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自石湖归苕溪的作品原文,除夜自石湖归苕溪怎样写作者的乡思

2021-01-17 21:12:27 字数 2596 阅读 3044

1楼:手机用户

一细草⑶穿沙雪半销,吴宫⑷烟冷水迢迢。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二美人台上昔欢娱,今日空台望五湖。残雪未融青草死,苦无麋鹿过姑苏。

三黄帽传呼睡不成,投篙细细激流冰。分明旧泊江南岸,舟尾春风飐客灯。

四千门列炬散林鸦,儿女相思未到家。应是不眠非守岁,小窗春色入灯花。

五三生定是陆天随,只向吴松作客归。已拚新年舟上过,倩人和雪洗征衣。

六沙尾风回一棹寒,椒花今日不登盘。百年草草都如此,自琢春词剪烛看。

七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

八桑间簧火却宜蚕,风土相传我未谙。但得明年少行役,只裁白纻作春衫。

九少小知名翰墨场,十年心事只凄凉。旧时曾作梅花赋,研墨于今亦自香。

十环玦随波冷未销,古苔留雪卧墙腰。谁家玉笛吹春怨,看见鹅黄上柳条。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怎样写作者的乡思

2楼:星夜归航

《除夜自石湖归苕(tiáo)溪》,中国南宋时期诗人姜夔作的七言绝句。共有十首。

绍熙二年(1191)冬,姜夔告别石湖别墅,除夕之夜乘舟归苕溪。落拓游子漂无定所,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姜夔心中始终怀着深深的落寞和孤寂,表面的热闹消隐后这种心境更无处遁形。 归途中,夜色苍茫,四野幽?

,寒气袭人,诗人不禁心绪如潮,写下了这十首七绝。宋陈 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云:“石湖范致能尤爱其诗,杨诚斋亦爱赏之,赏其《岁除舟行十绝 》 ,以为有裁云缝雾之妙思,敲金戛玉之奇声。

”即谓这十首诗构思精心细密,格调谐婉高秀 。?

其一极具萧散简远之神。细草、沙地、吴宫、烟水、梅花、竹丛、石桥,建构出一个幽冷、 萧索 、缥缈的世界,人的灵魂似乎随着迢迢的流水、飘浮的暗香徜徉。写梅花遗貌得神,画图难足。

清刘熙载《艺概》云:“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 在花则梅也。”此诗写梅亦如是。

结句畅达悠扬。清幽冷寂的氛围中,愈能体味姜夔何以“ 体貌清莹,望之若神仙中人”(张羽《白石道人传》)。

这首诗平易浅显,韵味华美。作者用极其自然逼真的手法,写了他由石湖返回苕溪时,沿途所见的幽雅景致。当时,作者在除夕的晚上,与好友分手,兴高采烈地乘船归回居地,心情是比较欢快的。

因此,所作也比较轻松活泼。首句“细草穿沙雪半消”,点明时在除夕,是冬去春来,雪半消、草发芽的季节。这写是途中所见的近景。

二句“吴宫烟冷水迢迢”是写远景。小舟疾驶,那高大华丽的吴宫,被茫茫雾气笼罩,渐渐隐没在远处。三句转写眼前,“梅花竹里无人见”。

轻疾的小舟,路过高洁、清雅、傲气的梅花和竹林,自有一种乐趣。四句以“一夜吹香过石桥”作结,“一夜香”既与上句“梅花”衔接,又启句中“过石桥”。至此,把诗人的得意之情,巧妙地暗喻出来。

网上的资料,望采纳。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一 鉴赏

3楼:匿名用户

(赏析诗文离不开写作的背景,当时,作者在除夕的晚上,与好友分手,兴高采烈地乘船归回居地,心情是比较欢快的。因此,所作也比较轻松活泼。)

所以1、第一句写近景:细草萌芽,冬雪半消,交代了冬去春来的季节。萧索清幽。

第二句写远景:小舟疾驰,华丽的吴宫在迷茫的水雾里渐隐渐消。萧散飘渺。

2、手法上,“一夜吹香”与上句“梅花竹里”衔接巧妙。

内容上:诗人独自乘舟路过清雅傲气的梅花竹林,伴着清香荡过石桥。表达了诗人虽寄人篱下荡子悲愁,但因自恃一股清高的正气,有志趣相投的志士,而心中略喜的情怀,此句体现了诗人别友归来又路遇幽雅之景的欢快心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其七) ① 姜 夔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

4楼:手机用户

小题1:本诗描绘了一幅寂静冷清、空濛淡远的冬夜行舟图。(2分)这一画面是由太湖、长桥、远山、云雾、雁影、小舟等景物组成的。(3分)

小题2: 同意。(1分)①茫茫太湖上的一点雁影与作者的孤独漂泊之情正好契合,这里的孤雁也就成了作者的化身。

(2分)②作者把自己比作孤雁 (1分),表达了其淡泊、清冷、落寞的心境。(2分)

小题1:试题分析:可以根据每句话的大体含义来总结:

首联写茫茫无际的湖面上隐隐约约出现一只大雁,颔联写远处的青山层层叠叠,云雾缈缈,颈联写长桥“寂寞”,尾联中诗人驾一叶扁舟轻扬。全诗通过写孤雁、层叠的青山、寂寞的长桥等意象,可以想到凄冷、孤寂、渺茫等词语,然后再注明时间,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即可。意象就是每句当中作者描写的物象即太湖、长桥、远山、云雾、雁影、小船等。

点评:做好此题分三步:第一,概括画面的特点(四字成语);二,这幅画面由那些意象组成(简要分析);三,画面蕴含怎样的情感(有的没有这一步)。

小题2:

试题分析:根据注释可以知道是写“诗人只身夜渡太湖的情景”,作者是孤独的,和雁影所传达出的意蕴相符合,根据当时的意境,作者是借孤雁来表达淡泊、清冷、落寞的心情的。

点评:注释往往对解题有很重要的参考作用,所以不可忽视注释,一旦出现,必有用处。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二 全诗重点写了梅花这一意象在描写上有何特点

5楼:康康楹

夜色掩映,竹树掩映,诗人没有正面描写梅花的形态,而是写了梅花的香气。紧扣题目中的“除夜”这一特定时间,不写梅花形态,只写梅花香气,以虚写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