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桃蛀螟应该如何防治,请问专家大豆桃蛀螟怎样防治

2021-01-18 18:19:46 字数 3015 阅读 8548

1楼:云种养

晚上好!

诱杀成虫:在桃园内点黑光灯或用糖、醋液诱杀成虫,可结合诱杀梨小食心虫进行。

拾毁落果和摘除虫果,消灭果内幼虫。

可喷施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用bt乳剂600倍液,或35%赛丹乳油2500~3000倍液进行防治。

仅供参考。

欢迎关注,感谢评价!

请问专家大豆桃蛀螟怎样防治

2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桃蛀螟也是桃bai树的主要害虫之一。du以幼虫为害果zhi实,多从果实的肩dao部或胴部入果心,版蛀食幼嫩核仁权和果肉,果外有蛀孔,常由孔中流出胶汁,并排出褐色颗粒状虫粪与流胶粘结,附贴在果面。桃蛀螟是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树洞、玉米秸等处作茧越冬。

成虫白天隐伏,夜间活动,交尾产卵,有趋光性。

防治方法:①消灭越冬虫。即于冬季刮树皮,彻底清理玉米秸秆等。

消灭在其中越冬的幼虫、蛹,减少虫源。②诱杀成虫。在成虫发生期的傍晚利用糖醋液或黑光灯诱杀成虫。

③及时摘除虫果、拾净落果、消灭果内幼果。④药剂防治。在成虫产卵的高峰期,喷洒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

5%敌杀死3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40%氧化乐果1000倍液等。注意在花期前后及幼果期尽量不使用敌百虫、敌敌畏、乐果等有机磷农药,以免产生药害,引起落花落果。在幼虫发生期用25%灭幼服3号2000倍液或20%杀铃脲(氟幼灵)8000倍液,防治效果都很好。

3楼:云种养

防治复方法,春季于成虫

制羽化前刮除树皮下bai越冬幼虫;在成虫du产卵前果实套袋;zhi用黑光灯dao、糖醋等诱杀成虫;拾落桃、摘虫果、消灭果内幼虫。在第

一、第二代幼虫孵化初期,喷施5%锐劲特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4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等农药,半月后再喷一次,对卵、幼虫和成虫均有效。

仅供参考

桃蛀螟危害有什么特征?应如何防治?

4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该虫在我国大部分板栗产区均有分布,其中长江流域和华北地区发生较重。以幼虫危害板栗的栗棚和坚果。栗棚受害率为10%~30%,严重时可达50%,是危害板栗的重要害虫之一。

寄主除板栗外,还有桃、李、杏、梨、苹果、山楂等,属多食性害虫,桃、杏、李等受害后常从蛀孔流出胶质物。

桃蛀螟雌蛾体长12毫米,翅展22~25毫米,体黄色或橙黄色,触角丝状,复眼黑褐色,球形。胸背有黑斑数块,前翅黄色,有黑斑约26块,后翅黑斑约10~14块。卵椭圆形,长约0.

6毫米,初产乳白色,孵化前变为暗红色,卵面粗糙,并布有许多细微圆点。老幼虫体长20~25毫米,头暗褐色,前翅背板褐色,胴部颜色变化较大,有暗红、灰绿、浅灰、肉红、淡绿或略带紫红色,第三龄后腹部第五节背面黑褐色斑下有2个暗褐色性腺者为雄虫。蛹红褐色,长10~14毫米,有臀刺1束6根。

茧白色至灰白色。

在北方栗产区一年发生2~3代,南方一年发生2~5代。以老熟幼虫在板栗树皮缝内、树洞内,以及板栗堆放场地、贮藏库、梯田边、向日葵花盘、玉米秸秆内越冬。越冬幼虫于翌年4~6月间化蛹,化蛹期很不整齐,造成世代重叠。

成虫多在下午羽化,傍晚8~9时最多,对黑光灯趋性较强,对糖醋液有趋性。成虫多在夜间9~10时产卵,卵散产于叶背和果实上,前1~2代多危害栗园附近的桃、李及玉米等,在板栗近成熟期和采后堆放期危害严重。板栗园间作玉米或附近有其他寄主时,往往危害较重。

板栗棚采收后及时脱粒,将虫果捡出集中深埋;诱杀成虫,可用黑光灯、糖醋液诱杀成虫;栗蓬采收后堆积期间可喷1000倍90%敌百虫、2000倍敌杀死或1000倍敌敌畏,然后用塑料布罩起来以杀死在棚内的幼虫;在栗园附近散种向日葵、玉米等作物,引诱幼虫钻蛀越冬,然后喷药消灭或集中烧毁;药剂防治掌握第3、第4代成虫盛发期(7月下旬、8月下旬)喷药,重点喷栗棚;有效药剂可选用50%杀螟松乳油600倍液,对卵、各龄幼虫和成虫都有效,采果前20天喷用此药比较安全,此外喷2.5%溴氰菊酯4000倍液也有良好防治效果;由于桃蛀螟寄主多,不仅在板栗上要做好防治工作,同时对附近的桃树、李树、向日葵等果树和作物也要做好防治工作,才能控制桃蛀螟危害。

桃蛀螟是怎样发生、为害的?如何防治?

5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桃蛀螟以幼虫蛀食多种寄主果实,果实变色脱落或果内充满虫粪,不堪食用,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寄主有高粱、玉米、向日葵、蓖麻、姜、棉花、桃、柿、核桃、板栗、无花果、松树等。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2毫米,翅展22~25毫米,黄至橙黄色,体、翅表面具许多黑斑点似豹纹:胸背有7个;腹背第1和3~6节各有3个横列,第7节有时只有1个,第2、8节无黑点,前翅25~28个,后翅15~16个,雄第9节末端黑色,雌不明显。幼虫 体长22毫米,体色多变,有淡褐、浅灰、浅灰蓝、暗红等色,腹面多为淡绿色。

卵 椭圆形,长0.6毫米,宽0.4毫米,表面粗糙布细微圆点,初乳白渐变橘黄、红褐色。

【生物学特性】

第1代成虫在7月上旬开始羽化,盛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虫产卵选择性强,基本上产在桃的晚熟品种和石榴上;7月中、下旬发现第2代初孵幼虫,盛期在8月上、中旬;7月下旬即发现有幼虫老熟化蛹。化蛹盛期在8月中、下旬。由于晚熟桃开始采收,以后发生成虫转移到其他作物上产卵,继续为害。

【防治措施】

(1)林业技术

加强田间管理,对修剪下来的枝条和摘除的虫果,要集中沤肥;秋季采果前于树干绑草,诱集越冬幼虫,早春集中烧毁。铲除果园周围的越冬寄主。同时,要在第2年5月上旬前,处理玉米、高粱、向日葵等作物的秸秆和花盘,减少越冬虫源基数。

(2)化学防治

①成虫的防治:可于成虫的发生期和产卵盛期,在田间喷施50%的敌敌畏1000倍液,来防止成虫产卵,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于成虫发生期,可用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成虫。

另外,有条件的果园,可采用套袋防虫。②幼虫的防治:于5月下旬左右(第1代幼虫孵化初期),喷施50%的杀螟松1000~1500倍液,或喷施90%的敌百虫1000~1500倍液,或喷施20%的杀灭菊酯2000~3000倍液,7天后再喷1次,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于7月中旬(第2代幼虫孵化初期),可用同样的药剂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