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不明
(1)溶液配制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一般用天平称量(用到药匙)称量,在烧杯中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转移完毕,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及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再加适量蒸馏水,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使溶液的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线相平,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所以需要的仪器为: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还缺少烧杯和玻璃棒
故答案为:烧杯、玻璃棒;
(2)②配制0.30mol/l的cuso4溶液100ml,需硫酸铜晶体的质量为m=0.10l×0.30mol?l-1×250g/mol=7.5g,
故答案为:7.5;
③称量出7.5g硫酸铜晶体后,把硫酸铜晶体放在烧杯中溶解,
故答案为:溶解;
(3)称量操作的顺序为:游码回零、调天平零点、称量空烧杯、记录称量结果、向右盘加砝码并把游码移到所需位置、向小烧杯中加入碳酸钠、将砝码回盒,
所以正确顺序为:badgecf,
故答案为:badgecf;
(4)转移溶液时不能直接倾倒,应用玻璃棒引流;应该选用100ml容量瓶;
故答案为:未用玻璃棒引流;未采用100ml容量瓶;
(5)a、称量时所用砝码已生锈,称量的硫酸铜晶体质量偏大,配制溶液浓度偏高,故a正确;
b、往容量瓶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偏低,故b错误;
c、胆矾已失去部分结晶水,称量的硫酸铜的物质的量偏大,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故c正确;
d、未洗涤溶解胆矾的烧杯,会导致配制的溶液中硫酸铜物质的量减小,浓度偏低,故d错误;
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加入的蒸馏水偏小,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偏高,故e正确;
f、小烧杯洗净后未干燥即用来称量,利用的是质量差,不影响配制结果,故f错误;
g、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容量瓶不需要干燥,对配制结果没有影响,故g错误;
h、该同学在定容后,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导致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
故选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