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我们对《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文章并不陌生,它在我们的中学教科书上出现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读后感。我想当时很多人都是像我一样把它当作一片外国的文言文来学的吧,但今天,随着自身的成长,我们有理由重新审视这篇文章,真正思考期中的深邃思想。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旧欧洲的一切势力,都为驱除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的同盟。”这句《共产党宣言》开篇的话长久无法忘怀,而再次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不足千字的文章却铿锵有力,高度概括了马克思的一生。
文章的开始恩格斯以一种近乎平淡的语气陈述:“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言语冷冰冰的,却让人感到了一种压抑在心底的悲痛。
人们对马克思的评价太多了,“最伟大的共产主义者,革命者,哲学家,思想家……”,但我只是觉得那是一颗何其睿智,睿智到难以形容的头脑。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进化论,而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在直接的物质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产生了政治、科学、艺术、宗教。
物质、意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些在今天只是简单的一句结论,但我们却难以想象在一个半世纪前那个愚昧落后的年代,马克思是如何语出惊人的做出这一跨时代的发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科学,甚至从某些角度是自然科学所无法比拟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一切意识形态发展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是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的重大发现,恩格斯将之与达尔文发现有机世界的发展规律即物种起源学说相提并论。不可否认,达尔文的进化论对人类发展的意义巨大,但自然科学产生于用先进的工具和研究手段去追究事物的客观本源。而社会科学本身就是抽象的,并没有事物本身的物质面貌。
虽然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但马克思只是用一个人的大脑、几十年的时间竟然创造了跨自然、社会、思维、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的哲学思想,实在是让人震撼。
但就是这样一位伟人的一生却是贫困潦倒,坎坷痛苦的。今天我们总是谈论马克思是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奉献一生,但我不知道他当时在外人眼里是否是一个没有责任没有担当的人,他让妻子一生为其奔波,他的孩子无钱治病而死,他一生都在躲藏,他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和父亲;我不知道他是否为自己的选择犹豫过;他对他的那些当时遭受资本主义批判与**的理论著作怀疑过吗;他一直坚定地认为共产主义一定是人类社会的最终阶段吗……但不可否认的却是,他的思想曾使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震撼惊和恐慌;他的《资本论》是当今无论社会主义或是资本主义社会争先研究的一部不朽巨著;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种意识被称为科学,几乎让人难以发现它的错误;他的一些理论在一个半世纪后仍深奥的需要人们深入理解;他对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预见又是何其的具有前瞻性。也许只要是伟人,他们早已超越了个人和家庭的境界吧。
剩余价值的发现,正像恩格斯所说的“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这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在那个机器大生产使生产力飞速发展,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的年代,马克思竟然透过一切迷雾揭示了剩余价值的存在。其对资本主义剥削本性,对资本家赤裸裸的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揭露,可谓给资本主义社会所谓的上层资本家致命的批判,也给予了无产阶级所有斗争最强有力的理由和**,读后感《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读后感》。
也难怪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无论****或共和**,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给人类的旧思想以撼动,他使人的思想以豁然开朗,人们再也不会在迷雾里犹豫徘徊,人们终于有了坚定的信念:无产阶级就要反抗丑陋的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就要解放全人类!
是啊,有什么比思想的力量更强大的呢。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想这也正是马克思比以往的哲学家更伟大的地方所在。虽然哲学是世界观和方**的统一,但总觉得哲学家们更多的是对事物本身的研究和阐释,较少的提出让这个社会更好地发展的方法。
而马克思不但有了对自然和社会的这两个伟大发现,他更为整个人类历史指明了最终的出路——共产主义。
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者,他创立国际工人协会,将其理论付诸实践,寻求人类解放的道路。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阵营对立的资产阶级社会里,马克思在揭秘资本主义社会的劣根性,震惊资产阶级的同时,也为日后更多次地被驱逐出境埋下伏笔,成为“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污蔑的人”。面对着一切的一切马克思从来没有退缩,在他青年时就写下过这样的句子: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17岁时所作: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但是资本主义社会是国际银行家在幕后操纵支配下的金钱角逐的游戏,你只能当他们手下的棋子,他们的利益和地位是不允许被侵犯和逾越的。面对诽谤和诅咒,马克思用他豁达的胸怀“把它们当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因为他心里装的是全人类,他拥有的只是使所有人幸福的信仰。他知道,默默努力地用笔杆为全人类而战才是他毕生的奋斗追求。
从早期《莱茵报》的撰稿,到《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到创立国际工人协会,到“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乃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在写字桌前为未完成的《资本论》倾注自己的心血。因此,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说:“人类短缺了一个头脑,一个我们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
一代思想和革命领袖悄然陨落,大地上静默出的伤口,历史也为之扼腕叹息。事实证明,经典的智慧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先天下之忧而忧”才是伟人的胸怀。
在他的葬礼上没有喧嚣的排场,只有11人冷冷出席的哀伤。
正是凭借着对马克思40个春秋的“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般的情感,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才如此富有感染力和震撼力。透过短短的篇章,我们仿佛到达了内心最为深沉的角落。“最伟大的头脑停止思想了”,在这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悼文中不是个人的悲伤,而是像其所说的“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恐怕再也难有人有这样一颗睿智的头脑,马克思达到了所有想要不平凡的人追求的人生理想。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史上闪烁的瑰宝,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汲取发展的精神食粮。或许我们需要沉思,思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规划自己让自己更好地提高与奋进,从而更强大地应付不同的挑战,更开阔地迎接自己的未来,更深入地为人类谋福利。
写《我站在祖国地图前》读后感,我站在祖国地图前的感想(写一段话或几句诗)
1楼 匿名用户 以下是读后感写作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首先,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 的 感 是因 读 而引起的。 读 是 感 的基础。 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 感 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 如果要读的是议 ,要弄清它的论点 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