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为什么会被称为东方巴顿,赞扬刘伯承的词语

2021-01-17 21:19:03 字数 3391 阅读 6803

1楼:耿于天

首先,***元帅,是位军事天才。新中国开国将帅中,公认的三大军事天才,**元帅、***元帅、粟裕大将。

其次,***元帅,有着血胆将军巴顿般的勇敢。早年间,还在川军的刘帅,不打麻药,请德国医生为自己摘除眼球的故事,想必您一定不会陌生。

但对我来说,更喜欢川军时期,大家为他起的另一个绰号,军中菩萨。

军人,尤其旧军人,多少都有一些不良嗜好,***元帅没有,一点儿不沾,文韬武略,行为举止也非常文雅。

此外,刘帅从不吹嘘,或者以自己,消灭过多少敌人,说白了,杀过多少人为傲。建国以后,多少人请他讲革命,讲打仗,***元帅不讲,说自己闭上眼睛,都是那些死在战场上的战友,甚至敌人,以及他们的家属。

这才是军人,自古知兵非好战。

2楼:种数防尘

谁这样称呼***元帅啊?我没听说过,刘帅跟巴顿的作仗风格根本不相同,刘帅属于智谋型的儒将,倒是勇猛不计**代价的***元帅的作战风格与巴顿比较像。

3楼:燕晓

他是甚至伟大的军事家。

**在十大元帅中处于什么地位(包括资历和军功)?

4楼:不是苦瓜是什么

**,曾与**一起率南昌起义军转战闽粤赣湘边界,是湘南起义领导人,并同**率部上井冈山与***会师。历任红4军前委书记、新四军代军长、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军委副主席等主要军职。

1955年9月23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审议了***的建议,决定授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1955年9月9日,中共*****召开会议,会议的议题之一是有关授予元帅军衔问题。1955年9月11日晚,中共*****再次召开会议,专门讨论授予元帅军衔问题。因***在北戴河,1955年9月9日和11日的这两次***会议,他都没有参加。

1955年9月11日***打**给时任中共**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谈了自己的意见,主张授予**元帅军衔。***说:“军衔授予,对**同志现在和将来的工作均无不便之处,平时可以不穿军服(必要时穿)。

苏联的布尔加宁同志原也有元帅军衔,现在他做部长会议主席的工作就不常用元帅头衔了。可以说是一个例子。”

根据材料,笔者判断:1955年9月11日晚的这次会议,即举行授衔、授勋仪式前的半个月,**才最后敲定授予**等10人元帅军衔。大致可以判定,在这两次会议上,**决定***不授元帅军衔。

同时,对是否授予**元帅军衔也出现了不同意见。因此,才有了***1955年9月11日主张**还是授衔的**。也就是说到9月中旬10个元帅才最后确定下来。

5楼:骑兵101_企幦

在历史上驰骋风云的解放军十大元帅,直至今

赞扬***的词语

6楼:匿名用户

***曾先后六次公开称赞***。

第一次是在长征路上。作为红军先遣队司令员的***创造性地开展了党的民族政策,与彝族沽基家支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结拜为兄弟。忠于结盟之谊的小叶丹,第二天带着他的人马送走红军先遣队之后,又接连奔忙了7天7夜,把红军大部队安全送过了他的部落地界。

其他彝民部落,见沽基家支同红军兄弟相待,着人迎送,互有赠礼,也皆效仿,使红军如活动在老根据地一般。红军顺利通过彝族地区,***赞扬***说:“诸葛亮七擒七纵才令孟获心服,你却一下子就说服了小叶丹,真是比诸葛亮还有办法。

”***也赞许地说:“伯承其人,川中一枝花,我党一奇才也!”

第二次还是在长征路上。在前有大河天险,后有十万追兵的危急形势下,***率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强渡大渡河,并成功地为红军前进打开了一条通道。紧接着,**红军主力越过天险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图。

***高兴地说“前几天,我们一些同志还担心,怕我们渡不过江去,被人家挤上绝路。当时我就对恩来、**讲,没关系,四川人说***是条下凡的龙,江水怎么能挡得住龙呢?他会把我们带过江去的!

”第三次是在重庆谈判期间。1945年8月,**阎锡山部进攻上党地区。***下令“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9月,***发起上党战役,他先后以夺城打援、围城打援和追歼逃敌的战法,全歼阎军13个师共3.5万人。给予来犯之敌以迎头痛击,挫败了蒋介石与国民党的肆意挑衅,使身在重庆的***获得了谈判的主动权。

***赞曰:“伯承下了一场及时雨!”

第四次是在挺进大别山时。解放战争中,***、***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一举突破国民党的黄河防线,揭开了战略**的序幕。当雄师出太行,千里挺进大别山,进军大西南时,***连连夸赞***是“用兵新孙吴”。

***还亲切地称这支军队为“刘邓大军”,从此,这一光辉响亮的名称举世闻名。

第五次是在淮海战役中。***等运筹帷幄,巧用“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战术决胜沙场,分别全歼了国民党的几大兵团,大大地加快了战争的进程。蒋介石闻之如丧考妣,连声吼道:

“完了!一切全完了!”***激动地称赞***“吃下了一锅夹生饭”。

第六次是在建国后。革命胜利了,新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功成身退,坚辞不受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一职,甘愿去南京创办军校----南京军事学院,决心将之打造成“东方的伏龙芝”、“东方的西点军校”,为新中国培养能够适应现代化作战的军事人才。

***为之感叹道:“生不愿称王,死不愿封万户侯。伯承是共产党人的楷模。

”从现存史料看,***是十大元帅中受***称赞最多的一个。这既体现了***确实有诸多过人之处,也体现了***超人的气度与开阔的胸怀。

***的一生,经历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全部过程。他判断敌情准确,计划战斗周密,善于出奇制胜,以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著称。**元帅曾赞誉他“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有古名将风,为国家不可多得的将才”。

**元帅留下过“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的名句。***同志在《悼伯承》一文中写道:“伯承同志是我党我军的大知识分子,大军事家。

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军事理论造诣,在国内外屈指可数。”“对于***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伯承是有大贡献的。”面对荣誉和功劳,他本人生前曾谦逊地说:

“我自己的一生,如果有一点点成就,那是党和***的领导所给我的。离开党,像我们这些人,都不会搞出什么名堂来的。因此,我愿意在党的领导下,做***的小学生,为中国人民尽力。

如果我一旦死了,能在我的墓碑上题上‘中国布尔什维克***之墓’十二个大字,那就是我最大的光荣。”

7楼:匿名用户

用一个词最好:军神

***同志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同志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兢兢业业,奋进不息,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的历史功绩和优秀品德将永远彪炳史册

里面的词汇选几个就可以了。

8楼:又是他的爱

不卑不亢,落落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