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漫阅科技
南北朝佛教
文学、绘画、寺塔、造像等继续发展。佛教文学分为诗和文两部分,佛教诗人以谢灵运最为突出,擅长佛教文论的有宗炳、颜延之、沈约等,许多人是诗文兼优。南朝的佛画作家以张僧繇为最,北朝则以曹仲达为最,后世称其作品风格为“曹衣出水”。
寺塔建筑艺术达到了很高水平,南朝以梁武帝所造为最多最华丽,北朝所造也极为壮观。石窟造像艺术则是这一时期的重要贡献。南朝只在摄山开凿石窟,北朝则极盛此风,北魏开凿有云冈、龙门和天水麦积山等著名石窟。
北齐有天龙山和响堂山等石窟,并刻有石经。
魏晋南北朝文学分为哪几期和哪几个阶段?
2楼:漫阅科技
纵观魏晋南北朝四百年的历史,与两汉的大一统局面迥然不同。剧烈的社会动荡,长期的南北对峙,士族制度的确立,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极为复杂的****、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无疑会对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两期:第一期是魏和西晋;第二期是东晋和南北朝。
魏和西晋又可分为三段:建安文学、正始文学、太康文学。
佛教在中国发展大致分为几个阶段
3楼:贞观之风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主要阶段,即:东汉魏晋时期的初传阶段;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阶段;隋唐时期的繁荣阶段;宋元明清时期的衰落阶段;近代以来的革新阶段。
1、东汉魏晋时期的初传阶段
佛教初传中国,依附于黄老,当时人们把它看作方术的一种,或者是看作当时民间流行的信仰或巫术之一,佛教的精深教理在当时也不为人们正确理解。
2、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阶段
随着魏晋玄学的盛行,佛教也依附于玄学而得以大兴。这个时期,在佛经继续译出的同时,开始出现了一批从事佛教理论研究的中国佛教学者。
3、隋唐时期的繁荣阶段
佛教在隋唐时进入了创宗立派的新时期。在这个时期,佛教的发展及其与儒、道的关系,都与帝王的三教政策密切相关,唐代大多数的统治者也出于政治需要而提倡佛教。
4、宋元明清时期的衰落阶段
佛教衰退。明初统治者从制度上限制佛教的社会地位,连穿什么样的衣服也有规定。清代沿袭明制,加强僧官制度,内地主要仍为禅净两宗流行,寺院流行做佛事。
5、近代以来的革新阶段
近现代以来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佛教一度有所复兴,在修复寺庙、保护名胜古迹,整顿僧侣制度,发展佛教文化事业,培训僧侣人材等各方面都取得不少成绩。
4楼:aaa**王
(一)佛教在世界的传播
从世界范围来说,佛教的传播分为三条路线。
1.北传佛教
从古印度向北传人中国,再由中国传人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以大乘佛教为主,也包括密乘佛教。其经典主要属于汉语,亦称汉语系佛教。
2.南传佛教
从古印度向南,传人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南亚、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小乘佛教(上座部佛教)为主。其经典主要属巴利语,亦称巴利语系佛教。
3.藏传佛教
主要是印度密乘佛教与藏区苯教融合而形成的具有**地方色彩的佛教。流传于中国的藏、蒙、裕固、纳西等民族地区以及不丹、锡金、尼泊尔、蒙古和俄罗斯的布里亚特等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在欧美地区也流传很广。
它的经典属于藏语,故亦称藏语系佛教。
(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中国佛教包容了北传佛教、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三大体系,全面继承了印度三个时期的佛教。世界上完整的佛教在中国,世界上完整的佛教经典也都在中国。可以说,佛教诞生在印度,发展在中国。
1.汉族地区佛教
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向中国博士**景卢口授《浮屠经》,佛教开始传人中国。史称这一佛教初传历史标志为“伊存授经”。1998年是中国佛教2000年。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译传、创造和融合三个阶段。
(1)两汉之际、魏晋、南北朝时期为译传阶段。中国先后译出大量的佛教经典,研究佛教的风气成为一时之盛。
(2)隋唐两代是中国佛教的创造阶段和鼎盛时期。中国僧人分别以一定的印度佛教经典为依据,开宗立派,刨构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贤首宗)、法相宗(慈恩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密宗(真言宗)等八个主要宗派,号称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各宗充分发挥了中国人的创造性和佛教内部各派的协调性,但与中国固有的思想协调不够,出现佛教与儒道对峙有余、相融不足的局面。
(3)宋元明清四朝中国佛教处于融合阶段。佛教在这900年间空前广泛、深入地与中国的文化全面结合。一方面佛教与儒道融合,成为“三教合一”历史背景下的佛教。
另一方面,佛教借助文学、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成为民间风俗习惯、民族心理与思维,乃至语言素材构成的重要有机成分。元明清三代,汉地精英佛教停滞衰退,而大众佛教取得长足发展,出现“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局面。这一阶段从教派上说,主要流行禅宗和净土宗,其他各宗逐渐衰落。
净土宗以口念“南无阿弥陀佛”为修行方式,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其左胁侍为观世音菩萨,右胁侍为大势至菩萨)为宗旨,是最简便的法门,故在民间影响最大。禅宗是纯粹中国化的佛教,它以觉悟众生心性的本源(佛性)为主旨。禅宗奉菩提达摩为初祖。
五祖弘忍创建“东山法门”,为禅宗的实际创始人。弘忍门下出神秀、慧能二大**,分成南北两宗。北宗神秀一系不久衰落。
南宗慧能一系成为禅宗主流,后发展成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五家,合称禅门五宗。禅宗是我国支派最多的佛教宗派,也是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最久远、对中国文化思想影响最广泛的宗派。
近代汉地佛教,除少数律寺(律宗)和讲寺(天台宗)外,几乎都是禅宗丛林。而禅寺中绝大多数属临济宗,少量属曹洞宗。在修持方面,禅僧又都“禅净双修”,禅宗和净土宗的界限已十分模糊。
2.云南上座部佛教
云南上座部佛教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德宏、思茅、临沧和保山等地州,为傣、布朗、德昂、阿昌等族和部分佤族群众信仰。信教人数约70余万人。
上座部佛教传人云南有两大路线。大致地说,西双版纳的小乘佛教受泰国佛教的影响较大,德宏地区的小乘佛教受缅甸佛教的影响较大。西双版纳的小乘佛教大致兴起于隋唐时期,宋代得到较大发展,元明清三代是鼎盛时期。
德宏地区的小乘佛教大约于16世纪中叶后由缅甸传人。圣才学习网
上座部佛教保持如法如律、精进修学的早期佛教传统,崇拜佛牙、佛塔、菩提树等释迦牟尼的纪念物,又特别重视禅定和早期佛教的一些戒律。
上座部佛教对傣、布朗、德昂、阿昌等民族的文化、政治生活和习俗都有深刻影响。傣族每个男子都要遵俗在少年时期当一次和尚,3年~7年后还俗。有些人成为终身僧侣。
没当过和尚的男子被人瞧不起。
3.藏传佛教
佛教没有传人**以前,藏民信奉原始的苯教。藏传佛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两次大高潮,即前弘期和后弘期。7世纪中叶到9世纪中叶的200年间为前弘期,佛教从印度、汉地两个方向传人**地区,为藏传佛教的形成时期。
841年藏王朗达玛废佛,佛教传播中断136年。10世纪末叶到15世纪初的500年间为后弘期,这一阶段佛教再次从印度传人,是藏传佛教的大繁荣时期,产生许多互不隶属的各种教派。
藏传佛教源于印度,但吸收了原始苯教一些神祗和仪式。在教义上,是大、小乘兼容而以大乘为主;大乘中显密共修,先显后密,并以无上瑜珈密为最高修行次第,形成藏密。咒术性、对喇嘛异常的尊崇、活佛转世思想和宗教与政治的结合,是藏传佛教的四个特色。
活佛转世制度为藏传佛教所特有。所谓“活佛”系汉族称谓,藏语为“朱古”,意谓神佛化现的肉身。按藏传佛教说法,一个活佛圆寂后,其灵魂转移,化身为另一肉体的人,即转世灵童。
在清代顺治、康熙年问,清**先后正式册封宗喀巴的再传**为**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从此正式形成两大活佛转世制度。历代转世,必须经****批准。
藏传佛教现在有四大教派,即:宁玛派(因该派僧人穿戴红色袈裟、僧裙、僧帽,俗称红教)、萨迦派(因该派寺院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色花纹,俗称花教)、噶举派(因该派僧人穿白色僧裙和上衣,俗称白教)和格鲁派(因该派僧人戴黄色桃形僧帽,俗称黄教)。格鲁派(黄教)是15世纪初宗喀巴创立的教派,其后世**形成**和班禅两大活佛转世系统。
由于明清两朝的册封、扶持,格鲁派成为藏区执掌政权的教派,势力最大
5楼:匿名用户
大乘佛教八大宗派,小乘佛教二大宗派,此即是一般说的佛教十大宗派
八大宗派系指大乘的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律宗、密宗、禅宗、及净土宗,若加上小乘的俱舍,成实二宗,是一般盛行的十大宗派。佛教初来中国,并无宗派之分,后因佛典翻译昌盛,思想体系与义理各有独到之处,复以师承各有法脉,所着重之经论互异,遂依其特色分类判摄,而于隋唐时期个擅道场,大放异彩。实则八大宗派之共同精神,可以[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
]来概括统摄。所谓:“佛一圆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只要契理契机,法法皆通涅盘诚。祖师大德苦心判摄,乃为方便众生明了佛法奥义。无论各个宗派,皆有其难能可贵之处,应平等视之。
但弘扬正法,仍需因缘具足,切勿非人是己,致失佛法本旨,所谓“诤与道相违,不可不慎。”修习者亦当随机拣择。盖佛法固有深浅偏圆之别,并无好坏是非之分,彼此尊重,尽份发展,更能带动正法的兴盛。
佛法本一味,原无大小乘之分。但因应根器,对厌离世间之苦,只求自了者,说解脱生死之小乘法。对悲愿深重,欲自觉觉他者,说大乘法。
此乃因材施教,也是佛教能延续至今的原因。大小乘之争历千年而未休,大乘轻视小乘,斥为焦芽败种。小乘则谓大乘非佛说。
小乘严格持戒,以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微密观照为修行方式,其精神值得敬佩。然而,大乘也绝对是佛说。《圆觉经》、《楞伽经》的内容,与祖师证悟的境界毫无乖异,即可得知。
否则《净土圣贤录》记载之往生事迹,与禅宗祖师的成就,又当如何解释?大小乘思想上的分水岭,在于:小乘认同四大为实,但以析空观破此执着;大乘则认为,四大乃是心的影像,是清净自性所影现的假相,无实体可得。
小乘的观空,却非易事。欲达到大乘的圆满大寂灭处更难。两者并无对错,只是思想不同,唯有互相尊重。
只要契机,便能受益。
切不可忘记,佛教是一体的,总之佛**当以开阔的胸襟,容纳异己的存在,才能成就自己的伟大。捐弃山头主义,门户之见。因为重点不在护持[某人],而在护持[整体佛教],护持[正法]!!
居士:梵文 grha-pati,意为家长、家主、长者、或有财产、或‘居家之士’。原指印度第三商工阶级毗舍族 vaisya 的富翁或德高望重的有道之士而言。
但在今天中国佛教社会,已普称一切信佛教的在家佛教徒为居士了。
“居士”一词,也非佛教的专有,在中国的《礼记》中就已有了“居士
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有哪些,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作品有哪些
1楼 易书科技 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成就可谓蔚为大观,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作品有哪些 2楼 夔芃芃理寿 二 两汉文学两汉散文 贾谊,世称贾生。又称贾长沙,贾太傅。著《新书》十卷。 《过秦论》 《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 司马迁,字子长 伟大的史学家 文学家。著《史记》,首创 ...
为什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佛教会取得巨
1楼 阳光无限好日子 佛教在东晋南朝出现这种井喷,一方面是战乱导致了底层人士对现实社会的失望,转而寻求精神慰藉,此时大量佛教典籍的翻译以及西方僧人大规模的来华,佛教理论中的来世说及受欢迎,进而获得了生存空间。另外一方面,就是政权接纳了佛教作为统治工具,支持译经活动,当时无论是北方佛教中心洛阳,还是南...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佛教的译经盛世
1楼 匿名用户 佛教是文化更是教育,教育是要依靠 的政策才可以广范传授的。当时的最高权力机构,信仰佛教,所以,把佛教做为主要的文化传播。 2楼 息灭贪瞋痴 佛法是东晋永平十年,传播到中国,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发展,逐渐被国人认可,有人愿意学佛了,佛菩萨就应化世间,翻译经典,来帮助他们学习。可以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