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拜月娘折金桃的做法,潮汕中秋节折金桃折法

2021-01-14 22:54:46 字数 5783 阅读 1299

1楼:

“潮汕”一词曾作为行政区名词出现在广东省的行政区划版图上(1949年至1952年),现指潮州文化影响的人文地理概念。潮汕地区,是广东省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三个地级市的统称

潮汕中秋节折金桃折法

2楼:岁月无声

中秋节是潮汕地区人民群众的重要节日,中国各地都有赏月和吃月饼的习俗。中秋这天在潮汕,有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

潮汕地区的中秋习俗,还有着独特的地方特色。有俗谚说:"男不圆月,女不祭灶", 就在女人"拜月娘"时,男人们便约上几位好友,到阳台上或登上高处,摆上工夫茶具,煮水冲茶,一边品茗,一边赏月,一边品尝月饼.

请问潮汕中秋节拜月娘的花篮怎样折法?谢谢

3楼:彬彬

潮汕有着中秋

拜月娘的风俗。潮汕拜月娘都是女人和小孩在操心这事,到了中秋节那天晚上,皓月初升,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蜡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饼食和冥纸等制作的花篮等作为祭礼。

金元宝折法

准备长方形的金铂纸

金色面向下,对折

将一面在大概三分之一处向下折

另一面向同一方向折,与金色面的折线对齐

四角以金色白色的交线为轴,对折,然后将上面的非金色部分下翻就变成了一个梯形

把长边拉开

整形,金元宝完成了

4楼:匿名用户

不好说..你想学只好买一个才开看看就明白了。

请问潮汕中秋节拜月娘的花篮有什么折法?

5楼:學雅思

所需材料:胶枪、软胶、莲花金。

1、莲花金反面放置。

2、将反面放置的莲花金对折。

3、取中间点对折,成一个三角形。

4、再次对折后,下面的一点尾巴折到后面,两层纸撑开,塞到里面去5、后面再对折,前面撑开。

6、依次重复多次上面的过程,制作多个。

7、使用胶枪,将制作的花篮叶子粘在底座上,就制作成功了。

6楼:彬彬

潮汕有着中秋拜月娘的风俗。潮汕拜月娘都是女人和小孩在操心这事,到了中秋节那天晚上,皓月初升,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蜡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饼食和冥纸等制作的花篮等作为祭礼。

金元宝折法

准备长方形的金铂纸

金色面向下,对折

将一面在大概三分之一处向下折

另一面向同一方向折,与金色面的折线对齐

四角以金色白色的交线为轴,对折,然后将上面的非金色部分下翻就变成了一个梯形

把长边拉开

整形,金元宝完成了

7楼:王子来自异时空

没有潮汕

潮汕,不是潮州(潮州一词始于隋文帝开皇十年,距今不到两千年)。公元前195年,西汉在秦时龙川县以东建立诸侯国,国名“南海国”,这是唯一****认可的,其国境相当于揭阳戍(前214年)管辖范围,包括了后来出现的闽越(前202至前110年)与南越(前203年至前111年)的昭义、绥安、程乡。揭阳意为从山旮旯出来见到太阳。

潮汕泛指受潮汕文化影响的人文地理概念,自第一条潮汕铁路开通之后盛名于世。

潮汕人vs潮州人,正如客家人vs梅州人。除原著民 主要由东南沿海一带外来人口汇集,历史**广泛复杂,福建源较多。宋时就有移民海外,曾在此生长生活的人们外出时,都会响亮的以“自己人”、“潮汕人”相称;潮汕人崇尚宗亲,不同犹太人衍宗教,都是以善于经商扬名海内外。

明清以来政治束缚或生存压力迫使一些人飘洋过海,分布于粤琼港澳台、东南亚及欧美澳洲等沿海国家地区,因之原属潮州府臣民,也自称潮州人。

8楼:周周的孩子气

1、首先,把长方形纸折成正方形。

2、然后把正方形对折,然后从右下向上对折,翻过来同样方法对折。

3、然后把折从中间翻折。

4、然后把相对两面的半角向下对折。

5、对折后,把折向做翻,然后把两个角应着中间对折,对面的同样方法对折。

6、对折后,把上面的三角向下,对面同样的方法对折。

7、把整个纸撑起来,花篮的雏形就做好了,但是外边的花篮边很长,把花篮两侧的边折进里面就可以了。

8、最后再粘上花篮手柄就可以了,手柄可以用刚刚裁下的纸折,废物利用。

潮汕人的习俗

9楼:天下相思

与拜神有关的习俗:

劳热:民俗起源于潮州人民对土地的无比崇拜,对土地崇拜导致“土地之神”一说的产生。潮州人则将其称为土地公或伯公(值得一提的是,潮州人在店铺、家里、工厂,都会供奉土地公,在茗翁茶庄也可以见到),“劳热”这一民俗活动在潮州传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出花园:出花园是潮汕地区一种独有的习俗,15岁(虚岁)的孩子要“出花园”。 凡是有15岁的男、女孩子家庭,要在阴历七月初七乞巧节和七月十五中元节或另择日为孩子备办三牲(雄鸡、鸭、猪肉)果品拜别公婆神(俗称公婆母),表示孩子已经长大,从此可以走出花园。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俗称“七月半”““鬼节”,也叫“盂兰胜会”。“当天,潮州人在自家门口摆上祭品、钱纸,祭毕烧钱纸、撒白米于地上,焚香祷祝,并把香插在房前屋后的地上。

扩展资料

禁忌过年时忌婴儿啼哭,因为啼哭是“没头彩”,兆示疾病、凶祸。故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祸,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行为方面,端杯、盘、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坏。

这一天严禁吃药。否则,被认为会导致一年从头到底病疾缠身,吃药不断。

这一天甚至忌杀生,但是,现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东西图个新鲜,也就没什么顾忌了。

参考资料

10楼:哈哈

:“拜神”、“婚礼习俗”、“拜月娘”、“出花园”、“做粿”等等。

扩展资料:

“拜神”——每个月的初

一、十五都要拜神。在这里拜神是一项文化活动,人们把需要拜神的日子称之为做节,也便是节日。

“婚礼习俗”——婚礼是有一定讲究的,旧时较注重“明媒正聘”。提亲、合婚、定亲、行聘、请期、迎亲,俗称“六礼”。也有将其概括成“四礼”:文定、请期、送聘、迎娶。

“拜月娘”——中秋节在潮汕,赏月吃月饼并非重头戏,拜月娘(月亮)和烧瓦窑才是不可或缺的。

“出花园”——即“成年礼”,15周岁那年便要择日来答谢父母的养育生育之恩,代表长大懂事**,是家里的大人了。

“做粿”——逢年过节,潮汕人会做“桃粿”,拜神、拜祖先

11楼:冷慢热

“拜老爷”是潮汕地区一种传统的汉族民俗,是一种对神的祭祀活动。其历史悠久,祭祀对象庞杂,影响非常广泛。

由于历经千百年的汉族劳动人民崇拜和神化,以及历代统治者的喧染、利用,祭拜老爷及其场所(老爷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说起这潮汕人“拜老爷”,学问实在太大了,不同的时节有不同的“老爷”要拜,范围之广,涉及的神仙之多,超乎一般人的想象,每月除了初一十五要拜家里的地主爷之外,一年里还有天公(玉皇大帝)、佛祖(如来佛祖)、观音娘娘、土地公公、财神、月娘(月神)、门神……特别是正月里,拜老爷更是头等大事,事关家宅一年兴衰,从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几乎每隔两三天就要拜一次,场景堪称盛大。

1、相比于拜佛等宗教活动,“拜老爷”更具地方性和灵活性。“拜老爷”的活动时间是以农历为标准。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两天为固定的祭祀时间。这两天一般在家里举行,形式较简单。

主要是祭祀地主爷和天公,摆上香炉,烛台,和供品,烧香祈祷后再烧冥纸。除外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神的诞生日,形式隆重且庄严。例如天公诞日,土地公诞日,尤其是正月,“拜老爷”不仅活动多而且规模大。

家里要祭祀,还要到“老爷宫”去祭祀。供品也要讲究,有三牲:猪,鸡,鱼;有特定做的潮汕粿食,如发粿,乒乓粿,桃粿等,有各种新鲜生果,还有必备的卤鹅。

每个村有各自规模盛大的“迎老爷”活动,寺庙要供奉超大型的香,请歌仔戏表演,有仪仗队游行,放鞭炮烟花等。

2、“拜老爷”除了烧香烧冥纸外,也有“问杯”形式。拿两片由竹头或木头制成的杯,祈祷后摔到地上。如果两片都成反面,便是“笑杯”;如果两面都成正面,则是“稳杯”,都不吉;如果一正一反,则为“圣杯”,是吉兆,预示着祈告内容可以实现。

这种形式也用于跟神的对话,圣杯则表示神灵同意你的请求,反之,则不同意你的请求。

祭拜神明,是中国人乃至全人类都存在的现象,潮汕人也一样,如《东里志》(陈天资,明万历二年)所云:“粤俗尚贵,祠庙兴矣”。

3、在潮汕地区存在着成千上万的大小神庙,神庙里供奉的神明,有自然神明(天地父母、太阳神、月神、风雨雷电诸神、山川河流动植物诸神……)佛门诸神、道教诸神、帝王圣贤英烈清官等等,每逢初

一、十五,可见提篮担筐的妇女们,奔走于各个庙宇之间,虔诚膜拜。

神明在潮汕统称为“老爷”,为何潮人会如此的痴迷神明崇拜,而且是多个神明一起供奉呢。应该来说有一定的地理与历史原因,潮汕地处沿海地区,也属南蛮之地,自古以来天灾较多,且文化发展较迟,原始宗教思想基础导致了信神,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一种思维概念。

当人们在遇见自身无力支配的命运时,便容易萌发信神心态,人们所以信神、祀神,无论是偶像或自然形象,都是由于认为这样做是对自己有用处和好处的,企望“有求必应”才去拜祭,究其原因主要有:畏惧心理、保险心理、娱乐消遣心理、偶像崇拜的心理等等。

4、拜神这种东西其实是很难定位的,说它是封建迷信可以,说它是一种信仰也可以。信仰是一种好东西,人不能没有信仰,人总要有一些精神寄托与精神力量支持,但信仰得太过的时候便成了迷信。

现今的潮汕人同世界上其它民族一样,虽认为世界没有神,但拜一拜神也无妨,起码得到心灵上的安抚,所谓“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潮汕的这种信仰崇拜基本上承续了汉人对社会的各种传统信仰。

而由于种种的拜祭活动使得潮汕的神多了起来,神庙也随着多了起来,并渐渐成为民俗文化中一个典型的、有特色的组成部分。

潮汕人一心向善,希望通过“拜老爷”追求一份真善美,在一定程度上,也希望通过“拜老爷”得到的庇佑。在不同时间,拜的老爷也是不同的。

初一,十五。玉皇大帝

初二,十六。地主老爷

初三,十七。妈祖

初四,十八。财神爷

初五,十九。五谷母

初六,二十。珍珠娘娘

初七,二十一。三山国王

初八,二十二。寿星公

初九,二十三。观音

初十,二十四。如来

初十一,二十五。伯公

初十二,二十六。虱母仙

初十三,二十七。何仙姑

初十四,二十八。太白金星

拓展资料

1、潮汕,不是潮州(潮州一词始于隋文帝开皇十年,距今不到两千年)。公元前195年,西汉在秦时龙川县以东建立诸侯国,国名“南海国”,这是唯一****认可的,其国境相当于揭阳戍(前214年)管辖范围,包括了后来出现的闽越(前202至前110年)与南越(前203年至前111年)的昭义、绥安、程乡。揭阳意为从山旮旯出来见到太阳。

潮汕泛指受潮汕文化影响的人文地理概念,自第一条潮汕铁路开通之后盛名于世。

潮汕vs潮州,正如广府vs广州。主要区域历代行政名称:揭阳戍【秦(公元前214年)】、揭阳县【汉(公元前111年)三国】、义安郡【晋、南北朝】、潮州【隋、唐、宋】、潮州路【元】、潮州府【明、清】、潮循道【**(道治潮安,包括汕尾地区)】、潮汕专区【解放后至1983年,包括汕尾地区】。

2、2013年提案建议合并升级潮汕地区。在继汕头经济特区排名之后,2014年***批文成立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潮汕也是海西经济区、海上丝绸之路组成部分。

潮汕人vs潮州人,正如客家人vs梅州人。除原著民 主要由东南沿海一带外来人口汇集,历史**广泛复杂,福建源较多。宋时就有移民海外,曾在此生长生活的人们外出时,都会响亮的以“自己人”、“潮汕人”相称;潮汕人崇尚宗亲,不同犹太人衍宗教,都是以善于经商扬名海内外。

明清以来政治束缚或生存压力迫使一些人飘洋过海,分布于粤琼港澳台、东南亚及欧美澳洲等沿海国家地区,因之原属潮州府臣民,也自称潮州人。今日,"潮汕人"称呼更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