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定党员干部红白喜事才算合理

2021-01-14 16:35:16 字数 1736 阅读 2673

1楼:匿名用户

日前,安徽涡阳对党员干部红白喜事和随礼礼金等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全县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员文明节俭操办红白喜事承诺书》,文明节俭操办红白事,带头移风易俗。(6月21日人民网)

形形色色的宴席已经成了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此前**多次报道,不少地方因为大操大办红白喜事,不仅让一些贫困群众更加贫困,也在地方形成了诸多不良风气。还有的地方,孩子升学、小孩剃头、装修房屋、老人过寿,等等小事也要宴请八方,不少老百姓叫苦不迭。为此,许多地方也针对这种不良风气出台过不少管理制度,虽然大部分符合地方实情,能够取得老百姓支持,但是也有少部分地区,因为要求实在过于苛刻,不仅让制度成了摆设,并且也招致社会非议。

规定党员干部红白喜事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制定的规则制度,过分地脱离实际,想当然的,那么这样的规定就很有可能沦为一纸空文、成为摆设。那么,到底应该如何规定党员干部红白喜事才算合理呢?

就拿安徽涡阳的案例来说,要求结婚、生子、丧事简办,升学就业、职务调整、生日寿宴、乔迁新居等事项,一律不准办。如此规定甚好,一方面,促进党员干部带头做好表率,遏制大操大办的歪风邪气。另一方面,增强党员干部节约朴素的观念和作风,减少利益输送的可能性。

不过,对于随礼不超过100元的规定,就值得商榷了。

随礼钱是宴席的关键所在,也是很多宴席主办方的主要目的所在,不管是以敛财为目的的,还是真心实意宴请宾客的,随礼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也正是因为如此,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一些官居要职、手握重权的领导干部,把操办宴席当成大肆敛财的好机会,不仅堂而皇之地大操大办,而且把宾客随礼多少作为衡量关系亲疏的重要标准,在以后工作上,办起事来就会因人而异。

不过,随礼也是民间长存已久的风俗习惯,想要靠一纸公文,或者几项规定就让这种风俗销声匿迹是不太可能的。为了找到心理需求与纪律规定之间的最大公约数,与其试图一劳永逸、毫无后顾之忧,不如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来。

办多少桌合适,每桌金额多少合适,随礼多少合适,应该请哪些人合适,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关系到制度规定能否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的核心所在。笔者认为,涡阳的宴请对象值得借鉴,规定不能邀请亲戚以外的人。但是在随礼上,涡阳的规定就显得有些不切实际,笔者认为此前四川某县规定不超过工资的20%更有参考价值,随礼应该结合当地实情和宴席的大概费用,不能拍脑袋说几十元就几十元,与事情实际相结合才是良策。

至于菜品、金额,笔者认为,也要参照当地老百姓的习惯做法,既体现出从严治党,也体现出人性关怀,既不能铺张浪费,也不能让宴请变得不近人情。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不折不扣地执行,要让党员干部婚丧嫁娶制度执行起来毫无阻碍,首先就要站在群众的角度考虑制度的合理性。如果大家都觉得制度设计有点异想天开,那么能够奢望获得谁的支持拥戴呢。但是,再好的制度,始终离不开监督,因此,在建立健全制度的同时,也必须配套相应的监督体系,这样才能让制度不打折扣、不走样不变样地一根杆子插到底。

参考:甘肃网

http://opinion.gs**.***.**/system/2017/06/22/011732175.shtml

普通党员红白喜事,党纪规定请客最多能请多少桌?

2楼:匿名用户

具体视各地规定,如福建省要求,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及其子女在举办婚庆事宜时,单方举办婚宴的,宴请人数不得超过15桌(每桌不超10人);婚嫁双方联办婚宴的,宴请人数不得超过25桌(每桌不超10人);

红白喜事接受礼金是违反什么党纪行为

3楼:匿名用户

造成党员干部违规操办“红白喜事”借机敛财收受的非亲属礼金,根据党纪政纪有关规定,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组织处理和党纪政纪处理。