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诫有些书法家别动不动就谈修养,其实把字写好,修养

2021-01-18 17:37:57 字数 6007 阅读 5969

1楼:匿名用户

告诫有些书法家别动不动就谈修养,其实把字写好,修养自然就来了

汉字,几乎每个人都会写,也都经常写,每个人一生都离不开写字。但话说回来,未必每个人都能将字写得正确、清楚、整洁、美观,使人感到舒服,而不使人眼花缭乱、望而生厌。我们总谈人的修养,当然体现修养的层面有好多,但其实在中国这个社会,最能体现个人修养的就是写一手好字,也就是说,字写得好是体现一个人修养的重中之重!

连字都写不好的人,还谈什么修养?或者说字写得不好就根本没有资格谈修养。为什么如今社会上对很多“土豪”很是瞧不起?

究其原因就是“有钱没文化”,自己名字都写的七拧八歪,脖子上带多粗的的链子、开多拉风的车又有什么用呢?当然我们这么说并没有什么嫉妒的心理,只是说,有钱又有文化,字写得好的人会带个金链子满处招摇吗?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今天要和大家说的是:别急躁,踏踏实实写字,用心把字写好了,修养自然就来了,再把金链子套到你脖子上你会羞的满地找牙。

字写得如何,是人内在修养的一种外在表达。在我国传统的书法理论中,习惯把写字与做人完美地结合起来。西汉晚期的扬雄在《扬子法言》中就说过:

“书,心画也。”至东汉晚期,赵壹在《非草书》中说:“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

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心与手。”

所以,慢慢地,把字写好了,修养自然而然。

明代傅山说:“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纲常叛周孔,笔墨不可补。

未习鲁公书,先观鲁公诂,平原气在中,毛颖足吞虏。”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写道:

“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又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人常说,“字乃人之衣冠”,“品德不高,落墨无法。”

在封建时代,历代都把书品作为考核人品的一项重要条件。以书取士,要想作官,必须写一手好字。写不好字,别说作官,甚至找个文差都很难。

古今书法家尚来重视字外功夫,宋·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学书亦然,明·董其昌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清·杨守敬说:“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

”因为书法作品是书家渊博的知识,高深的修养,娴熟的技法的结晶。没有一定的学识修养,是无法创作出上乘之作的。学识深,意气平和;学识高,胸怀豁达;学识广,联想丰富。

历史上卓有成就的书家,都是学识丰富深广的文人、学问家。识广方能才高,才高方能创作出“书味”。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踌躇满志到处巡狩,巡狩到**,就要在那里立石记功。这些记功石碑上的字,多由他的丞相李斯来写,这也说明书法艺术在秦代已明确受到重视。

我们知道,魏晋时代特别是晋,是历史上书法造诣最高的时代,并设置书学博士。

魏武帝曹操书法水平就很高,他对善于书法的人特别器重。据记载,曹操曾派专人访求得罪过他的梁鹄,就是由于他的字写得非常好,而不计前嫌,加以重用。

大唐年代,官方全面采取了以书取人的措施,又设立了专门培养书法人才的“书学”。选拔人才的四个方面(一曰“身”,二曰“言”,三曰“书”,四曰“判”),第三就是书。

之后,宋、元、明、清历代科举考试中都将书法的优劣放到举足轻重的位置,从秀才到举人,再高一层当进士,都要考试。中进士后:一类为翰林,另一类分到各部、各县去当官。

这种科举制度,除看应试人的政治见解如何外,还要看他的字是否写得工整。所以科举的卷面要求四个字:“黑、大、光、圆”。

墨色要黑;字要饱满,要撑满了格;笔画要光溜圆满,这个圆又讲笔画的效果。这样,在选才标准上,又将书法条件提高了一步。

我们今天字写得好坏,与升学、就业、评职称、当官等的关系已不那么紧密,但每个人所写的字确实仍能反映这个人的内在素质。

现代有一门学科叫做笔迹学,它是通过对个体笔迹不同书写规律的研究,反映书写者个性、心理和行为特征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字笔迹特点和人的内在素质之间联系及客观规律的科学,与心理学、行为学、人才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也说:

“笔迹学是一门被高度使用的科学,因为它不必见面就可以了解一个人”。看来,我国古人所说的“书如其人”还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写好字并达到书法的高度,就必须老老实实学习前人的宝贵经验,认认真真地临摹前人碑帖,一丝不苟地按前人笔法、点画、墨韵、结体、章法、气韵等,不断修正自己随意的书写习惯。博采众长,锲而不舍,在不断提高文化素养的基础上,才能使自己所写的字达到书法的更高境界。

当我们面对书法家的碑帖而心慕手追时,往往会被古代书法家的人品与作品所倾心折服,那种浮躁、虚荣、骄傲之心也随之而止。

书法是一种精神产品,一个人如果没有几个艺术细胞要创作出艺术产品是不可能的。这种艺术素养,有先天因素,更主要的是后天的努力,不是读了一两本“美学”就可以学到的。“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艺术素养是要从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渐培育出来的。

书法写的是字,字和字连成文,不管文义只考虑字,等于一个人没有灵魂。在阅读、书写书法作品时,我们就要学习古文、诗词、名言、警句、论述,了解历史,了解书法家的历史背景、经历、人品等等。在这同时,不但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而且也能受到传统文化和书法家人品的熏陶,对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也会有更深刻、更具体的理解。

所以,学习、临摹、创作书法的过程,也是修心养性、磨练意志、提升自己修养的过程。

因此,字写不好,谈修养还为时过早!

怎样把书法与文学相结合我在学习书法上面遇到了一些困难谢谢

2楼:匿名用户

您大概说的是毛笔(软笔字)的书法。(现在有许多“硬笔字书法展示给别人,道理相通)。

写字,必须体现“共性”,让大多数的人都可以看懂。

书法,彰显的是“个性”,让一小部分人可以体会到书写者的“心境”或情绪的宣泄。未必仍大多数人都看得懂。

文学功底(最好再有一些历史常识)深厚的,理解诗词(或警句)就能比较深透,书写的时候就可以把“情感”融入字里行间。当然每个人的当时的情绪心境不一,对于一首诗词的自己“再创造”就大为不同。这就与歌者对于歌曲的演唱相仿,有的可以唱出感情来,有的只是唱工不错但感情进不去。

同样,作曲家对于一首歌词的理解不一,编出曲子来,风味也就各有千秋。十多年前有一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现在只有一个曲子(大家都熟悉的)流行开了,其实,我还见过另一个曲子。那首曲子,一开始就十分紧凑:

“小时候我”蹦蹦蹦蹦立马就出来了,中间的过门,还有“啊,啊”等等哼唱,我感觉也挺不错的。但是(不是宋祖唱的),没有流行开来。我忘是谁做的曲子了。

您说的题目其实太大了,真的不好立马回答,

我们再用岳飞的《满江红》为例说一下吧。这首词立意鲜明,核心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满腔悲愤,壮怀激烈。如果写成了潇洒走一回的宋徽宗的“瘦金书”体,或者写的龙飞凤舞,轻飘飘的只用笔尖藕断丝连的,那就给人不够“大气”,欠庄重的感觉。

如果用古汉隶书,或用重笔的枯涩的行楷,多用中锋,多用笔根,哪怕写成“狂草”,也会大受赞许的。

陆游的《钗头凤》,写成笔走龙蛇的笔尖连贯的细笔道的行草,别人会以为那就是陆游当时的心态体现出来了;写成汉隶,别人会以为陆游当时的心态真是“凄惨,悲切,思念,苦不堪言”。这个例子也正说明了读者的思维再创造各有不同,也说明了书家的文学素养各有不同。

我不知道您“遇到了啥困难“,实在是不好准确回答。望谅。

3楼:工大吕超

我大二,从小执迷于书法和文学,我说一下我的体会。首先,文学与书法都是关于文字的艺术,你要内心认可热爱它。对于我们这些人而言,文字不是枯燥,而是有生命的,看着笔下的作品成功,就像是自己的婴孩出世,这是思想上的感悟,这个一定是第一位的;第二,书法你要多汲取营养。

生活中的条幅、喷绘这些其实就是融合了文学与书法的最佳例子。要揣摩体会,体会每句话的意味配合着哪个字体,行楷还是随意。第三,文学上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与内涵在里头,我感觉意境是最重要的。

多看一些作品,尤其是名家的。最后,也是重点。修炼多年了,把不同的文章或诗句配合不同的字体,自己先要体味沉浸在那种气氛中,一挥而就。

可能有点啰嗦,但你仔细体会下。文学书法不分家,任何文字的闪动必将会有一种情绪渲染在其中,就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多练字,多读书,多体会,多揣摩字的结构域排布,多欣赏字的历史与内部的美(咬文嚼字不错),每一个小字的气场理顺了就是大的气场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4楼:秦地有山河

书法与文学有相通的地方 但又并不完全相容 书法总体而言是要勤学苦练的 而文学则有三种类型 一种是经验型 经验丰富的人 执着于文字 有话可写

一种是想象型 想象力超卓 天马行空 无边无际 写出来就很梦幻 奇谲还有一种是技巧型 他们有各样的理念和先进的手法 写出的东西也很奇观你想想你是哪种文学类型?

如果你是理论型 我觉得是容易结合的 其他的类型都不太容易结合的完美但你可以用手写的方法写作 然而那只能偏重于书法了

5楼:匿名用户

现代社会缺乏把书法与文学结合起来的土壤,只能是自己多看古书,多认识繁体字,尝试古典文学的创作,至于书法吗,我认为书法只是书写的方法,既然是方法就不可能千篇一律,就应该多姿多彩的。心领神会,手摩心追,学习古人书写的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方法。古人的书法与其个人脾性,修养,习惯有很大关系。

个人浅见,望与兄台商榷。

6楼:谭忠美

首先要多看碑文 要熟烂于胸 其次是适当的临摹 最后就是练练太极 这样你的字想不写好就困难

书法与文学的关系

7楼:古元斐来仪

通俗的说书法家在文学上应是有较高造诣的,二者相辅相成,二者也都与文字有着密切的关系。书法就是文字所书写的艺术,而文学也是以语言文字以此来表达作者的内在情操的艺术,像这样比如说书圣王羲之,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蒂等。

8楼:清学岺丛己

书法是文字书写的艺术,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形式,表达作者的内在情志的艺术,二者都与文字有着密切的关系。书法与文学的关系实在是个很大的题目,下面仅就我所知道的简单谈一谈。

我们先来看几幅作品。第一是《兰亭序》,第二是唐代陆柬之的《文赋》墨迹,第三是杜牧的《张好好诗并序》,还有两个分别是苏东坡和黄山谷的《黄州寒食诗帖》和《松风阁》(参看所附图录)。我们先简单来看一下这几件作品,这本《兰亭序》是唐人冯承素的摹本,历来被认为最的王羲之的风神。

虽然这不是王羲之的原迹,但也可以说是庶几近矣了。通过它,我们可以窥见王羲之书法的一斑,通幅作品飘逸灵动,笔断意连,顾盼生姿,如果我们通过这书法作品来读《兰亭序》这篇文章,则文中所表现出的寄情山水,放浪形骸等等晋人风度就跃然纸上了。再看唐代书法家陆柬之所写的《文赋》,我们知道陆机的《文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很重要的一篇文章,陆柬之是陆机的后人,他的这幅墨迹也在书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杜牧手写的《张好好诗并序》,这是一件诗歌与书法俱佳的珍品,《张好好诗》很多人都知道,但这件书法作品知道的人可能就相对要少了。《宣和书谱》称杜牧的书法“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杜牧传世的书法作品仅此一件,唐诗人中,擅长书法者不乏其人,可惜墨迹鲜有流传,仅杜牧《张好好诗并序》、贺知章《孝经》等寥寥可数,因此弥足珍贵。

我们再来看东坡先生的《黄州寒食诗》,“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在东坡诗集中此诗并非上乘之作,但这件书法作品却是他的代表作,极为后人所推崇,有天下第三行书之称。这书法作品抑扬顿挫,一气呵成,有一泻千里之势,苏轼流传下来的墨迹很多。但这样气势开张的却不多见。

通过它来读东坡的这首诗,就多了一重艺术享受,而且,诗歌与书法实在也是相得益彰,就好象两扇窗子,透过它们,我们能更真切的窥见苏轼在创作这件艺术品的时的内心情感。这幅作品后面,有黄庭坚很短的跋,写得也很精彩,“东坡此诗似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颜鲁公就是唐代的颜真卿,杨少师就是五代的杨凝式,李西台是宋初的李建中,都是宋人极为推崇的书法家,从中可见出山谷多东坡的欣赏,更可见他的非凡艺术鉴赏力。

山谷真可以说是东坡的知音。黄庭坚是同时看到了这件作品的诗歌艺术美和书法艺术美,这正是我们应向他学的地方。现在我们来看黄庭坚的墨迹《松风阁》,读过这首诗的人一定不少,“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我来名之意适然……”,这是山谷晚年的作品,笔画如长枪大戟,这是山谷大幅行书的典型风格,山谷在被贬途中游湖北鄂城樊山,借景抒情,诗句中不免有一些牢骚和慨叹。

通幅字的结体取斜势,中宫收敛,长画多一波三折,极富张力,这正与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相符。

中国古代文人多能文善书,流传至今的书法名迹不少都是文学史上的名篇,通过以上我们所举的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将传世书法作品的书法艺术美和文辞之美结合起来欣赏,我们将获得更多的审美愉悦,而且,用这样一种双管齐下的方法来赏玩这样复合型的艺术作品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