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1-20回,21-40回,41-60回,61-80回

2021-01-19 07:30:44 字数 2790 阅读 2498

1楼:匿名用户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东胜神洲傲来国海中有花果山,山项上一仙

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在所居涧水源头寻到名为“水帘洞”的石洞,被群猴拥戴为王。又过三五百年,石猴忽为人生无常,不得久寿而悲啼。

根据一老猴指点,石猴经南赡训洲到西牛贺洲,上灵台方寸山,入斜月三星洞,拜见须菩提祖师,被收为徒,起名曰孙悟空。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悟空从祖师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一日,悟空受众人挑唆,变为松树,引起祖师不快,被逐出洞。回到花果山,与占山妖魔厮斗取胜,带回被掳的众猴与物品。

西游记1-5回的读后感100字左右

2楼:匿名用户

◆第一回:悟空为了成仙、长生不老,坚持不懈,寻找神仙。生活中,只要我们有目标,并向着目标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勃朗宁说过:“雄心壮志士茫茫黑夜里的北斗星。”这就说明了目标的重要性。

我们的人生之路难免进入“黑夜”,误入迷途,而我们的奋斗目标则是耀眼的“北斗星”,指引我们走出“黑夜”,走向成功。

◆第二回:菩提祖师收悟空为徒弟,从道德开始教起,可见道德是学习之本,没有道德就能成大事。加强道德修养,不断完善自我。

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相信这样还会交到很多朋友,成为大家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第三回:悟空终于得到了心爱的兵器:“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向的人,做事一定会成功。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奋斗,在风雨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在人生的每个驿站上留下一段段不悔的回忆。流泪不是失落,徘徊不是迷惑,成功属于那些战胜失败、坚持不懈、执着追求梦想而又异常自信的人。

◆第四回:悟空面对天兵并不畏惧,他是勇敢的。而且内心的勇敢。

内在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这是内心理智的控制制约下表现的勇敢,这种勇敢一方面可以有害怕,一方面用理智去克服驾御恐惧,就是说心理有害怕,但是还要勇敢去做。

◆第五回:这一会中作者描写的悟空与众神打斗的画面很精彩。我们应学习这种细致描写的技巧。

描写是具体形象地描绘任务和事物的状貌,它的基本特点是描绘形象;它所追求的表达效果是用文字绘形绘声绘色地再现客观事物的“样子”,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果细致生动,则更传神!

3楼:匿名用户

想必大家都读过《西游记》,对书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都不陌生吧.我家有一本原版《西游记》,我最喜欢看的就是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

这回书说的是:孙悟空在天上看管蟠桃园,见园里熟透的桃子十分诱人,就偷吃了几个,吃饱了就变成一寸高的小人在一片树叶上睡着了.这时,七仙女来园子采桃,边采边议论着蟠桃会邀请的各路神仙.

当孙悟空听说没有邀请他时,怒气冲天,用定身法把七仙女定住,变成赤脚大仙大摇大摆地向瑶池走去,用瞌睡虫使天兵睡着,自己在瑶池痛饮一翻,不一会就喝醉了,然后走进老君府,把里面的仙丹偷吃了个干干净净.酒醒后,发现自己犯了天条,慌慌张张地逃回花果山了.

孙悟空的任务是看管蟠桃园,他却没有尽职,不仅偷吃蟠桃,还呼呼大睡.他不敢勇于承认错误,知道自己防了天条,为什么不向玉帝请罪呢?我觉得这几点孙悟空应该好好反思一下.

作业帮用户 2017-11-10

4楼:匿名用户

《西游记》第一到五回: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读后感:《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杰出代表的《西游记》亦不例外。

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史略》中指出,《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又说:“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的确如此。仅管只读了《西游记》的一到五回,但其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而作者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态度也颇可玩味,在《西游记》一到五回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至于昏聩无能的玉皇大帝、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暴君。

玉皇大帝手下十万天兵天将,竟然抵不过孙猴子一条金箍棒,而让真正的贤才去当不入流的马夫,其统治之昏暗,虚弱,不言而喻。 对这些形象的刻画,即使是信手拈来,也无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 《西游记》艺术宫殿。《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

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人性,神性和猴性三重特点。大英雄的不凡气度,对**师弟有情有义,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是为人性,毛脸雷公嘴,山大王则是猴性,而七十二变,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则是神性。

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西游记》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在中国,乃至亚洲部分地区西游记家喻户晓,其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尤其为人熟悉。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文学巨著!

西游记读书笔记,速度!!跪求!!要1-20回,21-40回

1楼 赫连千月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其中充满了离奇,精彩的神话故事,每每读起《西游记》,老是会情不自禁地溶入那精彩的情节之中。 记得小时候,常问妈妈, 我是从 来的。 妈妈总是笑了一笑,摸摸我的头,说 你啊,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我想,大概每个孩子都得到过这样的答案。...

西游记的一到十回主要考点,西游记1到10回概括

1楼 小问学长 美猴王出世 花果山顶石头崩裂出的石卵,化为一个石猴,它眼里射出的两道金光惊动了玉皇大帝。石猴行动敏捷,心灵手巧,老猴提出谁有本事进山洞可拜它为王的建议,石猴紧闭双眼纵身跳进瀑布。他发现里面有石锅,石社,石碗,石床,石凳等,是一个安身的安身之处,众猴伏地拜石猴为王,号称美猴王。 西游记...

西游记第十八回150读后感,西游记第十八回读后感

1楼 匿名用户 读了《西游记》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行者降魔 这一回,在猪八戒被唐僧收为徒弟的过程中,我不禁有所感触。 若想要使别人信服你,必须可以力服之,以德晓之,以智为止,以法治之。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而,在现实中也是一样的道理,暴力的征服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