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中对性质判断进行分类,其划分的标准是什么

2021-01-17 08:21:21 字数 2290 阅读 8417

1楼:泰安纳斯

由以下两个因素来划分:

一、量项(所有、有的),决定该判断是全称判断还是特称判断。

二、常项(是、不是),决定该判断是肯定判断还是否定判断。

综合以上两个要素,可以得知性质判断一共有四种形式:

一、全称肯定判断,如:所有的自然资源都是要枯竭的。

二、特称肯定判断,如:有的自然资源是要枯竭的。

三、全称否定判断,如:所有的自然资源都不会枯竭的。

四、特称否定判断,如:有的自然资源不会枯竭的。

什么是逻辑学里面的性质判断

2楼:匿名用户

逻辑学中的判断分为性

质判断和关系判断两类。

性质判断就是断定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比如“所有的金属都是导体”就是肯定了所有的金属都具有导体的性质。“有的物体不是绝缘体”则否定了有的物体具有绝缘体的性质。

性质判断按照量项和联项的不同,可以分为6类,.即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

3楼:匿名用户

详细讲有六种:1.全称肯定,2.全称否定,3单称肯定,4单称否定,5特称肯定,6特称否定.

1.所有金属都是导体.

2.所有金属都不是导体.

3.有些金属是导体.

4.有些金属不是导体.

5.***是中国人.

6.***不是中国人.

最后再给你点建议:多学、多问、多练习,你对逻辑学的知识会越来越棒的。

逻辑学,判断,性质判断的关系

4楼:匿名用户

性质判断的种类

1.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一个判断是肯定判断还是否定判断,称为“判断的质”。性质判断的质是由它的联项(“是”或“不是”)决定的。一个判断要么是肯定判断,要么是否定判断。

因此,根据判断的质,性质判断可以分为肯定判断(s是p)和否定判断(s不是p)

一个判断是否断定了主项的全部外延,称为“判断的量”。性质判断的量是由它的量项(“所有”或“有”)决定的。带有全称量项(不管语言表达中是否省略)的判断叫做全称判断(所有s——p),它对主项的全部外延作出断定;带有特称量项的判断叫做特称判断(有s——p),它只对主项的部分外延作出断定。

2.性质判断的四种基本类型——a、e、i、o

⑴ 全称肯定判断,简称a判断,其逻辑形式为“所有s是p”,也可简写为“sap”。它断定s类所有对象都具有p性质。如“所有金属是导体”。

⑵ 全称否定判断,简称e判断,其逻辑形式为“所有s不是p”,也可简写为“sep”。它断定s类所有对象不具有p性质。如“所有宗教徒不是无神论者”。

⑶ 特称肯定判断,简称 i 判断,其逻辑形式为“有s是p”,也可简写为“sip”。它断定s类至少有一个对象具有p性质。如“有的亚洲国家是经济发达的国家”。

⑷ 特称肯否判断,简称o判断,其逻辑形式为“有s不是p”,也可简写为“sop”。它断定s类至少有一个对象不具有p性质。如“有的金属不是固体”。

主谓项相同的a、e、i、o四种性质判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真假制约关系,普通逻辑称之为“对当关系”。

⑴ a—e之间的真假关系:当a为真时,e一定为假;当a为假时,e有真假两种可能。它们之间具有“不能同时为真,可以同时为假”的反对关系。试比较、体会下面两个判断间的真假关系:

甲班所有同学是本省人——甲班所有同学不是本省人

⑵ a—o、e—i 之间的真假关系:当a为真时,o一定为假;当a为假时,o一定为真。它们之间具有“不能同时为真,也不能同时为假”的矛盾关系。

e与i之间也具有相同的关系。试比较、体会下面两对判断间的真假关系:

甲班所有同学是本省人 ——甲班有同学不是本省人

甲班所有同学不是本省人——甲班有同学是本省人

⑶ a—i、e—o之间的真假关系:当a为真时,i一定为真;当e为真时,o就一定为真。它们之间都具有“前者真,后者不可能假”的蕴涵关系。

“蕴涵”是现代逻辑的术语,传统逻辑称这种关系为“差等关系”。 试比较、体会下面两对判断间的真假关系:

甲班所有同学是本省人 ——甲班有同学是本省人

甲班所有同学不是本省人——甲班有同学不是本省人

⑷ i—o之间的真假关系:当i 为真时,o有真假两种可能;当i为假时,o一定为真。它们之间具有“不能同时为假,可以同时为真”的下反对关系。试比较、体会下面两判断间的真假关系:

甲班有同学是本省人——甲班有同学不是本省人

单称判断没有对应的特称判断。单称肯定判断(s是p)与单称否定判断(s不是p)之间不是反对关系,而是矛盾关系。如“甲是上海人”与“甲不是上海人”,二者既不可同真,也不可同假。

在我国,行业可以分为哪几类,划分的标准是什么

1楼 匿名用户 我在网上找的!感觉说的不错!望采纳! 国家统计局 7月12日公布,工信部 国家统计局 国家 财政部等4部门日前联合颁布《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对国民经济中的16个行业制定中小企业划分标准,调整行业横跨 一 二 三产,新增 微型企业 分类,并对数据指标做出相应调整。企业类型的划分以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