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轼集儒释道三教思想,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在苏轼的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

2021-01-19 09:14:10 字数 5638 阅读 9095

1楼:匿名用户

苏轼的儒释道三教思想在文化上,前期尚儒而后期尚道尚佛。 前期,他有儒家所提倡的社会责任,他深切关注百姓疾苦; 后期,尤其是两次遭贬之后,他则更加崇尚道家文化并回归到佛教中来,企图在宗教上得到解脱。他深受佛家的“平常心是道”的启发,在黄州惠州儋州等地过上了真正的农人的生活,并乐在其中。

打饼祭佛 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

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

“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 佛印在帐中答道: “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

”吟诗赏月 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金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

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

”谁知佛印和尚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

”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

“浮云拨开,明月出来,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

“莲萍拨开,游鱼出来,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

“船板拨开,佛印出来,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 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著着佛印就坐,说道:“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于是,三人赏月游湖,谈笑风生。

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在苏轼的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

2楼:匿名用户

苏轼在儒学体系的基础上濡染佛老,他把儒、佛、老三家哲学结合起来,各家思想对他几乎都有吸引力。他早年具有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有志改革北宋的萎靡的积习。佛老思想一方面帮助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主义又有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

这种人生思想和生活态度,在他的创作中都有明显的反映。苏轼在政治道路上是坎坷的。由于他主张改革但不赞成王安石变法,因而既与变法派发生矛盾,又同维持现状的保守派有所琲牾。

再加上苏轼为人表里澄澈,讲究风节操守,这就使他既不见容于元丰,又不得志于元佑,更受摧折于绍圣。然而这正好有利于他加深阅历,扩大视野,使他在文学上获得很大的成功。 《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是在他被贬做某地太守的时候写的。

写了他想忠君报国投身沙场建功立业的意愿。

里面的,“西北望,射天狼。”

天狼星在古代是表示了兵祸,外敌,这句话就是说他想上战场打击外敌,为国立功。 《庐山烟雨》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注释]:

(1)庐山烟雨浙江潮:浙江潮,即指钱塘江潮汐。「庐山烟雨浙江潮」此句诗意是: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观赏一番。

(2)未到千般恨不消:恨,遗憾。此句诗意是: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

(3)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由《五灯会元》卷17所载青原惟信禅诗的一段著名语录演化而成。语录的原句是: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有人缁素得出,许汝亲见老僧」。

这“三般见解”,指得是禅悟的三个阶段,也即是入禅的三种境界。东坡此诗,正用此意。

[赏析]:

禅在於悟,在於用心去体会,心有所动而至感悟。此诗就说明诗人观物悟禅的过程以及禅悟后的空寂旷达的心境。

庐山的烟雨,钱塘江的潮汐,是那样美丽壮观,令人心醉神迷,倾心向往,如果不去观赏一番,真是令人遗憾终生。去观赏了,看到的是庐山的蒙蒙烟雨,钱塘江纷纷滔滔,了无穷尽的潮汐。初看之时,看到的是蒙蒙烟雨,滔滔潮汐的物象。

当你“到得还来别无事”,超越物相,而观物感悟,进入禅的境界后,那物相已不是原来的物相了,而成了佛的世界,禅的意境了。虽然庐山还是照样的烟雨蒙蒙,钱塘江潮汐还是照样的宏伟壮观,但那已不是悟前的庐山烟雨,钱塘江的潮汐,这烟雨,这潮汐,就是佛,就是禅了。这种禅悟,也就是对自然现象即悟即真,若有若无的感悟。

这种感悟,因人不同而有差异。可以渐悟,也可以顿悟。

释迦苦修六年,某日夜睹明星而产生思想上的飞跃,豁然开悟,入於禅境。前者是渐悟,后者是顿悟。

3楼:匿名用户

苏轼号东坡居士,她的诗词体现的更多的应该是道教思想

4楼:匿名用户

唐以后 名人达士自称居士 体现出佛教的盛行和人们对佛学的向心 苏轼受儒释道三教思想影响都很深 不过 在他的作品中更多体现为儒道思想 佛教思想仅是他平日与人交往时体现 如苏轼好友佛印.........

5楼:匿名用户

早期的苏东坡比较侧重于儒家思想,后期比较侧重佛家,前后赤壁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您可以参考:

http://zhidao.baidu.***/question/109390696.html?fr=ala0

6楼:伊乔司元柳

去问一中高二的,一般都知道

7楼:聂雅戴忆之

苏东波是一个爱好佛学的儒家学者,但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并不透彻,因此才会被“佛印”禅师揶揄他“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有人说苏轼思想体系中兼有儒道佛三种体系,为什么

8楼:三国之长空

苏轼一生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融会贯通儒释道三家思想,建构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和人生境界。他先从儒家入手,后感兴趣于道家,最后以佛家思想超越贯通,终于得以博辩无碍、浩然无涯。从某种意义上讲,苏轼思想体系的形成发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发展的一个缩影。

苏轼学识渊博,思想通达,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围中如鱼得水。苏辙记述苏轼的读书过程是:“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

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

’ ……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苏轼不仅对儒、道、释三种思想都欣然接受,而且认为它们本来就是相通的。他曾说“庄子盖助孔子者”,庄子对孔学的态度是“阳挤而阴助之”(《庄子祠堂记》)。

他又认为“儒释不谋而同”、“相反而相为用”(《南华长老题名记》)。这种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的思想是苏轼人生观的哲学基础。

中国文化对佛家的吸收,是有其深刻原因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道诸家,其思想是从“仁”、“道”等极具形而上意味的概念发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在于:

从内心自性体悟形而上的道。近代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曾反复强调: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即在于“发明自心之义理”,并说:

“须知教相多门,各有分齐,语其宗极,唯是一心。从上圣贤,唯有指归自己一路是真血脉。”(马一浮《尔雅台答问》卷一《答张君》)在这一根本观点上,熊十力、梁漱溟等大家与他也是一致的(蔡惠明《马一浮居士的佛教因缘》,《法音》杂志1988年第1期)。

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对形而上本体的是有特别追求的,同样,中国古典艺术对形上境界的也有着特别的兴趣。 与儒、道诸家相比,佛家对形而上本体的阐发和认识更为精深细密。佛法的“实相论”是对形而上本体的描述,而“解脱论”则是认识体悟形而上本体的方法。

对于对形而上本体有着特别追求的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佛家思想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李泽厚先生在《华夏美学》中讲:“佛学禅宗的化出的确加强了中国文化的形上性格。

”在二者互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文化着重吸收了佛家有关形而上本体的精髓,佛家思想则广泛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体系中的一切,包括中国古典艺术。

艺术的终极追求是表现形上本体的意境,而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就如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指出的: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世界贡献的一方面”。作为中国古典艺术的代表,中国古典文学特别善于“澄怀观道”,在超脱的襟怀里体味最高心灵和宇宙境界,表达出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渊深灵境。

文学以意境表达美,而美则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佛家要求人“明心见性”,其领悟的自性本体,正是最深层次“人的本质力量”。佛学力求发掘“人的本质力量”,文学则力求表达“人的本质力量”,两者手段和目的都是一致的。

正是这种一致性,使佛家思想全面地影响了文学。作为一种精研形而上自性本体、追求“人的本质力量”的思想体系,佛家以其浩瀚的文献向文学提供了新的素材;以其“解脱论”的诸多法门向文学提供了新的手法,更以其“实相论”影响了文学的主题和意境。佛家思想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这种全方位影响,通过对苏轼文学的分析,较好地得到了体现。

研究苏轼思想的意义和目的有哪些

9楼:儒雅的凝眸

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是以历代思想家对社会“治乱兴衰”的思考和实践为主要内容。苏轼所处的北宋时期,一方面士人面对战争之后社会生产生活百废待兴的局面,以救弊兴图为己任,纷纷提出各自的社会改革方案;另一方面由于“祖宗家法”和“儒学复兴”的浪潮,文人社会地位提高,激发了其登上政治舞台的从政热情,形成了士大夫与君王“共定国是”的格局。苏轼的社会思想源于对所处时代的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他以引佛道入儒和对性情论、道德风俗的论述为理论基础,从君臣观、礼制、刑法、宗教以及经济思想与社会秩序稳定等方面提出了以儒家的仁爱**和等级社会秩序为基础而又超越经典的理想社会模式。

苏轼的社会思想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受传统儒家君臣观念的影响,苏轼认为只有“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才可以发挥统治阶级社会道德典范的作用。而在社会控制方面,苏轼不但受传统儒家“德主刑辅”思想的影响而主张推崇礼治、兼用法治,将社会软控制与硬控制手段相结合,而且他还善于利用民众对宗教的敬畏以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

此外,苏轼受传统儒家“民有恒产,方有恒心”的影响,认为保持社会秩序稳定的关键就是使人民安居乐业,因而对土地制度、赋税制度、水利工程和赈济灾伤等民生问题的解决给予了高度重视。 苏轼的社会思想具有综合性强、以礼为本和注重民生的特点。苏轼虽然将儒释道三教思想从学术上相互融合,并且肯定了佛道思想在平衡个人心理和社会关系方面的作用,但其社会思想依然是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为主体,以德为本、以礼为教。

此外,苏轼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始终贯穿于他的社会思想当中。苏轼的社会思想较同时代士人,因为对儒释道思想的兼容并包而更加具有现实性。因而他提出的理想社会模式为士人提供了一个更大的选择空间:

既可在积极入世之时追求圣人的兼济天下之道,尽职尽责;又可在挫折之时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以达到内心的平衡。这种理想社会模式,不仅有利于调节士人在不同境遇时的内心状态,更加有利于社会整体的自我调整,以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总而言之,苏轼的社会思想因更加注重现实,不仅对北宋社会秩序的重建和社会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当代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历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