面积大,且有湖泊调节。 3 分布在地势平坦 靠近河流 海岸的地区。 4 因为该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为典型的 带季风气候 同纬度的大陆西岸地区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旱少雨。 读 等高线地形...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甲区的
1楼 风纪社军刀组 1 洪 冲 积扇。过程 山区地形起伏大,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大量砾石 泥沙流出山口时,因地形突然平坦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在山前大量堆积,形成扇状堆积地貌,即洪 冲 积扇。 2 有利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2分 位于河流沿岸,水源较丰富 地形平坦 耕地面积广 泥沙...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1)甲村所在地区地形是
1楼 帝吧有爱 读图可知, 1 甲 处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为盆地 a处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为山顶 2 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计算得出该图的比例尺为 4 2 2100000 1500000 3 a b两地中,b处等高线重叠为陡崖,适合攀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