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雷霆十怒
春秋战国时期多用王公贵族子弟,出身好,政治上没问题的,后来就从各地抽精锐,但将领一定是皇帝很信任的人。
2楼:落茗韵
到这里找找吧
http://military.china.***/zh_**/history2/06/11027560/20050428/12277781.html
谁给说下 我国各朝各代守卫皇宫的军队详细情况
3楼:天之使徒
先秦时期
三代夏、商时期,****并无常备武力,若要进行军事行动,军队是临时动员平民与奴隶组成。
至周代,方有常备军设置。《周礼·夏官·司马》篇曰:“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周天子直辖武力有六军,其余诸侯国依国家大小拥有一至三军不等武力。六军任务为拱卫天子、守备王畿、征伐不臣诸侯与蛮夷,性质相当于禁军,六军统率将领则分别委由朝廷大臣(卿士)任之。后世“六军”一词亦成为禁军代称,如唐白居易作《长恨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秦朝秦朝以卫尉掌皇宫诸门屯兵,中尉掌京师驻兵。
汉朝汉代初期,延袭为南、北二军。以卫尉率南军,守卫宫城;中尉统北军,屯卫帝都。
汉武帝时,于南军新设两支天子侍卫禁兵,一曰“建章营骑”,二曰“期门骑”,后改称“羽林”、“虎贲”。羽林、虎贲皆以中郎将为长官。“建章营骑”以其卫守建章宫,后更名“羽林骑”,取“为国羽翼,如林之盛”之义。
汉武帝又取阵亡将士子弟于羽林骑中扶养,别成一支曰“羽林孤儿”。
“期门骑”,取“皇帝微行,期诸殿门”之义,汉平帝时更名为“虎贲骑”,取“若虎贲兽”,“贲”者奔也,如虎奔驱攫兽而噬,言其猛烈。
汉武帝元鼎六年时,于北军新设八禁兵,各以校尉统领之,曰“中垒”、“屯兵”、“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南、北二军,因南军常随侍帝侧,故较受重视。
东汉,南军羽林、虎贲及北军八校尉,皆延设之,尤以北军中侯为卫戍宫城之最高武官。汉灵帝时,为讨伐西羌及黄巾贼,中平五年于洛阳西园招募壮丁成立一支战时赴外出征的禁军“西园军”,以中常侍蹇硕为首统率,设八校尉,八校尉分别为:上军校尉蹇硕,中军校尉袁绍,下军校尉鲍鸿,典军校尉曹操,助军左校尉张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左军校尉淳于琼,右军校尉夏牟,史称“西园八校尉”,西园军亦为中国募兵制之始。
三国魏文帝曹丕在既有的“虎豹骑”(分属虎营、豹营的骑兵团)中,选编精锐组成侍卫队,称“武卫军”。而魏国的虎豹骑最初就是由曾任汉朝禁军指挥官之一的曹操编组成,长官历来由曹氏一族的曹纯、曹真、曹休出任;此为曹魏禁军的由来。
虎豹骑在历史上最有名的几次参战记录有:
一、官渡之战陷入胶着时,虎豹骑随曹操疾行,成功突袭,烧毁袁绍集中于乌巢的粮草;袁绍二子相争后期,虎豹骑破斩袁谭;北征乌桓时,虎豹骑取下蹋顿首级。
二、马超在父亲马腾为曹操当廷所罪死后,联合西凉雄师与曹操军团在关中对恃时,由许褚指挥的虎豹骑在潼关之战阵中斩杀西凉大将成宜、李堪。
三、赤壁之战前,刘备率部与民撤往江陵途中,虎豹营一昼夜疾行,追上刘军旋投入战斗,刘备全军覆没。
隋唐隋朝的禁军有十二卫(左右翊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左右候卫、左右御卫)和东宫六率(太子左右卫率、太子左右司御率、太子左右清道率)。
唐朝沿袭隋朝十二卫(其中左右翊卫改称左右卫﹑左右屯卫改称左右威卫,左右候卫改称左右金吾卫、左右御卫改称左右领军卫),并增加四卫(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称南衙十六卫。
唐高祖从太原起义的军队中选拔出三万禁军,负责皇宫的守卫工作,称为“元从禁军”,因驻守在皇城北面,故又称为北衙。唐太宗时,从大户人家挑选健壮青年,扩充禁军,号飞骑,再从中挑选善骑射者,称为百骑。武则天时,扩百骑为千骑。
唐中宗时,扩千骑为万骑。唐玄宗时,禁军扩大为四支,称为北门四军。后演变为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左右神策、左右神威等十军。
其中如神策军即戍守各地,任务不限于宿卫。
两宋北宋太祖赵匡胤,即是官拜五代后周禁军统领,经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由禁军拥护为开国皇帝。之后赵匡胤再邀集诸多拥护他之高级武官杯酒释兵权,建立北宋**集权之东京禁军。宋太宗再分置多职、互相制约以听皇帝号令,扼阻前朝唐代藩镇割据地方之祸。
北宋称正规军为禁军或禁兵。从各地招募,或从厢军、乡兵中选拔,由****直接掌握,分隶三衙。除防守京师外,并分番调戍各地,使将不得专其兵。
每发一兵,均须枢密院颁发兵符。禁军士兵实行募兵制,且沿五代朱梁定制,文面刺字,社会地位低于一般人民,一旦入伍,终身服役,直至老疾退役。北宋亦有厢军、乡兵和蕃兵,但厢军俸钱只有禁军的一半,故战力不高。
《宋史·兵志》:“宋之兵制,大概有三:天子之卫兵,以守京师,备征戍,曰禁军;诸州之镇兵,以分给役使,曰厢军;选于户籍或应募,使之团结训练,以为在所防守,则曰乡兵。”
北宋的禁军数目非常大,所养兵员为历朝之冠。据钱穆《国史大纲》说,宋开国之初禁军有二十万左右,以后则愈增愈多,至北宋中叶,禁兵增至八十余万人。《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八年》:
“向因夏人阻命,诸路增置禁军约四十二万余人,通三朝旧兵且**十万人,其乡军义勇、州郡厢军、诸军小分剩员等不在此数。”
古代皇宫的禁卫军是怎样选出的?
4楼:牵手的低调
禁卫军是禁军的俗称。禁卫军是皇帝身边的最高保卫人员,是在皇帝身边的贴身护卫,是皇帝在受刺杀时的优先警卫人员。禁卫军通常是精锐中的精锐部队,是从军队中精挑细选出来的。
要求政治可靠,军事技能过硬。
春秋时期诸侯的禁卫军多由公族或卿大夫子弟组成。他们平时警卫王宫,战时在王左右,是军队中的主力。如晋的"中军公族"又称"公卒"。
晋国的公族是由卿大夫子弟构成的。余子又称公路。公路与公行是主管戎车的职官,所率戎士应是禁卫晋侯的车兵甲士。
公族与卿大夫子弟称为"国子"或"贵游子弟",平日由公族大夫教育培训。据《周礼》,国子还接受师氏,保氏的教育。师氏教国子以"三德"和"三行",保氏教国子以"六艺"和"六仪"。
这在当时是完备的品德、文化和军事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实践形式,他们要在师、保统带下守卫宫廷。经过严格的培养训练之后,诸侯才从他们当中挑选出王宫卫士。
以"旅贲"为代表的禁卫军虽然是列**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又是一支特殊的力量,这就是它与一般的"师旅"不同。一般的"师旅",兵员来自国人,平日为农,战时为军,是"兵农合一"的。以"旅贲"为代表的禁卫军则不然,他们**于国中的"贵游子弟",是由卿大夫子弟组成的"国子",平时脱离生产劳动,可以世袭父兄爵禄,一旦入选禁卫军的行列,就成了食禄的职官,位为士,可以继续升迁为大夫、卿,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
所以以"旅贲"为代表的由"国子"组成的诸侯禁卫军,无疑是一支常设的部队。但这是一支纯粹的贵族军,类似沙俄时代的士官生,而且人数仅三四千余。
清代的禁卫军包括守卫皇宫的侍卫亲军,驻守北京的满族八旗禁旅,甚至主管京师治安的步军统领所属绿营部队。严格意义上的禁卫军是指清**在立宪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下,仿照普鲁士军事制度建立的一支近代化的宫廷卫队。
禁卫军的编练倡议于光绪三十三(1907)年三月,始于光绪三十四(1908)年十二月,成军于宣统三(1911)年七月。禁卫军军官多数来自以满族为主的新军第一镇,兵源也主要是驻京的满族人,另有蒙古骑兵和来自直隶、山东的农家壮丁。
5楼:白土知道
是从各个地方上的最精锐、精壮的士兵中抽调出来,送往皇宫,再从中挑选相貌、品格、武功最高的人组成禁军。
每数年挑选一次。
禁卫军是古代全国士兵中最精锐的士兵。
中国各朝各代古代护卫皇城的军队称什么
6楼:钟辰威
一、汉朝军队:
汉武帝时,于南军新设两支天子侍卫禁兵,一曰“建章营骑”,二曰“期门骑”,后改称“【羽林】”、“【虎贲】”。
【羽林军】
我国古代最为著名并且历史悠久的皇帝禁军。羽林,起自西汉,初名“建章营骑”,以警卫建章宫得名,后改为羽林,取其“为国羽翼,如林之盛”之义。《汉书》上说:
“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建章营骑,后更名羽林骑,属光禄勋。又取从军死事之子孙,养羽林官,教以五兵,号羽林孤儿。”也就是说,羽林军是隶属光禄勋的一支禁卫军。
西汉时期,羽林骑、羽林孤儿在两千人左右。作为皇帝的宿卫和仪仗部队,羽林地位较其它部队高,士兵都是职业兵、贵族兵。
【虎贲军】
汉代有虎贲中郎将、虎贲郎,历代沿用,一直到了唐朝才被废止。古代称宫廷禁卫军的将领为虎贲,也称勇士为虎贲。虎贲的意思是如同老虎勇猛地奔走追逐野兽。
二、晋朝军队:
【武卫军】
魏文帝曹丕在既有的“虎豹骑”(分属虎营、豹营的骑兵团)中,选编精锐组成侍卫队,称“武卫军”。
三、隋朝军队:
【禁军】
隋朝的禁军有十二卫(左右翊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左右候卫、左右御卫)和东宫六率(太子左右卫率、太子左右司御率、太子左右清道率)。
四、元代:
【宿卫军】
元代**禁军称为宿卫军,宿卫军又分皇帝亲自掌握的“怯薜军”和由枢密院统领的侍卫亲军。
五、明朝军队:
【御林军】
明朝洪武初年,御林军正式出现。御林军,顾名思义,是护卫皇帝、皇家、皇城的特殊军队。封建社会,皇帝的旨意称为“御旨”,皇帝的印鉴称为“御玺”,皇帝出征称为“御驾亲征”,护卫皇帝的军队也就成了“御林军”。
驻守在京城,是御林军的又一个重要特征。这个时期,羽林军与御林军同时存在,不过御林军地位要远高于羽林军,跟汉唐时的羽林军地位倒是相当。明之后,再无羽林军。
【上直二十六卫亲军】
明朝禁军分为守备京师的京营及卫戍皇城的上直二十六卫亲军。
7楼:苦味精味苦
中国各朝各代古代护卫皇城的军队称御林军,亦称“羽林军”,顾名思义,在中国是护卫皇帝、皇家、皇城的特殊军队。
始于汉武帝刘彻,此后,历朝历代的御林军多有变化,隶属系统、机构统领、职能权力和地位都不一样。一般设**领、右统领、左统领、带刀护卫、敢死队、大将军、将军等职位。
大明王朝,洪武年间,设立亲军都尉府,统领中、左、右、前、后五卫,专事对皇城的保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